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實務中的投資決策分析是如何做的?比課本上的理論複雜在哪幾方面?

時間 2021-05-29 23:59:14

1樓:阿爾妮塔

決策分析三大標準

我們首先要確定3個基本的決策標準:乙個夢想派企業家,乙個本壘打的市場機遇,和乙個有吸引力的收益/風險。前兩個標準很常見也很直觀,但關於第三個標準,這裡的評估風險/收益的方式非常獨特,這也是整個模型中的核心。

2樓:

瀉藥這個問題太大了,其實我也不懂,只能簡單瞎說一下企業投資的主要決策過程和書本上差不多,會使用到未來現金流量限制及內部收益等常用計算方法。但是大家都知道,那些建立在N個假設條件基礎之上的計算結果只能作為乙個參考而已。

投資決策一般由有話語權的人做出,顯示中會考慮到專案的預期收益,但是更多的會考慮到風險即最壞的打算,考慮市場環境,研究專案可行性等各方面。

例如:乙個老闆準備投資乙個地產專案,那麼他會調查當前大的環境,地產專案本地的政策,當地的房地產市場飽和情況及未來需求,投資的這個專案的負責人/公司的各方面狀況如財務/稅務/法律等等,然後看自己的投入和預期的收入情況。最後依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做決定。

南師大的醫療決策分析(HCDA)是乙個什麼樣的專案?

小小地更新一下現在的狀態,在畢業後經歷了一段比較黑暗的求職。我覺得自己比較幸運,最終找到了一家當地的諮詢公司,作regulatory PM。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一方面的確在學校學的仍是不夠,另一方面之前的實習經歷確實對我很有幫助。起碼知道如何起個好頭。這裡要提一下,HCDA program聯合A...

為什麼法學課堂上不分析實務中的合同

第一,是有的老師不在課堂上分析實務合同。也有的老師會。第二,合同實務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複雜不在合同,在於合同之外。這種事講是講不透的,必須在實務中積累經驗。舉個例子,我剛接手我們單位合同管理的時候,有些合同條款看起來,特別奇怪,特別累贅,特別多餘。於是向我的前輩請教。我的前輩一條一條給我說,這條放...

如何在實務中證明企業存在出資不實的情況?需要提供那些證據?

王楨臣 不可以以此認定。現在公司法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股東可以自由約定實際繳資的期限。所以如果你非要證明對方出資不實,就必須證明2000萬出資不實。出資不實在司法實踐之中證明起來非常困難,除非公司破產由第三方組織清算,或者有內部人提供材料,否則基本不可能完成舉證。當然,你說的案例中並非必須證明出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