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譚詠麟和毛阿敏的《神的傳說》

時間 2021-05-07 01:25:22

1樓:nh3527

歌詞:「花開花落花開花落

悠悠歲月長長的河

乙個神話就是浪花一朵

乙個神話就是淚珠一顆

聚散中有你聚散中有我

你我匆匆皆過客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長長歲月悠悠的歌

一滴苦酒就是史書一冊

一滴熱血就是豐碑一座

呼喚中有你呼喚中有我

喜怒哀樂都是歌

看千古煙波浩蕩

奔流著夢的希冀

夢的囑託夢的囑託

奔流著夢的希冀夢的囑託

聽萬民百世輕唱

只留下神的飄逸

神的傳說神的傳說

只留下神的飄逸神的傳說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長長歲月悠悠的歌

一滴苦酒就是史書一冊

一滴熱血就是豐碑一座

呼喚中有你呼喚中有我

喜怒哀樂都是歌

聽萬民百世輕唱

只留下神的飄逸

神的傳說神的傳說

只留下神的飄逸神的傳說」

看一下歌詞中的意象:歲月、長河、浪花、淚珠、熱血、豐碑、你我、過客、花開花落、日出日落……歌中說,神話是海上的「浪花」,是先人的「淚珠」。「你我」是人間的「過客」,但「你我」的「喜怒哀樂」會被譜寫成歌。

神之所以「飄逸」,是因為古往今來千萬百姓的「輕唱」。他們唱的是心中的「希冀」,是對後人的「囑託」。神話和歷史向來是不可割裂的,它是歷史的表達,也是「萬民」的寫照。

所以,個人認為,毛阿敏完勝。

2樓:飄落象牙塔

譚版的咬字是大問題,這一類題材咬字不正是很容易喪失歌曲根骨的。

毛版類似他95年那版《武則天》,剛硬豪放,更貼近歌曲的時代性,但是細節處理還不夠成熟。

總體而言還是譚版的問題更大。

3樓:teamac

毛阿敏更適合《歷史的天空》這類豪邁大氣但波瀾偏平一些的歌,或者說唱《歷史的天空》時毛阿敏更加成熟,不然她用《神的傳說》裡的唱腔來演繹這首歌,肯定也是彆扭。譚雖然普通話不標準,氣息也不如毛阿敏,但勝在了年齡閱歷、對歌的理解上。

另外,那些說這部劇或主題曲看不出仙氣的,姜子牙、元始天尊、楊戩,哪怕申公豹,哪個不是仙的範兒,何況歌詞最後一句點題,「只留下神的飄逸、神的傳說」,飄逸和傳說,譚詠麟唱出的不正是這種感覺麼?

4樓:

這歌,男版唱的偏陰,女版唱的偏陽,倒是很有意思。。。

藝術個性不必然和水平高低聯絡,但是確實是女版更符合歌詞的原意。這種大歌她唱多了的,。男版帶著那種柔弱「仙氣「去唱「一滴苦酒就是史書一冊,一滴熱血就是豐碑一座」,會覺得唱腔和歌詞打架,有種「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奇詭感覺。

《封神榜》這種作品又不是什麼唯美之作。武王伐紂,本來就是殺伐主題。歌詞也是大氣磅礴,巨集大敘事那一套。

更何況,男版咬字都不對,那還有什麼可講的。我看到有人說毛阿敏的唱腔土。。唱腔土不土我是不覺得啦,但是譚詠麟的咬字真心很土啊。。。。

5樓:煎餅果子來一套

看了那麼多人說譚的有仙氣,忍不住去聽了聽,感覺。。。。抱歉可能我對仙氣的理解不同,不覺得「花開花落」一段唱的輕飄飄就是仙氣了,尤其是配上出戲的港普,完全聽不出來仙。而且從「日出日落」一段開始完全換了發音方式,就算以他們對「仙」的定義來看也不仙了。

而無論是作曲、歌詞,還是《封神榜》的劇情都談不上「仙氣」,他要是真往仙了去唱,才不對吧。譚詠麟唱的這首歌讓人覺得這就是一首挺好聽的流行歌曲。說什麼俯視凡間啥啥的,是「夢的希冀」吧。

6樓:偉大的六二

兩個都聽下來還是感覺譚校長的版本好聽

毛阿敏唱的總感覺有點怪怪的感覺,怎麼聽都有點鄉村的感覺

譚詠麟這版更偏流行歌曲的感覺

如何評價毛阿敏的《相思》?

把前面的分析帶入到白蓮花中,感覺就是這歌很好地描述了白蓮花的處境。自己相愛的靈兒,後來愛上了碧遊,不像之前那麼愛自己了。蓮花之前的相思,很痛苦,不知靈兒在何處。最後一刻她知道靈兒還是更愛碧遊,徹底放下了。 採蘑菇的小熊 最肯忘卻古人詩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單解這兩句,的確很像正話反說,但通篇看下來,卻...

如何評價譚詠麟的長相?

譚生多好看啊,而且他真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二十歲。以下多圖 這是三十多歲 這是四十歲左右 這是六十左右 這是二十多歲 這是35歲左右 這是四十歲左右 這是38歲 這是53 54歲 三十多歲 三十多歲 六十多歲近70歲 這張應該是68歲左右 簡單點 我能說看 至尊無上 時驚為天人嗎?那時已經40歲了。...

如何比較譚詠麟和張學友的唱功?

簡單點 因為 定風波 迷上校長,最近乙個月一直在考古,感覺自己錯過了半個世紀。我少年時只流行四大天王,只知學友唱歌厲害,那時沒有什麼網路,校長的宣傳較少了。學友的歌技巧很足,但沒有幾首能夠真正打動我,反而劉德華有幾首讓我有感。校長8 90年代的唱腔簡直無與倫比,一開口就讓人陷進去,滿滿的感情,怎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