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選擇消費型的還是儲蓄型?

時間 2021-12-30 22:10:31

1樓:Waylon

1)消費型保險,不提供現金價值(即不提供退保價值),換言之,發生受保事件,給予賠償;沒有發生受保事件,就什麼也沒有,也就是當消費了,記住,是當消費了,並不是說真的是消費品,因為,投保的目的,就是投入錢(保費),期望獲得更多的錢(風險財務能力),這就是投資的含義,儘管和一般投資在流動性、價值增長模式方面不同,但那只是投資的不同形態而以。

儘管如此,對於採取均衡保費模式的消費型保險產品而言,在(均衡保費)繳費期內,以均衡保費的形式,預收了後期自然保費(即均衡保費期滿後的應交自然保費),有的保險公司也以「現金價值」的形式體現,這種「現金價值」,在均衡繳費期滿後,會逐步降低,並歸於零,因此,嚴格講,這不是現金價值,而是預收保費。

2)儲蓄型保險,提供現金價值(即退保價值),換言之,發生受保事件,按約定賠付;沒有發生受保事件,期滿或退保時,取得現金價值(期滿/退保價值)。

3)當然,也有人把提供終身身故賠償的保險視為儲蓄型,因為,無論如何,錢都會賠回來。但嚴格講,這是風險事故的賠償金額,並非儲蓄保險本身的含義。

4)回到題主的問題:消費型和儲蓄型保險各有什麼優缺點?

a)消費型保險:

i)優點:唯一但顯著的優點,就是保費低;因為不需要現金價值,因此總保費中不需要計算儲蓄保費;

ii)缺點:唯一但顯著的缺點,就是可能因為沒有出險或退保而拿不到一分錢,換言之,保費就當消費了。對於提供終身身故賠償的消費型保險(當然,也有很多人視之為儲蓄型),則是退保時拿不到一分錢,當然,只要不退保,終將獲得賠償。

b)儲蓄型保險:

i)優點:有事賠錢;沒事則以現金價值的形態增長價值;總之,錢不會少,只會拿回更多。儘管如此,仍是要提醒一下:

早期現金價值極低,因此,早期退保通常是巨虧,這也是我們經常提的,保險產品沒有短期流動性。

ii)缺點:保費更高,因為總保費中,需要計算為提供現金價值而對應的「儲蓄保費」。

5)重疾險應該選擇消費型還是儲蓄型?

取決於兩點,

一是現有產品的價效比:

無論消費型還是儲蓄型,先計算內在(金融)效率(保險產品價效比量化指標),然後和你的機會成本率比較,內在效率大於等於你的機會成本率的,就是你的合格產品籃子。

然後,在你的合格產品籃子中,按以下原則選擇適合的產品型別:

二是預算約束:

預算有限,選擇消費型,若預算異常緊張,甚至選擇消費型中不含身故賠償、保障較少病種、放棄多次保障的重疾險,因為你得知道,每多乙份保障,就得多一點保費;然後挑選這類產品中內在效率最高的那個產品即可;

預算充足,選擇儲蓄型,並按照內在效率高低排序選擇產品即可,而不用管是否單次或多次重疾賠付。

2樓:胡克珍

選擇消費型或者儲蓄型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如果收入低的話先選乙個消費型的便宜,隨著收入增加可以再補充儲蓄型的。消費型的不能完全替代儲蓄型的,當然儲蓄型的也替代不了消費型的,兩者搭配起來就很完美啦!

3樓:敏姐歷險記

沒有哪個好壞。

首先看一下當下的收入健康狀況。

如果收入一般,可以用消費型過渡。有總比沒有好。

如果收入還可以,最好買保終身儲蓄型的。

也可以用消費型加儲蓄型搭配做,沒有好壞主要看當下的家庭狀況是什麼樣?具體情況具體配置。

4樓:白鬍子老漁翁

一年期重疾險就如同咱們租房子,房東一旦不滿意了或者要用房了就會把咱趕出去。而儲蓄型重疾險咱們是有終身使用權的,不會因為中間的任何狀況就不允許再續保的。

5樓:道蓉

簡單來講,消費型的優點就是保費便宜,能撬動的槓桿高,缺點:到約定的時間,沒有發生過理賠,保費是不返還的。儲蓄型:

兩者的優點都有,能理財也有保障。缺點:收益不確定,保費較高,不是十分靈活。

如何選擇都是相對的,首先要梳理清楚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做好保險知識的普及,了解每個代表型別的優劣勢,知道自己的偏好程度,保險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根據收入等靈活變化的。適合當下就行。

重疾多次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是不錯的,就像選擇手機的時候很多人都選擇的pro,或者大記憶體的。

6樓:腳丫子

其實吧,消費型還是儲蓄型,對於重疾險來說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只是網上很多人都這麼說,容易被帶節奏,會被搞暈了~

因為,保險的原理是觸發了理賠機制,那就按對應的保障責任觸發理賠金。

所以我們得知道這份保單在什麼情況下觸發了,從而可以獲得理賠;什麼情況下即便觸發了也無法獲得理賠,不要盲目的去追著所謂大V的說辭………

大V說這個事,其實主要的癥結點在於「身故責任」,那我們就看一下帶和不帶身故責任會怎麼觸發理賠。

先說身故責任可選真的是給買重疾險的人提供了很多選擇,我看來是有利於我們做保險配置管理的。

在重疾險裡,身故和重疾理賠是不可兼得的,也就是說理賠了重疾,身故為0;理賠了身故,自然重疾也沒了。要還是不要,這就是很個人的看法,因為一切以觸發理賠為原則來考量。

對未成年人來說,18歲前身故都是返還保費,我們就不談了。對成年人來說,身故是按保額賠付的。這種時候,你會發現,要麼重疾理賠獲得保額的賠付;要麼身故理賠獲得保額的賠付,也就是說,這個保額是鐵定可以賠付的,只是用一種什麼方式賠付而已……

具體要看每個重疾險對於身故責任是怎麼寫的,有的預設勾選是返還已交保費,有的預設是無。不管如何,也就是說,只有重疾發生了才按保額賠付;如果身故了,是不會按保額賠付的

所以你get到了嘛?如果選擇了身故責任,那麼這個保額都將會賠付,要麼以重疾的名義要麼以身故的名義;如果沒有選擇身故責任,那麼只有重疾可以對應獲得保額賠付,身故就不好說了。

說到這裡,你想不想帶個身故責任?

如果你說我不想帶身故責任,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嘛?那肯定的,一句話: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既然重疾險不帶身故責任,我又想給自己加點身故保障,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搭配個定期的或者終身的壽險。

壽險的邏輯之前科普過好多次了,好簡單的,就是人走了賠錢的險種。

定期壽險,是指在合同約定的期間內,被保險人身故或全殘的話,保險公司應當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最大的作用就是替家裡的頂梁柱繼續負擔家庭的責任,防止因為家庭成員的意外事故或疾病身故等給家庭造成系統性風險。

定期壽險是一段時間內,比如60歲前人走了可以申請理賠,但是保單到期了如果未發生任何事情觸發理賠,那麼保單自動結束。如果你介意這一點,就可以選擇終身壽險,因為人一輩子終有一死,保至終身的壽險也是總有一天會觸發理賠的。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因為終身壽險一定會觸發理賠,但是定期壽險不一定,所以定期壽險的優勢在於保費低,槓桿高,非常適合家裡的頂梁柱購買。對於乙個30歲的年輕男性來說,一年只要花3000元左右就可以坐擁300萬額度的定期壽險,如果真的在保障期內發生不幸,這筆理賠金拿來還房貸啥的,家裡也不會太有壓力!

所以,每個成年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下的人,都應該為自己配置一部分的定期壽險,甚至可以是終身壽險。

聊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通透很多了?保險其實也挺簡單的,觸發條件就理賠,所以哪些能賠哪些不能賠,其實買之前就應該知道清清楚楚。

延伸閱讀:

重疾險:

信泰三兄弟,席捲新重疾的狂潮~ - 知乎 (zhihu.com)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大人小孩都適用 - 知乎 (zhihu.com)

工銀安盛的新重疾 —— 御享頤生(尊享版) - 知乎 (zhihu.com)

醫療險:

高階醫療險,到底好在哪? - 知乎 (zhihu.com)

BUPA —— 醫療險界的愛馬仕 - 知乎 (zhihu.com)

AXA —— 品質醫療觸手可及! - 知乎 (zhihu.com)

意外險:

28 |居家良藥,人人必備之 「綜合意外險! - 知乎 (zhihu.com)

【理賠實錄】支氣管異物住院手術,理賠5782.39元 - 知乎 (zhihu.com)

【理賠實錄】意外摔跤,理賠1799.91元 - 知乎 (zhihu.com)

【理賠實錄】意外燙傷,理賠622.88元 - 知乎 (zhihu.com)

壽險:

大麥甜蜜家2020:夫妻互保的定期壽險 - 知乎 (zhihu.com)

華貴小愛終身壽險,要的就是乙個確定 - 知乎 (zhihu.com)

0等待期的定期壽險?! - 知乎 (zhihu.com)

養老險:

31 | 我為什麼要給自己買份養老金? - 知乎 (zhihu.com)

來光大養老,康康自己的養老生活~ - 知乎 (zhihu.com)

光明一生(慧選版),把退休金又拉高了! - 知乎 (zhihu.com)

7樓:尚進

都不選,重疾險最大的用外是用來防範得大病時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巨大風險。它不是理財型保險,它是任何人都必買的人身保險。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然,隨著年齡增長,它的保費也會增長,所以說,趁著年輕抓緊買保險,加油。

8樓:任立斌

現在重疾險只分為帶身故責任和不帶身故責任的

年輕點的人包括我比較認同不帶身故責任的身故賠保費或現金價值保費能便宜很多

年齡大的認同帶身故責任的

9樓:趙航

條件有限,您可以選擇返還型的。如果條件稍微差點,那你就選擇消費型的。

其實這個東西沒有特別固定的說一定要什麼型別。也可以完全這2兼併。

完全根據您的實際情況訂。

10樓:認證健康財富規劃

都不推薦,都是坑,消費型的只能作為經濟拮据時的過渡,舉例,消費型的都是保障期一年,等待期3個月,假如第11個月查出重疾,但是不符合合同條款,不理賠,第13個月符合合同條款了,但是到期了,因為已經病了,所以不能續保。儲蓄型的保障和理財的價效比都比單純做重疾險和理財險低很多,而且坑也多。

11樓:方磊Roger

個人比較推薦消費型。

返還型產品保費貴很多,而且附加的兩全責任一般也有限制,比如主險不出險可以返還,這樣的話就是二擇一。那麼我的建議不如買一款價效比高的純消費型產品,多出來的預算買一款高收益的儲蓄險,這樣二者都可以發揮最大效用,而且互不干擾。

消費型重疾險加定期壽險能代替儲蓄型重疾險嗎?

港險直通車 不可以,這個只是在30 60之間事故責任放大,如果發生重疾和身故,可以提高身價。但卻忘記風險最大責任,就是老無所依。人性是自私的,你前期都是為了家人和責任考慮,把所有資產壓在年輕時候,其實更要多點為將來考慮,你能保證退休後不生病,不需要花錢,養老金足夠為人處世。 平忐忐 畫圖講所有。Y1...

如何看待文章中對消費型重疾險和儲蓄型重疾險的理解,以及對各位精算師落地方案不看好的看法?

莊昕予 這篇文章的核心,到最後,還是一句話,按需購買,按自己家庭結構 經濟收入來給建議。話說,這句話,本身就是對的,何必來爭論 當然,人的需求是多樣的,不能接受消費型的就不選擇,覺得需要儲蓄型就儲蓄型,都是按需推薦的。是否覺得現在購買消費型的人更多?用錢更謹慎了。 顏文卿 商業保險畢竟只是商品你喜歡...

消費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哪種更好?

心兒 作為從業人員來說,相對更認可消費型重疾險。具體還是要看您個人的消費偏好。幾點建議 1.保額夠不夠?2.保費預算支出能力?3.在保額充足,保費無壓力的情況下,看個人偏好選擇,或者消費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搭配購買。保險不是花的錢越多越好,保障全面很重要,保額充足同樣很重要。 Lao李 這問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