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香港人對董建華的評論是怎樣的?

時間 2021-10-24 08:30:57

1樓:飛雲問月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植物不僅有痛覺,觸覺,甚至還有幻覺。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香港發現的一種韭菜就具備這種幻覺,以為自己性李

2樓:任鳳口鳥

碌暴:彭拜哥,我老實跟你說。咱們的一千萬美金,已經投在房產上。誰知還要賠錢,欠人幾百萬。

彭拜哥:不可能的!

相關回答

中國近代,為什麼帝國主義費勁在租界建設,可是租借不是還要還麼?

女星為什麼好多都是生雙胞胎?

3樓:周偉喬

那些被香港的高房價,高消費和低工資壓的喘不過來氣的香港人會有時間想這個問題?有這個時間可以多做乙份工呢。

那些有時間想的人大部分是大學生,可是人家天天思考的是自由與民主,想的是怎麼才能不做「豬」。

最後剩下的人,估計早就不是香港人了,人家是加拿大人,英中國人,獨獨不是香港人。

4樓:

對董建華的評價不會好,但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香港人堅定的認為過去繁榮靠自己,現在衰落怪大陸……所以廣大香港市民都是砸鍋派。就這一點,香港不做改變就沒有未來。

5樓:zuakzuakiapa

看了一圈,問題下出現很多次的「鼠目寸光」、「目光短淺」之類的詞,你們這些看了幾十集連續劇跑來罵第一集的人蠢,究竟是誰蠢?膚淺。

6樓:

第70條回答

港人口中除了中產還是中產

只能說資本裹挾著中產干擾港府執政

卻沒有人考慮過底層港人還有90/00兩代年輕人不過以當前形勢來看,犧牲的不止90/00,起碼還有10/20兩代

7樓:李隴右

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大部分都吃到自己有份施肥的苦果了。兒女買不起房子成不了家,專業不對口就不了業。一大家子擠在那四五六十平公尺的房子裡。

最近孩子上街吸了點催淚彈氣體,一直在咳嗽,看到就煩。唉,香港為什麼搞成這樣!

8樓:過江鯽

八萬五計畫是有檔階層Pk無房階層,有人歡笑有人愁。與當下大陸差不多,五十一百。數碼港計畫是個畫餅,搞起來好過沒有。

各種條件制約即便成功也難成深圳這樣的氣候,影響不會大。董那一屆無論成敗的政策都沒多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倒是大陸雖然也是晚了點,畢竟還是悟到了世界產業資本潮汐需要面對的問題。所以奮力保護華為。華為已經不是乙個公司的問題,而是一條產業鏈的問題。

香港最大的敗筆就是在如日中天的時候沒有建立一條屬於自己掌控的產業鏈。

對董的評價難免會落下兩個字:平庸。

9樓:本多終勝

香港人對董先森的評價不會有以下的看法:

他是乙個背叛階級立場的人

可能只有接受大陸教育的人,才能模糊感覺到這種帶頭人的可貴之處,而不是簡單停留在房價高不高、運氣好不好這些細枝末節上

10樓:觀棋不語

都說船小好調彎。

但現實中,船大船小不是決定因素,而是集權程度和高層的認知度。

集權決定了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高層的認知度決定了政策的方向性。

比如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小船,但路子很不同。

小船其實不好調彎,因為試錯成本高,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大船也不好調彎,因為改革成本高,容易造成政局動盪。

改革本質上是上下同欲,即高層和下層形成共同認知。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故而集權作為加強認知的工具而出現。

香港,從1840至1997大約157年,從1997至2019約22年。乙個地區,經濟,政治,文化,都是相輔相成的。乙個地區的認同也是經濟,政治,文化的認同。

香港人如何看待過去的政策不重要,其自身的思想早已被歷史洪流裹挾而去。身為地所困,心為史所裹。

11樓:黑漆漆

不同意現在才懂,當初人們上街遊行,TVB新聞就有說他政策的好,也有明星支援他的政策,奈何負資產們要跳樓,其他民眾就沒上街支援董建華先生。就是一直有人懂他的好,但不行動。就像追女孩被發好人卡一樣。

很多政策立足點是好的,長遠的,但執行上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也有人說能力問題,但董先生真的愛港,也去做了。力有未逮。

就像川普,立足點是為美國白人好,結果呢。政治也是很需要智慧型的,一般都是需要磨鍊出來。

12樓:工業黨左派

當初香港如果搞了電子數碼港,就沒有BAT什麼事了,香港也會成為大陸網際網路學習的榜樣。BAT真的要多謝香港不搞網際網路之恩!再過個二十多年,大陸要感謝香港今年「F.

S.Z」之恩!特別是上海和深圳,現在做夢都會笑醒。

13樓:「已登出」

香港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上面的那些不認同中中國人身份、不認同中國共產黨的人和我們中中國人沒什麼關係,我覺得沒必要替這幫人操心。我覺得這幫人就多餘,我們這麼操心也同樣多餘。他們最好都離開我們國家,不要成天賴在我們的香港,看著這幫人我就煩。

14樓:菜夢

關於23條!先說個人結論:是符合香港普通人的利益

因為沒有23條,香港就永遠不可能有普選制度!這是必要條件!

但從這個問題回答的幾個香港人來看:他們根本認識不到這一點!

在我所知道的香港人之中,只有乙個人有這種覺悟,此人就是:伍迪希。

伍迪希參加過幾次立法會補選,可惜在香港,他是個異類。處境如同:統派在台灣!

(伍迪希:現在立廿三條是「最好時機」 20181015)

15樓:華海境

我也不知道董建華想幹什麼,我就想問北京的房價什麼時候能降到正常人買得起的水平?還是等著北京變成下乙個香港,雄安變成下乙個深圳?

16樓:瑞子

歷史地看,大陸不好的時候香港在騰飛。因為香港是大陸與其他國家的通道。大陸越來越好的時候,香港就慢下來,因為大陸連線其他國家的通道越來越多了。

剩下的話就不說了,和諧知乎,和諧你我他。

改好了,小管家。

17樓:

如今的港人,用屁股思考,腦袋放著不用。

他們可能自始至終都不明白董建華的遠見,只會把這「鍋」扔給內地。

港人的創新精神已經沒了。

香港人怎麼看新加坡?

知行鷹揚研習社三 對於香港人來講澳門與台灣和星加坡及巴西同澳洲並中國大陸地區等地都是香港的郊區,歷史上曾有許多位香港總督同時也有擔任過星加坡總督 星加坡經濟起步晚於香港,由於兩地均同為東方南亞巴印次大陸地區帝國體系內的城市,因此星加坡在不少方面都是直接照搬香港的做法,但與香港純美式的運作並不完全相同...

如何看待香港人不說士多啤梨?

大白醫神LFFD 大陸咁大,十里唔同音,百里不同俗。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講法。在北京,胸是炒蛋 喺香港番茄肉醬意粉。山東朋友講吃麵條是喝麵條,第一次聽到我也很吃驚。台灣朋友講馬鈴薯為洋芋,知道知道甘肅也這麼講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北方所講的油菜,在南方不同地區也有小白菜 上海青等不同講法。自從人類誕生以來...

香港人真的素質很高嗎

Stone 香港人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概而論。早期去香港時,大部分人不懂普通話,和公司同事購物走散找不到地鐵,於是問店員,店員用粵語喊了一句,就有阿姨一路順帶我到了地鐵。坐地鐵出來再找酒店,問路邊商販,故意裝聽不懂,其實酒店就在附近。還記得利頓大道沿街那些買走私電器的小商店都是騙大陸人的。 紅色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