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壞賬率超過銀行的500 600 (5 6 )!P2P還能投嗎?

時間 2021-05-30 15:22:21

1樓:平成狐狸

個人觀點是遠離p2p。

去年在某知名平台,投了15筆,逾期還款提示9次,不良跑了兩筆,去年看新聞,p2p不得再承諾擔保。去年雖然平台都按擔保條款賠付了,但是這樣比例的逾期和不良還是超出我想象了。

在今年沒有擔保的情況下,突然開始反思自己的購買行為,頓覺很可怕。國家說,p2p不應該承諾擔保,它應該是乙個資訊中介,由出款人來觀察借款人如何,風險自擔。我在想恐怕p2p平台自己都很難看清楚借款人吧,何況坐螢幕前的我們,就憑網上的陌生人給個名字和用途,就要我借錢,沒門啊。

2樓:酒解真愁

好吧,我看了很久答案,可惜沒看到我想要或者我認同的。我只能拋磚了穩盈安E產品的不良率和陸金所真的沒有多少關係,因為陸金所只是乙個平台,中介服務而已,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應該是擔保公司

安e產品一般都是平安天津擔保,擔保費率一般乙個月是本金的0.9-1.5%不等,平均一年就是本金的18%,還有其他各類的一次性手續費等等,這個利潤率可想而知。

所以5%-6%的壞賬率還不足以覆蓋擔保公司的利潤,畢竟個人借款一般都是控制在50萬以內,催收成功率或者說打包債權收回資金還是很可觀的,所以我一直大量持有安E,哈哈。

以上內容僅是我個人看法,不對真實性,可靠性,客觀性,可參照性負責。

3樓:大王叫我來巡山

看了眾多答案,沒乙個內行的。

首先,資產業務的不良(不論網際網路還是傳統),都不是簡單的看所謂的乙個不良率值。最基礎的知識,看風險,要加入時間維度,所以最起碼要先拆vintage,看下遷率。但這些,陸金所是不會告訴你的。

其次,我很懶,所以,給乙個結論吧。第一,陸金所小額貸款的部分,風險控制水平很一般(因為其他人更渣)。第二,陸金所產品,我不鼓勵低風險承受的人買,屌絲可以買,反正絕對值小,買短期,因為今年要上市,平安在幫他兜底,上市前,大問題不會有。

4樓:糖伯虎

利益相關:銀行信貸審查員。

個人覺得陸金所真不咋地。

陸金所收益做到8%,銀行理財差不多也有5%,為了那多3%的收益要承擔本金損失的風險。這是絕對不划算的。

陸金所那點風控你能看見嗎?借款人徵信,銀行流水,收入證明你能看見嗎?你轉讓的陸金所的理財真的是個人收的還是虛假的資金池買掉了?

買陸金所還不如多承擔點風險,去投資收益高點自己有把握的專案。和借款人去人民銀行打徵信,去櫃檯核實銀行流水,去實地核實投資專案,去房管局做抵押登記,這些都做到了,也是對自己資金負責了,收益應該也不低了。

還是那句話,保持冷靜,然後多問幾個為什麼。

5樓:韓嘯

風險與收益是具有相關性的,P2P平台與銀行相比相對高風險、高收益,所以壞賬率高也是乙個正常狀況。P2P因其較高的存貸利差會有更多的空間去覆蓋相比銀行較高的壞賬率。因此不能因為乙個指標,而去否定整個行業。

正因為P2P平台具有較高的壞賬覆蓋空間,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對於平台來說最重要不是歷史壞賬率的高低,而是壞賬率是否會突變、是否會造成平台的資金流斷裂。這就需要投資者注意觀察各項指標,而非單純看壞賬率的指標。

P2P平台是中國金融開放大環境下的乙個重要分支,只要能做到更好的風險透明化,就會成為乙個很好的投資領域。

6樓:Eeyore

P2P理財的風險:

1、借款人信用風險。2、P2P公司的信用與經營風險。尤其是來自P2P公司的風險。

P2P公司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其中必然存在以詐錢為目的、個人信用風險管理不到位的平台存在。選擇好的P2P平台是重中之重。

P2P理財收益率一般10%左右。說是保本,但P2P公司破產、跑路的,導致理財者血本無歸的也有不少。

如果有P2P平台宣稱收益可達20%多,就要當心被騙、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了,畢竟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因為很少有借貸方能承受這麼高的借貸成本。

2如何選擇P2P平台:

1、風控能力強。是否有抵押、是否每月給投資方寄賬單、是否核查借貸方信用等。

2、大平台,經受住長時間考驗的平台。

3、違約懲戒能力強的平台。

4、壞賬率低的平台。

3如何P2P理財:

1、用小錢玩。

2、別因為高收益忽視了風險,收益太高的不要參與,欺詐成分較多。

3、分散投資。

4、像上面說的方法,務必選擇好的P2P平台。

7樓:陳洋

陸金所已經遭平安業務剝離,至少平安的預期較為悲觀,但是P2P業務模式發展很快,網際網路的創新基因較強,所以還是看好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

8樓:小小

壞賬本身並不可怕,它就像金融系統的感冒,並非絕症。對P2P行業來說,壞賬甚至是行業洗牌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必一棍子打死所有正規的P2P平台。銀行理財也有壞賬,只不過它處置壞賬的整個過程都很隱秘罷了。

P2P行業一度被打上無准入門檻的標籤。眾所周知,平台不比銀行,只要一有問題就會面臨因投資人撤資而引發的生存難題,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平台才會更小心謹慎,也更重視風險的管控。

9樓:Tmacchen

利差或者說服務費能覆蓋壞賬就行,看他們的借款合同,利差相當的高。只要陸金所是兜底得5%得壞賬率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別的p2p很有可能更高呢!

10樓:

陸金所的信銷端的收益在45%APR左右,給投資人才7.5%.內部執行成本就算10%,還剩27.

5%,要不然怎麼會有號稱百億估值(雖然我認為不值),但4-5%的壞賬很簡單不算啥,而且金額小,可以慢慢催,上徵信以後還可以長期催,不是欺詐類的不良就好。但如果陸想去擔保化就是良心大大的壞了,誰承擔風險大誰獲得收益大,風險對應收益,自己拿大頭還不兜底就是當碧池立牌坊。

11樓:t-AI

平安畢竟是做保險的,不像傳統銀行的風險控制做的那麼謹慎,他的風格就是以業務的不斷擴張去填補虧空。

另外,2023年金融行業壞賬率普遍提公升了很多,平安如果真是這個數字,看起來一點都不高。

12樓:

壞賬對於乙個金融機構或者P2P平台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要把壞賬率控制在乙個很好的範圍之內。對於陸金所這樣有實力的P2P網貸平台,有足夠強的實力能夠應付壞賬。

可以了解一下銀行的壞賬,是不是也是和這個數字相差不是太多呢,銀行的風控夠牛了吧,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壞賬呢?或許這應該是風控人員應該關心的乙個問題。

那麼,對於P2P網貸平台而言,吸引更多的有金融從業經驗的人納入團隊,讓更多的人了解、認知風控的重要性,或許能夠把壞賬率稍稍降低。

怎樣看待在陸金所的工作?

不重視技術人員,開發上班都得西裝革履,中午通知下午必須穿好。一言堂,政策每天都在變。效率低,大多數人都踢皮球。當然,基本不存在加班過12點的情況。所以,適合經歷完大廠壓榨,已經財富自由,只圖安穩的人。還有,樓上好評的人,主頁多次自問自答,且動態與另一人完全相同。你們除了應用市場評價優化,難道也要優化...

陸金所專享理財怎麼樣?

姚姚者 知道僑興嗎,財富匯就是這種次級貸款,財富匯是個大雜燴,啥都能往裡裝。誰還財富匯呀,陸金所最好的東西就是安e甩銀行無數條街,低風險高收益高流動。 我不說陸金所理財怎麼樣,我只想說說陸金所這個軟體 現在已解除安裝 個人認為陸金所軟體還有待改善,首先反應很遲鈍,點進去,半天還進不去,就算用WiFi...

例如宜信宜人貸,陸金所陸金服這樣的p2p平台,為什麼都是24月,36月的標。?

1 平台資產是件均幾萬的信用貸,借款期限長是這類資產的特點,真實借款人為了降低還款壓力就是借很長時間的。另外為了擴大收入,平台借款人員展業的時候也有意引導使用者借長期。如果能分清信用貸和消費分期 車貸 房貸這些常見網貸資產在借款期限 還款方式上的區別,就能理解這個現象。2 網貸投資中,直接投資借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