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裡什麼是 敘事 ,或者 巨集大敘事 ?

時間 2021-05-06 02:33:18

1樓:水廿八

所謂「巨集大敘事」,可能在文言文裡面只有三行: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先寫了先天條件、在寫了目前狀態、最後寫了意圖。其實每一句都氣吞山河。尤其是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每每讀起來都會想哭。

2樓:過天涯

前面知友說:史料是原始資料。

歷史學是壓縮演算法。

敘事是有失真壓縮。巨集大敘事是追求壓縮比,不在乎精度的有失真壓縮。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好. 不過我想補充一點.

我覺得是類似於通過nlp,,對原始資料進行語義提取的抽象處理.

3樓:Mr.宋

個人認為,巨集大敘事的實質是政治需要,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支撐框架……屬於歷史與政治交融地帶的模糊性產物。學習中,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4樓:Celia.C

粘一下李劍鳴老師的一段話:

「從事史學理論研究的人,對於「巨集大敘事」也有不同的理解。許多人習慣於把「巨集大敘事」、「元敘事」、「主導敘事」作為可以混用和相互替換的術語。但是,美國學者艾倫梅吉爾在論及歷史的「一致性」(coherence)時,區分了四種不同層次的敘事概念:

「敘事本身」(narrative proper);「主導敘事」(master narrative),相當於「綜合」,即宣稱可以為歷史中某一部分提供一種權威的敘述;「巨集大敘事」(grand narrative),宣稱可以為全部歷史提供一種權威的敘述;「元敘事」(metanarrative),通常是對無處不在的上帝或理性的信仰,可為「巨集大敘事」提供合理性的支撐。另一位美國學者小羅伯特伯克霍弗,則用「偉大故事」的概念來指「各種區域性歷史」的「大語境」,也指能為所有歷史敘事提供「合法性」的「被構想成歷史的整個過去」。他還舉了一些例子作說明:

「資本主義、民族主義或帝國主義的興起和擴充套件」的故事,塑造現代世界的「巨集大轉變過程」,斯賓格勒關於西方文明衰落的描述,馬克思關於歷史上階級鬥爭階段的描述,都屬於「偉大故事」的範疇。他把「偉大故事」說成是乙個比「元敘事」更大的概念,可以包容所有的元敘事。但實際上,他說的「偉大故事」只是歷史研究中的「巨集大敘事」而已。

此外,還有學者把「巨集大敘事」界定為「全體人類的(有開頭、中間和結尾的)故事」。」

具體參閱李劍鳴《「巨集大敘事」的浮沉》

5樓:

敘事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作為歷史學你擺脫不了敘事。但巨集大敘事就有一點問題了,如同第二位同學所說,巨集大敘事認為歷史必然有規律,歷史發展成現在的樣子,有其隱藏在眾多歷史事實背後的本質線索。換句話說就是「目的論史學」。

就是說,你預設了乙個結論(什麼主義啊,發展方向啊,當然很多史學家不承認自己預設了結論,認為自己是客觀的),然後在歷史中找事實去證明自己的結論。(兔國歷史學家為了防止被打臉,提出主流和支流的概念)

問題就是1、你預設的結論不可避免的受到現實社會條件和自身認識水平的制約。時代一過,就不適用了。結果就是被歷史打臉。

中國近代史學史有其明顯,范文瀾用在近代史的革命敘事體系中用妥協派投降派影射蔣介石,還有非黑即白的價值判斷,史學為現實服務,後文革發展到極致。改革開放後,80年代興起的晚清史研究熱潮,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正面價值的肯定,都在迎合乙個新的時代。但是他們能站住多久?

革命史正規化已經讓很多人厭煩了。

2、歷史敘事本來就是乙個主觀的事情,得出怎樣的結論,選擇怎樣的材料,如何對材料進行編排和把握,都沒有固定的規律,也不能有固定的規律。歷史學變成「主觀之學」。後現代史學更是發展到了極致,作為文字為載體的歷史敘事必然是主觀思想的產物。

不可能有「永恆」的意義和價值。

最後我想說,巨集大敘事反映了任何時代歷史學家的「本能衝動」,但是它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歷史。

什麼是元敘事?

許立陽 有一類問題在語言結構的層面上就難以回答 意思 是什麼意思?如何解釋 解釋 意義 的意義是什麼?這種問題之所以難以回答,是因為敘述本身必須基於定義,而定義其實也是一種敘述 你相信的敘述,最終你會發現敘述作為乙個本體是找不到根基的,那怎麼辦呢?乙個辦法是,規定乙個基本的敘述存在,所有敘述都基於這...

為什麼知乎上有這麼多無背景無細節 巨集大敘事詢問產品解決方案的問題?

有的人可能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來這裡,也有人是為了了解乙個陌生領域來這裡。參差不齊的提問太正常了,菜鳥就是需要引導,月經貼自有價值 回答精英的問題,你就精英了?回答草根的問題你就草根了?要是這麼不屑,本身你問題也和其他那些你不喜歡的問題,是乙個性質,50步和百步的差別。 王偉瓊 我認為 1 知乎應該要...

什麼是建築的敘事性?怎樣的建築才具有敘事性?

謝東方 假如你認同安迪沃霍爾拍的帝國大廈是一部具有敘事性的影片,那麼你在牆上開個窗洞,建築就具備了敘事性。敘事沒那麼複雜。建築學中的敘事性,好像從來沒有乙個明確的定義,以至於任何一種傳達資訊或者包藏意圖的設計手法都可以被解釋為敘事的手法。那麼也可以反問 是否存在不傳達資訊 不包藏意圖的建築設計?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