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做不出來強賽道效能的量產車嗎?

時間 2021-05-06 23:17:12

1樓:魔鏡SAMA

個人認為造是可以造出來,作為現今最快自吸引擎的開發方之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寶馬底子多少還是有點,但是寶馬現在重心不在這,不想也不會去造。

2樓:semur

這種問題你別想在這裡得到正解,看看寶馬一年營銷費用就知道了:

你看看新三系,寶馬粉一直吹它的操控,現在做成什麼樣了?可還是一堆人在洗

散了吧,馬上一堆汽車話題專業號和寶馬粉會來瘋狂洗地的

3樓:

理解題主的意思,寶馬在全球各項賽事的參與程度遠不如其他幾個品牌

寶馬早年也有F1車隊的,叫寶馬索伯車隊。那會兒大概是2023年左右,2023年車隊第二就已經是頂峰了。

寶馬索伯車隊是2023年進入F1的新車隊。2023年末,原先只是做為威廉士車隊引擎提供者的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收購了瑞士人皮特·索伯旗下的索伯車隊,成立了自己公司的官方車隊。同時為了紀念皮特·索伯對F1運動做出的貢獻,寶馬公司將新成立的車隊命名為寶馬索伯車隊。

2023年,車隊第一次以寶馬索伯車隊的名義參加了一級方程式的賽事,賽車使用寶馬引擎,公尺其林輪胎。車隊旗下的車手是海德菲爾德和維倫紐夫。

寶馬還參加過DTM房車大師賽。車型是M3。時間節點不清楚,2023年寶馬好像是退出了DTM。

勒芒賽事,寶馬也有參加,但是的確,和保時捷919,奧迪R18是完全沒有可比性了。首先是寶馬組別就低,基本上是GTE,據說寶馬曾經推出BMW V12 LMR為寶馬在2023年贏得勝利。後面在2013-2015使用的是Z4 GTE,後來2023年被M6 GTLM替代。

Formula E,寶馬也有參加,這個沒有了解過。

達喀爾,WRC,我基本上想不起來了,應該是20世紀的事情,那會兒我還沒出生。

和達喀爾亮眼的大眾,勒芒長年霸榜的保時捷奧迪,以及各項賽事嶄露頭角的賓士比,確實寶馬在各項賽事的成績算不上出色,但是也沒有太差,還是有一些存在感,哈哈哈

4樓:六七

如果你開過跑車,哪怕是動力和懸架配置最弱雞的86,BRZ,你就會感受到和轎車操控感的巨大差別。這不是錯覺,跑車完全不適應日常使用的低重心(上下車姿勢非常費勁),硬懸掛,換取更高的彎道極限。根據槓桿原理,轎車底盤怎麼也達不到那個特性的,上限太低。

寶馬沒跑車底盤啊!

i8算嗎?

5樓:UpIsDown

你以為賽道快的車跟家用車乙個感覺?高效能發動機有幾個油耗低的,沒舒適性價位又高誰買?

而且人家有啊,GR supra說白了就是這種定位,雖然掛了個豐田標。除了在美國能賣出去別國誰買那玩意。

6樓:汪王往忘

BMW的廣告語是啥來著

是Driving Pleasure 駕駛樂趣這就是品牌定位

而且這個pleasure不一定是靠效能取勝的,比如MX5和阿爾法羅密歐不在國內上市的一些小車。

賽車不光是車,車本身只是一部分,要有一堆技術團隊、管理團隊,要成年累月的燒錢進去,每年看似沒多少錢,5年10年的加一起超多錢… 還不一定能趕得上競爭對手。

但是紐北上也不會太拉胯,畢竟這麼大集團也得要面子是吧。

總之… 這是人家股東的選擇… (可以看一下股權架構跟其他廠商有啥不同。)

7樓:你猜

強賽道是什麼意思?是M5 CS不夠極致,還是F87N不好玩了?更別說這代G82/G83搞不好還會延續CS/GTS的傳統,這些都是賽道版,非要弄臺對標牛馬的Supercar才叫賽道?!

8樓:原來可以改名啊

我認為是寶馬的運動基因和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運動和效能的屬性,只需要定期更新一些高效能房車和玩樂車型來維持這塊招牌就能獲得不錯的營銷效果,所以所以企業層面更願意把資源投入在走量的車型上,而不是去立項一些超跑專案。畢竟造跑車真的不太掙錢,多少跑車品牌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了,就連保時捷,911的產品面這麼廣,入門門檻也不高,要不是及時推出了卡宴和帕拉梅拉,也都差點破產,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即使今天單看911的銷售額,也覆蓋不了研發和生產成本。

你信不信,哪天大家都認為寶馬不運動了,他反而分分鐘給你搞出一系列的效能超跑,賽道怪物。甚至有可能重返F1賽場。

9樓:tonytech

品牌理念吧,寶馬更加注重樂趣而不是純粹的圈速。另外似乎也沒什麼熱情來死磕旗艦死磕頂級圈速,不像賓士死磕amg gtr,不斷改進優化加強,最終把圈速磕到了紐北量產車第一。還是品牌定位問題,不像保時捷是個效能跑車為核心的品牌,也沒賓士那麼多財力去死磕旗艦車型圈速,寶馬現在重心明顯在民用車上,賺錢賺的挺爽的,紐北快慢關我何事?

慢點也不影響賺錢。

真要死磕圈速的話,寶馬現在最好做圈速的底盤不是什麼M power,而是G29 Z4,原因很簡單,因為軸距是目前寶馬裡頭最短,沒有之一。這個車隨便改改在天馬這種小賽道就可以幹翻什麼m2 m4了,軸距短彎道就是牛,但是發動機馬力限制,大直道多的賽道就幹不過同樣改過的馬力更大的m2m4了。

寶馬真想做圈速很簡單,就拿Z4或者supra這個底盤爆改,輕量化,換裝S58,圈速肯定不會差,怎麼也得比m4gts快。

10樓:張華

能走量賣掉的才叫'量產車'。先不考慮車型研發投入,開一條生產線一年銷量大約10w輛上下。

法拉利這種'強賽道'品牌一年全球銷量多少?一萬台而已。

11樓:Hanson

另外,m4對標的是rs5,c63,這難道你不知道嗎?沒記錯的話,這三輛車中,寶馬在紐北的優勢還是有的吧,雖然並不是每輛車都領先,但整體成績這個級別還是寶馬更好一些的。

12樓:Geibo

做得出來,但到今天已經沒必要了

就好比持久的男人不一定能讓女人滿意

那GT3 RS就是好比「持久神器」

其實圈速快的車也並不一定開起來快樂

要有愛有生活,還要又賤又浪活又好

那就是寶馬了

你拿去漂移舒服,下賽道有樂子

還有四個座位可以接孩子

也比較豪華代步很舒服

術業有專攻,行行出狀元

-「法拉利造不出便宜又舒服的家用車嗎?」

-「大眾造不出硬派越野車嗎?」

-「藝術家為什麼不研究造火箭?」

BMW是為了融入簡單的生活

讓每乙個駕駛者快樂

如今滿大街都是能讓男人快樂的後驅寶馬

隨便一台乞丐版的三系就可以拿去漂移

漂起來還自動關窗緊安全帶

好傢伙寶馬這格局,不需要證明自己了…

13樓:顧復

賓士amg gt bs快吧,gt的銷量能和911比嗎,出產品是為了賺錢的,寶馬出賽道化的跑車,大家還是更喜歡法拉利保時捷

14樓:驟雪

零幾年的E46 M3 CSL就7分50了,你可以看看那時候的保時捷996個法拉利都是什麼圈速。順便不要逼逼,去北環開放日看10分鐘,數數出現最多的品牌是什麼。

15樓:稚心堂

你這個提問本身就很外行。比較要放在同車型平台,譬如M4是轎跑車,對應車型是RS5、c63。911是後置後驅跑車比什麼鬼?

所以,比較之前先搞清楚車型、排量、市場定位這些基本資訊吧。

16樓:Captkev

你想要多強?市面上有那家量產車原裝有更強的賽道效能?[除愛快,三角星,四驅的四圈)

BMW的任何年代1,3系(標軸)隨便換套slick 或半溶軚都可以跑上幾圈。

17樓:

因為跟背靠著大眾集團的奧迪和保時捷以及本身就是戴姆勒集團的賓士相比,寶馬做的就是小本生意。沒有利益那麼高的商用車部門,自然就沒有錢去參加太多花裡胡哨的賽車運動來提公升自己運動的形象,也沒有錢去做AMG GT、R8這種Halo Car來提公升自己的定位。

Formula E的i8安全車

但至少在21世紀,即使不考慮電單車,寶馬作為廠隊仍然參與了不少賽車運動:

F1:2000-2023年為威廉士F1提供引擎,6個賽季2次廠商亞軍2次季軍

2006-2009買下了索伯車隊改名寶馬索伯,4個賽季1次廠商亞軍一次季軍

FE:從2023年FE首個賽季開始就贊助全套賽事用車輛(安全車、醫療用車、救援用車等)

從2023年就開始成為Andretti的贊助商,2023年開始作為廠隊參賽。

DTM:

21世紀全勤,3個車手冠軍3個廠商冠軍(這裡更正一下:寶馬21世紀2023年才開始重新參與DTM。9年3個車手冠軍3個廠商冠軍還是可圈可點的。)

2021款賽車BMW iFE.21

就更別說,寶馬的客戶車隊在BTCC連勝5年,並在今年勇奪紐堡24h冠軍了

話又說回來,雷諾在F1算不算成功?廠隊加紅牛拿了那麼多冠軍,會有人覺得雷諾運動麼?

寶馬到底量產車運不運動,自己去試駕一下任何進口標軸的寶馬不就知道了?沒這個條件的話看看北環上幾輛寶馬幾輛其他品牌不就好了?賽道上成績再好也比不過消費者/愛好者的口碑。

哎,想念我遠在加拿大的車。

18樓:柴小軼

因為寶馬暫時不需要靠紐北刷存在感...寶馬這些年Marketing成功的把自己締造為駕駛者之車,而且為廣大使用者熟知,自然不需要再靠紐北來拓寬市場了。相反,除了財大氣粗的主場優勢保時捷,你說的那些車很多都需要紐北圈速來增加自己品牌的對特定人群的認知度。

19樓:zhuo han

紐北的成績幾乎沒幾個原廠車跑出來的,都是改裝的,不能作為對比條件。寶馬房車比賽挺火的我記得。做那種偏向賽道的車幹嘛,又不賺錢,你看日本車難道沒技術嗎?

為啥不做超跑了,因為虧錢!比如布加迪這個牌子,,,就一直狂虧

做運營的為什麼不出來單幹?

180天後再改 厲害也不是乙個人厲害,是整個團隊。別把領頭的想那麼簡單覺得人天天動嘴皮子自己也行,他能把各種技能的人捏合在一起,思想碰撞。資源整合利用,這裡面門道深著呢。 李衛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乙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而且,乙個人單幹,首先,你需要有自己乙個完整的想法,關於如何盈利的一整套思維 其...

真正的線上展會為何遲遲做不出來

外貿人在深圳 線下展覽會買單的是展商,展商的核心訴求是營銷,營銷的最大化不是就短短的3天展示就消失了,線下展覽會最大的痛點是留存性 展會結束即失效,營銷不能持久 展商花錢就是來營銷的 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智慧型雲展 線上展覽會解決了這個最痛的點 讓展覽會永久留存下來 現在疫情情況,線下展會遲遲不舉辦。...

遇到很難的數學大題做不出來怎麼辦?

阿迪 如果是考試的話,果斷放棄啊,但是得看看有沒有哪些得分點可以蹭的,多一分是一分啊 平時的話,請教一下老師 同學,然後總結思路,把類似的做錯的題型記在一起,總結自己出錯的原因,下次碰到類似的就可以避免犯錯了。 fordream 如果是平時做題,建議先思考一段時間,沒思路的話可以先放那,然後去翻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