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築設計,更應該強調建築概念的提出還是建築功能的合理實現?

時間 2021-05-08 00:48:41

1樓:

後現代對建築的異化——概念比其他高等,概念是社會構建的產物,沒有客觀的概念,沒有概念的建築不是建築

2樓:流浪者

型別學看來的話功能是不重要的

3樓:

做建築設計應該讓你自己開心,每個人的經歷和關注的點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強調概念,解決某類問題,針對某類現象提出概念和解決方案,還是做乙個合理的方案,功能全能合理實現的方案,這些統統都可以成為乙個建築設計的支援,沒有對錯,只是個人選擇的不同,你要尋找的是乙個讓你自己會特別興奮的東西。

4樓:arena

首先是所謂概念的議題,如果是在形式上的「像某物」,或者擁有某種特殊的紋樣肌理等等,那這樣的建築哲學是向雕塑靠攏的,更多時候是會演變出一種符號化。符號化中可能可以反映形式的純粹性,但作為學生,不建議往這種方向過多投入。

建築作為一種固態的物理成果,反映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地理、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審美等等多方面的意志。這些複雜的意志的交疊,也促成了建築表達和內涵的複雜性。而功能是這裡最容易理解的切入點,也是最基本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處理功能的問題的過程會衍生出大量的思考,比如誰來用,怎麼用,哪個先哪後,什麼要素會有利/妨礙使用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你快速成長的東西。

學校鼓勵大家大膽設想,是知道一旦走向行業,走向企業,所謂概念的純粹性會受到現實的制約(這才是真正屬於建築師的挑戰)出於培育學生思想的角度,不妨允許自己保留一點暢想,但要記住,以後工作了你需要做的是為這種暢想修煉內功。以上。

5樓:呀王有病

本人大三,這個問題也經常被提到。我覺得在大學期間更多地去做一些好玩的想法,概念為主。畢業後所有的設計都是很商業的。

大師和一般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成名了有了自己的一套概念,同時又有人買單。

6樓:楊唏噓

建築設計就像是站在桌子上跳舞,現實條件就是桌子的邊界。

蒙著眼睛跳的時候你是不自由的,因為你不知道這個動作做大了會不會掉下去。

睜開眼睛,看清楚邊界,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設計自由。

7樓:初建州

功能合理是你作為準建築師必須可以達到的層次,這個都幹不好何談建築。概念是貫穿方案始終的東西,沒有概念方案也無從談起。概念是第一步,功能可能會影響你的形體策略等等,但不會影響概念,兩者並不矛盾,而是缺一不可。

8樓:

當然是概念……

這跟是不是大師沒關係。

只做功能的,根本就不是建築。

會把「功能」這種不重要的東西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去談就是等於根本沒有思考。

能體現乙個人作為設計師的思考的話,乙個電視機加上插座,一副太陽鏡都是建築。只是去完成功能這種可有可無,隨著時間變化一定會被改變的東西的話,就只是個building,跟architecture毫無關係。

9樓:機智的潤潤

整天玩虛的東西,殊不知zaha 有個zaha code,專供數學與演算法,為專案提供形體支援.整天大部分人還在望著大師的草圖迷茫那些虛的東西.有時間就好好學習造型的設計方法比這些務實.

10樓:

1 你猜,如果大師做「普通」建築是不是和你做得差不多?

2 建築也有dress code,你先想好你穿這身衣服去幹嘛。先談得體(或有針對性的荒誕)再談好看與出眾。不然都是偽概念,在明白人眼裡都是自戀的殺馬特。

3 「解決什麼」本身就屬於「合理」但不一定「平庸」。

4 如果你的「合理」只是技術經濟指標上符合任務書要求,那麼這就叫「平庸」 。

5 對「合理」深入細緻的考慮,對各種」合理「間的「矛盾」的處理,使你的設計豐滿,而不是靠圖紙厚度來撐工作

6 沒事看一下建築規範,會發現自己對「合理」的理解多麼粗淺;在知乎看一下酒店、博物館、劇場、零售、餐飲等行業的運營管理常識,會發現你談不出什麼有力的「概念」其實是因為你對現實根本沒概念。

7 把乙個專案的圖紙深化到施工階段,每週去一次施工現場,你會發現圖紙上有多少該畫卻沒畫的,有多少畫了也白畫的,而原先的概念可能早就看不出來了。

8 作為新人,可能繪圖效率和出圖規範不如職場人,但是我們希望你比老人更熟悉新工具的操作。

11樓:高帆

學生時代不要考慮太多現實。業主方啊消防啊規劃啊成本啊工程實現啊。畢業後有你頭疼的,到時候再說。

對於建築學而已,美學和建築邏輯的訓練才是重要,才是未來漫長的執業生涯無法兼顧的。也是本科建築學教育的重點和精華所在,所以,大膽想象,大膽出圖,大膽把自己所想轉化為分析圖效果圖,語不驚人死不休!

12樓:

多學多看,應該不難發現真正好的方案跟合理全面並不衝突。在功能流線等基本方面都合理的基礎上追求亮點才是正解。所以,解決問題是基本,不是亮點。

至於你想的某類問題,那也要先分析這個是不是問題,解決方案能否就成為你的亮點。好的亮點的成立是要有基礎的。少有憑空而來的概念,多數還是基於基地的切實分析。

我認為建築學的本科學習,最重要是學會解決問題,其次鍛鍊快速以及巧妙解決問題的能力。好的方案以及好的概念多數是因為它巧妙解決了問題而已。

13樓:之乎者也

wow!不知怎滴,看到你的問題一下讓我回到了我的大學時期!同樣是大三,一樣的迷茫!我只記得那時候對於設計的困惑,讓我失眠了兩個月!

針對你的問題,作為乙個年長幾歲的過來人,說一下我的看法,供你參考!其實對於設計而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比如我,更加追求平面的功能布局,流線設定!有些人則會更加追求立面的奇特,創新!!

無論你追求什麼,都會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反饋!做住宅的追求容積率和使用率,做公建的尋求眼球效應,每種風格都有自己的需求!所以不用擔心,找到你的那個點……

另外,工作後對於在學校的學習,我還有點新的看法,大學時期的設計,更多的是為了激發你的想象力,你無需苛求更多!但你一定要把平面流線搞清楚,這是做設計的基礎!考註冊考的也是這部分!!

你能提這個問題,說明你很上心,但是不要擔心,一切問題到工作中都會給你反饋,你自然會找到自己的點!至於現在,你需要放開自己,享受大學時光!找個女朋友啦,參加個活動啦……等等吧!願好

建築設計如何從概念設計入手?

梁家銘 大觀園林 設計首先是為設計物件服務,就是一套滿足設計物件需求的解決方案 你要知道,任何脫離物件的設計都是沒有生命的,任何不是以人為本為出發點的設計都是只是設計師一廂情願的意淫。02.服務問題 你提出乙個概念 concept 這個概念必然服務於問題 何謂問題,這裡主要指服務物件的訴求以及自然環...

做建築設計用什麼顯示卡

鄭傳路 取決於你的Level 如果是助理建築師,顯示卡效能在你承受範圍內越高越高,畢竟作為基層畫圖仔,什麼su rhino 3dmax vray lumion十八般軟體都得精通 如果是principal甚至director,多破爛的都無所謂,最多能開個ppt就好了 劉延庚 除了渲染軟體,CAD,犀牛...

建築設計師如何看待 軸 這個概念?

高原 簡單說主要是平面總圖布局中常用的思考工具,好比解幾何題時需要的輔助線,軸線的大量使用在古典建築中地位顯赫,但多屬於古典時代對幾何秩序的哲學偏好,所以多數體現在宮殿這類對絕對理性的追求,不論是在城市規劃還是景觀鋪砌,軸線已經成為金科玉律!也確實創造出古典建築的輝煌時代!即便是歷史上極度崇尚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