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理解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這種感情與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存在差別麼?

時間 2021-05-31 02:52:11

1樓:時間貧民

就我自己來說,人和狗的感情是純粹的,他依賴我,信任我,我也信任他,而人與人之間有的更多是利益,沒有利益基礎的感情對於人來說是不穩定的。

2樓:院長

有乙個很有意思的研究,就是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從生理學和行為學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動物很可能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甚至認識不到自我。

這就引申出乙個哲學問題,如果不能感性地認識自我,那它可以感性地認識客觀事物(比如人)嗎?

如果你覺得是可以的,在解釋完這樣乙個哲學問題後,還需要生理學的不斷進步,找出動物大腦擁有情感的生理學證據。

如果不可以,你也要解釋存在的動物與人之間情感的實際現象,這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還是我們人類對動物本能行為的一種感性化解讀。

3樓:修灬影

畫框就是窗戶。

透過它,你看到,午後鄉間,Sunny燦爛,綠樹濃蔭,安靜恬然。那些站立在田野深處的玉公尺,籽粒成熟,被人放倒在地。寬大的玉公尺葉、叫不出名字的青草,零零散散,鋪陳在地。

一頭歇晌的牛,正低下頭,用嘴拉扯著屬於它的這些綠色食物。顯然,它並不急於大口大口地吞嚥,它只是有意無意地通過咀嚼來打發這段時光,藉此緩解上午勞作的疲憊。透過它清純的眼睛,我重溫了曾經熟悉的鄉村生活。

在這個季節,牛和車,是分不開的兄弟。可是,那輛牛拉過的車,在畫面上缺席了。同時缺席的還有牛咀嚼那些青草發出的細碎聲響,以及牛均勻、低沉地呼吸;飛來飛去的牛蠅發出的嗡嗡聲,以及牛驅趕牛蠅,不時掄成圓圈的尾巴;還有,那股隱隱傳來、若有若無的青草味。

小時候,下地打草,我經常拽一根青草放在嘴裡。細細咀嚼,草的清香與淡淡的甜,開始在牙齒間瀰漫……(4)這是讀油畫《處暑》時,我心底泛起的一些感受。

沒有鄉村經驗、不曾與牛一起生活過的人,對於牛的認識,往往來自於書本與道聽途說。一頭牛真正與他們的生活發生聯絡,往往已改變了牛本來的樣子,變成了肉。那時,牛已經徹底失去了被理解的機會。

在人的世界中,牛雖健壯,卻屬於弱勢群體,它代表著溫馴,善良,吃苦,耐勞,逆來順受又無話可說。牛就是那個樣子嗎?

有人寫過一篇題為《乙隻羊其實怎樣》的散文: 「在我的印象裡它是乙隻很大的羊。它健壯,肥碩,高傲,沉穩,一副成年人的模樣」。

我想,真正有過鄉村生活經驗的人,看到這樣的描述,肯定會暗暗一笑。 因為在鄉土間, 只有牛, 才當得起 「健壯,肥碩,高傲,沉穩,一副成年人的模樣」這些字眼。

和我的父親一樣,我家的牛,屬於家裡的重勞力,彷彿力大無窮,天天不知疲倦,無論牽犁還是駕車,都全力以赴,腳踏實地,穩步向前。在日常勞作中,如果確實是它錯了,它會沉默著聽你教訓;可如果錯的是你,你無緣無故地欺負它,它絕不逆來順受。強犟的它,雖不和人逞強,但它有自己的處理方式。

有一次,父親讓我牽著它到水邊飲牛。我沉浸在古詩句中,想像著有一位牧童坐在牛背上,橫吹竹笛,在柳蔭下慢悠悠地走,低垂的柳條不時拂一下他的臉。飲水之後,牽牛往家走,我想騎到牛背上去。

但是,我忽略了它對這個動作可能做出的反應。它當時愣了一下,很快,它判斷出這個動作對它不尊重。它把頭一低、一甩,將韁繩從我手中奪走。

它大踏步地往家走,遠遠地把我甩在屁股後面。我一路小跑,跟著它回到牛欄,想去拴韁繩,它將頭擺來擺去,不讓我靠近。無奈,我只好向它舉手投降,幫它理毛,幫它加料,向它示好。

後來,它原諒了我,與我和好如初。

那時,每天,天要亮時,母親起床燒火做飯,父親則去牛欄打理牛。父親拿起扁擔,掛上水桶,牽牛到井邊去。飲牛後,父親還要擔回兩桶水。

牛與人吃水,共用乙個桶。有時,我分不清乙個人和一頭牛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我甚至把它當作家裡的一口人。諸行無常,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

生老病死的結局,牛與人也一樣,沒有誰能夠被赦免。這不僅僅是牛的宿命。這頭牛,是我家與鄰家合喂的,由於鄰家不慎,它多吃了些黃豆,它的生命提前劃下了句號。

那些黃豆不但吸乾了它腹中的水分,腸胃消化不動也無法排出,又無法給它飲水,因為黃豆會繼續膨脹。牛在生死線上煎熬。週末,我放學回家,見到了臨終的它。

它伏在地上,喘著粗氣,見到我時,它抬起了低垂數日的頭。我走過去,抱住它,痛哭起來。它任我撫摸,終又將頭沉重地垂下,瞪大的眼睛流出成行的淚滴。

「對於我來說,與它相處的經歷,則是一種緣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乙隻羊,它非常體面地走過來,用流利的漢語或者英語同我打招呼,我會很自然地同它交談,而且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乙隻羊其實是怎樣的。

」《乙隻羊其實怎樣》中的這些文字,讓我深深地感動了。

看著硯君畫布上的牛,我想,如果這頭牛從畫布上走下來,非常溫馴地迎面走來,——當然它不會「用流利的漢語或者英語同我打招呼」,它只是抬著頭注視我、低沉地「哞」一聲同我打招呼,我肯定會很自然地走過去撫摸它。

因為我知道一頭牛的內心其實是怎樣的。

——馬明博《一頭牛其實怎樣》

4樓:大鯊白

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更單純,特別是與寵物之間。單純到只有兩個字「需要」。寵物,顧名思義是需要被寵愛的動物。

人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寵愛它。做為回報,寵物在你的寵愛之下,會帶給你快樂、體會到善良、享受到權威和被需要等等。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多重的,複雜的,不純粹的。

5樓:固醇

我覺得以人的智力水平和情感需求去擬人化動物的情感需求是無聊、荒誕而又傲慢的。樓上的都側重在自己怎麼想的,而樓主問的是動物到底是怎麼看待人的。換而言之,各位都在「自作多情」,答非所問吧?

坐等靠譜的答案。

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大成分是人自作多情?

專谷 狗狗是通人性的,小時候家裡養過乙隻德牧 我爸年輕時喜歡去釣魚 每次都會騎著電單車帶著我們家的狗去河壩釣魚我們家狗就岸邊看著電單車 曾經我爸的朋友實驗過 在我爸不在的時候想把我們家電單車推走 但是我們家狗狠狠地對著他叫。還有一點就是別人去我們家帶著東西來 他從來不叫 但是別人想從我們家拿走東西 ...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鄧議 從陌生到熟悉感情真正開始建立的關鍵 自我暴露 當兩個人猶豫接近性和大量的互動而開始熟悉後,他們還算不上是 朋友 而只是 熟人 從 熟人 變成朋友的乙個典型特徵,就是自我暴露的廣度和深度的增加。加拿大溫尼伯大學Beverley Fehr表示 這個過程往往是這樣的,當你們保持經常的見面後,由乙方會...

鳴人和佐助之間的感情包含愛情嗎?

小問題少女 鳴人和佐助肯定包含了愛情的,岸本一開始就是想給鳴人佐助組cp,而且劇中再不斬和白不也是bl嗎,最後再不斬對白說的話,都不用強行親情了,在劇中很多人都想把白說成女孩子,可劇中已經反覆強調了他是男生,為什麼要強行bg,至於有人說岸本採訪中說白是女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如果是真的也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