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林志玲討回《極限挑戰》通告費,兩天兩期節目 400 萬?

時間 2021-12-19 15:27:50

1樓:曦錦

來,算賬了。

按每個月2W月薪算。

這個收入恐怕也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知乎使用者了吧?

一年24W,扣掉稅,扣掉日常開支,我算你一年能攢下來15W。

400W你得攢27年。

正常大學畢業22歲。

當你攢夠400W的時候,你已經50歲了。

這就是先富帶後富嘛?

愛了愛了。

2樓:二蛋

很簡單啊,要想明星掙得少,就讓那些給明星錢的資本掙得少唄,電影票改10塊錢一張,牛奶改一塊錢一包,汽車改10萬塊錢一輛,上電視的廣告費用再來個加倍,你看到明星手機還多不多,限薪令的出台你們受了嗎?明星受益了嗎?國家受益了嗎?

要麼我看就給明星稅收加個倍,錢給國家做貢獻,要麼讓企業產品降價,讓老百姓受益,最後玩了一圈,資本是最大受益方,嘖嘖嘖

3樓:

首先,娛樂圈本來平均工資就比其他行業要高,這是市場決定的。其次,林志玲怎麼也算是娛樂圈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你有盤算過你們行業頂端在中國年薪是多少嗎?

你屬於你們行業裡有頭有臉的人物嗎?你咋不酸他們呢?你家小區的房產中介和排得上號的房地產大亨那是乙個體量的財富嗎?

娛樂圈裡有林志玲這樣高薪的,也有橫店群演的低薪。酸林志玲的,無非是覺得娛樂圈相較於其他行業技術含量更低等,更是覺得即便是這個行業的標桿也不配這份高薪。這是不是太高傲了?

行業歧視都來了。給你美貌你能混成林志玲今天的地位嗎?娛樂圈缺美貌嗎?

我可不是林志玲的粉絲。我就實在是見不得一些人那個酸啊,牙都酸倒了。有這功夫酸林志玲,不如把自己的工作做做好,爬到自己行業的頂端,說不定掙得比林還多,你說是不?

[思考]

4樓:aogutu葛忠濤

不要眼紅單純的演繹收入,因為就算打壓,也是資本降低成本,不降低資本收入。

要警醒的是:明白作為觀眾的自己,一舉一動實際能匯集成多大的價值,不要再隨便浪費關注了!

5樓:

在『不患寡患不均』的社會裡,『合法的高收入或合法的超強賺錢能力』也是一種罪過。

富人應該學會低調,因為劫富濟貧這種事經常發生。

6樓:山川湖海

難怪藝人愛綜藝,「明星賺錢太容易」

林志玲一共錄製過三期《極限挑戰》,第二季第五期中她與黃渤、孫紅雷、黃磊等人主演中年版的《流星花園》,逗笑了不少人。

2023年,《極限挑戰》第三季她再次驚喜亮相,還穿著黑色短裙在海上完成各種高難度挑戰,表現也相當精彩。

林志玲的加盟為節目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極限挑戰》拖欠林志玲通告費的行為確實有些不妥

毛曉彤曾拍完一部戲後,被片方拖欠1250萬片酬,她至今沒有拿到這筆錢。

馬伊琍曾發文控訴某製片方,還勸告大家所有的合同都要自己核實,不要輕信任何人。

7樓:Jay 陳

讓我乙個辛辛苦苦幹一年的收入都沒法有20萬的卑微打工人看別人玩兩天就賺400萬???還能怎麼看?還可以怎麼看???

對於這種沒有實力、對社會沒什麼突出貢獻、可替代性很強的戲子能賺這麼多,我就只能是乙隻巨酸檸檬鯨,沒法有別的看法了。

8樓:心塞塞

哪怕明星的收入下降,只要綜藝還是一樣火爆,這個綜藝本身收到的錢只多不少。而這個錢不進明星的口袋裡,也不會進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口袋裡,只會流入資本家的口袋裡。

我主張,明星片酬還是維持原樣。因為對於乙個普通人來說,做明星的門檻會比做資本家低一些,更多的錢流向了普通人

那些歐美發達國家明星的片酬都很低,不是因為他們的國家發達制度先進,而是因為他們的資本空前強盛,可以直接伸手包攬幾乎所有的收入,然後從手指縫裡漏下一點殘渣讓別人感恩。而我們因為是乙個社會主義國家,所以我們的資本儘管也有囂張的一面,但是有國家巨集觀調控的大手籠罩著

我認為,更應該做的是提公升科研人員的收入,做資本賺的就是多我們老百姓也沒辦法,而且他們賺的多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至少工作崗位如果能增加,那還能算作一件幸事

9樓:

這些錢不是憑空來的,都是從千千萬萬個辛辛苦苦月賺一萬不到的人身上榨出來的。

日賺二百萬,多少個996的打工人賺一輩子的錢,是千千萬萬個打工人來供養這些明星。

更離譜的事是,這些明星這些流量賺這麼多,絲毫沒有敬業可言,不磨鍊演技,貪婪無度,天天想著賺快錢,汙染觀眾的審美。

甚至有的道德敗壞,自己做人上人,用錢權傾軋普通群眾。

10樓:

林志玲只是個嘉賓,兩期節目錄製時間也就兩三天。兩三天收入400萬,一年收入7個多億。

這讓我想起楊元慶一年拿的薪酬是一兩個億,和林比,楊的薪酬差太多了,不清楚怎麼扣稅,可就算扣掉稅,楊的收入也肯定遠遠比不上林,更何況娛樂圈避稅和偷稅漏稅的現象是常態。

林的地位在娛樂圈能排到多少,肯定沒有楊元慶在全國各大公司經理人排的位置靠前吧。

林志玲一天200萬,鄭爽一天208萬,說明這收入在娛樂圈快成常態了。

好多普通人一輩子都掙不到200萬,他們一天掙了普通人一輩子的錢,蛋糕早出問題了。

越來越多的學生想成為明星,網紅,這真不怪學生。

當你買套房需要自己一輩子甚至自己家裡三代人三輩子付出的時候,別人只需要一天。

還能說啥呢。

11樓:

經常有人說明星收入高,科研人員收入低云云

(也並非真同情科研人員,只是為了踩一捧一)

國內明星確實收入過高,但科研人員做到兩院院士這級別的,

想找專案想賺錢真也不難,社會地位社會資源更不是普通明星可比的。

只是很多教授日常節省慣了,只會看名牌看穿搭的網友,看不出誰真的有錢而已。

有沒有錢,我覺得就看兩點:

1.有幾套房,2.子女在哪兒讀的本科研究生。真沒網友以為的那麼窮。

兩院院士有多少人呢,1755人。

實際上熱門專業的正副教授、一二線城市非冷門專業的正教授、211以上非冷門專業的正教授,

也都是生活質量很高的。 再加上這部分人有多少呢,起碼好幾萬人。

而叫得出名字的明星有多少人?不超過100人吧?(明星不是職業,明星是演藝人員的頂層)

從市場稀缺性來看,名氣大的明星,就是比有級別的科研人員更稀缺啊。

別傻了,市場經濟從來不是看什麼貢獻的。

而且明星貢獻奶頭樂,蓋新聞擋槍、給網友罵發洩情緒、給沒婚戀的民眾提供性幻想等等,

其實對社會「維穩」貢獻也挺大的。

12樓:漢特王

說好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結果這些暴富起來的,要不就帶著天文數字的錢跑路到國外,要不就把錢藏起來,難道真的是這些人能力大過天??脫離我泱泱大國,脫離人民群眾,這些人能賺到這天量的錢?應該落實國策,共同富裕

13樓:左舷彈幕

最該調查的是,明星如此高薪都是由那些方面提供?為何這些公司或個人能提供出如此鉅款?分配與稅收政策是不是有不合理之處?與憲法規定按勞分配為主體是否衝突?

14樓:PaNm

永遠要相信自己的價值觀判斷

永遠不要相信所謂的綜藝節目的慈善

永遠相信自己

永遠不要隨波逐流

這個社會複雜歸複雜

希望最起碼的善意可以不要任人擺布

15樓:一二

Emmmm就是我疑惑的是,明星的通告費或者片酬為啥這麼高啊,這些錢哪來的啊,那這樣的話導演不是最有錢的嗎?

窮筆表示很不李姐。

16樓:不想禿頭

以法律的手段討回通告費事沒有問題的,按照規定程式交稅,這筆錢也沒有問題。但是社會應當反思為何會有如此高昂的通告費,而且四百萬兩期或許在娛樂圈只能算得上中等。

17樓:漂移蝸牛

看著我銀行流水乙個月1000塊錢的補助,轉過身測我的紫外。

嘴上默念共同富裕會實現的,心裡留下了不爭氣的淚水。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8樓:業障

明星那點收入不過用來吸引火力,他們本質依然是政商界的寄生物,是大樹上的藤蔓,是巨大財富的冰山一角。其背後的宿主才是根本,是沉默的冰山。

19樓:騎著希希看大海

真正不是噴啥。

大家真正的感受是對資本的厭惡。

你像周杰倫,他有才華,他賺的錢,誰會說他多了?

他憑本事賺的,你乙個資本傀儡下所打造的形象人設出來,憑什麼賺這麼多吧。

你看看現在的小鮮肉啥唱歌水平,啥演技吧,還拿這麼多錢,你真以為你很NB哦。

這也是為什麼連南韓,日本,美國,都搞不贏了,你根本拿不出作品出來,怎麼讓人信服,就憑你嗲幾聲嗎?那我更看好蒼老師

20樓:白菜

沒啥好講的,北京橫店不會跑,偶像節目還是有,實在不行你可以拍抖音啊,再不行開開直播打打遊戲,賣慘賣醜,蹭蹭熱度,再不行你就掙恨娛樂圈的錢嗎,機會都給擺著,做不做起來得看自己。

21樓:

並不好奇明星上綜藝多少錢,只好奇資本給明星這麼錢,那麼資本家的錢又是怎麼向大眾索要的?開某某會員?超前點播?還是啥方式?能向我們薅這麼多嘛?

22樓:心中仍有她

我老老實實做生意乙個月才兩百萬,她乙個過氣明星一天就兩百萬,還不是搞得實業,一期綜藝是能養活十四億人的肚子嗎?憑啥?以後貨幣計量以一爽一玲約兩百萬為單位吧!

23樓:

我有點不懂了。。

明星那麼容易?

首先得老天爺賞飯吃

長的有優勢才有機會,就你們蓬頭垢面,吃外賣睡懶覺不健身不塑型。。。

情商高業務強

普通長相,情商高,黃渤。你能頒獎典禮嗆蔡康永麼?

這種圈子能混的開的人,腦子都是什麼腦子···就廣大網友一副副無能的樣子,在這diss明星收入,配麼?

你要diss的是流量高收入我都理解。。

這種業務強的 ,在這底下酸啥呢···不患寡患不均,活該窮一輩子呀

真當給你張臉就能當明星了唄。。

24樓:小沙鷗乙隻

有一點點不知道該怎麼說,難怪以前看到一些選秀節目片段,新人說他們的夢想是進入娛樂圈當明星偶像之類……

普通人年入30、50萬都算很高的收入了,很多人還沒達到這個收入呢,年入百萬那是更少數,兩天400萬……能不是夢想嗎!

25樓:阿譯長官

難道你們才知道綜藝片酬高嗎?

當年跑男火的時候大家不都知道嗎?

這是市場經濟決定的,廣告商願意出這個價,

別老是代入階層矛盾好不好呀。

階層矛盾在另外乙個方向,明星高片酬只是乙個煙霧彈。

26樓:

說真的限制天價片酬很難找法律法規依據。天價片酬背後因素很多吧。資本算乙個,nc粉算乙個。還有別的,我不說了。

而且誰說一定要靠片酬來作為報酬?不搞天價片酬,還有很多名目。

共同富裕很難。但是在共同富裕之前,按勞分配到底怎麼搞,或許更難。

你怎麼規定什麼演技什麼顏值配得上什麼價?交給市場經濟,好,就是這個價。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很重要。具體怎麼調控就難了。這不是正在搞嗎。

27樓:羅甘道

我有一點想不通,這幫資本家怎麼就能允許這幫明星賺這麼多錢?

但歷史一再告訴我,如果你的認知和現實衝突,那麼一定是你的認知出錯了。

如何看待林志玲言承旭和好?

清歡 剛開始是愛,是驚魂一瞥後的小鹿亂撞,安放於內心 後來是愛,是每次活動中偷偷的 窺視 默默記住,不會打擾 再後來還是愛,是 你好,我是 無果後的高冷和那麼久的獨角戲 接著還是愛,是 hi 之後 你終於來了 的驚喜和自嗨 是愛,是 我願意 之後,內心深深的自卑和想要把最好的給你,我卻在短時間做不到...

如何看待極限挑戰四羅志祥下線?

彈得不亦樂乎 看了優酷解密版。雖然雞條很火,我卻是今年才入坑,而且不能自拔。看完了電視版的,總覺得不是很順暢,就去把解密版找出來又看了。看完了才知道,雞條還是那個我愛的雞條,電視版上很多東西沒有交代,有的邏輯也不是很順暢,好笑的點剪掉了好多。對於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提問題的人本意是什麼。 gumiku...

如何評價言承旭和林志玲復合?

淺陌 這對真的蠻般配的,言承旭真的就是小時候的偶像,當年的F4應該只有他沒有結婚吧,真心希望兩人能幸福,baby婚禮搶捧花的幾位女神都得到了自己的幸福,我也在高鐵站領了包志玲姐姐的月如意 共享姨媽巾 希望也能沾沾喜氣 節目部主任非要我犧牲休息時間給他倆寫個文章,蹭個熱搜。寫個毛線啊,一臉懵的,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