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類電視節目的利弊有哪些,其存在具有何意義?

時間 2021-06-01 21:05:39

1樓:熊二騎熊大

國內親子真人騷開始興盛應該是2023年下半年《爸爸去哪兒》為開始,中國內地娛樂綜藝節目大都喜歡抄襲南韓的,這個節目在南韓也就比中國早了半年多,考慮到國內的人口政策背景(2023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2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所以我個人猜測是不是有這個因素所以引進的比較快,芒果娛樂性再強,還是屬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體系下的成員,屬於中宣部管轄範圍的文宣部門,還是要配合國家大政方針的宣傳鼓動工作,促進一下我國每況愈下,岌岌可危的生育率。每當我看到這類節目彈幕裡喊著「又想騙我生猴子」「好想要這樣的寶寶」這種話的時候,我就覺得還是我黨有腦子。不僅如此,我發現不少參加該類節目的嘉賓都生了二胎,可謂身體力行為生育率提高做貢獻。

不過這事一旦讓資本運作,市場主導,毫無疑問明星子女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而且很多明星的人氣和佔據的公共資源都由他的子女開始繼承,變成童星。我一度懷疑以後星二代都要讓那些家裡沒背景,從科班出來的演藝學生沒飯吃,同樣22歲,乙個是父母是明星且自己從小就有人氣,乙個乾瞪眼只能做龍套了。其中一些明星已經不在一線或者本身咖位就不大,也可以令自己翻紅,荷包暴漲,更或者一些明星是不是可以抱出自己家孩子,讓原來的黑點洗白,那時彈幕裡就會說「孩子是無辜的,這家人好有愛好幸福」,嘖嘖真可謂一舉多得。

這樣一來,群眾看見明星們優越甚至奢侈的生活,又聯想到自己不如人,孩子還不如人家孩子,完全輸在起跑線,這對乙個負面的反饋,並不有利於生育率。以前r2,g2,j2代,f2夠多的搶食,現在又來星二代,給不給人民上公升空間了,導致青年變佛系。

所以國家勢必要管控這類節目,作出調整,不說了

2樓:Kimo桑

利,商家與電視台獲利,藝人身價飆公升,觀眾獲得較好的娛樂消遣體驗。

弊,或許輸出了很多不科學不健康的育兒理念或指引,此拍攝過程中或者成名後會否給正在成長中的孩童帶來不良的心理影響?

最近有啥好看的電視節目?

Jade Zheng 以下是支撐著我2018寒假生活的幾部電視節目和網綜 1.圓桌派,聽他們把很平常的問題聊得很深刻,又不乏笑點和金句。2.你說的都對,知識點與笑點齊飛。3.曉說,聽矮大緊嘮嗑。4.奇葩大會第二季,各種奇人異士。5.非凡匠心,國立老師重溫老手藝,很有意義。 01 03 2018 優酷...

有沒有質量高的電視節目?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綜藝節目方面 首推極限挑戰1.2.3季,第四季受限於總局,有些改變吧。嚮往的生活第二季也不錯。溫馨 溫暖 寧靜。央視推出過一檔 了不起的挑戰 雖然後面停播加夭折。但是絕對是笑果和正能量兼具的。芒果臺的 明星大偵探 也不錯,最近也在看。電視訪談類方面 非常靜距離 看見 十三邀 一千零...

電視節目出字幕有什麼壞處?

bittermoon 其實作為廣東人,有時候看某些沒有字幕的國語電視或者電影,我會有點難進入狀態,因為聽得不是很清或者說我對這個語言環境有點陌生。雖然我普通話還行。不過對於忽略字幕可以更好的關注演員表演這一點,會在以後嘗試一下。 Reiki 對於外文電視節目的話字幕是必要的 自然在一些電視播報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