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是枝裕和的《奇蹟》?

時間 2021-05-11 22:29:22

1樓:Favor

柔和細膩的故事,如柔軟微甜的輕羹。

孩子們最終明白了,兩輛列車相遇的一刻與奇蹟的降臨並無關聯。

他們雖選擇默默地接受現實,但內心的夢想卻更加堅定。

世界並非精彩完美,有時有些殘酷;

生活並非圓滿如願,有時有些煎熬。

但孩子們純真,大人們善良,我們就足夠期待奇蹟、感恩夢想。

哥哥說,「比起家來,我還是選擇了世界」,這種釋然,是突然間的成長,是對家人、對生活更深的愛。

弟弟全力嘶喊,是為了父親,為了生活,為了心中的「奇蹟」。

生活之所以雋永悠長,就是因為那種真實平淡靜謐吧,其中夾雜著與花草的不期而遇,與家人溫情的閒談,還有那藍色冰棍的記憶。

2樓:歲月在 我在

也許世上本就沒有奇蹟,有的只是心中的願景。破碎的家庭,哥哥和媽媽、弟弟和爸爸。剛開始總覺得哥哥航一的願望太自私:

只是希望火山噴發,這樣一家四口就能一起生活,倒是弟弟龍更加透徹,照顧好父親的同時,能夠全然投入自己的生活。但是對於乙個十二歲的孩子,你還能夠要求什麼,對於航一來說,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就是他的全部,就是他的世界。

最後在列車相會之時,孩子們許下願望的那一幕我印象頗深。一直說想娶小幸老師的小佐最後喊出的卻是希望父親不要再去賭博,也有一直想當演員的惠美更加堅定的說出自己的理想。唯獨是這個活動的發起者——哥哥航一成了沉默的那個人。

我想在那一刻,他成長了。很多時候往往在做決定的那一霎那,才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將近結尾處,溫柔的bgm響起,螢幕前的一幕幕畫面:夏天的鹽水棒冰、薯片袋子裡的碎渣、散亂的顏料、小學的校服、媽媽做的飯菜......一連串的畫面勾連起了整部電影,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童年不在,可童年的願望還在嗎,去做了嗎,實現了嗎……看著電影中的孩子們為了列車票,賣玩具、撿零錢,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年輕的時候,想做的事情很多,幹勁十足,也有一幫朋友,唯獨沒有錢;長大以後,逐漸有了資本,卻找不回當年的初心和曾經的一起奮鬥的人們了。

有時候很想不通,為什麼人生總是存在這樣一種不匹配,為什麼總是這麼的矛盾呢?

看完電影才發現,原來影片中的哥哥和弟弟本就是一對親兄弟啊,真好。

3樓:satantang

看完電影,回想起這麼多年去到各個城市與朋友們相聚,也許沒有孩子們那麼大的願望,但也是我努力去實現我的想法的過程。

人終究是需要去做一些事情,即便再忙碌,也得抽出一些時間。

繼續努力積極的生活吧,各位,只有這樣才會更有意思。

4樓:紅拂夜奔

有個週末在家無所事事翻出來看的,每個細節都好戳人,尤其是對於有姐妹的人來說,無論是兄弟還是姐妹,肯定都會對其中的微妙情愫有觸動。

哥哥約定弟弟去見證奇蹟,弟弟拉著自己的一幫朋友一起去了,哥哥剛開始見到,有點不高興,好絕妙啊!反正我曾經有過。

是枝裕和為什麼能夠對家庭故事拍得這麼好!!讚嘆!

5樓:Scarlett弓

你說喜歡碧空如洗

不知有人偏愛烏雲萬里

你說最愛糖果的甜膩

不知苦瓜澀口也會讓人歡喜

你說著改變世界的大夢

操著一成不變抱怨的口氣

變變自己

是一種奇蹟。

—讀《奇蹟》有感

如何評價是枝裕和的《GOING MY HOME》?

收視率慘不忍睹。然而,我卻很喜歡,當初看了兩集,欲罷不能,想一次性看完,卻又怕看得太快,這種感覺真的是很久都沒有過了。劇情節奏可能比較緩慢,乍一看很多地方可能比較無聊,但等回過頭來,很多梗其實在每一集裡都出現過,一旦看完整部劇,這些前後呼應的地方都能讓人會心一笑,真的能體會導演的用心。印象深刻的劇情...

如何評價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奪得坎城金棕櫚?

一坨蛋白質 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有著這樣一種神奇的魔力,平淡中讓人感覺到溫暖,溫暖中又透露著些許心酸,心酸而又淡然。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小偷家簇觀影記 小偷家簇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基本特徵沒有變化。劇情裡的小人物,就是我們身邊的你我他,演員細膩的演繹,尤其是在一些小場景,對話,動作的處理,將觀眾帶...

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尤其是海街日記的男生是什麼樣的心態?

宇文落楓 心思細膩 性格超級溫和,一般人緣都比較不錯,周圍評價都比較高雖然表面上人緣不錯,但是絕大多數人走不進他內心有過不幸的童年或者對原生家庭使其受過創傷,比較渴望家庭的溫馨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很可能比較文藝,讀書比較多 可能還喜歡做飯 很可能不怎麼熱衷遊戲,熱衷漫威系列等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