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集《知否》中哪些劇情不合理?

時間 2021-11-02 22:44:53

1樓:小丸子

我真的是蠻喜歡這部劇的,近幾年最喜歡的了,沒劇看的時候還會拉出來看看,原著也特別喜歡。

電視劇集和原著大體一致,但是電視劇集在劇情和人物上都做了一些刪減,又把不是女主做的事說的話安在了女主身上讓女主更加高光。又讓顧廷燁看著更加完美了一些。

先說差別再說不合理吧

1.原著裡明蘭在穿越來的時候也衛小娘已經死了,衛小娘的和家裡的資訊是從幾個丫頭處聽來的的,所以對衛小娘的感情也沒有那麼深。也就沒有和顧廷燁少年相識,然後顧廷燁救她娘這份深深的恩情在。

所以距離能感覺到顧廷燁對明蘭深深的愛意,但原著開始感覺不出來,話說原著二叔出場也蠻晚的。

因為孔嬤嬤教導的早,所以紅狼早早的就看出了林小娘的為人,而且對待幾個孩子還算公平。電視劇集裡拍的他們幾個都湊瞎眼四子了。

3.原著裡回了兩次宥陽老家,第一次是康姨媽的女兒康允兒嫁給了盛家的盛長梧。所以後來會把康兆兒嫁到宥陽去,也說是姐姐和姐夫給安排的婚事。第二次是宥陽盛老太太過世。

第一次會宥陽也就遭遇了淑蘭的奇葩老公和婆婆,但是原著裡明蘭這時候還比較小,就是個旁觀者,什麼籍契分家產的都是宥陽盛家老太太的注意,他家老太爺曾經納妓為妾,敗光了了家產還輸掉了老宅,所以他家有家訓,堅決不與娼妓為伍,也不能和青樓女子互道姐妹。(就這點來說淑蘭後來生雙胞胎,孫秀才去了個兇女人沒演有點遺憾)

劇裡,這個都安排給明蘭了,前面給了點鋪墊,乙個人是幫嫣然教訓曼娘,乙個是管家,懂得了身契藉契這個東西,又有賀弘文在旁助陣,我覺得劇情安排也還行,就是宥陽盛家老太太顯得太沒有主意了。不過因為兩次回宥陽安排成一次,這次老太太馬上就過世了,就算是老了吧。

4.原著裡盛家是在回了一次宥陽以後才調到京城裡。電視劇集裡衛小娘死後就進京城了,那明蘭也算是在京城長大的了。

那她馬球打的那麼好,是怎麼練的呢?你說她投壺厲害,這個投壺吧,在家裡也能練出來。打馬球和騎馬,我感覺悄咪咪是很難練好的,這不僅是騎馬也有實戰戰術。

馬球和投壺這些原著裡是沒有的,是電視劇集根據宋朝情況增加的,給女主多點了技能點,也給我們普及了一下知識。後面也引出了小公爺拋頭露面的困擾,也有明蘭勸英國公女兒的事情。

5.原著裡顧廷燁在求娶餘嫣然沒成功後娶了餘嫣紅,餘嫣紅自己作的不行,後來又被曼娘使壞就死了。曼娘的兒子一直都在,還被余家的人領來詐待產的明蘭,為了這個兒子,明蘭和顧廷燁之間也囉嗦了很多事。

但是電視劇集裡顧廷燁文武雙全,文差點中三甲,武又是武功兵法樣樣行,官有官的門路,道上有道上的門路。而且並沒有娶餘嫣紅,錢,鋪子一大摞一大摞白家的產業。曼娘早早的就把兒子帶走也早早的病死了,明蘭真的是沒什麼後顧之憂。

大女主啊大女主。

7.原著裡,蓉姐一直是沒有老師的,明蘭去求的鄭大夫人上了別人家的家學,也以鄭大夫人為突破點挽回在京城的名聲。電視劇集裡直接到了長柏的老婆海家家孰讀的書,長柏和顧廷燁也成了好朋友。

8.康姨母毒老太太這段,不管是書還是電視劇集都拍的特別好,書裡康姨母被送到了慎刑司永遠不能出來。原著裡都說打板子下內獄了又被墨蘭救出來了最後還去殺明蘭然後又被殺又惹出一些事情來。

這幾集看得我特別氣憤,然後就莫名其妙的大結局了。我記得當時大結局本來就沒幾分鐘,湖南衛視還分開兩天來播,最後一集本就不長,還一直再聽秦太夫人那個瘋婆子發瘋,最搞笑的是顧廷燁和明蘭還一直喊母親母親的,還哭了。我就納悶了,你殺康姨母的時候你哭不哭,這個秦太夫人一次一次的想殺你,她死了你慶祝還來不及,還哭。

要是結局就是康姨母在慎刑司受苦我覺得比殺了她還讓人舒服。還有那令人討厭的康元兒,劇裡沒有。

9.原著裡明蘭生了兩個娃,生孩子前後前前後後的事在劇裡都綜合到生團哥前前後後的事了。

總而言之,不管是書還是劇我覺得知否知否都值得一看。裡面很多明蘭處事說的話都蠻經典的。

就算裡面有一些不合理的,但瑕不掩瑜。

2樓:聖光出鞘

比如武功世侯家的顧廷燁自幼與文官清流家的盛長柏並不相識,倒是與袁文紹有點私交。武功不錯但是考不上科舉。

再比如衛姨娘沒啥文化,但是很受寵,這才著了林小娘的道。

比如明蘭字是合格的簪花小楷,哪怕是穿越過去的,十幾年還練不出毛筆字嗎?

再比如盛家姐妹不會投壺不會騎馬更不會馬球(華蘭還是生了三胎後袁文紹教的)。

比如明蘭不會給夫子和如蘭做菜討好,倒是沒事在府裡池塘釣兩條魚給小廚房整治。

再比如明蘭只在江上被顧廷燁救過一次命,兩人婚前只見過幾面,而且都保持距離。

比如盛長楓根本不敢喝酒狎妓,大放厥詞,偷藏幾本春宮艷詞都會被盛紘打的三天下不了床。

再比如盛紘寵妾但不滅妻,不喜嬌蠻的如蘭但是不偏心墨蘭,最喜歡的是華蘭和明蘭。

比如齊衡入盛府學塾第二日,三姐妹便不再去上課以避嫌。

再比如墨蘭只是設計在梁晗面前摔了一跤,被梁晗抱回盛府而已,若是私相授受未婚先孕,盛紘必定打死林棲閣上下。

比如讓淑蘭和離的是盛家長房的大老太太,品蘭和明蘭只是躲在佛像後偷聽,賤籍文書是盛維找來的。

再比如第一次宮變明蘭姐妹全程沒有離開家,所有事情都是事變平息後聽被扣押在御前的翰林院編修盛長柏說的。

比如明蘭說話並不磕磕絆絆,是那種說話慵懶但條理清晰不容置疑的感覺。

再比如顧廷燁報復心極強下手極狠,這點詳見我以前的回答。顧四叔風癱,四房的庶子顧廷炳被流放後又傷人一流再流幾十年,也都跟顧廷燁有關。

比如原著裡明蘭是個「貪生怕死」的性格,生怕在缺醫少藥的古代早死,用如蘭的話說是「六妹妹平日裡除了請安,有三不出的,下雨天不出門,下雪天不出門,日頭大了也不出門!」婚後自己當家做主母日日都要睡足五個時辰,飯後散步半個時辰,時令的煲湯燉品各有說法,講究吃食休憩等養生之道;整日的把自己調理的皮光肉滑白裡透紅的,時時舒心爽氣,其它一幹事務俱要靠後再說。

再比如原著裡盛長柏是個沉默寡言少年老成的持方君子,連大姐華蘭行有不端都敢訓兩句,大嫂海氏更是厲害角色,墨蘭打明蘭那次,就是她把墨蘭和林小娘收拾了個徹底。商量如何處置康姨母,與盛紘祥審厲害的是盛長柏,康姨母後面也沒有逃出來,直接被送進了慎戒司,明蘭封府的時候長子團哥已經出生,事情了結後被診出懷了二胎直接被祖母叫房媽媽押回府裡養胎,盛長柏不是巡鹽途中擅自回京,而是外任澤州期滿回京述職,顧廷燁也不是擅自回京,而是在西山大營忙公務,公孫先生知道盛府出事去通知了顧廷燁,顧廷燁去盛府路上碰見了盛長柏,所以老太太出事第二日便都回來了。

3樓:她不睡了

先寫幾個很明顯的,我還記得的。

1.盛淑蘭和離一事,是最初由明蘭提出的關於淑蘭夫妻問題的解決方案。

當時明蘭才多大?夫妻和離這種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很嚴重的,她怎麼會有如此的手段和膽量給出這種方案?如果年輕的明蘭都能想到的方法,為什麼有經歷、有手段、有想法的大老太太想不出來?

原著中這件事情明蘭只是乙個旁觀者,她通過目睹了整個離婚現場明白了很多事,她是通過這件事從而學習了、成長了,電視劇集的改編把明蘭架到了很高的位置,反而很難讓人看到她成長的痕跡。

2.宮變時明蘭去宮裡給盛紘和盛長柏送吃的,結果被困在宮裡,然後又想辦法逃出來還給援兵送信。

我只想說,她怎麼敢!盛府是沒人了嗎,讓她乙個閨閣女子去宮裡給父親兄長送吃的?!為了表現她的勇敢果斷心懷大義還要冒著危險鑽狗洞躲追兵給援兵送信,然後滿大街亂跑……如果這是個單純的古偶劇為了突出她是女主她很厲害那這種劇情沒有問題,但是這部劇給安排的背景是男女大防、女子處世不易、貞潔重於一切、女子只能在後宅發揮才能,是一部很「正經」的電視劇集,那明蘭的種種表現未免有些「出格」。

3.威北侯夫人張氏生產時明蘭是為其護航的「主力軍」。

……這種別人家的隱私,遇到了躲還來不及,偏偏明蘭衝上去要做這個好人,當時她還大著肚子……張家的勢力心腹好像一下子都沒用了,非得讓明蘭幫忙才行。

上面這三件事都是原著中其他配角的主場,電視劇集改編給了明蘭,可是這些事一經改編通通由合理變成了不合理,身份不合理,行為不合理,思想不合理。我猜想大概是改編時想給女主一些更加「主角光環」的東西,讓劇情更加有高潮有起伏,可是不該是女主的東西再好也變不成女主的,女主有自己的高光時刻,那些合理的女主光環才能使這個身份更閃亮。

其實除了女主,男主也有這個傾向,整部劇的主角光環非常明顯,改人設改劇情,就為了襯托男女主有多麼厲害多麼正能量。然而過猶不及,很多地方都改的比較突兀,這些都是這部劇中劇情不合理的地方,我只看過一遍電視劇集,很多劇情已經記不清楚,臨時只能想到這些,以後記起來再填。

4樓:阿娜娜斯小麵包

女主乙個閨閣小姐大殺四方是最不合理的。

1.莊學究詢問嫡庶問題時,明蘭的回答根本就不是個閨閣小姐能說出來的,顯得長柏他們這些一路讀書的大男人見識都不如她。原作是穿越女都不敢這麼開金手指,這些話本來是莊學究說的,劇裡卻莫名其妙地添到明蘭身上。

2.送血詔那個劇情是最不合理的。關鍵是這個劇情過後,沒人知道是女主送的,盛家也沒有因為這個事得到任何好處,整個就送了個寂寞。

還有各種政治鬥爭,跟過家家一樣。真心建議某些劇組,不擅長拍權謀就別亂拍,演點家長里短小打小鬧一樣有意思。

3.宥陽老家的盛家大房,書裡雖然沒明說,但基本就是縣里的首富。乙個這麼成功的商賈人家,遇到事了居然沒有女主有見地,太可笑了。

書裡這些事都是盛家大老太太做的,那是個殺伐決斷的老太太。

4.張氏生孩子的時候,英國公夫人還在場呢,都比不上女主。直接拎著劍在沈家大殺四方,真是嫁給顧廷燁之後腰桿都硬了。

原作這裡是英國公夫人做了一場戲,再加上英國公在皇上跟前上眼藥,才把沈家團滅了。明蘭就是個旁觀者,因為英國公夫人想把事鬧大,才硬把她拉過去觀戰。明蘭事後還挺害怕的,覺得撞上人家後宅的陰私了,萬一被報復怎麼辦,把顧廷燁弄得哭笑不得。

5.再說乙個莫名其妙的劇情。顧廷燁暗中護送明蘭回京,清理賊寇的時候,蓉姐就站在附近,還轉過身背岳陽樓記。

我當時尷尬的恨不能拿腳指頭摳個三室一廳出來,這是什麼上古神劇裡的情節?還有第一次救下趙團練父子那裡,打鬥戲也賊尬。還是那句話,奉勸某些劇組,不擅長的劇情就別拍了。

(想到了再繼續更)

電視劇集《安家》有哪些不合理的設定?

酷斃少女 安家 裡最不合理的一點,讓人不可思議 安家靜知宜門店裡,王子健是骨幹員工,月收入也有10萬了吧,但只開著一輛別道克兩廂車。因為追女朋友,不得不換了一輛suv,那輛車也就三十萬,王子健賣一套貴點的房子都能買得起,可是還要分期,之後還專特別吃力,覺得貴。這車現在即使在三線城市,也不算貴了,街上...

東方有哪些不合理的劇情

來兩個問題參考一下。御阿禮之子都短命,按照設定阿求應該在最高30歲時死去。但事實上阿求不會死,因為zun官方拍板東方是海螺小姐時空,年齡不變而環境改變。事實上這就是編不下去劇情出bug的體現。海螺小姐的劇集是單元劇,重點是家庭日常漫畫。角色本身也都是普通人,關注重心是小範圍任何時間都說得過去的家長里...

如何看待電視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台詞出現不少病句?

momo 最大的語病難道不是編劇那神一般的腦洞?稱謂由 老爺 改成 主君 夫人 一會是 主母 一會是 大娘子 姨娘 直接成了 小娘 還有丫鬟啥的,還叫 女使 你咋不說你家還有皇位要繼承啊!還真有,顧二要 繼承大統 了 我滴天 不說篡不篡位的話,就憑我看穿越種田文的知識儲備來說,宋朝的話,大娘子啊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