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意味著生產力增長嗎?

時間 2021-06-01 07:59:56

1樓:鍵盤

經濟增長本質是什麼?增長的直接原因是鈔票變多,比如去年GDP10萬億,今年11萬億。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錢都是數字,沒有意思,甚至可以隨便印出來,難道印鈔就能說經濟增長嗎?

所以,我們說到乙個大前提,鈔票是怎麼來的?鈔票是通過信貸放出的,當然這裡你也可以理解為印出來的,可是鈔票是隨便印的嗎?肯定不是。

理論上,鈔票是根據乙個國家的產品印的。比如這個國家一年生產1萬件產品,乙個產品1塊錢,那就印1萬個鈔票。如果第二年能生產2萬件產品了,那就得立馬加印1萬個鈔票,使得每個產品都有對應的鈔票。

說到這裡,你就明白了。不考慮通脹的話(真實情況,我們說的GDP確實要把通脹因素去掉,不考慮通脹),GDP數值增加了,就代表產品增加了。

所以,經濟本質就是產品,就是生產力。

如何增加生產力?就像路程=速度*時間一樣,你可以增加時間,也就我們說的工人數量。可以增加速度,也就是生產技術。

中國之前靠著大量人口紅利,大量人工拼命勞動,使得生產力提高。現在隨著人口下降,急需提高生產技術,使生產能力翻倍。

那麼如何提高生產技術呢?作為乙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沒有好處的事是不會幹的。國家想讓老百姓、老闆們去花錢、花時間、承擔巨量風險去提高生產技術,要怎麼辦?

1、天天開會去宣傳鼓勵?肯定沒用,騙騙小孩而已。2、強制執行,不去提高技術的就槍斃?

更不可能。3、給錢,誰提高技術就給國家獎勵?這個有用,也是現在在做的事情,但是國家錢也是有限的,更何況你也看見了,現在大部分企業、學校、教授都在騙補貼、騙獎勵,效率極低。

4、最後,只能讓老闆們自願去提高,那就是讓老闆們進入市場,自覺發現生產力提高的好處。

提高生產力的好處就是,能賣出更多、更貴的東西了,能賺更多的錢。那麼這個大前提就是,整個市場需求旺盛,老闆生產多少就能賣掉多少。那麼就來到我們題目裡,最關鍵的一點「需求」。

目前的中國市場,屬於生產力過剩。企業的產品都賣不出去了,老闆們根本沒動力去生產了。所以,隨著外貿行業萎靡,而且長遠來看,隨著人工成本增加,東南亞崛起,中國低端外貿會走向滅亡。

這個時候,內需就非常重要。老外不需求了,只有我們自己人需求,自己人來買東西,這個時候企業才有動力去研發、生產。

再多說一句,老闆不是傻子,誰都知道生產力提高的好處,誰都知道未來都是比生產力。但是,人生是有限的,未來好不代表現在好。老闆們天天血汗工廠就能過好日子,為什麼還要冒風險去創新?

經濟學是一門和心理學、人性極其相關的學科,由於經濟學的存在,我們知道哪些路是最正確、最快捷的路,哪些路是歪路。我們一直要做的就是,引導人們自然而然的走向最正確的路。

最後回答下,生產力盡頭的事情。生產力是根據需求來的。我認為需求是永遠存在的,只是今天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會需求什麼而已。

比如,幾百年前皇帝就認為自己得到了一切,他不會想到要用電腦。同樣,幾百年後,會有新的東西生產出來。

比如,大家認為以後生產力高了,就不用工作可以躺家裡了。但是,躺家裡這個躺法也很重要,什麼床最舒服,什麼床躺著也不會生病,什麼床可以躺著拉翔。。。什麼儀器可以使你吃東西不胖。。。

你看這樣一來,即便是糧食生產都不會到盡頭了。因為以往我們認為乙個人的胃是有限的,所以糧食生產有盡頭。但是誰想得到,未來會發明一種怎麼吃都吃不胖的儀器呢。。。。

即便都滿足了,那麼人們對永生的追求也不會停止,那麼生產力還大有可為。。。

2樓:

經濟增長的本質是交易增長,資本交易,商品交易,信用交易等等這些交易隨著市場的週期形成增長和減少。

在工業化革命之後,交易開始出現週期性波動,在金融資本時代,經濟波動的幅度開始出現擴大。

經濟不會是一直向上增長的,它是波動的。

生產力是隨資本投資和技術變革形成的增長和變化,生產力只有迭代公升級和淘汰,沒有停止增長這樣的說法。

GDP增長速率降低到6 6 8 ,是不是意味著接下去的幾年時間內,經濟會較低迷,就業機會減少。?

macon 瀉藥,首先我不認同經濟會始終會在6這個區間,且就業機會不斷減少經濟在轉型。很多人對於當前經濟增長速度趨於越來越保守的預期,其實是因為沒有看到經濟增速低的本質原因是現階段我們到了乙個相對瓶頸期,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新崛起行業,部分產業由弱變強後能蠶食的份額不多了,這才是現階段經濟增速為6的原...

產能過剩是否意味著社會生產力已經高度發達 如果不是,為什麼?

橙子 捋一下基本邏輯 現在的生產過剩,是屬於生產相對過剩,並不是說人民群眾不需要那些商品,而是資本家一味追求利潤率,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形成相對勞動力過剩,勞動人民沒有就業崗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就沒有勞動所得,沒有勞動所得,就是沒有錢的意思,就不能去買生產出來的商品 可由的仙境 簡單!兩種情況 1。單...

生產資料過剩時用計畫經濟,生產力資料不足時用市場經濟,迴圈往復,可行嗎?

自由戰旗 計畫經濟會培養出一批既得利益集團,市場經濟會培養出另一波既得利益集團,如何讓兩派既得利益集團放棄自己的利益成全對方來推動兩種經濟模式的轉換呢? 天之諾言 不就是這麼幹的嗎?只不過不會有單純的計畫或市場,而是不同的時間段內,巨集觀調控和自由市場的比重哪個更高而已。如果單純的進行機械轉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