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設計院工作是不是越老越吃香?

時間 2021-05-11 04:28:51

1樓:123456

越老越吃香是過去式了,屠龍的勇士現在是成為了龍,很巧他不想被屠。他的道路是怎麼走上來的,他很清楚。他知道怎麼操作可以保證自己的手下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勇士。

行業緊縮的大環境下,利潤的減少,讓龍的生存空間越發惡劣了。所以成為龍的手下,只有被龍高效利用的路,如果不能被利用,那麼換人吧,韭菜還是很多的。

畢竟大環境不需要那麼多龍了,生死存亡的鬥爭中,能拿韭菜填坑,為什麼不用。

希望你我不要成為韭菜。

2樓:景森設計

特意去問了問相關人士。得到如下答覆——

人的價值不是年紀,是經驗。有些人是空長歲數,但有些人卻是被歲月磨礪的美玉。所以,不論什麼職業,被讚美的一般都不是年齡,而是經過年齡沉澱的、更有價值的能力。

如果非要說「越來越吃香」,就好像看病找大夫只想找年紀大的那種,那也是因為經驗。在沒有其他參考標準和指標的時候,暫且相信一把年紀。但醫生和設計不一樣,乙個是看病濟世,影響因素有點兒多,是概率問題;乙個是專案呈現,專案就在那裡,誰做的,怎麼做的,只要願意,多少還是可以了解到一些資訊的。

但另一方面來說,現在很多地方「中年危機」的原因,就是因為「年紀大的人吃不消加班,跟不上時代,伺候不了甲方……」理由千萬條,也是醉人無數。

所以,前輩說得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防止四海皆準。如果是在乙個地方慢慢成長,經驗有目共睹,專案此起彼伏,那的確是這個狀態。

但,如果不是,那說法就太多了。

3樓:倪達燁

很多人唱衰這個行業,我想說:

現在建築設計行業仍然有乙個別的行業都沒法比的核心優勢:就是可以考證。只要你沒有證,你就可以把一切負面因素(中年危機、行業下行)和正面希望(進可去甲方、退可當總工)都寄託於考證。

只要考不上,就有目標就有希望

萬一考上了,也不用慌,建築的可以接著考結構,結構的可以接著考岩土,岩土可以接著考建築

有人考了乙個就不想考了,也不想去甲方,也不想當總工的,還可以去賣保險啊!去了發現哇這真是給註冊工程師們量身打造的職業啊,因為這個工作公司不給你上社保啊

4樓:長工家的許老闆

答案是否定的……有證,那肯定吃香,不用太老!有技術?除非你能設計出別人都設計不出來的……大部分水平都差不多。其他還有什麼能越老越吃香的,你趕緊幫忙想想……

5樓:蘇霍伊

早就不是這樣了。

設計行業不是個正常的行業,加班太狠。我們設計院,年紀到了40歲,就幹不動了,工作強度大就明顯不適應,而且也學會了摸魚,自己都不畫圖了。這些人需要合適的安置,調崗,去幹個小領導啥的。

每年大約有幾十位40加老工程師等著安置,而合適的崗位卻很少。他們根本不敢跳槽,跳槽就失業。

從招聘來看,40歲以上的,加班不行的,要求工資高的,都不太招了,除非是技術專家,或者總體專業協調能力強的。

6樓:理深語淺

我認為有真的成分,但是不能絕對。要看你自己的經驗積累和能力提公升。設計院裡有太多人在年輕時代混日子,一直沒有任何的長進,把自己放在乙個畫圖仔的位置,等年紀大了,畫不動了,技術也過時了,反應也慢了,也拉不下面子被年輕人指揮,就會變成「被優化」的一批。

我見到一些老前輩,因為能力不行但又異常固執,淪為大部分同事(不管年老年輕)的笑話。

但如果在設計院的時間裡,每一步都踏踏實實地做,努力做好,有好的作品,有獲獎,有職稱和資歷,口碑好,就可以往專家的路上走過去。有很多資深設計師,即使不能成為專家,但也是挺吃香的。目前我看到案例是,這些資深設計師異常搶手,完全不會因為年齡而被嫌棄。

「江湖地位」高的,退休返聘到停不下來。

當然,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所在的設計院要有足夠肥沃的土壤。我之前在別的回答裡說過,最好要在有大型專案的綜合設計部門裡練歷,要從方案到初步設計到施工圖都可以經歷的地方工作,才有可能成為專家。

有些公司只做住宅,或者將設計分為若干個工序,有人專門做方案,有人專門畫大樣,有人專門做外立面,每個人成了流水線上的工人,這種對個人的成長沒有太大的幫助。

所以是否可以越老越值錢,要看自己的定位。如果想向專家路線走去,就選好工作單位,端正自己的態度。一般越有東西學的單位,越清苦,錢少事多,年輕人更像學徒。

越流水線的公司就越不用動腦,越輕鬆(腦力上輕鬆,體力也不輕鬆)。在前者工作多數後勁足,後者工作多數來錢快。

7樓:饒冰青

首先,不是所有設計院的人都能越老越吃香。央企大院是設計院,各個省屬大院是設計院,私企乙級院以及掛靠院也是設計院。

通常來說,上一句話中越是排在前面的越老越吃香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同乙個設計院不是所有專業都能越老越吃香。一般說來,主體專業相對於非主體專業,越老越吃香的可能性大。

技術含量高的專業相對於只需要套規範的專業,越老越吃香的可能性大。

再次,即使是同乙個專業,不是所有人都能越老越吃香。能考過註冊的人肯定比考不過的人越老越吃香的概率大。

入了專家庫的人肯定比沒入庫的人越老越吃香的概率大。

8樓:

現在工作五年,頭兩三年(現在也算是吧)完全貫徹的是多少錢無所謂技術和職業操守為最優先順序的原則。

跳過三次槽,從來沒有談過薪水(第一家公司月發3000,中間還出現過連續幾個月發不出工資,我沒辦法只有找我爸媽要錢的情況,第二三家都是經人引薦的,都是對方直接說了待遇,都偏低)。我的觀點一直是我先展示我的能力,你要是覺得我中用就把錢給我漲上去,不然我就走了。

前三年確實吃過不少虧,每次和同學一對我都是明顯低的,但是從第四年開始,領導開始主動找我談公升職加薪的事了,事情基本是按我當時的設計在發展的感覺。我對錢很不計較,我更希望事事順心一點。現在覺得這種心態一方面自己輕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也比較討喜,別人也願意給你更好的待遇,加上經過這幾年鍛鍊我硬實力也真的很硬了(主要歸功於我不挑事,啥都想經歷一下,所有工作都不當小事做)。

總結下來還是跟自己的性格、處事態度和水平直接掛鉤,基本到了五年的樣子就可以回頭看看了,自己是否能夠獨擋一面了(能通過自己思考判斷處理問題,工作處事有自己較為成熟的觀點看法)。到了這個階段基本算個砍,很多人到了主創之後技術方面的增長速度就大幅降低了,再往後基本是靠試錯積累下的專案經驗,所謂的資本也就僅僅侷限在(可能被迭代過時的)過往經驗裡。當然最後往這個方向走的一部分都是因為發展自己的管理、溝通、協調技能了。

關於非技術方面的能力增長,有的人一直繃著弦不肯放鬆,成了真正有擔當的領導者。多數人將重心逐漸偏向更舒適的生活,工作方面能做到對得起人的已經算很不錯了。而能夠真正還能在技術上有大幅長進的,應該都是將自己的職業和人生融為一體的人吧,這種人多也不多,足夠多數量但是佔比極低。

我代表私企中的一員寫下了這份答案,就不再揣測國營院或者大體量私營內論資排輩的情況了。總之在我的觀念中,凡事事在人為,所謂的香與不香的問題,時間越多當然是越好的,畢竟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磨練去體會。我盡量去迴避談錢的事,畢竟回報不一定只是以金錢一種形式,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足夠好了。

9樓:logic

前提是能在乙個可以長期待下去的設計院。

越老越吃香是指民用建築設計院老人靠剝削新人拿錢嗎?

不畫圖的領導簽個字拿的錢都比入職一兩年的新人每天加班熬夜肝圖拿的錢多幾倍是很正常的事情。蛋糕只有甲方施捨的那麼大一點,領導多吃的每一口,都是畫圖民工挨餓的根本原因,最可怕的是,還沒等混到領導,就先餓死了。

疫情以後的這一年,建築行業上下游無論是開發商還是民建設計院,都明顯在走下坡路了吧,明年會不會更好?總之我不太看好。

年底計算產值的時候才看出來,以民用建築為支柱產業的設計院,可以無腦勸退,在合適的加班強度下,掙不了幾個錢。或者是在極高的勞動強度下,掙錢了也沒那麼快樂。

上一代土建人趕上中國房地產發展最好的幾十年,熬到老了當然香。這代年輕人想在建築設計院熬到老,先祈禱公司別倒閉吧。

10樓:鄰家老舅

不必糾結於「越老越吃香」這一問題,打工的本質是利用自己的某個種資源換取根據市場覺得的報酬。

乙個打工人的資源可以分為三類:體力、知識技能、渠道

體力永遠是越老越吃虧。

知識技能是經驗越多積累越多。回答中提到知識迭代的問題,但是這個相當於原有的知識技能資源被新的資源替代,原有資源並沒有減少,只是貶值或被淘汰了。

渠道資源不一定,如果不是拼顏值,通常會越積累越多,但是可能因為不可抗力突然減少。

問題的關鍵是這三者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當你積累的知識技能已經達到小有名氣的程度,就會自動增加渠道資源。再比如,當你的體力資源降低到拿不起滑鼠了,知識資源就無法發揮。

所以,題主說越老越吃香,大概率指的是知識資源,能做到越老越吃香的知識和技能,必須滿足這樣幾個條件:

1.迭代夠慢,或者迭代過程中核心知識資源不受影響。

2.對體力要求夠低。

3.知識難度上限足夠高。

如果這三個不夠直觀,可以套用遊戲中的人物模型,即:

你的魔法值上限和回藍速度在持續下降,但是累計經驗可以增加法術強度,那麼什麼樣的技能樹加點才能使你的輸出在團隊中佔比最大化?答案是:1.

技能受外部因素影響小。2.技能耗藍少,最好是藍耗較低的buff型技能。

3.技能等級-輸出曲線足夠陡峭。

如果題主覺得自己的工作滿足上述條件,那就是越老越吃香,否則不是。

11樓:建築背影

跟年齡關係不大。

公司給設計師「指明」的發展路徑為兩條——管理和技術,其中技術好像是越老越吃香,但很多單位最高也就是個審圖工程師,真正吃香的還是中高層管理者。

12樓:陳陳陳

有的人簡單理解字面是不行的,越老,等於水平,資源,人脈什麼的都越來越多了,這說明是什麼?不要總盯著單位的那點肉,放眼單位外面,私活做起來,一年掙的是單位的兩倍,爽不爽?混的好不好,看人的。

13樓:

這句話放在10年前確實是,這幾年設計院已經不是越老越香了,如果不當領導,還只是繪圖員,真的就是拿健康換錢了。所以現在設計院流動性也很大。

14樓:「已登出」

大多數人只是圖紙修理員罷了,和汽車廠修摩托、汽車的差不多,你以為真需要這麼多設計師?何況很多所謂設計師也是在機械照搬已有設計模式而已,甚至是集團下發的方案,幫忙報建(搬磚)而已。

在建築設計院實習太清閒怎麼辦?

我覺得問題可以改為,任何工作太清閒怎麼辦 答案是,利用清閒時間來學習,提高自身的水平,至於學習什麼,因人而異。然後時間不會浪費,無論是繼續做此工作,還是做其他工作,都會有優勢。 種田農夫 1.設計院不養閒人 2.只有快關門的設計院才不加班 這是我剛進設計院的時候院長說的話我還記得,進設計院5年了。我...

為什麼很多學建築的人在建築設計院工作了很久之後選擇辭職呢?

山兔紙 給你說一下我的經歷吧,當初糊里糊塗的就報了建築學,然後才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硬著頭皮學完了,也不知道能幹什麼,就去畫施工圖,畫了半年,命也沒了半條,就想轉行,結果別的什麼都不會,也沒轉成接下來兩年又跳了兩家公司,各幹了一年,就到了現在,還完了助學貸款,總算是有點積蓄,準備離開了。為什麼要離開...

剛畢業在建築設計院工作半年,年終只拿到一千塊正常嗎?

覓星辰 這個要看你平時的工資是怎麼發的,有的設計院工資發的比較少,全靠年終,有的平時發的多些,年終就沒什麼了!不過過年,好歹要留點兒,這1000快怎麼過年?說明你的老闆非常不體恤民情,建議有機會早走為妙,或者院內找人聊一下看看能不能到其他好一點的部門! zmi 正常,設計院的年收入一般是工資加績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