看電影時,我們到底在看什麼東西,我們是否應該乞求在其中看點東西出來,而不是看完過後沒有任何印象?

時間 2021-06-02 07:25:01

1樓:湯嘯雲

你這想法有點偏激啊,電影是光影的藝術,又不是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非要看個中心思想出來?

有的電影劇情巨爛,但是鏡頭語言很豐富,我不喜歡劇情,可我喜歡畫面啊!不行嗎?

如果所有的電影都能看出有深度的思想,這世上還會有爛片嗎?這就好比你要求每乙個人都是道德楷模謙謙君子,這現實嗎?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來來來,你告訴我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

2樓:wendy

可能要看是什麼題材的電影了。

本人,是一名學工科的女生,平時呢,也喜歡看電影,但是苦於沒有錢,不能每齣一部就去電影院看一部,只是看那些大製片、影響力大的電影。

像青春題材的電影,看一遍忘一遍,對我來說就是跟隨大眾走個過場。因為我並沒有那麼狗血的青春,有過春心萌動,但是最終淹沒在試卷裡了。

像一些科幻片,看的基本就是影片的特效,以及導演的拍攝手法,覺得很刺激很生動!

還有一些國家題材的,像《紅海行動》,還有一些催人淚下的,像《親愛的》,雖然已經離上映過去很久了,但我依然能夠記憶猶新,因為這些帶給人或震撼、或感人、或深思,能夠在腦海裡翻滾很多次。

所以看電影到底看什麼呢?要具體題材具體分析!

3樓:「已登出」

電影就是精神食糧,讓人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不一定是感悟什麼,學到什麼。

美國把電影定位為娛樂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喲很深的文學修養,比如達到作者水平,看電影才能看出門道來,普通觀眾就是看個熱鬧。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高。

雷蒙德 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到底在說些什麼,我怎麼看不懂?

深南大道福利社 有些讀者往往會被書名誤導,也可能是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影響,文必求解。其實卡佛只是對生活中微妙的情感進行細緻的描寫,以第三方視角用鏡頭化語言冷靜呈現出來。他所讓你感知到的不過是你平時忽略掉的無意識的情感狀態。所以讀卡佛的文字總有種似有若無的情感既視感。 有時候我覺得我很愛你,我沒有你不...

電影導演在看電影時的感受和普通觀眾一樣嗎?

color 作為乙個業餘導演,會在觀賞故事的同時關注一些優秀的運鏡 構圖 分鏡 節奏 氛圍 收音 燈光 各類轉折 故事高潮的特點,不會特意去關注,但很多電影中優秀的點會讓我不由自主地產生思考。 當真就輸了 跟理髮做菜一樣,顧客食客功能感受到髮型好看菜色好吃,理髮師知道好看的髮型怎麼樣剪出來 廚子知道...

電影工作者去電影院看電影時的心理活動是什麼呢?

桎梏 不算專業電影工作者但是在學電影的過程中看電影的時候這個鏡頭三盞燈什麼機器拍的手持穩定器還是滑軌這個聲音配的真棒啊看他越軸了!誒這個台詞有什麼作用呢這個用了什麼蒙太奇手法的這個長鏡頭應該拍了很久吧這個桌子上的東西為什麼要這樣放哭了 內心os 我更樂意先放下一起純粹的看完一部電影看他給我的直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