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解持續性壓力?

時間 2021-05-06 07:01:38

1樓:不知不知是不知

面對壓力我覺得不適合用排解來說,而是要學會與壓力和諧相處。

方法:一改變理念,人身體和心理上出現的壓力反應是正常的機制反應。你只需要用正確的理念來解釋這些生理現象。

給自己更正向的暗示。第二改變行為,遇到壓力時,不要徒勞的嘗試擺脫壓力或者逃避壓力了,可以把自己內心集聚的能量以幫助和關心別人的方式,輻射到他人,從而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回過頭來,再去面對壓力事件時,你的氣場就會不一樣了。

2樓:簡單心理

我有乙個朋友,感覺每天都在糾結,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然而糾結的卻是些很細碎的事情。

她常常跟我抱怨:

「今天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一不小心就中英夾雜著說了,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裝?」

「有個作業成績炸了,感覺GPA不保,完了我覺得我前途無望了。」

「和曖昧物件打遊戲的時候沒忍住罵了髒話,對方會不會覺得我沒禮貌對我沒興趣了啊?」

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因為一件小事而想很久,覺得心很累,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去想?

提高鈍感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日本的一位作家渡邊淳一在他的書中這樣說:

「面對芸芸眾生各式各樣的毛病,有些人耿耿於懷,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視若無睹。

在這方面人們的感覺各自不同,但有一點非常明確,就是只有對各種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計,才能開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為了解釋這種思維模式,他提出了敏感的反義詞:「鈍感力」。什麼是鈍感力?

鈍感力,其意為「遲鈍的能力」。但這裡的「遲鈍」,並不是說「你反應遲鈍,做事遲鈍」,而是特指「心態上的遲鈍」。

換句話講,鈍感力讓我們對他人的嫉妒和責罵不敏感,對自己的失誤和挫折不敏感。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我們嘗試用一種「遲鈍」的心態去看待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而避免因為想太多而帶來的「身心俱疲」,以淡然處之的態度去生活。

圖/IBB.CO

如何提高鈍感力?

1.換個角度去看待事情

當你發現你還執著於自己在別人面前做出的蠢事,那麼現在嘗試去回憶,你記得多少個人在你面前做出的蠢事?

你會發現事實上你並沒有那麼在意別人。同樣道理,別人也並沒有那麼在意你。

你的朋友不會因為你做出的一件蠢事就對你改變看法,他在乎的更多的是你的常態。

2.別當個推理家,你可以更直接

有時候我們花費太多時間在推理別人的想法上,卻永遠也不能得到確定的答案,那為什麼不直接去問呢?

如果一件事情已經讓你糾結一整天,那麼它在你眼裡一定已經夠尷尬了,那不如更尷尬一點,說不定還有豁然開朗的機會。

3.任何事情帶來的影響都比你想象的小

我曾經在大一的心理學課本裡看到這樣一句話:任何事情帶來的影響都比你想象的小。

比如說從時間的角度來看,你如今還記得三年前五年前你覺得很失敗的小事嗎?它對你的現在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嗎?

人生很長,一件小事往往真的不會改變什麼。

4.減少你的危機感,樂觀一點沒啥

拿考試失利這件事來舉例子。我們總是做最壞的想象:「這次考試這麼差,後面幾次考試也這麼差怎麼辦」;「這門課好難,以後的課也都這麼難怎麼辦」……諸如此類。

然而我們卻忘記了這些最壞的情況只是一種「萬一」,我們卻因為這種「萬一」而全盤否定了自己。

所以,嘗試更加樂觀的去看待一件事情,而不是滿腦子只有最壞的可能。

圖/EL FRACASO

有時候,敏感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注意到情緒的變化,更容易發現事情的細節,因此我們努力去做到謹小慎微。但是,這就常常帶來自尋煩惱的結果。雖然鈍感可能讓人們覺得很木訥、天然呆,但是有時候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更輕鬆愉快。

「沒有自信或者迷茫的時候,左思右想一點都不頂用。這種時候就不要想多餘的事情,大膽自信地往前走……當然,大概會有人對猶豫不決的你說各種各樣的話。這些話裡面,你得相信那些你最愛聽、最能讓你開心的話,堅定地向前邁進。

」——引自渡邊淳一 《鈍感力》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擁有近10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6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3樓:要學的太多

謝堯你關注錯地方了題主。

你應該關注的,不是如何去解決「為很小的事情憂慮煩惱,習慣性將結果預期到最壞,自己知道沒必要卻無法說服自己

你解決不了這個。

你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好好吃飯喝水,好好拉屎撒尿,好好睡覺起床,好好學習工作,好好鍛鍊身體。

這些是你能解決的。

你把這些解決了,你那些問題,大概率就消弭了。

我給你講一堆心理動力學—自我心理流派blablabla,對你沒啥幫助。

真想讓自己不彆扭,就把精力放在上面這些事上。

《莊子.讓王》十八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

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

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

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岩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明白嗎,別給自己弄成重傷之人。

4樓:九木

我的答案不適用於其他人

壓力一大我會進入焦慮狀態。這個時候,服用抗焦慮藥,等藥效起來就不焦慮了,也沒壓力了,但是作為長期服藥的人,我的方式對你們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

如何給間歇性努力提供持續性動力?

李修遠 首先,你為什麼會持續的做一件事呢?因為做這件事給你帶來的快樂或者 不做會帶來痛苦。反之,做了痛苦,不做快樂的事,肯定是必須幹的。那你可以先做一件能給你持續快樂的事情來提高自己的持續行動力 或者,找乙個可以及時懲罰你不持續行為的模式。前者建議是鍛鍊身體,慢慢來不要著急,一點一點的進步,不管你練...

可持續性營銷是否真的可行?

檸檬黃 可持續性營銷需要分成不同的人群來實現。麥可 波特在他的著作 國家競爭優勢 裡面,寫了乙個關於國家競爭優勢實現的重要原因,是嚴苛的客戶。好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在客戶嚴苛的要求下面,各個廠商充分競爭而實現的。如果目標使用者的意識和消費觀念沒有覺醒和改變,也沒有可持續消費的理念,營銷人員和廠商都不會有...

間歇性振作,持續性頹廢怎麼辦?

奇門遁甲君 借一位知友的話 努力不應該是一種被察覺的東西 同時 意志力在短期內就能被消耗完 還有乙個,意志力與葡萄糖有正比關係 傻甜娜 逼著自己做!目前我也是,可能是感情不順,做任何事情提不起精神,一直想要改變卻遲遲沒有行動。總覺得去做了,結果還是回歸原處,就一拖再拖。時間花花得開溜了,對自己好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