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進步,人反而活得越來越累呢?

時間 2021-06-08 06:26:59

1樓:漫天星辰

因為工業生產和市場經濟是乙個硬幣的兩面。

生產的東西多就要想盡辦法擠占市場,想要擠占市場就要降低售價,降低售價有四個辦法,壓低原材料成本、壓低勞動力成本、壓低地租水電和生產裝置成本,提高產品生產率。

四個辦法中只有壓低勞動力成本操作性強,同樣的工資多勞動多壓榨。這樣,勞動者活的越累,生產的東西越多。

同時,勞動者也是消費者,當勞動者的工資不足以消費掉越來越多的產品時,資本家就會裁員減少工資支出,導致需求與產出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最終導致經濟危機。

2樓:水木楊

因為牽扯我們精力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我們總在有意無意的耗散我們的盡力,我們想要的越多,就越累。工作學習忙和累,休閒的時候頭腦害怕孤獨,就會看電腦電視手機,我們的眼睛始終盯著某些東西,好讓自己不那麼無聊。但是混亂的資訊,不停運轉的大腦,目不轉睛的耗散精神。

我們一天只有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會有一種孤獨感,也會有一種解脫感。就好像乙個牽線木偶,總算可以放下來了。試試冥想吧,試試離開手機和電腦,學會享受孤獨和寧靜。

你很快就會恢復到精力充沛的狀態。

3樓:靈曉月

這個問題我有三個小想法

生活變快本身讓人變累

人是主動讓自己更累

社會要求讓人更累

我們總說生活變快,具體是那裡變快了呢?

1.工作時間全天化,人自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如果不是為了必要的休息,工作實際上是不會停止的。這與過去到了晚上,或者到了冬季就是沒有住夠的工作需求是徹底的不同了。

現代化大生產,希望人們一刻不休息的工作,現代通訊設施的發展和資訊的交流,使得競爭更加可見,要求人們時時刻刻應對和處理各種工作學習上的挑戰。

2.對時間把握的精細化,在各種科技手段的幫助下,我們對於時間的把握越來越精確,有些工種對於時間的把握甚至精確到了毫秒級別。在這種精確把握的前提下,我們對時間的記錄和感知也隨之精確。

3.科技進步,工作效率提公升,單位時間內工作量上公升。

這三者的綜合影響就是:我們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同時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而我們也能十分清晰的感知到這一點。這樣就讓我們的選擇成本比起過往有了無比的增加,並且我們能夠深刻的感受到這種成本的損失。

過去的人當然也有選擇成本,無論何時只要人做出選擇,都會有選擇成本的損失。但是過去的人往往同時間內能夠做的事情不多,所以選擇成本低,或者由於資訊儲存技術以及通訊裝置的落後,不能清晰的把握自己損失的選擇成本。而現代社會的發展讓我們不僅有了足夠大的選擇成本,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清晰的了解到了我們的選擇成本。

倘若只是選擇成本高,但自己並不清楚,那麼成本損失幾乎就不會帶來主觀上的負面情緒,因為你本身對於損失是未知的。

當某個現實狀態被大多數人認識到,並且成為社會共識之後,人們往往會把它變成社會規範。

生活節奏變快,人們疲於奔命,已經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社會共識。這樣一來,這種對於現實的認識,最終會變成對個人行為的要求。大家認識到「現在生活節奏很快」,「人們生活也很辛苦」。

同時知道周圍的其他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這個時候如果有違背這種認識的人或者事件出現,就有可能引發多數人的認知失調。發生認知失調之後,要麼改變行為,要麼改變認識,個體難以改變多數人的認識,所以最終往往演變成群體的認知改變了少數人的行為。同時,大家都覺得「生活節奏很快,生活應該辛苦」,那麼少部分人的異見要麼被同化,要麼被排除(比如不讓其發言,或者是攻擊)

這樣以來,本來只是基於對現實情況的一種認識,就由人們的求同心理之下,變成了一種社會規範。

生活節奏變快雖然本身是客觀現實,但主觀感受的累,還是受人主觀認知的支配,所以外部環境的影響最終還是通過人自身來影響到人。

人自己主動的變化,第一點就是對社會規範的服從,上面也提到,「生活節奏變快,人生很辛苦」已經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社會共識,並進而成為了一種隱性的社會規範,社會要求。那麼人的社會性會要求人去追隨社會規範,即使不將社會規範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也至少會表現出順從,或者表面的服從。

第二點,「社會生活節奏變快」,是乙個很好的藉口,或者說歸因的選擇。當代生活的選擇很多,會讓人感受到疲憊的因素也很多,其中有一些的確可以最終推到生活節奏變快上面,但還有一些可能更複雜,或者更簡單只是原因相對隱私,但人並不是每次都能分析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辛苦,人腦遵循易得原則,最先最快想到什麼,就認定什麼是正確的。「生活節奏太快」作為乙個廣為流傳的社會共識,很容易被從大腦中提取出來。

因此也更有可能成為人對自己為什麼很累的解釋理由,從而加深了人對「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進步,人反而活得越來越累呢?」

第三點,人思想的極端化。我們雖然認識到了「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進步,人生活越來越累」,但對於生活節奏有多快,它是如何讓人更累,人又究竟又多累,我們實際上沒有乙個特別清晰的把握。但人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外部的資訊進行乙個猜測。

在猜測時,由於這個定義本身帶有負面色彩,一定程度上會引起人的負面情緒(哪怕很微弱),這種負面情緒本身會讓人的判斷更極端(可能是朝兩個方向的極端,大或者小);而外部資訊的影響則是,不斷地有人認可和提到「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進步,人生活越來越累」這個觀點,我們就會傾向於判斷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並且朝著極大這一極端演變。這內外二者的影響,就會讓我們產生過度高估的結果。

而人的認識,又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到社會現實的,於是我們越是高估,就越是會讓社會現實符合我們的高估,最終形成乙個正反饋。

同時,即時通訊工具的進步也可以單獨提一下:

通訊工具的發展讓很多本來可以延時處理的事件變成眼下的事情。

通訊工具的發展使得訊息更暢通,讓人們可以參與到全國層面的攀比,從而更容易產生落差感

通訊工具的產生也加快了「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進步,人活得越來越累」作為社會共識的傳播。

這個問題還有很多方面可以分析,比如快節奏生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係,現代工業生活本身對人建康的影響等等等等···礙於事件和知識儲備有限,這裡就不多做分析。

哎,真累

4樓:不良情緒站

人類的底層社會從來沒有真正安逸過。

你摸著良心問一句,你的父輩比你們輕鬆麼,你的爺爺是不是從戰火和革命的時代走過來,有多少人累死、餓死、被殺死。

底層從來都是被剝削的物件,人類的不滿催促著人類無限的慾望和勞動,這一程序從來沒有被終止,也永遠不會被改變。

無論站在台上的人說的多麼動聽,也不要相信,一切只不過是資源的分配問題,資本和資源永遠是人類孜孜追求的目標。

5樓:潘達撕書

第一,越是發達的社會,分工越是精細化,那麼對這個崗位的要求就越來越高。畢竟分工精細之後就需要突破原來的水平。(比如古代科學家,多數領域都涉及過,但是現在很難有這樣的天才了。)

第二,從低水平(古代)到較高水平的社會(當前),比從較高水平到更高水平的社會(未來)要簡單一些。(就像從30分考到60分,總比從95考到98更輕鬆。)

第三,以前的各種生活質量非常低,但是現在的娛樂方式就有很多種,當然有些娛樂成本也非常高。(比如以前沒有多少娛樂方式,沒有多少食物種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吃多少飯都得聽天由命。相信這樣低質量的生活你也不會想回去)

6樓:原伯彥

工業時代的來臨是巨大的進步,但工人被當做機器,勞動至死。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總是會帶來新的矛盾,只要階級存在,壓迫就存在,與錢和勞動掛鉤的痛苦並不是社會帶來的,而是資本帶來的。

只要資本家存在,他們總能用繞過的方法施以新的壓迫,在榨取價值上,他們總是特別有想法並積極付出行動。

7樓:信仰

因為你的心累

心累是因為你迷茫

迷茫是因為你不知道你要什麼,你不知道你過什麼樣的生活。

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沒有動力,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很無聊,很容易放棄。

其實你是缺少乙個堅定不移的目標,這個目標要足夠的大,足夠抽象,比如幫助別人,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生活等等。是責任感

8樓:最後的河川

去鶴崗買幾萬一套的房子混吃等死養老,絕對不累。對生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是比較出來的。不比較,完全認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畢竟農民兄弟在山溝裡那麼多年也走過來了。

——如果當代群眾不結婚不生孩子,這輩子的實際支出絕對會大幅度下滑。但是這種沒家庭沒牽掛生活只剩工作的人,什麼人最喜歡?老闆。

9樓:有花

過去的人求的更多是溫飽。高階點的就求些琴棋書畫詩酒茶。當然也有例外現在的人求的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基本985,人均211,年薪百萬,多車多房。當然說的比較誇張。

社會發展了,人們的機遇變多了,生活的可能變多了,慾望公升級了,人就苦惱了。

真正令人累的不是社會,是人的慾望啊。古人沒解決的生活問題,今人解決了好多,當然還要解決更多問題,但又利慾薰心,急功近利,能不苦惱嗎?

10樓:Mr城堡先生

乙個字:卷。

六個字:中間商,賺差價。

社會進步,資本追求越來越好的回報率,對勞動力的控制越來越高,原本持有生產資料的人可以自給自足,沒了生產資料也沒有足額社會保障的情況下,無產者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和服務維持生計,一天也不能停。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原因是什麼?

宮生 我認為,主要有有內部 外部兩個原因 1 人口數量激增,基因多樣性增強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人類種群的多樣性也在不斷增長,加上跨地區 跨種族的通婚逐漸流行,人類的基因變異數量也隨之增加。按照演化論學說,那些有益於人類生存的 優質 變異基因產生的機率,以及被自然選擇的機率也會增大,並逐漸傳遍整...

隨著機器的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越來越便宜,演算法的重要性會越來越低?

Rihothy 說最基礎的排序。我用當代中等配置筆記本 八代i7 8g記憶體 給一千萬個隨機數排序,冒泡演算法根本算不到盡頭,估計算到電腦壞掉都算不出來,快排估計我寫的不好,用了5秒,堆排在我極致優化後只要1.7秒 Dhealth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大資料領域或者解決複雜問題時候,必須要考慮演算法...

無慾望真的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子?

JICO 愛要浪費時間浪費錢浪費精力談戀愛 要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吵架 生孩子多疼阿 生出來還要養 養還要花好多精力好多錢 你把這些經歷用在工作上沒準當上小白領了 自己住自己吃,不用考慮伴侶的意見,想買啥買啥想玩啥玩啥不香嗎?之前看到新聞,有乙個女白領,自己去美國50w買一顆健康的精子,自己生個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