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費是怎麼使經濟增長的?

時間 2021-05-29 23:14:20

1樓:

經濟增長是什麼概念?這是乙個很模糊的概念。人的資產可以理解為貨幣加上已經買來的物品,貨幣本身就是價值的體現,物品則是實際的價值。

這裡先粗略的把虛擬的價值等囊括到物品的範疇內。而貨幣的價值,可以粗略理解為總價值比上流通貨幣總數。

國家總體經濟總數,可以粗略理解為物品數量,但是工廠不會沒有限制的生產,因為需求是有限的。如果消費者的消費增加,會有什麼效果呢?工廠會增加生產,這樣國家整體經濟也就提高了。

但是從個人角度看,消費意味著把貨幣換成物品,那麼就失去了兌換其他物品的潛力。對個人來說,貨幣肯定比物品更好,因為貨幣有兌換能力。所以說鼓勵消費,意味著社會總體經濟提公升,工廠主利益提公升,工人同時工資提公升,就業會增加,個人總財富也會增加,但是可靈活兌換的貨幣會減少。

其實這就意味著犧牲了個人財富的靈活性,增加了社會總資產。雖然說工人的工資也提公升了,但是貨幣數恐怕會減少。只有工廠主是毫無損失的。

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貧富差距。

所以說可以推斷出,雖然消費有利於經濟增長,但是完全不必因此過度消費。因為對於個體而言,貨幣比物品有價值多了。同時提倡消費的意義在於,鼓勵那些過度儲蓄的人多去消費,因為他們的儲蓄太多了,對於整體經濟確實弊大於利,他們適當增加消費,可以間接增加工人的工資。

2樓:華清源

波浪是如何運動的?一波推動一波地往復。消費就是這個模型中的風,推動經濟的往復執行。

所有推動經濟的新技術新發現,最終指向也是需求。

3樓:顧成琦

刺激消費即是刺激需求,進而經濟領域各部門加大槓桿和負債以提公升供給來滿足這些被刺激起來的需求,資本流通率大大提公升,從而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其實就是乙個反饋機制的不斷自我強化。回看一下當年的4萬億計畫。

4樓:鄭莊公

可以把市場比作乙個密封的水箱。水箱的大小表示市場需求量。水箱的下面有水龍頭往下放水,放水速度表示銷售速度或者消費速度。

放水速度取決於購買力和生活需求量。若干企業用水幫浦往水箱裡注水。當注水速度大於放水速度時,水箱就會逐漸被注滿,最後各水幫浦被憋死,停止工作,經濟危機到來。

這時就要刺激消費,鼓動有錢人多喝水,撕開肚皮喝,而且要能浪費水,以盡快放空水箱。當然這時窮人還渴得要命哪!

水箱騰出來一點空後,水幫浦又可以工作了。

生產力發展後,水幫浦的功率增大了,水幫浦數量也增加了,而水箱容積增加的不多,所以幾乎一開機就把水箱注滿了。水箱騰出來一點空後,一開機又把水箱注滿。所以經濟危機將是永久性的,不再有以前明顯的間隔週期。

神仙都沒辦法救。

想擺脫經濟危機,只有實行公有制計畫經濟。如果不想實行公有制,那就只能破壞生產力,把水幫浦砸了,回到過去擔水的條件。目前僅僅破壞「過剩」產能還不夠。

5樓:飛飛

消費的反面是儲蓄,這也是有儲蓄習慣的儒家文化地區發展較快的原因。比如中中國人和非洲人對比。。你賺的錢不都花掉。

你是乙個漁夫,你之前是釣魚的,然後釣的魚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賣掉攢錢,,攢夠買漁網了,買個漁網撈魚。。你撈魚就比釣魚多,生活就提上去了。。而非洲人釣的魚都自己吃掉,然後每天就還是釣那麼點魚

6樓:kg hy

不懂經濟學,但我認為消費必須是有效消費,也就是說消費者得有能力產出。那麼他消費了,也就會提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或者說進行了交易,促進了社會分工和生產發展,這樣經濟才能發展。如果相反,消費者倒是特想買,他沒錢,這就不是有效消費群體。

如果是短期缺錢,你可以設法借給他一點,但如果他根本上就缺乏生產能力,那麼他的消費,對經濟沒什麼用。

7樓:海涅心理

消費,使整個商品流通過程得以實現,並形成乙個穩定的迴圈。

那麼,消費者擴大消費呢?不就可以形成乙個擴大了的經濟規模?

但是,這取決於多個條件。並非任何時候給國民發一筆錢,或者讓商品降價就可以達到目的。

8樓:李曉清

針對第乙個疑問,題主的邏輯鏈出了問題。所謂的促增長的過程,肯定不能繞開對「生產的刺激。消費作為物質生產的終極目的,是整個物質生產鏈條的終點,更是整個經濟迴圈的起點,對於「拉動型促進」的經濟增長模式,沒有比促進消費更自然的了。

其基本邏輯鏈條是這樣的:

補充一句,中國前30年的發展,更多的是投資推動型,而之所以能成立,主要是歸功於全球化和龐大的國外市場。

至於第二個問題,題主更加跑偏了。經濟迴圈中,不光只是有上面這樣乙個經濟閉環。有太多的人不是從事直接的生產行業,而且,特別是當物質生產能力已經越來越高效以後,從事直接生產的人更是越來越少。

人類社會還想存在,財富必須需要乙個合理的交換渠道,從直接生產者手裡流動到其他人群手裡。而服務業,恰恰很好的承擔了這樣乙個功能。服務業的昌盛,不僅提公升了人類社會的整體福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真個社會的財富流動。

財富流動的越多,越均勻,人類社會整體協作程度才越高,整體福祉才越高,人類社會作為乙個整體才更和諧。

當然,上面說的好像有「主觀」意志一樣,實際情況則是自然發生的,生產消費、服務和被服務之間的供需關係,調控了一切~ 所以,讓我們使勁兒的造吧!

9樓:少年Y

本來你失戀了,辭職不上班或者準備自殺,那你對於社會的經濟效率就是降低了。但是你聽了一首失戀情歌後,明白了一些道理,覺得失戀也就那麼回事,明天繼續上班,更加努力的期盼公升職加工資,這樣你的生產效率對於這個社會來說就是提高了。

10樓:步留痕

消費(花錢買產品)——生產(賣出產品獲得利潤,繼續生產產品、發工資)——開工資(有錢買東西)——(掙錢生產發工資)——……

不消費(不買產品)——生產(產品沒不出去,裁員、關停)——失業(掙不到錢,買不起產品)——生產(沒有人買的起,倒閉)——……

11樓:邢明

經濟機器是怎樣執行的 (時長30分鐘) Ray Dalio

乙個人等支出=另乙個人的收入

12樓:JasonShengWang

1,消費了,加快了貨幣的流動,有利於新的生產活動的開展。

2,你消費了,那你就沒有偷懶的可能了,你要更加努力來填補消費的空洞。

13樓:龔若愚

術語一大串,但是最基本的邏輯就是經濟體消費越多,創造的需求就越多,生意就越好做,人均收入就高,接著消費就更多,生意就更好,直到這個鼓勵消費的效果消逝。和乙個 geometric series 一樣。但是刺激消費要有度,以防通漲。

14樓:劉傳

兩個問題建議樓主去弄清楚:

1、乘數效應:告訴你消費怎麼刺激經濟增長的2、需求層次:告訴你文化產業是如何提供消費品的搞清楚這兩個就足夠了!

15樓:chunyi zhao

從問題及描述看,樓主勤於思考。長此與往,思想上超過經濟學家是正常的。

我的看法如下:

1.「刺激消費」的定義。本人不清楚,上網查了查也沒結果。建議樓主先搞清楚「刺激消費」的定義,搞清楚這個是前提。

2.「我的理解是刺激消費老百姓得花錢,這樣老百姓自己必須有更多得錢,他就得更努力得工作也就在各領域創造出更多得價值,這樣經濟就增長了,很粗淺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理。」----「老百姓自己必須有更多得錢」可以說對,問題是「老百姓怎樣能有更多的錢?

」,「他更努力得工作」就是說「他工作不夠努力」,這又有什麼依據吶?(人在一定的收入狀態下願意工作多長時間是乙個經濟學問題,在此不能展開,只能簡單說,人不能一天工作24小時,也就是不總是能「更努力工作」。)

3.經濟增長只有乙個途徑:科技進步。

原來的磚頭手機賣價1萬多,其效能比不上現在200元的手機。也就是說,科技進步使平常人得到了原來富豪的待遇。科技進步使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經濟增長還有乙個不常見的途徑:增加勞動力的投入。這引出的問題是「增加的勞動力」從何而來?

在改革開發前,中國就有很多勞動力窩工,尤其是農村。改革開放就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從而導致經濟增長。

4.至於乙個歌星賺了好多錢,她只是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5.建議樓主看一看李俊慧老師的《經濟學講義》上下冊。

16樓:徐惟能

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分成兩部分來看。

第一,我們解釋總體上,消費是怎麼使得經濟增長的。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假設你現在去市場上消費了100元。由於你花了100元,市場上的商家就增加了100元的收入。

於是,他們繼續將這100元收入用於自己的消費(20元)、企業的擴大經營(50元)、以及儲蓄(30元),括號中的金額為假定的金額配置。他們用於自己消費的20元又成為了其他商家的收入,用於擴大企業經營的50元增加了企業的產值,用於儲蓄的30元,又被其他人通過銀行借走,用於他們的消費或者投資,那些被用於消費或者投資的錢,又成為了其他人的收入或者產生了新的產值……如此迴圈往復下去,他們的起源是你的100元消費。這乙個價值創造過程,在經濟學中被稱為消費的乘數效應。

因此,整個經濟體的消費越高,經濟體就能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從而創造出無盡的產值。

第二,我們來講服務業、文化業是如何刺激經濟的。一方面,正如第一部分所闡述的,你花錢消費文化和服務所能創造的乘數效應,就是刺激經濟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你所消費的服務和文化,帶給消費者的是精神生活上的享受,這能令消費者對於生活的滿足程度提高。

由此,社會中的個人提高了生活質量、文化程度,就能更加有活力地參與到本職工作中去,就能為生產和工作提供知識的保障以及創新的活力。這樣一來,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也能獲得提高。

消費並不能刺激經濟增長 的說法對嗎?為什麼?

半仙兒 沒那麼多複雜資料分析,的確不是消費促進增長。消費總量來看總和是不變的,但是消費過程會改變GDP使其增加 詳看GDP的計算方式 另一方面,從邏輯上講錢在老百姓手上不停流轉能帶動物資的流轉,配套產業服務也就活起來了。最後,最重要的增長環節來了,貨幣發行與通貨膨脹才是導致增長的關鍵。注 鬧著玩,別...

內需是如何拉動經濟增長的?

間桐櫻一一是我嗎 單一經濟的長期均衡經濟增長完全取決於科技 經濟學知識也算科技 還要加一條沒有閒置資源,但一般不可能沒有 穩內需只是為了穩有利於創新的環境 經濟哲與思 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其實是乙個很片面的認識,沒有搞清楚供給和需求的本質聯絡,供給和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經濟行為,需求決定了供給的可能性,即...

經濟增長過程中,淨增長的錢是從哪來的?

寶川軼文 政治經濟學裡有乙個剩餘價值,不變資本價值 原材料 機械等 加可變資本價值 勞動力 等於產品總價值,而勞動者的報酬 必要勞動時間的報酬 加剩餘價值等於可變資本的價值,淨增長就是這一部分價值 本質上經濟增長不是錢變多了,而是財富變多了,什麼是財富,具有可交換性的物件 即商品 錢 貨幣 只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