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業,在專業技術路線和管理路線之間(比如技術工程師和質量管理)該如何抉擇?

時間 2021-05-10 21:36:13

1樓:笨小孩直場

果斷接受公升職,不要考慮太久。

1.向上走才是長遠打算,如果公司裁員,行業大洗牌,比較有價值的崗位一定是具備管理經驗的人,而不是只懂技術的人。而且管理崗工資更高。

2. 管理者需要有管理經驗,如果你沒有的情況下老闆願意給你機會學習,這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3. 你做了一段質量管理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管理不強,很難改變自己。你可以繼續換到公司或者外部公司當技術經理,記住,是經理崗位。你上去之後,你的定位就變高了,要持續往上走。

2樓:Yafee

要想做好質量,必須懂技術,這是前提。質量是一門方法,學了後會提公升你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而且技術越好的人做技術越容易成為相關行業的高手。

建議你接受,利用質量這個崗位把你們公司的技術實現流程進行優化,並提公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為後續轉管理崗位做準備。

3樓:肥羅二筆

其實題主心裡已經有答案

題主不太願意往管理方向發展對嗎?

大家都勸題主接受主管崗位,站在利益和前景角度上,我也同意。

但我從題主的表述中,發現「工匠精神」這四個字份量格外的重!那麼我想,從題主的性格和能力出發,選擇專業技術可能會讓題主活得更舒心,更快樂,更真實。

其實不只是工程行業,絕大多數行業都存在著這樣乙個標誌性分水嶺,即在個人27~32歲這個年齡段面臨「專業技術」or「管理/專案負責人」的選擇,工程行業,基建行業如此,製造業亦如此,還有金融,設計,教育等等。

專業技術——發展深度

管理——發展廣度

看下圖這個分水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身體某些機能的變化,上圖的拐點,便是重要因素(這個圖是十幾年前的,裡面的拐點應該後移並擴張了)

往專業化方向發展,你所達到的高度取決於你的流體智力,流體智力人人各異,差別很大,到一定高度要拼天賦,所以選擇這條路,題主你要對自己的「資質」有深入了解,除非你只求對事物本身研究的樂趣。

往管理方向發展,取決於晶體智力,要求知識儲備多元化,勤奮踏實,經驗積累,能彌補很多,但要能抗壓。

4樓:大問號

很多公司都為員工的發展設定了管理線和專家線。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是有些人適合帶團隊,有些人不適合帶團隊。有些人喜歡帶團隊,有些人喜歡鑽研技術。

如果有帶團隊的意願,並且也想試一試自己是否合適帶團隊,完全可以考慮管理崗位。

5樓:

當然是選擇接受了。這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做了才知道,不是知道才做。

當了質量主管,站在那個位置上,你才能用那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追求質量,不就是技術的歸宿嗎? 這和你有一顆技術的心和工匠精神衝突嗎?

有的時候,需要站在技術之外,你才能把技術看的更清楚。

6樓:暗香

我的經歷和你差不多,我從外企到私企,從上海到回到老家,普通工人技術員,設計師到現在質量部長。

其實選擇還是很有必要的,直接擴寬了寬度,以前也有技術心,到現在才明白,從發展角度講,不過是棋盤上的乙個車而已。

7樓:蔣小壞

果斷接受公升職,然後為自己打造另乙個領域的認知體系架構,這是你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從你的描述看,你目前應該屬於機械工藝工程師之類的崗位,當然你比大多數單純的機械工藝工程師要做得好一點,因為不僅參與工藝,你還參與了加工和除錯部分,這在實踐經驗上來說還是佔據一定的優勢的。

但是,你在這個崗位呆的時間太久了,7年的時間耗在乙個狹窄的技術崗位上,雖然你做的產品可能是經常在更新,但是你的技術和認知並不一定就真的在進步,你如果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很輕鬆的勝任目前的崗位,那就意味著你已經在吃老本了,或者這個崗位已經不能給你帶來繼續進步的空間和資源了,這就是需要換平台的前奏。

當然,你可以將上述文字看作是一種迷信,忽略它們吧,我想分享給你的是,你現在的入職年限是到了要上乙個台階的時候,否則你今後的公升職機會會大概率的減小,甚至如青春小鳥一去無影蹤。

人的成長都是倒逼式的成長,不是因為你具備了某個崗位的能力才讓你去負責某個崗位,而是發現你具備了勝任的潛力,才讓你去這個崗位進一步鍛鍊,在鍛鍊的過程中達到勝任,企業或領導賭的是你的潛力和未來,而不是你目前的能力。

你是否考慮過,雖然你在目前的技術崗位上雖然具備了相應的專業能力和專案經驗,但是在工作激情、接受度和體力上你都在進入一種下降趨勢,那是因為你正在「老去」,這樣的「老去」既有生理上的退化,也有心態上的變化,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你如果還想在這樣的初級崗位上去和年輕人拼激情、拼加班、拼體力、拼任勞任怨,那你的格局就真的太小了,而且注定了你沒有發展的空間。

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一定要在相應的階段到達相應的位置,否則就只能永遠的停留在乙個平直的狀態,工作7年後的你,已經是而立之年,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去接受或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重擔,同時把一些空間讓出來給年輕人,給他們去成長的機會,同時也讓自己有乙個更大的發展機會。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了解一下那些體制內的人,他們的公升官規律就是一定要在每個相應的時間節點上公升到相應的級別,什麼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等等,都是要在相應的年齡點爬上去的,否則一輩子也就原地踏步了,這個時間節點只能早不能晚,一旦過了這個節點,就算努力也機會渺茫。

其實在企業也一樣面對這樣的困境,一旦時過境遷也就意味淘汰出局了,因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你依然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那也就意味著你的能力不夠,或者是實力有缺,同時隨著後來者的不斷成長,你被考慮提拔的機會就更加渺茫了。所以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是一定要把握好的。

而且,技術都已經做了7年了,你還能在這個技術點上做出什麼樣的預期來?這也是你需要去規劃的,如果選擇留下,這個技術領域可以為你提供的最高天花板是什麼?在那裡?

不能為了所謂的技術而留下,何況也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請原諒我的直接),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終極歸路一定是管理,所以你最後如果真的有發展,還是會走上管理這條道路。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改變,反正試錯的成本由公司買單。

然後我們再說一下入職管理崗位給你帶來的好處。很多人只看到了所謂的金錢上的增加,其實這是最沒有價值的乙個點,低段位的人才會關注這個點,而更值得關注的應該是以下兩個點。

A、公升職帶來的思考方式的轉變,你將會以乙個領導者或者管理這的站位去思考工作,甚至你今後的職業發展,你也會發現你以前的很多對職場的認知都是膚淺而片面的,很多事情並沒有什麼對錯,更談不上是非,只是出發點不同而已,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你的資信會變得更加豐富,你的格局會變得更加巨集大,你看問題的角度會變得更加顧全大局,這些思維方式的轉變也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你對職場發展的認知,甚至顛覆你的未來發展計畫。

所以基於以上的兩個出發點,你都應該選擇公升職,至於公升職以後的困難或煩惱,那是你成長必須攻克的難關,是你提公升自我,完善自我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你拒絕這種成長,那會去做你的技術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公升職帶來的好處還有很多很多,有些好處太消極或者勢利了,我也不好全部和你說明,但是換乙個看世界的起點和角度,我覺得是任何還有上進之心的人都不應該拒絕的事情,前路維難,有恆者先至,加油。

8樓:Bigwin

做你現在的技術工程師,在技術專業深度上還有沒有空間了?從描述看起來並不是太高科技技術,所以你應該基本掌握個七七八八了,深造的空間不多。而去做質量主管,對你來說是好事。

首先,進入質量這個新崗位,接觸面更廣,發展綜合能力;其次,也算是主管職位,有職位上公升。總體來說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點疑問,為什麼不讓你做技術主管,讓你管理其它技術人員,技術部門不缺主管嗎,還是另有人選。

專科,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和建築工程管理專業,有什麼區別,就業怎麼樣?求指點?

張帥 單純從名稱上看,還是建議選擇建築工程技術,因為強調的是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就如同財務管理 工商管理 經濟管理專業一樣,你乙個專科學生學什麼管理,畢業誰會讓你直接做管理,管理都是一步步靠經驗和能力做上去的,而不是學出來的。當然你也要看兩個專業的課程,切忌全而不專。 70分爸爸 從業十幾年後的經驗...

如何寫申報高階工程師職稱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職稱徐老師 工作總結是職稱申報的必要條件,其實一篇優質的工作總結可以為你的評審加不少分,那麼如何寫出一篇優質的工作總結呢?1.個人簡介及工作經歷 首先當然是要介紹一下自己的個人基本情況,比如姓名 學歷 畢業時間及畢業專業,目前在什麼單位上班等,讓評委對你的個人情況進行了解。其次是工作經歷,工作經歷可...

工程管理和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哪個專業未來好些

開小胖 各有千秋吧。專業未來太泛了,每個專業總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不好,你可能需要考慮下自己適合哪乙個專業。作為信管人,說一些對信管的看法。交叉學科,看似前途無限,但我感覺大部分信管人的知識網路都是隨機網路,而不是無標度網路。我們的期望狀態是,有一兩個核心研究然後擴散一些其他方向的研究。但實際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