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中美之間有結構性矛盾?

時間 2021-06-05 01:11:15

1樓:天橋底下說書的

中美之間的能稱得上結構性矛盾的只有一點,即美國不能也不敢讓乙個體量如此之大的國家整體跨入發達國家行列。

從原因來說,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增量已經基本消耗殆盡,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之前,國際社會競爭實質是存量的競爭,是乙個零和遊戲,就好像一塊被子,你扯過去我就沒了,尤其美國的屁股還這麼大。經過計算,當前工業化程度的地球只能支援大約十億人享受發達國家/地區福利,中國一旦崛起,美中國人躺著吸血的日子必然結束。試想一下中國崛起的那一天,必然有幾個事情已經發生:

美元體系必然已經崩潰

美國是乙個金融國家,只用美元就可以控制住全球的重要戰略資源,如果把資源算成河流,美元體系就是河裡的鱷魚,來喝水的小動物就是鱷魚的食物,而中國的「上合」組織提出的核心訴求就是「安全」,說白了就是打鱷魚,世界上的戰略資源——比如石油——就這麼多,中國已經拉著小弟開始搶了。一旦中國崛起美元體系必然崩潰。

傳統工業強國的體系必然已經被粉碎

中國號稱「工業粉碎機」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全產業鏈工業體系以及中國幾代人的努力,把很多高階的工業產品已經拉下馬,隨便舉個例子,比如重力車,是歐洲研究出來的專案,後來壓不住價賣給了美國,美國也壓不住價賣給中國,結果中國低價量產等等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跟意識形態沒有太多關係,因為美國歷史上也阻擊了英德日和韃靼化了的蘇聯這些西方國家。

2樓:譬如初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全球化不是美國發起的,沒有任何國家能發起。全球化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古代已經有「」全球化」了。

現代全球化是因為交通,通訊,交流等達到一定程度後必然產生的。之所以出現這個特定名詞是因為需要給這個現象取個名字。

中美之間有矛盾麼?肯定有,但是結構性矛盾麼?那需要定義什麼是結構性矛盾,有多少人同意這一點。

需要知道的是,中國的有限繁榮是絕大多數資本家希望出現的,繁榮才有市場,繁榮才有資產公升值。

在現在看來,中美在軍事領域以外的地方幾乎都是一體的。多的就不說了,自己領悟

如果中美之間終究有一戰,誰會贏?

楊慶海 中美關係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20世紀90年代前,美蘇對抗期間,中國經濟較為薄弱,中美政治與軍事上合作階段。2,20世紀90年到21世紀10年代,中國在國際上較為平庸,經濟高速發展時中美經濟合作階段。3,10年代至今,中國在某些科技領域形成挑戰,經濟繼續高速發展,而美國全球化進入衰退期的...

從戰爭潛力來說,中美兩個國家哪個更有後勁?

宂甌江 戰爭潛力美國數倍於中國,但是沒有用,美國絕大多數戰爭潛力不能轉化為國家綜合國力,因為權貴和資本家是沒有祖國的,例如大明戰爭潛力百倍於後金和農民軍,還是被強勢絞殺 核心在於可動員戰爭潛力而不是什麼戰爭潛力 吾輩當自強 自豪感 自信要有,但還需要認清事實,不僅僅戰爭潛力,大部分方面我們於美帝來說...

關於《奇葩說》中 美術館著火,救貓or救畫 的辯題,你會選擇怎麼做?

Callia 救畫,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試圖把題目變得更具體一點。我來到了,比如,上海的昊美術館,看一位荷蘭的現代派畫家的作品。眼前是一幅畫,我正在思考這幅畫主題是啥,還沒仔細品味,此時,著火了,同時,一直貓躥到了我面前。我,下意識的,繞開貓,拿下畫,盡量保護好它,跑向了安全出口。至於為啥,在那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