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絕殺慕尼黑》?

時間 2021-05-06 01:53:59

1樓:努力學習的小佳

很燃的一部體育電影,算是看到的第一部俄羅斯電影,最後三秒鐘蘇聯勝出的結局反轉很扣人心弦。教練帶頭代表蘇聯國家隊去跟美國隊打球,遇到的問題不得不說是前所未有,最後為了家人,為了祖國奮鬥到最後一秒,贏得奧運會冠軍,很勵志。高大威猛的蘇聯男人,為榮譽而戰也有呆萌為家人努力的一面,真實故事背景果然很不一樣。

2樓:

你以為的是不入流的球隊通過刻苦修煉最終終於戰勝大BOSS?然而事實上是千年老二對籃球老大的一次逆襲…可以說是少有的反向黑了自己一次的電影…

3樓:飢餓的漢堡包

先不回答,只想抖個機靈:

要不是青年X教授穿越回蘇聯打籃球,你們蘇聯人能贏?之所以下半身癱瘓那可是打籃球留下的後遺症啊

這個片段讓我挺感動的

約好女主穿著婚紗在民政局登記結婚

X教授掏出空氣愛心像投籃球給遠方的女主

這次則是女主空投給X教授

讓X教授回血絕殺

4樓:水藍色眼淚

本對籃球興趣不大,猶豫了一下。幸好我看了,這也太太太燃了吧!這部《絕殺慕尼黑》整體節奏緊湊,抑揚頓挫拿捏的恰到好處,敘事節奏感相當的好。

最後將近一小時的復刻了那場緊張窒息的決賽,攝影、剪輯、音效表現近乎完美,這片的整體觀感已經和好萊塢成熟的體育型別片無異了,熱血程度更甚。無論懂不懂籃球,這片都非常值得一看。

5樓:yangyangyang83

剛剛在央六看了《絕殺慕尼黑》。裡面的情節看的我很有感觸,感覺導演很用心,細節還原的很好。雖然最後幾秒成了公案,不過雙方的付出通過電影也體現出來了。

翻看前面各路大神的文章,才知道不光蘇聯當時不容易,美國也是各種問題。雙方客服各種困難站到決賽場上,並且戰鬥到最後一秒,感覺非常感人(低頭看了看遮住腳尖的肚子,繼續感動)。

記得很久前和爸爸在央六還看過一部美國的講牙買加雪橇隊的電影,名字不記得了,只是記得那種突破困難和無懼詆毀的精神。記得那天我和老爸看完之後,半天兩個人誰都沒說話,被劇中的人物所感染,很久之後都是我們之間的話題。轉眼十幾年了。

6樓:鐵流

這些隊員來自立陶宛,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喬治亞,他們曾經團結在同一面旗幟下,並肩作戰,贏得榮耀,在閃光燈中緊緊擁抱。

如今,他們不再屬於同乙個國家,不再屬於同一段記憶。甚至他們如今各自的祖國,有些已經將槍口對準了彼此。

他們曾經是家人,現在卻是路人甚至仇人。

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7樓:海闊天空

「只要活著,一切皆有可能。」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題明確,主線清晰,情節連貫、節奏緊湊,就打下了堅實的製作與演繹基石。

再加上良好的製作以及功力到位的演員,成就了《絕殺慕尼黑》的精彩。

8樓:突然消失的步槍手

真實歷史裡的慕尼黑賽事

9樓:銀背大猩猩

在《絕殺慕尼黑》中,最後蘇聯隊底線發球,長傳絕殺美國隊的那一刻,我想起了2023年NBA總決賽第四場的比賽

當時是公牛和爵士爭奪總冠軍,前三場兩隊戰成1:2,公牛領先。

第四場爵士主場對陣公牛,最後一分鐘,爵士72:73落後公牛1分, 此時公牛球權,喬丹擋拆後中投沒進。

斯托克頓拿下籃板,傳出了乙個世紀長傳,球從後場直接飛到了前場的馬龍手中,馬龍低手上籃命中,爵士74:73反超公牛1分,準絕殺。

還剩44秒,公牛球權,在一陣傳切之後,科爾(勇士隊的主教練)外線三分出手,沒有投中,霍納塞克(太陽隊和尼克斯隊的主教練)保護下籃板。最後爵士78:73戰勝公牛,兩隊大比分戰成2:

2平。後來的第五場就是喬丹著名的「流感之戰」,第六場是科爾至今最值得吹捧的絕殺,公牛連下兩場,4:2戰勝爵士,捧起了奧布萊恩杯。

公牛王朝是偉大的,但是這種偉大是因為有了爵士、馬龍、斯托克頓、斯隆這樣的對手而彰顯出來的偉大。

這些挑戰者值得我們尊敬,不管挑戰是勝是敗。

當然也想起了《灌籃高手》,湘北和山王,櫻木絕殺的那個球,熱血沸騰,我的青春。

2023年NBA總決賽G4爵士戰勝公牛

10樓:John

各個國家都在搶占宣傳高地,當然,還是燈塔國領先。

燈塔一直宣稱那場比賽是黑哨,是賴皮,拒絕銀牌到現在。

但金牌就是前蘇聯的,最為繼任者,俄羅斯當然可以、也應該好好宣傳。

叉個題,希望「攀登者」有好成績

11樓:

看完覺得特別好看非常激動人心

這種熱血青春的感覺我一直都忘不了很激動很愛這樣的集體

12樓:Simon嘿

體育競技精神,不到最後一刻是不能放棄的!而且這種型別的電影在電影市場裡也算是開了乙個先河,畢竟此類影片只有之前熱映的《摔跤吧,爸爸》才會有感同身受、振奮人心的感覺吧!站在政治背景下,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到結尾沒有乙個鏡頭不是吸引著觀眾的眼球,看完被深深的被震撼,裡面很多人物都令人敬佩、感動

13樓:我不是唐顯生

每一場的勝利都來之不易,電影把視角放在教練身上,而不是放在某個明星球員是很重要的選擇,通過教練我們才了解到除了賽場,還有各個方面的壓力,在所有人都不抱有希望時,當時間只剩下三秒時,教練和球員仍保持希望,而絕殺奇蹟就發生了。這個教練無疑是模版般的教練,嚴格的同時又富有人情。當然影片有兩國的交鋒,但是我覺得影片最後回歸了籃球這項運動上,籃球的魅力上,將全球各地的人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

14樓:菜雞攻城獅

昨天晚上無意中看到優酷更新了絕殺慕尼黑,這部廣受好評的電影上映的時候一直想看沒看成,所以昨天看到的時候感覺有點驚喜,就是那種當時很期待的事情錯過了,然後現在突然就擺在眼前唾手可得了。

先說總結,個人感受這部電影有點過譽了,情節老套,看到開始就猜到結局的系列,唯一意外的過程就是最後兩次重賽最後三秒。這個意外,在我的認知裡,實在是太過荒唐,難免讓我覺得為了營造這種神奇的大反轉刻意為之,沒想到我去查了一下當年這場比賽,這居然是真的。。

從開始加蘭任上任我就大概猜到了。脾氣倔強,力排眾議,不按常理出牌,反正最後就是做成了,很多電影裡都有類似這樣的人物存在,可能這樣才會凸顯他們的不一樣吧,對了,這種人還有乙個特點就是之前並沒有很亮眼的成績,反正這種時候出來力挽狂瀾就對了。

到美國的街頭籃球輸給街球手,也是讓我匪夷所思,蘇聯在當年籃球領域,已經是頂級強隊的行列了,而四個主力球員打不過街球手。而且 「先後在2023年和2023年的世錦賽上兩度擊敗美國隊,更在2023年的世錦賽上第一次成為世界冠軍,儘管美國派往世錦賽的隊伍水平不如奧運隊,但這至少說明,美國隊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引用自網易體育),這不過十年間的事情,那麼蘇聯球員真有這麼恐懼美國隊?

這部分的鋪墊是否用力過猛?

到了決賽,看得我又是一臉懵,美國隊教練指示球員去把對面主力搞下去,這種劇情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難道籃球領域的常年霸主就是這樣得來的?未曾考據史實,但是個人感覺這部分的情節實在是太過於荒誕,讓我難以相信這部分的真實性,強硬並不等於骯髒。

最後收尾部分,著實讓人感動,不過對於我個人而言感動的高潮並不是最後所有人把獎金給了教練加蘭任,而是比賽結束後坐在籃球架下流淚的謝爾蓋。

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完全是來自於對籃球的喜愛,但是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和我看完電影的感受實在是有一些落差,所以我最多只能給他7分。

15樓:劍聖

那個時候的國際冠軍運動水平可真是低下,基本上都是勉扣,沒有現在的人這麼飛來飛去。

那個時候籃球員可真窮,尤其是蘇聯。

那個時候的訓練方法也很不科學。

學到一種草創精神

也學到一種純粹的打籃球的快樂

16樓:貓狗一窩

本來一直看下去是從平靜向激動轉變,最後高潮部分除了感嘆淚目,竟然還覺得很搞笑好嗎!我知道是歷史還原,所以想到那時能親眼目睹的人得多懵逼。

按理說蘇聯的水平能有那個表現已經非常牛叉了,按理說蘇聯打美國的經驗不算多能幾乎一直領先已經說明基因很棒了,按理說最後兩次改判蘇都沒把握住機會掐指頭算概率冠軍就是美國了,可是硬體設施和人肉識別都失靈,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蘇聯人民是懂得這個道理的,這就叫「天時地利人和」。

17樓:「已登出」

好電影!

全劇通過體育,既反應出了當時的政治情況,更用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很多細節!

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一部正兒八經的勵志片,比那些流量明星演的無鬧劇強太多!

18樓:瘦孑

1.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2.勝者別自負,敗者別氣餒。

3.盡心盡力做到最好,不靠任何手段也能得到好結果。

上一部如此讓人亢奮激動的還是6年前看過的勇敢的心了。讓人感嘆的電影。

19樓:木子馬馬馬

6月26號在深圳馬成,下午2點45場,6號廳情侶專場~全場6個人,後面兩對情侶~

最後乙個進場,乙個小姐姐獨自坐在我在座位邊上,我坐下後電影全程沒有一句交流,小姐姐一直把手放在臉上,我目視前方,餘光卻在別處~

散場後,小姐姐很有氣質,一種青春的感覺~

20樓:未來

關於最後三秒的爭議和出bug的計時器:

這是電影唯一一處可以引起較大爭議的藝術加工。在電影的鏡頭邏輯編輯下,無疑引導人們相信在第一次的3秒攻勢裡蘇聯隊只拿到了1秒的時間。

然而實際的影像資料卻證實,在第一次調表之前計時器上顯示「00:01」,這符合電影描述;而蘇聯隊第一次3秒攻勢失敗,美國隊開始慶祝時,計時器上顯示「00:50」,這也符合電影描述。

那麼,發生了什麼讓計時板從00:01變成了00:50呢?

電影,乃至蘇聯側的意見是,計時器出現了技術故障,最後顯示的00:50是bug,蘇聯隊因此沒有獲得完整的3秒鐘。更進一步,電影暗示蘇聯隊只獲得了剩餘的1秒鐘。

這種觀點的問題是,如果計時器從00:01開始,要怎樣的技術故障才會讓它停止的時候停在00:50而不是00:00上?正如片裡的蘇聯領隊自己吐槽的那樣。

而美國隊的意見是,當時計時器的操作員因為突發狀況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因為蘇聯隊主教此時爭議的內容是要一次暫停,而不僅僅是再給3秒鐘),所以未能及時將表調到00:03,而是慌亂中從00:53開始,計算到了00:

50停止,雖然方法錯了,但蘇聯隊獲得的時間是正確的。

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現有的影像資料裡沒有人拍到過計時器00:53這一刻,而如果操作員已經手忙腳亂了,誰來保證他沒有因慌亂調表成00:52甚至00:51?

此外,歷史上,國際籃聯主席在第一次爭議時就下場出聲,要求再來3秒。而電影為了強化最後一刻的緊張感,把這位友軍的出場放到了第二次3秒時,這就造成弱化了「3秒又3秒」給美國隊帶來的焦躁和憤慨。

而如果我們翻出當年的錄影,從第一次3秒裡蘇聯隊拿到球開始計時,計到終場哨響起,雖不足3秒,但相距不遠。

這就造成了這場比賽最大的爭議點,也就是就結果來看的話,這場比賽超時了不止3秒,允許了蘇聯隊當晚的最後一次絕殺攻勢。而圍繞著最後3秒,大家又扯皮似得鬧出了很多小一點但一樣有衝擊力的爭議,為這場比賽增添了更多的奇特色彩。

但好在電影沒有集中化筆墨在這些充滿政治惡臭的扯皮撕b上,而是以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態度,集中力量在體育精神的刻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溫度上。最後的部分雖然剪輯上存在小瑕疵,但細心的也會注意到第一次3秒攻勢時底部的字幕計時悄悄消失了,如果創作團隊真的想塞私貨,完全可以在那裡加個1秒的倒計時,但他們沒有。而只是客觀的呈現了「00:

01」和「00:50」兩個真實存在的時刻,以及蘇聯隊領隊的抗辯過程。中間的緣由留給了觀眾自己判斷。

不管勝負的爭議如何,那一晚蘇聯隊展現的拼搏精神和籃球水平是值得肯定的,「此刻你們在奧運會球場上領先美國隊10分,記住這個歷史時刻」。而勝負並不比比賽過程重要。

《絕殺慕尼黑》中有什麼有趣的細節?

御龍張 影片剛開始沒多久,加蘭任在球場看老教練訓練,領隊過來和他說預算跑下來了,說了一句 這幾天為你這事我頭髮都跑白了 加蘭任看著他的禿頭說 看出來了 Rambo 800 蘇聯體育局領導的電視機是黑白的。喬治亞鄉村的電視機是黑白的。美國街頭籃球小子的電視機是彩色的。國外帶回來的毛衣,收音機。蘇聯國家...

如何評價拜仁慕尼黑的阿拉巴?

Tiffany 阿拉巴在瓜帥手下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 已經成為一名全能球員,可以打多個位子,我最欣賞的就是這樣的球員,全能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遠一點的例如恩里克,科庫,近一點的庫伊特。保守高度的靈活性,當隊友丟掉位子,去補位的時候不會覺得陌生。總之,他能力無限 克洛澤公尺洛 可能是世界第一左後衛。然...

如何評價拜仁慕尼黑在2016 17賽季丟掉歐冠和德國盃?

風林火山 就是安胖的鍋,上賽季還是堪比皇馬的替補席厚度,這賽季變成青黃不接了。拜仁替補席上的基公尺西 科曼 桑謝斯都是金童級的小將,絲毫不比摩納哥妖人差,結果這賽季全摁替補席上把狀態磨的一乾二淨。這幾個人比皇馬的阿森西奧巴斯克斯可強多了。跪求安胖不要再禍害拜仁了,早點走人吧,他比起馬加特還不如,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