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書或者電影曾讓你大笑並拍桌子?

時間 2021-06-02 13:41:13

1樓:

高中的時候上課看地攤上買的十塊錢一本的韓寒全集,長安亂,一座城池。

忍笑忍得肚子疼。

直接蹲地上藏在桌子底下各種笑啊,,記得有一次直接跟老師說我要上廁所,然後出去大笑一陣兒就回來了。

現在再看,誒,也沒那麼好笑了。

2樓:風太平洋的

《Gods must be crazy》(上帝也瘋狂)上下兩部英國片比較老但是非常好笑尤其是裡面那些非洲部落人的表演讓你覺得是在看紀錄片而不是電影

3樓:召喚小凸凸

哈哈,突然想起三年前看林語堂的《人生不過如此》,大半夜,看了開頭幾篇,覺得這人真有趣,寫的文章真有意思。特別開心,一邊大笑一邊朗誦,才過癮。

摘抄幾句:

朋友問他:林語堂「林語堂,你是誰?」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他是誰,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

,他說:「我只是一團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為樂。」

他曾經寫過:「對我自己而言,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對妻子及其忠實,因為妻子允許他在床上吸菸。他說:「這總是完美婚姻的特點。」

在一篇小品文裡。把自己人生的理想如此描寫:

「此處果有可樂,我即別無所畏。」

「我要好友數人,親切一如日常的生活,完全可以熟不拘禮,他們有些煩惱問題,婚姻問題也罷,其他

問題也罷,皆能坦誠相告,他們能引證希臘戲劇家阿里士多芬的喜劇中的話,還能說葷笑話,他們在精

神方面必須富有,並且能在說髒話和談哲學的時候坦白自然,他們必須各有其癖好,對事物必須各有其

定見,這些人要各有其信念,但也對我的信念同樣尊重。」

「我要有自由能流露本色自然,無須乎作偽。」

當時寫的讀後感:

「我大聲的朗讀這麼多有趣的話,大膽的天真的可愛的想法,心裡的喜悅奔湧著向外跑,大聲的笑他,開懷大笑。

終有一日,我們看淡世事,悠悠然嘲己嘲世,卻自得生活,就會散發另一種XX的光彩。 」

4樓:遠野貴樹

既好笑又感動的是最難能可貴的。

《我的PS女友》,《黑幫神漢》(好像是),原諒我推薦的都是棒子國的,因為這兩個電影真的還好,不做作,很感動。

5樓:王堅

書是王朔的<你不是乙個俗人>,直接笑抽,喜歡那樣天馬行空的跳躍思維;電影則是<兩竿大菸槍>,覺得寧浩的成名作<瘋狂的石頭>沿襲了那種風格,只是相比之下,仍顯得山寨。

6樓:

如果你看《官道之色戒》並進入其中,絕對會有N場景讓你拍桌子拍板凳!裡面的小女孩瑤瑤太可愛了。小劇透之一,上小學時,一小男孩追她,給她寫了封情書,她果斷在情書上面寫了「已閱,請轉交給何老師」。

7樓:

我認為《3 idots》(中譯名《三傻大鬧波里活》)應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

故事情節、意義內涵都近乎完美

8樓:Invictus-Zhai

《圍城》

《湯姆索亞歷險記》

《西遊日記》

《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

《愛情故事》,好吧,雖然這是個悲劇,但是書中的對白都是那麼有意思。

9樓:困困

《兩桿大菸槍》,那種嚴肅的幽默每次都要拍桌子~

剛剛又想起來許崧的遊記,我看過兩本《印度走著瞧》和《美國走著瞧》,字裡行間透著智慧型的幽默,讀來心歡啊~睡前別讀..會興奮睡不著 ><~

其實史書裡面還挺多段子的..(我孤陋寡聞...都是聽朋友說的)昨天,乙個朋友就說到,有個段子是說從前有個叫趙文華的人,心情鬱悶,就揉自己的肚子,後來肚子破了..

就死了..死了...原文是:

手捫其腹,腹裂,臟腑出,遂死 .....感謝現代社會進步啊..不然真是會無聊到死啊》

10樓:熊菲菲

《北京北京》 《十八歲給我乙個姑娘》《王小波全集》王朔的一部分書也很讓人驚喜,心領神會拍案大笑!

一年之後回頭看,馮唐此生恐怕再不會讀,小波卻絕對忘記不了

11樓:

印度電影《3 idots》 三個傻瓜大鬧波里活看中文名字以為是講小丑演員的

沒想到時談教育問題的

讓人看了笑了哭,哭了笑

除了跳舞有點多

幾乎完美的影片

有沒有一部電影曾讓你大哭或大笑?

ericali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的,看得我大哭。我是哭著看完這部電影的 他知道自己得癌症 他把她嫁給了別人 她知道他知道 為了讓他放心就裝不知道 其實他最大的願望是和她永遠在一起 K和Cream 是一家人 如果有下輩子的話 我想當戒指 我想當眼鏡 我想當床 這樣就可以和你在一起 ...

什麼書或者電影可以讓你看開離別

王快樂 看看電影 海邊的曼徹斯特 人可以不離別曾經的傷痛一樣可以生活,一樣可以重新開始,或者,生活本身就是感受痛苦的過程,這個觀點比較喪,但是可以提供乙個思路,總是抱著Sunny積極的心態固然好,但也有可能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 Connie Unseen 龍應台 目送 高中很喜歡龍應台,讀了她很多書...

曾讓你無比驚羨的一句話或者詩句是什麼?

孫小貝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若說對大蘇的喜愛始於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溺於詩詞書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