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字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感覺不到進步?寫這麼久沒什麼提高。?

時間 2021-06-02 00:45:44

1樓:林某蠢

不請自來,前邊幾位前輩已經在大方向給了你很多建議。

今天小生比較閒,我們一起交流一下你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我們從字形上來講,你的字和你現在選取的字型比較起來,整體都是偏瘦,寬度不夠。寬度不夠通常由三個原因引起,其一是橫勢的筆畫表現不足,其二是縱向間隔距離過大,其三是橫向間隔距離不夠。什麼叫橫勢筆畫,除了長橫,會影響寬度上的視覺效果的筆畫還有反捺(不字的長斜點)、長撇、捺、豎彎鉤、臥勾、斜勾、橫折折勾。

上述這些筆畫很容易影響字的整體穩定性。我瀏覽了一遍你的臨摹稿,問題非常非常多,所以你想盡快提公升,第一步是抓住主要筆畫的形態特徵,包括傾斜度,曲線的弧度,和其他筆畫的相對位置。

舉幾個例子

不和六兩個反捺稍微加長,字勢就可以穩定,整體更加美觀

人筆畫位置稍微改變,(fu第三聲)字左邊兩個筆畫稍微加長,字勢顯得更加舒展

上面兩張圖問題集中體現在斜勾,題主寫得畏畏縮縮,整體字勢也就顯得侷促

二、要有耐心,錯的筆畫、醜的字寫一萬遍都不會進步,剛開始寫應該從筆畫少的字開始,並且先盡可能避開曲線。軟筆楷書講究比較多,硬筆相對少。總的來說,每個筆畫都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起筆:包括位置(特別注意筆畫間相對位置),輕重(輕起或者頓起),形態(順鋒起,回鋒起)等等;

2、行筆:行筆是乙個過程,要考慮筆畫方向,筆畫弧度(題主寫長橫有表現弧度,值得肯定),長短;

3、收筆:筆畫總要有個尾聲,或圓或方,或挑或藏,優秀的硬筆筆畫在收筆的形態上也應該是豐富多姿的;

題主總體的感覺就像是借鑑字帖的內容寫自己的的字,筆畫沒有去深究字帖的細節。上述三點剛開始運用到臨帖實踐時一定會覺得麻煩繁瑣,養成習慣以後、形成模組化思維之後,一切就會變得簡單而自然了。

其次練字要有針對性:

1、從易到難逐步掌握,最先解決短橫長橫,短豎長豎,其次點、提、平撇,然後短直撇、長直撇,再過渡到曲撇、曲捺、折,勾等一系列復合筆畫。注意我說的「逐步掌握」,比方說一開始你每個筆畫都是30分(滿分一百),你先把橫豎提高到50分-60分,就可以往下一步走,等所有筆畫都能表現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著手把60分提高到80分甚至更高。

2、從普遍到特殊,每個筆畫都有千姿百態,先學最常見的幾種(一定是幾種,不可以只學一種,否則寫出來的東西就會生硬死板)

拿個《勤禮碑》的字舉例子

同樣是橫,就短橫而言,我們通過起筆收筆的形態,整體的輕重以及輕重變化進行區分,初學者掌握這個字五個短橫兩個長橫就可以先往下學了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寫字不光是手上的功夫,眼力也很重要,一定要學會自己找問題,找不到再問高手。

就臨帖練習而已,我們第乙個問題一定是臨得像不像,像不是指印表機的那種像,而是形與神的復刻,這裡你沒有原帖所以我找了乙個你的字和乙個比較接近的字

先看結構,這是左右結構的字,那麼就會有左右空間分配的問題,偏旁部首的間隔距離,你的法字,三點水和右邊的中豎沒有拉開距離,放在哪個帖子裡這麼寫都是有問題的;其次,左右兩個部分的高度也是要多注意的問題;再者,三點水的寫法雖然沒有乙個定式,但是大體上是有規律的,比如說第一點和第二點的距離一定小於第二點和提的距離;其他的呢,字左邊的筆畫要注意筆畫最左點的位置,右邊的筆畫注意最右點的位置,這會決定字的輪廓,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第一眼感覺」;最重要的一點是注意留白,通俗點講就是字的大小,筆畫多的字一定要先找準第一筆的長短、位置,其他筆畫以此為尺,這樣字的大小就可以控制,題主你的字整體偏小,大小參差的現象不是特別嚴重。

三、硬筆儘管比起軟筆少了很多內涵,但是一樣有它豐富的筆法,比較淺顯的就是勾、折、捺的表現,題主在這塊基本上是個空白,現在網上有很多比較優秀並且免費的硬筆教學,雖然和你寫的不一定是乙個帖子,但是用筆的方法可以借鑑,任何一門藝術都不可能關起門來自學

四、取法問題。題主現在寫的字帖我認不出來,小生才疏學淺。但是恕我直言,這個字應該是現代人基於《靈飛經》作的字帖,實用價值一般,藝術性更加有限,題主想寫佛教相關的話,有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歐陽詢《小楷心經》、鍾紹京《靈飛經》,這些都很適合用硬筆臨寫,虞世南也有今人集字的《心經》。

比起不知名作者的字帖,這些名碑名帖更加優越,也更容易找到相對應的學習資源。

最後希望題主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並堅持下去。

2樓:

在臨帖之前先練2個月筆畫,橫平豎直都寫的不夠好,不要一開始就練靈飛經

感覺從用筆上,很多發力的位置是不對的,建議找本現代的鋼筆字帖從筆畫開始寫起

3樓:衣也

既然臨帖,那結構暫且不講。

控筆能力欠缺些,有臨的意識,不過筆力不足自然筆畫不到位。

小小的乙個建議

筆畫基本功,加緊琢磨。

臨帖要注重結構,但切忌一筆萬年那種,只為形而書,書寫速度過慢只求結構卡標準。

筆畫間可以停頓琢磨,但下每一筆,就得用正常書寫速度。開始會歪回不公正,控筆能力上去了會好。

練字,十分的,淨是琢磨。

4樓:丁一

他們回覆得已經很好了,我補充一點點細節(^_^)1重心偏了。如「乘、真」偏左

2寫撇這一劃的時候有點放不開(只是有些)

3結構有點小問題。如「便」右邊下來一點會好一點,「黃」字下半結構右移會好一點

不知樓主發現沒,左右結構挨得有點緊,留點空隙最好啦。但上下結構又不夠緊湊,有點浮。

綜上所述,建議樓主先不要練複雜的哦(-ω-`)草字頭、木字旁、心字底的有待提公升……嗯最好多看看字帖的結構(很喜歡你第一幅圖的乙個「之」字ω~)

乙個來自同樣字寫不好的建議(/ω\)

5樓:haro

手力有餘,心力不足,用力過猛而體現不出筆力結構萎縮,追求相似

第一步,把田字格去掉

田字格是輔助你拉開字的結構,當你的字在結構上與字帖相似而舒展不開的時候,說明你需要甩開田字格了

需要乙個格仔就夠了,中間的全部都去掉

第二步,心力訓練

在臨帖的時候,把你要臨的字記住,結構筆畫,最起碼也要有個基本的概念,然後去寫,寫完了找與字帖的區別,字型結構比例,筆畫,發力,等等

第三步,筆力的提公升

字是你的字,你在書寫的時候不可能真正的一筆一畫,慢吞吞的寫下每一筆,讓自己的手放鬆,更好的控制筆,更好的收放

這裡要做到關鍵在於心的改變了,增強對筆,對字的控制

6樓:cgs

可以單字重複練習,筆畫看你已經有所注意了,但還不夠,還有比較重要的是結構,仔細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照著寫,記著寫。一次最好只練乙個或者相近的幾個字,我覺得你這個階段應該這樣練習

7樓:精靈

「不要去畫公尺字格了,除了中心點其他一點用都沒有。不怕麻煩,既然要畫格仔,就畫三十六宮格吧,保證你一目了然,每個筆畫都找得到格線去靠。幾篇下來,你會驚訝的。」

這種餿主意不能學。

題主的問題也就在這。我一直強調不要過於依賴輔助線的座標法來練字。你用的線Grand SantaFe多,座標越多你越記不住。一旦在無格的白紙上或者橫線上,你基本上是無法實際運用的。

正確的練字方法是用田字格,過渡到空白格,最後是橫線。至於完全在白紙上寫,對於學生來說無所謂。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空白格上的練習。

如果你寫了很久,還只停留在第一步用公尺字格、田字格的話,當然不會有提高。就像你一直在小學一年級留級,怎麼可能學到方程?

練字要有目的性,目標找準。比如是為了考試,考試用的是中性筆,平時就要多練中性筆,不要找什麼順手的鋼筆,練字的時候越順手,就意味著換了筆你就越不順手,這是相對的。考試用的是空白格,平時就要多在空白格上寫,不要找什麼三十六宮格、七十二宮格的。

而且字的大小也要和試卷格字相近,懸殊不要太大。因為大部分的試卷格都偏小,如果練字習慣了寫大字,可能捲麵會比較擁擠。

最後一點就是要對書寫速度引起重視,尤其是練楷書。不要一味地求形似,非要一模一樣。如果是練書法,要求會相對高。

但如果是為了考試,在基本的形似基礎上要加強連貫性地練習。對於已經掌握了的字,要追求又快又好,以快為先。對於還有待改進的字,要追求又好又快,以好為先。

不要把所有的字,一視同仁不做區分地練習,要有所取捨。當你書寫速度提公升以後,字形也會逐步穩定下來,就不會練字運用兩張皮。

這裡面紅框的字,你要重點練習,盡量寫好。

藍框的字,是目前還可以的,盡量寫快,同時要在空白格上去適應。

沒有框出的字,比如靈、從、諱、歲、齒等,可以先行跳過不練。

針對不同的字,要花不同程度的精力和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8樓:屯盦

膽子小了,沒放開寫,一筆一劃端正寫,臨帖力求無我,不要用自己這麼多年習慣的方式去書寫,要跟著帖,寫前判斷筆畫的位置,長短,大小,曲直等,意在筆先。

請問這個海報有什麼問題

劈哩 怎麼說呢,感覺有點太過於花裡胡哨了,波普好像又不是很純正的波普,從藝術創作性來看還是可以的,但是從產品海報的角度來說就有點不知所云了,把產品去掉拿去在街頭塗鴉或許就能成為乙個合格的作品 Zinc 好像沒有豆奶的點綴更加好看。我蠻喜歡題主這種波普風格的海報,但是豆奶的元素感覺沒有融入到這個風格裡...

請問我的字有什麼問題

土豆泥聖代好好吃 我覺得寫得不太好。首先,最明顯的一點,筆畫太圓了,既圓潤又飽滿。這一點基本就是跟宋朝書法家的風格相背離的,你去看看公尺芾,黃庭堅,筆畫都是生勁的會有稜角的,包括蘇軾。惹而你的這幅沒有一點體現出來。我真的不建議上來就是臨摹什麼天下第二行書,你可以先練練黃庭堅,練練魏碑,再看看蘇軾的字...

請問這些海報有什麼問題麼?

劉銅板 你好我是大一學生 理論課的第一節老師的要求就是整潔簡單,崇尚日式設計,即不必要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加進去,即使它美麗如花bulingbuling的,但是,沒有辦法突出主題你把這張做的再bulingbuling的人家也不知道你說的啥呀 忘記哪個大師說的了 共勉吧所謂的好的設計就是人們在看到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