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電視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台詞出現不少病句?

時間 2021-06-01 17:05:53

1樓:momo

最大的語病難道不是編劇那神一般的腦洞?稱謂由「老爺」改成「主君」!「夫人」一會是「主母」一會是「大娘子」!

「姨娘」直接成了「小娘」!還有丫鬟啥的,還叫「女使」!你咋不說你家還有皇位要繼承啊!

還真有,顧二要「繼承大統」了~

我滴天~

不說篡不篡位的話,就憑我看穿越種田文的知識儲備來說,宋朝的話,大娘子啊四娘五娘什麼的稱謂不是說的家裡的女兒們麼!!!

明蘭才是盛家小娘子!

而且還有一點,不知道是演員的鍋還是編劇的鍋,嫣然走的那集,明蘭和盛老太太說話,盛老太太竟然說「嫣然姐姐」!要麼說「嫣然」「余家大丫頭」或者說「你嫣然姐姐」也算了~直接說這是誰姐姐???還有碼頭上小桃也說「嫣然姐姐」!

乙個小丫頭真是蹬鼻子上臉了啊!連個「嫣然姑娘」都不喊,直接認親了!嫣然是倒了什麼黴~遭受的全是無妄之災!

2樓:lilyllilliya

的確有錯,錯不當誅

編劇,的確有些冒進,想打一手「花團錦簇」的好牌,但是能力駕馭不住野心。

有些詞結合語境來講是通的,比如大娘子口中的「滿朝文武」等。

我是一棵蘑菇,你卻怪罪我沒有豆腐的口感。

營銷號啊,帶節奏啊,

世上的道理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遇事三分慈悲,總是好的。

3樓:

我懷疑這是不是現場收音後期配字幕的鍋……

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因為人說話不像寫文章那樣能規避病句。

不過讓這樣的病句台詞出現在觀眾面前,劇組還是要檢討一下。

4樓:什麼名

《知否》台詞的語病是個大問題。

成分綴餘、成分殘缺、成語亂用、邏輯混亂、稱呼不當、發音錯誤……

還有說不上錯誤的過度文言化問題,都被淋漓盡致地展現。

用劇中人的話說,台詞寫得「花團錦簇」。

(劇中此處還真不是誤用,花團錦簇可用來形容「辭藻華麗」)

語文老師激動地表示,看完這劇可以出一套語病訓練題。

比如,「手上的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本意就是「手上的明珠」。

非要在前面再加乙個「手上」,就成了成分綴餘。

「就聽過一些耳聞」。

耳聞不就是聽到的話嗎?

那句「我臨來的之後」聽起來也稀奇古怪,是不是要說「我臨來的時候」?

「這些我不能悉數全收。」

「悉數」已經是全部的意思,這話咀嚼起來真是令人捉急。

如果要說,也應該是「悉數照收」、「悉數收好」。

不僅有成分綴餘,還有成分殘缺問題。

比如男主的繼母寬慰自己丈夫:「縱是有做得再不對。」

怎麼聽怎麼彆扭。

應該改為:「縱有做得再不對的地方」或者「縱然做得再不對」。

明蘭勸說姐姐:「現在全家上下都在科考場上。」

?????一家人怎麼全跑到考場上去了?

應該改為「都寄心在科考場上」。

有時候,有些成語不問緣由,亂用一氣。

比如「恃寵不驕」。

原成語叫做恃寵而驕,指的是仗著主人的寵愛,驕橫不可一世。

既然「仗著」寵愛,「不驕」又是怎麼回事?

再比如「滿城文武」。

原成語是「滿朝文武」,指皇帝上朝時的文武百官。

形容一座城中的人顯然不合適。

還有「諱疾忌醫」。

這裡本來要表達女人看病十分艱難,叫郎中來要隔著一層帷帳,不方便直接開口。

可諱疾忌醫的意思,是「認為自己沒病,拒絕看醫生」。

用在這裡,顯然不合適。

有時候,連台詞的邏輯都顯得混亂不堪。

比如「蹊蹺露出馬腳」。

實在想不明白意味「可疑之處」的蹊蹺是怎麼露出馬腳的……

整句話連起來,邏輯關係也不對。

「只要……就……」或「只有……才……」是固定搭配,「只要……才……」就很難懂了。

一些特定的稱呼,也被弄反了。

大娘子對客人說「款待不周」。

「款待」是客人對主人說的話,意思是主人招待得非常好。

在這個情景自謙,顯然是用錯了地方。

客人也說「小女不錯嫁個好人家啊」。

「小女」是對自家孩子的稱呼,談起對方家人,應當稱呼「令嬡」才是。

男主有一次說「三弟繼承大統」。

「大統」指的是皇帝的繼承,而不是一家爵位、官位的繼承。

《三國演義》諸葛亮罵王朗時,說到劉備繼承大統

男主這話要傳到皇帝耳朵裡,估計是要被殺頭的。

更不用說劇中展示的中學生考試雷區:

台詞中的「叨擾」被讀成「dao擾」(正確應是「tāo擾」);

「似的」被讀成「si的」(正確應是「shì的」),分分鐘讓人抓心撓肝……

好好的一部歷史劇,變成了大家來找茬。

5樓:程錚啊

強行挽尊吧,哈哈哈,如果真的不會用這些詞語就不要用啊。這些錯誤真的是初中高中水平看出來的,如果一部電視劇集影響力大,但是卻誤導別人,那這就是這部電視劇集應該反思的了,到底應該傳遞什麼給當代的兒童和青年。正午Sunny這部劇完全不如之前的琅琊榜,給人感覺就是沒文化要裝文化,還是打算寒假把琅琊榜刷一遍吧。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台詞的語病問題?

隕石只是隕石 它的歷史背景也讓我有點懵,微博上說,它的歷史背景是北宋時期,燕雲十六州也是北宋時失去的,這點沒毛病。但是,勾欄瓦舍這詞是在元朝時期才出現的,初中課本都有介紹 然而,北宋時期給我來了個勾欄瓦舍? 看了十幾集之後就棄了 所以呢,知否的明星們,是來賺快錢的,無所謂劇本有沒有漏洞或者是台詞問題...

電視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會大爆嗎?

最討厭取名字了 唉,再過幾天就播完了,現在這情況,看起來是沒爆,如果不是湖南衛視的係數越來越好,收視率應該在降,意味著並沒有新的觀眾,爆不了爆不了,最多不撲吧,湖南台是暫時回春了 幸運小天使 製作班底不錯檔期也不錯還有那麼多老戲骨演員參演再加上兩大流量坐鎮還是抵擋不住知否撲街,只能說現在觀眾對於劇的...

電視劇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哪些值得深究的細節?

知否 原著,盛家的三個兒子,就是我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 知否 這部劇中,作者用筆最多的是盛家的四個女兒,尤其是劇中的明蘭,讓我覺得電視劇集就是一部大女主劇。可是細品之後我才發現,盛家的三個兒子,其實是很優秀的,要不怎麼盛家三子皆為兩榜進士,入仕為官呢?作為盛家的長子長孫,長柏是絕對是擔得起盛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