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角度看,如果你給一首歌加混音,它還是那首歌嗎?

時間 2021-06-21 21:43:00

1樓:回眸雁落

看其他回答好像和哲學沒什麼關係。

我這裡用維根斯坦後期的觀點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混音後的歌和混音前的歌是同一首歌」

在日常生活的語言遊戲中,如果我們在乙個物體上施加微小的改變,比如我給我的電腦換了個硬碟,我們仍會說「這是同乙個電腦」

如果我穿了和昨天一樣的衣服,那麼即使它有了磨損老化,我們也會說「這是同一件衣服」

「同」的使用只是生活形式的一種約定。我們運用「同」的時候並沒有感受到什麼永恆的,不變的,形而上的「本質」。相反,這只是一種「說話方式」,我們在「玩」生活形式所產生的語言遊戲。

如果超出這種日常語言遊戲去使用「同」,希望得到關於「同」的所謂更加本質的理解,都是無意義的。語言只是一種約定的形式,脫離約定使用語言就會產生哲學問題。

或者可以說,不應存在可以被語言表述且可被別人理解的哲學問題。

2樓:無為

這個問題歷史上有對應的案例

按照佛教理解,用一句「緣起性空」來解釋,萬事萬物任何時刻都在進行改變和變化,故這首歌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不是那首歌。

按照西方哲學理解,這首歌雖然加了混音,但它的「形式因」沒有發生改變,故還是那首歌。

3樓:止止觀

還是那首歌,但是說不定可以突出它本就有的優點,一首沒混的歌其實蠻幹的,你可以理解為在聽失真吉他solo時有人直接把針扎到你的耳朵裡,很直給,很爽,但是如果整首都是這樣,一直扎你,那就不爽了,是讓人煩。

混音好比是給各個樂器,人聲加了乙個緩衝,給聽感留有餘地,匯聚成洪流,湧向你的耳朵,這時也整首就爽起來了,所以為啥有幹音溼音這種說法呢,你可以從我不成熟的比喻裡略知一二

聽乙個認識的燒友說最近比起金磚喜歡聽黑磚,說黑磚那種類似監聽裝置的粗放突然擊中了他的點,他最近聽JPOP比較多,以前是聽古典的。

果然還是各有各的好嘛,但我堅持我的說法,即使是喜歡那種近似監聽裝置的直給,也是喜歡的近似,不是真的啊,你喜歡像刀一樣的物件和喜歡刀是兩碼子事。

從哲學角度而言,而言個什麼我不太懂,但如果有一排洩物,你從上游拉完,等你走到下游它流到下游,對它是沾水了,可它也還是一排洩物啊。

4樓:仗賤走天涯

瀉藥,瀉藥哦。

我是菜鳥,混音是自己瞎學的,哲學更是沒接觸過。

但題主這種問題,明顯太左右極端了哦。

好比乙個女人,化妝前,和化妝後,還是那同乙個人麼?如果用哲學這麼深奧的理論去求證,那可能有點無聊。

放在這首歌裡,也是一樣。一首歌就像乙個人,可能很漂亮(好聽),也可能很一般(不好聽也不難聽),還可能就是不好看(難聽)!但總有人想把好看的(好聽的)讓他更好看(好聽),達到極質。

也有人想吧長像一般(普通歌曲),努力到更好一些。還有那些長的醜(不好聽)的人,也要買努力做不要閃了觀眾的眼睛或耳朵。

你說這算是哲學裡的換了「主體」麼?

當然。如果非要這麼去論證這首歌的是非。那麼,對於不同聽歌的人,在聽同一首歌時,所觸及到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那還能確定這首歌,是作者一心想表達的最初那首歌麼?

你能聽一首歌多久?

筱小雪兒 我的最長記錄是一首歌單曲迴圈三個月 因為要參加演出,舞蹈的曲目,上下班的路上會一直單曲迴圈,跟著數拍子,在心裡默動作,平均一天聽三個小時,一直到演出結束,之後就再也不想聽這首歌了,呵呵 偶爾經過路邊小店或者商場裡放這首歌,腦子裡就會不停的出現演出時候的畫面 念刀 最久的就是Taylor S...

你覺得哪一首歌你聽完覺得寫出這麼一首歌這輩子就值了?

初雪 中島美雪 最愛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卡百利 never grow old dying in the sun 披頭四 yesterday while my guitar gentaly weeps 盧冠廷 一生所愛 還有很多,先碼. Former 山丘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 ...

如果只推薦一首歌,你會推薦哪一首?

胡說404道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知識青年從軍歌 Nicole妮雪 那應該會推薦 送別 第一次聽,是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