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明韓流的所謂新潮是淺薄的?

時間 2021-05-30 14:56:22

1樓:

管你什麼內不內涵,喜歡就完事了。

現在有歐美好萊塢,印度波里活,法國香水,公尺蘭時裝周,日產acg,韓產愛豆,抖音,快手,泰流等諸多產品,供各位司儀,觀眾朋友們享用,爽就行了。

2樓:

怎麼定義新潮?怎麼定義淺薄?你說的韓流包括電影電視劇集本質歌手還是只看愛豆文化?什麼程度算哈韓?什麼程度算失去理智?

我入韓圈到現在也沒有很久,入坑5年,開始追活動不到3年,期間看了不下40場演唱會,按照題主的說法我應該可以算失去理智了吧?

空虛不空虛都是看個人需求,就像有人喜歡打遊戲,有人喜歡逛街,有人喜歡運動一樣,個人選擇罷了

3樓:「已登出」

這個問題啊~我就強答一番

這要看追韓流的人本身追求的是什麼?題主不能以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別人比較好

我猜題主覺得韓流讓你覺得空虛是因為你本身對舞台追星這些事情不熱衷,你從門外看覺得韓流讓人變得瘋狂,覺得裡面空無一物平平無奇卻偏偏吸引了這麼多人,你想不通。

但是追韓流的人也分很多,每個人精神需求不同,做出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

往深一點看,追韓流也是有自己的學問在的,從事相關行業或者願意挖得比較深的自然能獲得一些硬核知識,學到乾貨,比如資料分析;比如舞台布置;比如概念解析;比如追星人必備技能,會有動力學另外一種語言,學ps pr ae

本來追星就是一場個人獨角戲麼,個人選擇中的一類,全看個人,不是什麼大事,也沒必要這麼深入去分析別人怎麼想

4樓:見秋已知冬枯悴

要說流行的東西是淺薄的,那也沒錯,因為如果不夠淺薄,就不會流行。但是道在屎溺,如果核心的東西不夠強大,就不會有足夠的粘性,一直粘住那麼多人,一直流行。

要說核心問題,篇幅太長。簡而言之,就是韓流的吸粉模式,是有跡可尋的。幾乎所有人都是先被其外表吸引,驚嘆於美,後被他們所表達出的善良牢牢圈住(包括但不限於韓綜韓視及kpop系偶像),最後被那種純粹與真誠深深打動。

這一模式就是韓流文化的核心,就是他們販賣的終極商品是「真善美」,從圈粉效果上,美>善>真,但從受眾忠實度上,真>善>美。

韓流要用這三條腿走路,才能一直流行。反證就是南韓電影,總是用力過猛,以至於瘸了幾個腿,相對而言,比其他的韓流產品就要低調多了。

這個問題延展開來,結合南韓的情感表達,興盡文化,大有可寫之處,但手機打字,太不痛快,只能暫且放下,有人看再說吧。

如何評價聯想的小新潮7000?

何事秋風悲畫扇 18年買的,到現在越來越卡,開個機都要快一分鐘,現在連校園網頁面也點不開,散熱就是個屁,風扇吹的老大聲,一摸還是那麼燙。 這個真的是氣死我,我jio著價效比挺低的,我買的那個五千多的那個,配置應該是最高那個,我還買了個15寸的,當時我爸忽悠我說,15寸的好,玩遊戲啥的好,我後來發覺,...

如何評價現在的韓流狀態?

整體來說的話並不如以前樂觀。現在南韓造星制度面臨的問題主要就是僧多粥少而出國也越來越難。1.隨著南韓進入資訊時代,首爾成為全世界網速最快網際網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資訊逐漸碎片化,市場需求變得五花八門,愛豆這個職業的受眾面越來越小,早期的南韓愛豆多為大眾情人國民兒子國民閨女路線,現在都主要走風格化路線...

你是怎麼進入韓流圈的?

離人不挽 前不久回答過乙個相似的問題。18年的時候偶然看了偶像練習生,知道了原來是搬的南韓的produce101,就去看了韓版,追了碗的一些綜藝。18上半年的時候,宋雨琦在國內也算小有名氣叭,開始喜歡cube家的藝人,那時候pentagon的shine每天迴圈,真的太好聽了。暑假的時候看了幾個打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