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媽 岡田麿裡 的劇本為什麼感情這麼細膩真實,觸動人心?

時間 2021-05-30 03:13:58

1樓:乙個退乎的閒人

不請自來,關於岡媽,個人也沒看過鐵血和迷家,那朵花只看了六集就看不下去了,完整看完了離別之花的電影,還有上個季度的女高中生

和題主的想法剛剛相反,個人很不喜歡岡媽的風格,甚至認為她和她的粉絲正在糟踐所謂的「感性」(不過她寫的女高中確實還算有趣,就勉強忍下了她在人物動機構建上的問題,當然,本來女高中生的行為邏輯就比較符合岡媽本人的思維,所以問題看起來並不嚴重)。

岡媽最大的問題前面 @艾蕾 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我這裡就簡單補充乙個點,在離別之花那部電影裡,蕾莉亞最後果斷地離開女兒的場景,很多人都在詬病這樣的情節,但是不得不說,即使作為乙個男性,我也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認同)岡媽這麼寫的內在邏輯,對於岡媽塑造的世界觀而言,當「離別一族」離開原本世代生活的土地時,就意味著他們要學會習慣、忍受、理解與它們壽命不一,且紛爭不斷的世界的人的相識,相知與離別。因此,「離別」的意義就是電影闡釋的主題,而離別之前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最終一刻的離別鋪墊的,所有人都必須學會從離別中理解羈絆的價值,親子,情人,朋友。所以蕾莉亞必然不可能長久的與女兒相守。

但問題在於,傳統故事敘述中,必然包含形式邏輯與內在邏輯兩者,形式邏輯就是乙個角色在故事特定環境下的必然選擇(或做法),比如衛宮切嗣必須拒絕聖杯,這不僅僅是設定和本傳連線的內在需要,更重要的是,他是衛宮切嗣個人理念和現實情況碰撞下的必然結果,而內在邏輯則是主題對人物行動的乙個指向性的要求,就比如在尼爾機械紀元中,最後9S必須誤會A2,因為一旦9S選擇了與A2和解,那麼他就無法與這個無意義的世界和解,他必須做出選擇。

而總的來說,能夠做到兩者兼備,就是公認的佳作,缺少任何一環,都有可能留下爭議。而岡媽的問題恰恰在於,她的內在邏輯過於感性(或者說任性),比如那朵花裡的所有角色那種無底線的內疚,卻又不能從中挖掘出更多人性中的共性,使人產生共鳴,只能強行堆疊角色感情;同時不在意形式邏輯。內在邏輯的過度感性使她無法理解超越個體的命題,形式邏輯的忽略使她對任何筆下角色的行為都缺乏直觀的動機。

比如約束之花。

在小格局的作品中尚且能夠憑藉著人心對周圍事物的影響讓觀眾理解她的瘋狂,然而當格局放大,理性的缺失直接就摧毀了她的感情對世界的所有妄想。

2樓:Jerry Wang

果然一旦關於岡媽的帖子裡的回答就大多數鐵血鐵血的,充斥著高達粉們對於岡媽寫爛了一部高達的憤怒與偏見,然後還喜歡捎帶上迷家來輪岡媽。他們從沒有好好看過岡媽真正的好作品,也根本不是這種型別作品的粉絲,為噴而噴,覺得噴岡媽才是正義,真的是小孩子到極致。奉勸這種型別的人,好好呆在你們圈子裡,看你們喜歡看的,說你們喜歡說的,而不要到別人正經提問的帖子下來各種無意義無腦地黑,帶歪提問人。

3樓:

前提就錯了,岡田屑的作品與其說細膩真實和觸動人心,倒不如說是無病呻吟和強行衝突。劇本裡充斥著全世界都要圍著我(指編劇轉的神奇世界觀

我倒是想問問她為什麼這麼喜歡跳出自己粉絲圈給其他人喂屎,糟蹋了平成最後一部正經高達感想如何?

4樓:wee

三日月被她強行寫死之後,回頭再看她寫的劇本,我就明白,她所謂的細膩只是「做」而已罷了。

劇情的邏輯只是我以為的邏輯而已。呵呵

5樓:乙隻可愛的汪汪

岡媽的鐵血簡直敗筆開頭賊好結尾爛尾

細膩的心理描寫和角色互動較適合寫感情相關的作品比如校園或者戀愛但真的不適合機甲和巨集大世界觀作品想想創聖.....我窒息

岡媽的青春校園戀愛作品全是我當年的白月光

對於她寫的感情故事我還是很喜歡的!

但是高達不行舉個例子 00和鐵血

鐵血定位太有問題了乙個擅長寫細膩感情的編劇你讓她寫巨集大世界觀肯定完蛋而且兩部都不是正統uc。 00bug多,但是完爆鐵血

水島的00 給我的感覺是「寫感情是不可能的,我是不會寫感情的。我只會寫打架。為了巨集大的世界觀和陣營對抗,我可以砍掉小情小愛。

但我又想要女性使用者,所以我請高河弓。」劇情和角色的定位十分明確。最後也蠻成功的....

乙個擅長巨集大世界觀的監督砍掉細膩感情用耽美人設補漏。給觀眾一種「帥哥不需要感情我們自己可以寫爆。」然後原作美滋滋打架同人原作雙開花。

他把故事重心放在了陣營矛盾上。而角色只是個棋子。但是如果這樣。

角色就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而角色最吸引人的就是情感。比如愛情。

友情。這些在00裡都相對淡化了。於是水島給角色乙個美麗的外包裝。

讓他們都好看。大家可以私下自己搞。

鐵血的看頭都是不痛不癢的感情互動(但確實寫得蠻好) 比如三日月的性格描寫和角色互動很多小角色就算出場不多,但也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覺得這是好的嗎?也許是。但是在巨集大世界觀作品裡,這絕對是個bug。

高達的世界觀要麼寫小人物為了生存往上爬。要麼寫大陣營之間的pk 。畢竟開高達為了啥?

不就為了抗爭嗎。但是你乙個人咋開高達。所以主角必須在乙個影響世界發展的組織裡。

不是陣營組織就是反抗組織。

這兩部都是非uc(應該吧)反抗組織 。

岡媽太注重小人物感情了。鐵血世界觀很大。畫風也不好看。

導致大家都不知道關注點是啥。後期也因為太關注人物塑造劇情變得亂七八糟。因為太在乎人物沒法控制大局發展。

你想想,隨便乙個小角色死了。大家都能哭成淚人。那你說還怎麼打架?

戰爭不就是一死死一片嗎....如果配角全都塑造的有血有肉。那死哪乙個。

都會對觀眾造成影響。因為觀眾太在意小角色們的發展了。總之。

這些角色讓岡媽無法好好關注大局。她侷限在角色裡了。我們也侷限在角色裡了。

而00可以為了陣營矛盾讓主角團的組織全滅。因為角色都不過是故事發展的棋子。個人看頭相對要小。如果沒有美型畫風。我相信00絕對會gg。高河弓真的請對了。群像劇

6樓:李林

反正我也不看高達迷家

啊哈哈哈,無法看到作者缺陷的一面就無法理解她為什麼會有優秀的一面。

岡達的人物感情塑造的其實並不差,風評被害是因為岡媽在劇情走向上各種想當然,然後作為導演的長井龍雪沒拉住岡媽在劇情上放飛自我,鐵血作為岡媽的汙點(特別是鐵血第二季46話後半段到結局全是岡媽作為指令碼),是不可能躲得掉批判的。

首先,岡媽擺脫不了個人小確幸的心態,雖然她能把角色微妙的感情變化寫的很豐富,但是把個人感情放大到世界變動,特別是高達這種注重個人能影響世界走向的作品上,岡媽就非常的縮手縮腳。世界是會變化的,但是要建立在和平的自我演變下,主角只是裹夾其中的棋子,整體立意其實很好,很適合拍深受白左喜歡的二戰題材影片,但是岡媽寫的卻非常拘謹,甚至故意去套黑幫電影(還是很港式的)路子,說明岡媽確實無法理解個人在革命中的真正意義,她對於個人對於世界的影響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

7樓:五十公尺深藍

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主要原因是性格

岡媽是乙個敏感的女人,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她很像劉若英,3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和母親外公居住,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缺少父親在童年的影響會缺少一些理性的東西。

更嚴重的是,日本校園也會有比較嚴重的霸凌(這在全世界是一樣的),幾乎是乙個自閉患者的岡媽從小學就很少上學了,性格使然,她的作品可以看出來劇情會更多受到感性的因素如感情推動而不是理性的動機,簡單來講就是缺乏動機。

很可惜的是,我沒看過《迷家》和《岡達》,但從《真實之淚》《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岡花》等等岡媽好的作品,巨大的感情會掩蓋動機的缺失,但是從指令碼家的角度來說,又要維持劇情的合理,簡而言之,只能通過自己性格裡的多愁善感來彌補,這就是岡媽。斗膽直言一句,讓她寫鐵血是強人所難,原因讀了下面就懂了。

當時上海電影節的時候,我看的直播,一開始很羞澀,不太說話,能看得出來幼年的病還有所影響,直到讀到粉絲來信的時候知道自己的作品得到承認,潸然淚下,後面才比較放的開

她是乙個很純真的女人,很可愛,她理解的戰爭是很簡單,就是過家家,但是偏偏戰爭是乙個很理性的東西,是高達不適合她。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clannad》裡的岡崎朋也?

poppy 換做任何人如果也是朋也那樣的人生經歷的話,恐怕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了。有些人是站在完美聖人的角度,想當然地要求正面人物必須完美,其實我倒覺得不完美的平凡人才是更加能夠打動人心的 更具真情實感的。另外可能中國和其他很多國家的傳統觀念也有差異,中中國人往往特別看重親情,尤其看重下一...

為什麼劇本殺裡情感本和歡樂本的火爆程度遠超推理本?

fayawnm 很直白的來說,乙個遊戲要想長久活下去只能越來越簡單准入門檻越來越低。從玩家來說,就是大部分真的不行的,玩不了硬核本,可能因為懶可能因為還原能力不行可能以為邏輯不行各種原因總結起來就是真的不行,而且這樣的人佔大多數。相比較而言,情感本歡樂本佔比自然多,當然玩的妹子自然也多,就我發現對於...

進擊的巨人裡艾倫為什麼要讓吃媽巨吃掉自己的媽媽

因為他是SB,諫山創更是個SB,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她媽基本是死定了,他什麼都不用做,她媽也會被巨人吃掉,但是諫山創選擇了彈幕最多的一種。 諫山創的伏筆 反轉好戲 故事首尾呼應 從根本上否定了艾倫的自由 他從來沒有理解自由真正的含義 從出生起也從來就沒有自由過 剝奪無辜生命獲得的自由是非正義的 絕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