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掉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

時間 2021-06-02 05:18:29

1樓:張區舸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乙個問題,啥叫【耗不起】,是年齡耗不起還是生活財力耗不起,如果是七老八十亦或者是人到中年該穩定了,那就是年齡耗不起,這個時候我通常會說【放下野心】,如果是生活財力耗不起,那答案也一目了然,【一夜暴富】。如果二者都不是,而且又【野心勃勃】的話,咱就先把【耗不起】這個標籤給摘了,因為都沒耗多少呢。

要改變的方向其實題主您也一目了然

1.從現在開始,保持野心,並把生活改成【持續性地躊躇滿志,間歇性地混吃等死】。

2.行動力,改變生活不僅要從口頭上改,行動上也需要去改,至於怎麼改,因為在問題描述上沒有關於題主您生活上的描述,我給不了您具體的方案措施。

但如果您還是選擇保持【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躊躇滿志】,那麼我給出的答案是

放下野心,野心累了。

2樓:Vogt Tomato

混吃等死:除了吃飯,就無所事事,什麼事情都不做。比喻精神貧乏,找不到目標,失去了理想,從而沒有動力做事,整天混日子的人。

顯然,「混吃等死」的重點落在兩處:「無所事事」和「找不到目標」。

而「持續性混吃等死」即是長時間的找不到目標、無所事事了。

但題主描述中又提出「保持自己野心勃勃」、「受不了現在的生活」、「想要改變」,可見題主對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概念、對美好生活有圖景、對現狀與理想的差距有認識,且現狀與理想差異較大。

有目標,但目標過於不切實際、難以實現會帶來巨大的挫敗感,會使人易想放棄。目標最好是具體的,具體的目標則更好細分為乙個個小目標。實際的、可操作性強的小目標是題主迫切需要的。

竊以為題主便是擁有過於空大的目標,根本無從下手才會導致「無所事事」,進而「混吃等死」。既然如此,建立小目標不僅更易達成,也會給人帶來成就感,使人更有動力、更有自信,也更能使「間歇性躊躇滿志」走向「持續性壯志躊躇」。

題主描述中寫道不希望出現分析、雞湯,說明題主早已研究過此類問題、自然也能認識到自己身上確實存在問題。最恐怖的地方莫過於此,明知自己有問題,卻不去改正。

題主描述中「想要改變卻又無所作為」,是低執行力、自律意識差的體現。題主既然自知自己繼續如此將碌碌無為、自己已不能再耗時間,那為何不做出改變?試問題主是否自己建立過類似時間表之類的規劃,如果有,又是否嚴格遵循至今?

假如題主能做到如此,想必也不會來提問了。

明明對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概念、有想法,也明白現在的自己碌碌無為天天混日子,但不做出實際行動改變現狀,而是來知乎再提一遍可能是提過不知多少遍的問題,意義大嗎?

請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現在的狀態、付出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嗎?假如作為學生天天課堂上走神睡覺,作為社會人士天天在崗位上消磨時間,又或是做著啃老族天天指望親人救濟,這樣的人配得到理想的幸福生活嗎?既然不配,那為何不改變自己、提公升自己?

建立現實的易操作的目標,提高自律意識,更重要的是提公升自我,讓自己更加優秀,才能走出「持續性混吃等死」。

再來談談「間接性躊躇滿志」

間歇性躊躇滿志:偶爾就鬥志昂揚但只是3分鐘熱度一會就沒了。

為何自己的鬥志昂揚只能存在那麼幾天甚至幾分鐘?很簡單,你的鬥志大多出於對現狀不滿、對自己失敗的不甘,但因為消極心態和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你快速選擇了放棄,選擇進入自己能找到的「避風港」,找各種藉口回歸原本的慵懶生活。

成功本就不是唾手可得,自然需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的衝擊、不斷的努力,你每天向目標前進的那微小的一步,看似收效甚微,但卻是必不可少。

堅持的確充斥著汗水和艱辛,但請積極面對生活,不要因一時不得意而放棄自己,請對自己自信,向自己的目標不斷不斷的發起衝擊。

進取很難,但墮落真的很簡單。我還是希望題主重視自律、重視自我的提公升。在受傷時,當然可以短暫的停下來恢復傷口,但請不要去享受下來時那份安逸、那份閒適,不安於現狀的自己值得更好的回報。

所以,請繼續努力,努力前進向自己的理想殿堂。

如果現在的自己不讓人滿意,那就繼續讓自己變的更好,無論事業、情感,更好的自己總能看到更好的未來。共勉。

3樓:自娛自賞

類似,我知道怎麼做了,已經脫離這種狀態,但還是會有焦慮感,但我現在的焦慮來自於不願意妥協,和你目前的情況不一樣。

以下文字僅限回答目前的題主,如果你工作了:

首先不斷的去嘗試,認識自己,這也是你最應該做的一點。不要以金錢為最終目的,而要以自我價值認可為目的,順便掙錢為前提。

自我價值需求是精神需求,是最高需求,也是最具有持續性的需求。金錢需求只是最原始的物質需求,當你不是那種擁有自我驅動力型,以及能直接以掙錢為轉化,產生自我價值滿足時,你只能處於眼高手低,經常與間接矛盾的狀態,也就是你現在這個狀態。

然後學會放棄,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去權衡。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是精明的資本家,一直都圍繞利潤最大化。但個人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對任何事,任何人進行得失權衡,除非你對這個人,這件事的結果無慾,無所謂,也就是當前處於萬物皆空狀態。

當你對放棄應用自如的時候,也就是你對能呈現在你面前事物或者人,最抓的住抓的勞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你,是最能持之以恆,不變不移的。

最後引用一句看起來不搭的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我把他理解為,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生活,認清自己,順勢而為。

簡單總結就兩點,一,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這樣才能持續發力。二,學會放棄,如果你什麼都要,那你什麼都做不到,捨得是繫結一起的。三,做為一二點總結,透過現象看本質,順勢而為。

如果你沒有工作,那也是一樣的。

4樓:national自然生活

你首先是沒有膽量,空有理想壯志。這樣會越來越喪志和猶豫不定。

也許你身邊的人大都是得過且過、庸庸無為的生活態度,這樣的環境也會侷限了你。

試著向積極奮鬥的圈子或人士靠近。還要多學習,有了知識技能心裡才會有奮鬥的底氣。

祝你新年一切發展順利!

5樓:書小然

這性子,有點難改。可能需要特別的事情特別的壓力壓著你,必須堅持。堅持不了就要失去你極其在意東西的那種或者造成某種你不願意看到的後果?可能比較容易行動。

6樓:白木

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嗎?

其實在你提問的最後兩句【在保持自己野心勃勃的前提下我該怎麼做,我不想在碌碌無為我已經耗不起了】就已經有答案了。

自己野心勃勃】顯示出目標要求很高,【我已經耗不起了】顯示出你很急躁。

既然你現在的狀態是「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那麼說明你以前一直沒有培養出來能夠完成【自己野心勃勃】的優秀個人品質。

那麼沒有優秀的個人品質又目標很高又急於求成,這樣直接導致了自己給自己設定了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躊躇滿志地去做,然後很快便敗下陣來,然後在失敗的陰影下開始一段混吃等死,然後不想碌碌無為,然後再脫離現實地設定個任務,再做再敗再混吃等死,結果惡性迴圈就成了現在的【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

要說【自己野心勃勃】這很好,人沒有點兒野心豈不要行屍走肉了。

要說【我已經耗不起了】就不太懂了,難道您老人家已經六七十歲高齡了。應該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吧。

最後【在保持自己野心勃勃的前提下我該怎麼做】就很明確了。

1,負責任,對自己以前沒有培養出優秀品質負責,這個要認。

2,不能急躁,培養出優秀品質需要時間,以前丟掉的現在得補,繞不過去的。

3,保持自己的野心,先從完成乙個小目標開始。

忽然發現題主已經說了【別說分析那沒有用也別說雞湯那更沒用如果可以把我罵醒也行】

那我以上寫的就當放屁了。

重說。題主其實就是個好逸惡勞、自以為是、好高騖遠、急於求成的人,這四樣不能翻轉過來最後就是一事無成。

間隙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怎麼改變?

多愁善感的狗子 現在年輕人都這樣,包括我在內,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能力趕不上野心,總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是這樣但事實卻只能這樣,還是得學習吧,給自己充電 忠言逆耳 是Yuki呀 每天堅持,就會容易一點點。困難的部分是你每天都要堅持。但只要堅持,就真的會一天天容易一點。沒有奇蹟會發生,不會有人從天而降來拯救...

如何有效改善「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

ok孤獨患者124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都有,從小學開始就有了,從學習上來講就是,有一段時間發奮學習,有一段時間不好好學習,然後成績也一直中等這樣。到了工作,一段時間工作很認真,很仔細,一段時間天天摸魚。除開工作,自己個人的一些愛好啥的,很多都是三分鐘熱度。那麼我覺得應該是首先培養乙個愛好,最重要的就是...

怎樣才能終結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躊躇滿志的人格?

大臉貓 有一種說法不知道有沒有道理呀,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的心理能量都用來內耗了,如果能用來發展自己,各個都是天才的。我其實是有點覺得,混吃等死的時候不一定是你開心的時候,可能恰恰是你不開心的時候,也許你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 躊躇滿志 但好像也很多東西阻礙了你。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你可以自己體會體會,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