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樂之城》(La La Land)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5:19:52

1樓:七頭風語者

電影還在上映的時候,中午自己去電影院看了一遍,寥寥無幾的電影院,乙個人在大熒幕前認細細感受,月光下跳舞的美好,最後蒙太奇的震撼,讓我離開之後悵然若失,魂不守舍。後來的幾天總覺得意猶未盡,還趁沒下線時又抽時間去電影院看了一遍。

過去兩三年,自己對這部電影也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和觀點。當時覺得唯美遺憾的愛情,現在似乎也並不完全如此了。

我目前的觀點:

男主是乙個不需要愛情也不需要女主的人,剛開始跟女主散步時說的你不是我喜歡的型別,並不只是打趣玩笑,而是發自內心的話。堵車時不耐煩,在餐廳彈鋼琴時遭遇不順,無視女主擦肩而去。這一切都完全不是一見鐘情的男子所應該有的反應。

女主在她生命中出現,然後離去,只是他生活中的過客與點綴,他經歷了感情的一些波折,在生活上體驗了一些原本沒有考慮過的歷程,最終依然沒有改變自己什麼。我甚至覺得,男主不僅不懷念和女主的過去,甚至沒有一絲的遺憾。

關於女主,除了舞步比較吸引人以外,我真的對她毫不欣賞。她是個功利主義者,是乙個極其自私的人。她想要的東西也從來都不是純粹的愛情。

其實最後的蒙太奇反過來也已經足以說明了,沒了男主還有其他人,陪著她過乙個模板的人生。男主的出現也沒有改變她任何東西。這一點跟《鐵達尼號》裡面的露絲截然不同。

露絲和傑克都是願意為對方冒險甚至付出生命的,而且確實都做到了,傑克為了露絲放棄了甲板上的舒適,自己泡在冰冷的水裡,不停安撫鼓勵露絲直到死亡,而露絲也徹底離開了原有的生活軌跡,用她的一生踐行著對傑克的承諾。這種確實是偉大的愛情。公尺婭呢?

表面上看跟露絲差不多,原本有乙個物件,見到男主之後為了愛情勇敢拋棄原有生活。實際上呢,露絲是為了傑克,公尺婭是為了自己的衝動。公尺婭一樣也為了自己的衝動拋棄了跟男主在一起的生活。

當然了,不同作品刻畫的角色本就不同,三國演義裡面是王侯將相中原逐鹿,水滸傳一群烏合之眾草莽流寇,金瓶梅就一堆市井小人苟且偷生,都不妨礙它們成為偉大的作品。

《愛樂之城》作品也很好,很唯美,有很多文藝元素,也能觸動人心。只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真的是非常普通。

2樓:SupremeZQY

一部純粹的關於浪漫的電影。

第一次讓我看哭的電影,也是我這輩子最愛的電影。

乙個不得志的小演員。

乙個懷才不遇的鋼琴師。

兩位追夢人自然相互吸引,但面對愛情和夢想的二選一時,雙方毫不猶豫選擇支援對方的夢想。

如果在初次相遇時沒有將你撞開,而是擁吻,用行動代替一切言語;

如果在酒館時拒絕了好友的邀約;

如果在你首次登台時第乙個站起來為你鼓掌喝彩;

如果和你去巴黎。

那麼或許一起在午夜漫步到酒吧,坐在你右手邊看演奏的人會是我。

但如今只能在最後一次對視中,幻想和你度過了餘生。

影片最後的蒙太奇和一鏡到底成了最棒的點睛之筆。

看到這裡,究竟是mia的幻想還是seb的幻想都已經不再重要。

好萊塢不愧是造夢工廠,超凡脫俗的想象力以及精彩絕倫的歌舞,與劇情故事自然的融合,中和了嚴肅而又殘酷的現實。

真正的浪漫不是脫離現實,而是直面現實,仍然保持初心的堅持。

偶爾乙個人走在路上,會下意識的吹起口哨,哼著City of star ,這首曲子總能讓我平靜下來。

3樓:葉子姐

感覺最受觸動的是最後部分,男女主多年再次相遇之後,想象時光倒轉,如果當初的一切是另外一種選擇,結果最後在一起過上完美幸福生活的就是他們。

這不禁使我反思:

1. 選擇!選擇自己堅持的夢想,堅持自己的原則。

如果當時兩個人都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原則去做選擇,不妥協,那結果完全就是另乙個模樣。可是那我們要有多強大的內心呢,我們大多像劇中人物一樣,沒堅持住就是現實,堅持住了就是勵志人生。

2. 做自己喜歡熱愛的事,總會有和你一樣的人喜歡你做的事!

4樓:Ms.Flood

電影最後,兩人再見的時刻。

從意中人,成為夢中人,到後來變成擁有各自新生活的過路人。

彼此擁有過,成全過,也許就不算錯過吧。

5樓:黎鐺君

這部電影很真實,浪漫而不虛假。

他們的生命不止有戀愛,還有生存。到了fell,男主為了穩定的收入而暫時放棄夢想,女主耐不住追夢路上的屢屢受挫而回到故鄉。這樣才更像現實中存在的人:

不是誰都能擁有月亮,沒有六便士你何以生存?

哪怕是他們依然追逐夢想,但也失去了和對方廝守終身的機會。我們活著,有太多不可得,完美結局反而是不可能存在的。

6樓:

我沒有堅持自己想要的,活該如此難過。

如果是夢想,再難也會開心地堅持下來。

人生,沒有如果。

七個月,如果是我,我不會分手,會完成拍攝後立即找他。

7樓:原罪柏拉圖

「我會一直愛你 」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是 『無論如何我都想一直和你在一起』也可以是『我們會在生活裡走散,但我心底永遠都留有你的位置。』

一定會有乙個人,他一出現,就是你的唯一。

可惜,浪漫不是生活的唯一。

每個人都一定勇敢過也一定退縮過,這沒什麼。只要記得美好的每一刻,就能證明,我們曾愛過。

8樓:

第一次看,第一次接觸歌舞片,唱唱跳跳,色彩搭配高階,每一幀都為桌布,但get不到它的好看,甚至覺得無聊,看到一半便放棄。

後來突然想要再看一次,時光流逝,卻有了全然不同的感覺,後勁十足,成為了唯一一部刷過好多遍的電影。

打動我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愛情,還有追夢赤子心。觸碰到內心深處,淚不能已。曾經的我,一腔熱血,全然不聞身邊事,夢想支撐自己度過乙個個寂寞的夜,做夢都想要成為的樣子,渴望又羨慕。

害怕被嘲笑,夢想只能藏於心底,成為我最珍貴的東西。後來過度自律而焦慮,厭惡自己碌碌無為,自責,壓力大,狀態差,惡性迴圈,一塌糊塗。自卑,把自己放到世界最低點,討好型人格,當初那個懷著誠摯夢想的我變成了乙個不悅納自己,甚至討厭自己的人,完美主義強迫症。

一頓兩三口飯,恨不得自己成為機器,變成了個自己眼中的笑話。最可怕的是自己深陷泥潭而不自知,難受到想要有人可以拯救我,特別明顯的症狀表現卻沒有人察覺。後來太差勁又不想讓人失望,只能假裝不在意,自我欺騙。

我又怎麼能夠不在意呢?我多想成為夢想中的樣子,當初的我甚至願意放棄一切,不要命一般。焦慮到後來,很害怕自己處於那種緊張消極情緒,只能逃避,逃避到後來,甚至忘記了初心是什麼。

後來的我逐漸恢復心態,卻慢慢忘記了我是誰,逐漸迷失。談論起焦慮的時光,我不懂曾經的自己為何有那麼強大的動力和內在力量,驅動力強到可怕。只能開玩笑一般得談起往事。

聽到艾瑪面試時講的故事,內心深處的我被喚醒,再次直面當初的夢想,淚流滿面,一切都沒有忘記,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或許我應該重新站起來了吧…就算假裝不在意,但我也不能欺騙自己的內心,骨子裡充斥的不甘。我還年輕、夢想一直在路上勿忘初心,方能始終。

9樓:一 一

相互成就,理想和現實的碰撞,矛盾中的選擇。覺得最珍貴的是兩個人一起步入的幻境,愛情是一場幻覺,如果真的遇到愛情,願你我永不醒來。

10樓:

最為觸動不是他們愛到極致卻迫於現實分開,也不是最後一幕恍然間見到最為契合的人,而是假設,如果提前告訴二人,未來結局會怎麼樣,他們也依然會選擇繼續走這條路。

告訴Mia,如果你參加電影拍攝,你以後會跟Seb分開,跟別人結婚生子,但你追夢成功了,成為了鼎鼎有名的影后;

告訴Seb,如果你簽約了樂隊,你以後會跟Mia分開,但最後會追夢成功,開一家自己的club。

Mia會大笑,說:「我未來真的成為影后了?那為什麼不呢,那是我的夢阿。」

Seb會反反覆覆:「jazz真的沒有消失?我的club成功了?」

但畢,二人還是會凝望對方,最後露出一絲電影結尾的笑。

上映時看的首映,沒落眼淚,只覺那天凌晨久久不能平復,乙個人吹著風在街上走了很久。

後,又反覆刷了不下十遍。

他們的愛情好純粹,也好現實。

純粹到每一刻都彷彿是身邊熱戀情侶的一舉一動,看見對方的眼裡都有星星;

現實到,都也會因為生活上的追求,而分開。

11樓:

第一次看,覺得是個愛情片,遺憾男女主最後沒能在一起;

第二次看,覺得這是一部講年輕人追求夢想的電影,雙方的愛情最終屈服於兩人夢想與現實。

12樓:wat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和朋友聊起了愛樂之城,就想起之前三刷的時候結尾的乙個細節,大概沒怎麼見人提過。

結尾男主彈琴的時候,其實最後乙個音沒有彈,而除了女主,沒有人發現。所以最後,其他觀眾都鼓掌,只有女主在平靜的看著台上,因為只有她知道這個曲子,沒有彈完。也因為她之前用心聽了無數次,所以他在等待那個被觀眾打斷的尾音。

我們錯過了太多用心聽過的曲子,也失去了太多能等待尾音的人了。

13樓:士多啤梨慢時光

如果你的生命中有這樣的人,你是幸運的。

Sebastian既無私又自私,在感情和夢想的抉擇中,他鼓勵Mia去選擇夢想,沒有阻礙她前進的腳步,沒有讓感情成為她的絆腳石。他知道她有天賦,她熱愛,她為夢想而生,而他亦如此。他們因為各自不同的夢想而相互吸引在一起,卻因為夢想前進道路的分歧而分開。

如果你的生命中有這樣的人,你是遺憾的。

在幻想的浪漫裡,Sebastian和Mia一見鐘情,繼而結婚生子,從相遇開始就沒錯過彼此相伴的點滴時光。這像是最美好的愛情結局。然而,沉醉在美妙樂曲裡的快剪壓縮完美人生,似乎只存在幻想裡。

電影裡描述戀人間分歧和矛盾的片段非常簡短而果斷,大篇幅色彩繽紛的浪漫美景彷彿在暗示美好事物總是觸不可及。

那個最終無緣陪你繼續探索人生的故人,可能某一時分,你也會觸景生情地想象千萬個「如果」。你一定想象過和他/她走向美滿婚姻的結局,你們相遇相知相愛,你們牽手、結婚、生子,像是遵循著生命的軌跡,坐在搖椅上搖著搖著就白了頭。

然而你卻忘了這樣完美的快剪人生可能只存在幻想裡,當華燈熄滅,生活的現實會讓我們走上分岔路,你們找不到或者等不到下乙個道路交匯口,卻已在途中各自綻放。

片名《La La Land》在韋氏詞典define "La La Land" as the following: "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 即一種極樂的、在夢境中一般的、脫離殘酷現實的精神狀態。這個看似可愛無心的詞,極準確、簡練地形容了影片裡的故事,同時也總結了該片想要向觀眾傳達的乙個訊息。

同時,La La Land也是影片故事所在地LA洛杉磯的別名。洛杉磯,the city of stars, 無數年輕人來好萊塢尋夢、無數人的夢想在這裡破滅,然而永遠有人在尋夢,有人年輕著,這個城市的星光永遠不會昏暗,似乎永遠都那麼美好。

王爾德曾經說過:「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我們中的一些人卻在仰望星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夢想,只是有些人變換了,有些人放棄了,而有些人一直堅持著。從內心而言,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堅持夢想的人,由衷向他們致敬。

或許,在一些人眼中,這些追夢人是孤獨的,是形隻影單的,這些形單影隻的追夢人在有些人眼中就是異類,就是傻子,就是呆蠢。但是,請你一定要靜心的想一想,細細想一想,捫心自問,是不是也正是有了這些執著的追夢人,孤單的,形隻影單的追夢人,才有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如果沒有這些形隻影單的執著的追夢人,今天的我們無法來欣賞優美的電影、樂曲,今天的我們無法來學習一些優美的詩篇,難道你能去可憐他們,說他們不是快樂的麼?還會說他們是異類和傻子嗎?

Here's to the fools that dream. 敬那些做夢的人。其實追夢的路是很難走的。

並且,真正實現夢想的人們少而又少。但誰又真能高高在上地說這些堅持做夢的人們是傻瓜呢?

因而,在純粹的夢想面前,任何善意的非善意的揣測和同情都會顯得自慚形愧。所以當我們嘲諷追夢人的天真的時候,傻的時候,只能充分說明我們的淺薄與無知,不要忘了,其實堅持夢想的他們有一顆無比勇敢的心。

影片最後在酒吧裡各自實現了夢想但早已天各一方的二人,在目光交匯的那一刻,分明是微笑著的。他們分明是開心的。因為他們都實現了夢想。

雖然,曾經相愛的他們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但是,有時候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不一定就要相伴終老,曾經的美好會讓他們用一生來回味,享受這樣的美好。

我想,在此時此刻,用拜倫的《春逝》來形容兩人重逢的美好:

If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with silence and tears.

若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

我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

I trace it all back, to that

多年之後當我回顧,我想起

Her, and the snow, and the Seine

她,那雪,那塞納河

Smiling through it

笑對著人生種種

She said

她說She'd do it, Again

倘若有來世,願再從頭來過。

愛樂之城lalaland的結尾是誰的幻想?

男主的初次見面的場景裡,男主改變了行動,親了女主。老友相見的場景裡,男主改變了行動,拒絕了朋友。首次登台的場景裡,男主改變了行動,參加了演出。如果是女主的幻想,女主在幻想裡要求男主應該如何如何,這未免也太頤指氣使了。而幻想自己回到過去,幻想自己如何重新做的更好,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所以是男主的幻想,...

情侶一起去看la la land(愛樂之城)是什麼感受?

劉浩天 在美村上學的我來答題我和閨蜜兩個渴望愛情的少女一起去看的,然而發現整個放映室都是白髮的老夫婦們。很美好的乙個瞬間是當影片中Mia和男主第一次吵架奪門而去,男主無奈收拾食物烤糊的烤箱的殘局時,坐在我們前面的那位老太太對丈夫輕聲呢喃,We ve been there.喜歡這句話透露出的對過往經歷...

電影《愛樂之城》中有哪些值得留意的小細節?

HEDOKI Mia張貼的海報 給了Tonight這幾個打字特寫 畫面切到演出結束 Seb以為雜誌社採訪是下一周 準備離開參加Mia的話劇 結果小黑回答 it s tonight 去電影院看了四遍 準備刷第五遍卻下映了 Skylor 派對結束後男主說順路去陪女主找車,兩個人繞了很久,在女主開車回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