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為什麼同時有 買 和 賣 的意思?

時間 2021-05-30 08:34:50

1樓:阿宅

解決詞義問題是要考慮字形,但文字畢竟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不可牽強附會。在這裡,「賈」有和兩個意思是【詞義】層面的問題,與【字形】無關。

這裡涉及的主要是施受同辭的問題(也有人稱為反訓,具體區別尚有爭議),屬於訓詁學範圍。

類似的還有,「受」在古文本和古書中有和兩個物件相反的詞義。「學」也一樣,有和兩個物件相反的詞義,只不過後來為了明確詞義,都分化成了兩個字,即「受」和「授」,「學」和「教」。

另外,「亂」在古書中有「治」義,也是和後世通行的「紊亂」一義相反的含義。

2樓:㓨豕

(沒有專修語言文字學,所以只能搬運一些材料,沒啥專業理論。知網也沒搜到特別清楚的論文,可能我不會檢索。)

首先,肯定不能說長得像的字意思就一樣。

買( ),從網(大多數「罒」都是「網」的隸變)。

賈,從襾(大多數「」都是「襾」的隸變)。「襾」是覆蓋的意思,一定要說「賈」的本義,應該是囤積貨物,當是「坐賣售也」。

《周禮地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

鄭玄注:「行曰商,處曰賈。」

陳刻本《說文》,紅框內是「買」字

紅框內是「賈」字

為什麼「賈」一字有買賣二義?

*《說文》:賈市也。從貝襾聲。一曰坐賣售也。

段玉裁注:市,買賣所之也。因之凡買凡賣皆曰市。

賈,、凡買賣之偁也。《酒誥》曰:遠服賈。

漢石經《論語》曰:求善賈而賈諸。今《論語》作沽者、假借字也。

引伸之凡賣者之所得,買者之所出,皆曰賈。俗又別其字作價。別其音入禡韻。

古無是也。

*《爾雅·釋言》:賈,市也。

郝懿行義疏:市兼買賣二義。

*《說文》:市,買賣所之也。市有垣,從冂從 。 ,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聲。

因為賈有市的意思,市場上有買有賣。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歲馬,具從者之衣履,而歸之於幹侯。」

杜預注:「賈,買也。」

*《漢書貨殖傳》:「致之臨邛,大喜,即鐵山鼓鑄,運籌算,滇、蜀民。」

顏師古注:「行販賣於滇、蜀之間也。」

這種情況在古漢語中十分普遍。

賈、沽、酤、售、市、貨、鬻等字都具備買賣二義,需要通過語境來具體分析。

另外,隸變後的「賣」字對應兩個字:

手寫補圖

從《說文》來看,從「出」的「賣」是「買」的反義詞,是出貨。

「讀」右邊的「賣」讀若「育」,當是「賣官鬻爵」的「鬻」的本字。「衒」通「炫」,《說文》從「言」作「 」,「行且賣也」,也是「賣」的意思。

統言之,兩字都是賣出。析言之,前者側重在結果,後者側重在行為過程。衒

3樓:張小瘋

賈,市也。從貝襾聲。

市、買賣所之也。因之凡買凡賣皆曰市。賈者、凡買賣之偁也。

酒誥曰。遠服賈。漢石經論語曰。

求善賈而賈諸。今論語作沽者、假借字也。引伸之凡賣者之所得、買者之所出、皆曰賈。

俗又別其字作價。別其音入禡韻。古無是也。

公戶切(gu)

六字葢淺人妄增。司市注。通物曰商。居賣物曰賈。居賣物、謂居積物亦兼賣之也。居非謂坐。此以坐與下行相對。又贅以說文所無之售字。殊無文理。

買賣這個詞為什麼不是賣買呢?意思是在市場經濟出現的時候「買」比 賣 重要,還是「買」這個需要先出現呢?

林深霧起 正在看貨幣金融學 孩子困死了 我看到老師的PPT 貨幣的職能一節,關於貨幣流通手段的解說 裡有乙個問題但是沒有答案 為什麼說應該是 賣買關係 而不是 買賣關係 亨利福特說,如果我問消費者想要什麼,他們會說要一匹速度更快的馬,消費者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除非把東西擺在面前。這顯然與凱恩斯理...

賈環和賈蘭的才華為什麼沒得到重視?

高廷貞 一說到詠螃蟹的三首詩,由於作者分別是寶黛釵,很多人都往這三個人身上想,其實不然。大家不會忽略,放螃蟹風箏的不是別人,正是賈環,這個風箏就把賈環的品行和結局都交代出來了。賈環和賈蘭總是同行同止,氣味相同,另乙隻螃蟹就是賈蘭,他們兩個正是賈政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粱 的人。賈蘭投靠了官府,反手...

為什麼整個社會都在拔高醫生身份的同時有這麼多的醫患糾紛?

一切如初 中國13億人口,不能每個人都一樣,總會遇到不一樣的 醫生 患者 導致醫患矛盾應該根據雙方當時的環境 情緒等等因素考慮。 已登出 因為都是在口頭拔高,或者叫捧殺。疫情期間,國家做的這麼好,但是還有比如說某某某回國覺得服務不好,沒人權。某某某覺得蔬菜爛,某某某。這跟在醫院是一樣一樣的,有些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