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多了郭德綱,反而越來越愛於謙了?

時間 2021-05-06 08:32:43

1樓:開心師

于謙情商智商雙高,待人處事都有自己的講究!

謙哥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考量,德雲社很多年輕人都很珍重謙哥,即使離開德雲社的人也很珍重他,他出自書香門第,家教很嚴格,為人處世都有文人氣息。

看他的電影,看他的書籍,聽他的謙道,都是修身養性的良藥。

很多時候,看謙哥的微博看記錄他生活點滴的抖音,都能發現他確實是乙個為大家作想的人。

德雲社值得珍重的人就2人,乙個是於謙,乙個是高峰!

2樓:賢狼

這大概就是相聲的魅力了吧,其實相聲有這麼個特點:逗哏的詞是「死」的,捧哏是「活」的。什麼意思呢?

報菜名這個節目最後一定是以貫口收尾,黃鶴樓最後不唱就是下不了台。雖然前面鋪平墊穩可以隨意一些,但是節奏完全掌握在捧哏演員手裡,我想讓你入不了活你一點辦法沒有。請參見車禍版汾河灣。

而且抖包袱手法相對固定,而翻包袱可以各不相同。這個可以對比石富寬和於謙給郭德綱捧過的西征夢。

所以相聲聽久了,包袱本身和抖包袱的方法聽的差不多了,能來回變的也就是翻包袱的技巧了。至少我是這樣。

3樓:夢羽靈泉

捧哏就是這麼個角色,捧哏當然需要承載逗哏的包袱主調之外的所有配合工作,包括遞話、翻包袱、等等,在文哏、柳活節目中充當乙個「謙虛的半路行家」的角色,都說捧哏話少,但這類節目中,捧哏的口白資訊量更多,逗哏只負責「逗」。

這些都是表面的「工作內容」,這些工作內容總結成出來的工作性質就是,為表演控制節奏和方向這個我在另乙個回答裡說了

相聲捧哏真的能佔「七分」麼?

但這還遠遠不是「七分捧」的全部

而更重要的,或者說更本質的任務,是作為連線喜劇表演視角和觀眾視角之間的橋梁

小岳有個經常使的包袱,叫做「在台上聽相聲」,本質上來說,這話說得還真就對

觀眾想問的話,捧哏問,不會影響大節奏,現在觀眾瞎打岔的多,捧哏需要控制作品和現場的雙重節奏

觀眾聽不懂沒知識儲備的東西,捧哏解釋,逗哏不用花時間在喜劇核心包袱之外的事情(像託妻獻子這種,看上去是逗哏在解釋,但其實是在使包袱,捧哏問一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您給解釋一下」就齊活)

觀眾想給的反饋,自己覺得「應該吐槽點兒什麼但是組織不好語言」,捧哏幫你組織,幫你懟他

之前在乙個回答裡說於謙的捧哏技巧,舉了個栗子

相聲捧哏的神秘力量是什麼?

所以聽起來,于謙老師的捧哏就受人喜歡,很正常,這是說業務

而且在公眾形象上,于謙就像老郭說的,一直是個忠厚長者,人家也確實,雖然還是在德雲社,可並不是郭德綱那種牙尖嘴利有仇必報的性格

雖然近些年郭大爺也平和了許多,但是他在和「圈內」名利場交流的時候的一直是浮著一層不往裡攪和的禮貌性地笑笑的態度,這種標誌性的尬笑,反而讓人懷疑郭德綱在娛樂圈交流得不真誠,主要是郭大爺早年的經歷讓他覺得深交不可能也犯不著

而於謙的感覺就不一樣,他是真的能把交際圈的這些事處理得很圓融停當但自己也能守身如玉的,這種沒有隔離沒有毛刺的真誠是難得的,你看他閑庭信步不摻和的同時,又不會覺得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瓏是個油子,他只是有自己的玩兒自己的樂兒,有自己的想法,故而能夠做到與世無爭,怡然自樂,這樣的人,無論在圈裡,還是作為吃瓜群眾而言的觀感,肯定要比老郭這樣的刺兒頭讓人覺得更親切一些

4樓:

聽久了老郭的逗哏,久了能聽出套路來。但是聽了那麼久的謙大爺,你永遠也摸不透他的套路。

總覺得於大爺真的就是那個掃地僧,初看平平無奇,細思極恐啊

5樓:大栗旬

于謙老師自己水平高這個事兒之前的回答基本上說的差不多了,我就說點別的。

我覺得還有乙個重要原因,就是郭德綱惹出來的是非慢慢變多。尤其曹雲金那個事兒,基本上有理有據,郭德綱後來的回覆就是打太極,說明他確實心虛,也就應證了曹雲金說的話裡面有一部分是確實存在的。另一方面就是郭德綱在節目上經常言語刻薄,而且可能是逗哏逗慣了,說話總是壓人一頭,再加上拋頭露臉的時候多,難免會讓人有反感的情緒。

咱們再反觀於大爺,真的是忠厚長者,這麼多年沒什麼負面新聞不說,在網上也基本上就是曬曬馬,說說演出情況,宣傳宣傳自己的書一類的,與世無爭,謙遜恭謹。再加上捧哏的水平高,這樣子一對比,正常人都會更喜歡於大爺一些啊!

前一陣子總是聽岳雲鵬和于謙合說的相聲,感覺岳雲鵬有時候發揮好了,效果比郭德綱不差。對比孫悅和岳雲鵬說的相聲,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孫悅和於謙的差距有多大。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乙個現實:

逗哏的裡面接近郭德綱存在的人是有的,而且現在來看數量逐漸變多,差距也在慢慢拉近。但是捧哏裡面和於謙乙個水平的,我覺得現階段幾乎沒有。

6樓:時無雨

相聲這門藝術吧,一開始聽是聽故事。好玩,可樂,有懸念,聽得是情理之外。

後來聽得多了,全是意料之中,怎麼辦。

沒有人是為了聽一百遍報菜名,賣五器掏錢的。

有時候我也不明白,為啥乙個段子聽好幾年也不覺得厭煩,有些一聽頭一句立馬換台。

於老師的寶貴之處大概就在於捧的觀眾舒服。

最近很喜歡聽史爺,感覺無敵了。

7樓:呂華陽

於大爺,兄於虛,牙買加美食家,歸國後牙買加糧食產量翻倍,岳父蒙古海軍司令,麾下王下七武海,弟於予玉,職業不詳,父親王老爺子,複姓歐陽,武林高手,兵器為一瓢一刀,師從小咖哩黃不辣與少林寺駐武當山辦事處大神父王喇嘛

8樓:侯震的腰果雞丁

相聲的藝術特點決定了捧哏的很難火起來。尤其是在甩包袱上,捧哏就更少了。在於謙以前大火的捧哏只乙個:

馮鞏。在那個名人出書的年代,姜昆、馬季等人的書裡都特意提到了「馮鞏的崛起」。

捧哏火起來很可能要通過(甚至是必然)要搶一部分逗哏的風頭。這在相聲裡是大忌,分寸很難把握。

郭德綱陸續合作過不同的捧哏,效果都不太好。張文順王文林甚至李菁都試過。這幾個人往往對於郭甩的包袱都接不住,很多包袱直接掉地上了,笑果不好。

只有在跟於謙合作時,郭甩的每個包袱都不會掉地上,於都會迅速而又穩穩的接住,有時還甚至反甩回去幾個,所以包袱的笑點不但會迅速炸開而且笑果還會再翻一番。這個筋勁兒火候是非常難以把握的。這些年也只有于謙能做到。

但捧逗也要講搭配的。郭離了於笑果就不好。而於離了郭笑果也不好。

比如有一次他給烤餅量活。燒餅臨現場發揮有點過了,一直有點自顧自飛起的狀態。於試圖往回拉,無奈燒餅沒有體會,一直拉不回來。

而對於于謙反甩過來的幾個包袱也沒接住。

9樓:神經刀的神

隨著時間推移,老郭已經從風味小吃變成了饕餮大餐。我們吃一頓風味小吃的時候你會在乎裡面有沒有鹽嗎?風味小吃,放不放鹽不重要,口味地道就行。

可是,當你去吃一桌酒席的時候,你能接受所有的菜都沒鹽嗎?大概不能。而於謙就是大菜裡的鹽,就靠他提味了!

10樓:黑貓哥哥

我個人而言,男神只有乙個,那就是於老師。其實很多人和我一樣,最開始衝著郭德綱去的,最後卻慢慢喜歡於老師超過老郭。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老郭有太多的性格缺陷,得理不饒人,沒有場合的嘴貧,好戰,不吃虧。

相比老郭,於老師就像乙個智者,穩中帶逗,幽默而誠懇,這種反差萌不得不讓接觸他的人喜歡上他。但是,憑良心說,離開老郭的於老師,是撐不起場面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於老師主持的一檔子節目《大謙世界》,這個節目明顯的表現出於老師獨當一面的能力還是相當有限的,我相信於老師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甘願做乙個被大家喜歡的綠葉吧。

11樓:SSD EnTaro

聽多了郭德綱於謙對口

愛於謙那是個人選擇

聽多了郭德綱單口和評書

愛於謙那是郭德綱的功力

聽多了郭德綱高峰和於謙孫悅

你還愛於謙那是真愛

郭德綱好不好和你喜不喜歡沒什麼關係(滑稽

12樓:迅捷斥候 提莫

相聲就是這樣,三分逗七分捧。

現在的捧哏的,已經不是原來那種「嗯」「啊」「這」「是」「我呀?」「去你的吧?」這種墊話的活了。

現在往往是逗哏的夸夸其談,捧哏的時不時來一句,這一句往往切中要害,叫「翻包袱」,類似於網路上流行的「神補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生活中也是這樣,真正幽默的人,往往是一句話甚至乙個詞的「補刀」,大家哈哈大笑仔細回味又情理之中。每天舉手投足都嘻嘻哈哈讓人發笑的,不能算幽默,只能叫滑稽。

滑稽不一定需要知識,一舉手,一抬腿,都可能產生,有時是無意識的。

幽默的魅力是含蓄、是高雅、帶來的是會心的微笑;

滑稽是誇張的,召來的是哈哈大笑。

哈哈大笑也許很快就會遺忘,

會心的微笑卻能時時盪起心河的清漪。

13樓:腳丫子冰涼

沒原因,謙哥一直很討喜啊,蔫兒壞又不臭貧,看著老實巴交地往哪兒一站,句句堵在老郭話坎兒上,早就聽人家說只有于謙捧得住老郭,聽了這麼多年,越聽越有道理~有時候蔫兒巴巴的乙個眼神裡,可全是包袱啊!而且謙哥鬧起來也是可以的,忘了說哪齣腿子活裡,也是連竄帶蹦,很出彩啊!接的住也撐得起,人又厚道,當然喜歡!

14樓:

於我個人而言,早年聽郭于搭檔,確實是郭老闆更討人歡喜,彼時於老師中規中矩;現在聽郭于搭檔,郭老闆的套路早已爛熟,亮點幾乎都在於老師不時翻出的小包袱上。

其實現在我更愛聽老郭說單口,聽於老師給年輕人量活。

15樓:小確肥

很喜歡于謙

是因為石灰吟這首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其實主要是因為,不爭不搶沒啥花花事,還在搖滾屆有一席之地。。。

16樓:小萌新佳寧

我覺得很多相聲演員成對兒的,開始你會喜歡使活兒的,到最後都會越來越喜歡量活的。

為啥最開始一般喜歡使活的呢,因為節目比重大,台詞多,一下就能把自己的特點表現出來,像二鍋頭。

等到量活的,就好像一杯碧螺春,你得細品,慢慢的味道就出來了。包袱的翻法,尺寸筋勁兒,再加上本人的表演風格,確實招人喜歡。

但是也有例外,我老早就喜歡岳雲鵬,但是是因為史爺的量活才喜歡上的

17樓: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因為相比於郭德綱,你更了解于謙。

別看郭德綱名氣大,但是謙兒哥家的媳婦、父親、爸爸、母親、大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誰的故事你都能講兩段

18樓:信喵之野望

那是,郭老師是倚天劍,謙兒哥就是劍鞘;郭老師是屠龍刀謙兒哥就是刀鞘;郭老師是鋼筆,謙兒哥就是筆帽。。。

刀的本意不在殺而在藏,捧逗大概也一樣。

19樓:YSaraWong

首先于謙情商很高,給人一種不爭名不奪利不撕逼的感覺,每天沉迷於抽菸喝酒燙頭騎馬。

除此之外,加上同行們的襯托,這一點也很重要

郭德綱是不是越來越像姜昆了?

680215 曲協越來越像足協,只是一直不是個熱門崗位,沒有多少利益,爭奪也沒那麼激烈,加上那個年代姜昆學歷比較高,人也聰明,所以一直能把持這個位子,和相聲本身已經沒有什麼關係,因此兩個協會本質上差不多都透露著一些腐朽的味道,只不過足協腐敗多一些,這是行業性差距沒辦法。郭德綱有點像足球俱樂部,市場化...

為什麼郭德綱總是遭同行暗箭,還越來越紅了?

冰焰 要想讓郭德綱不紅,無外兩個方法 要麼把郭德綱打下去,封掉他,讓他紅不了 要麼把郭德綱比下去,比他還賣座,奪來他的風頭。現實是自從黑八月之後,老郭對世態人情掌握得愈發通透了,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尺度把握得很準。同行雖然恨得壓根癢癢,但是老郭從來不碰廣電總局的老虎屁股。而第二條路,我是希望出來乙個...

現代社會為什麼家族成員多了反而關係越來越遠?

不言騎 人的心不能分的太散,精力是有限的,當需要在意的目標開始增多起來,人就變得比較累,做事也小心翼翼,在得不到事業上的突破的時候,也往往會對自己產生質問,從而形成一系列的惡性迴圈。使得人們在不擅長的領域裡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家人的關係卻變得更加遙遠了。 Aincrad城主 金錢社會,富在深山有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