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哧脫口秀,逗伴脫口秀這些人,感覺幹不過德雲社和劉老根大舞台的演員們,是不是?

時間 2021-05-11 13:08:04

1樓:醉優解

沒有到過噗哧,不過逗伴去過兩次,一次當觀眾,一次開放麥,說一下我的想法:

逗伴每週有星期四和星期六兩場,星期四在南山,星期六在地王,南山的我還沒機會去,畢竟不在深圳工作,地王因為是個旅遊景點,所以進去是要門票的,不過聽脫口秀本身不需要門票。

相比於二人轉,相聲和小品,國內的脫口秀演員太少——不只是優秀的脫口秀演員少,而是脫口秀演員的基數太少,且沒有相對而言成熟的培養體系,我1月末第一次去逗伴,那場乙個半小時,一共六七個演員表演,整體而言都還不錯——除了最後那位照著手機讀從網際網路上抄襲到的段子的大哥,這樣的水準算是相當超值的……emmmm,想不超值也挺難的,畢竟不收錢。下面的觀眾也比較捧場,算是其樂融融,當然也有一些接受不了提前退場的,不勉強,但是很遺憾,台上的演員開著台下的觀眾離開,感覺真的很辛酸。

散場後和白蘿蔔聊了半個多小時,交換了一下想法,然後決定了,年後一定要親自來試一下的。

在台上說完之後,愈發的感覺到這一行的艱難,首先你要自己寫稿子,寫完了還要背下來,要控制節奏,還要在現場觀察觀眾的反映,真的挺考驗人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賺錢,甚至往裡貼錢,需要用愛發電。比如我,到深圳一趟。

路上得一兩天,來回得四五百,所以乙個月基本上只能去一次。要走這一條路,真的很難,我也想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2樓:Richard Lue

是!首先,相聲和二人轉都已經有幾百年的傳承歷史了,大量的笑料包袱已經被幾代人反覆錘煉斟酌過了。

其次,相聲和二人轉最初的表現形式都是撂地演出或草台班子,與演員面對面的觀眾已經幾億不止。演員不僅學活,大量的現場反應得以讓演員更了解哪怕乙個字、乙個表情、乙個動作對現場效果的影響。

第三,相聲和二人轉都有嚴格的師承傳授,最精華的部分往往是圈外人摸索一生而不得的,幾百年的沉澱積累可能用乙個上午就傳授給乙個十幾歲的徒弟,而脫口秀演員可能一輩子摸不到這個門路。

第四,脫口秀多半在電視上演出,即便有劇場,規模也無法和德雲社、劉老根大舞台這樣的專業團體比較,沒見過觀眾的藝人是沒有生命力的。

最後,脫口秀作為一種外來的喜劇形式,難免水土不服,在很多表達方式上還缺少和觀眾的磨合,建議脫口秀演員買一本《笑林廣記》看看,了解一下中中國人的笑點在什麼位置。

3樓:脫口秀牙籤

我是逗伴脫口秀的其中乙個演員。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覺得現在肯定幹不過。

原因是:德雲社和劉老根他們是經過嚴格的舞台鍛鍊,而且有紮實的現場喜劇表演的基本功。

我們逗伴脫口秀的演員全部是半路出家,而且從舞台練習上根本沒有前兩者的十分之一。

乙個成熟的脫口秀演員,會將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轉換成脫口秀段子。

喜歡這個脫口秀演員,就是喜歡他這個人。

基本上,脫口秀演員台上是怎樣,台下就是怎樣(肯定有孤例,人是複雜的,一刀切肯定不可能,根據我觀察大部分是這樣。)

而劉老根和德雲社的演員更多是舞台演員,我們很難看見他們私底下的人是怎樣的。

所以脫口秀演員如果成為明星,肯定是找到接受他的觀眾群達到一定基數了。

脫口秀演員成為乙個成熟的演員,起碼七年或以上吧。

現在中國做脫口秀從09年開始算,也就8年,大部分演員也就講了三四年,等多幾年,可能會出來。

為什麼對脫口秀演員來說脫口秀有線上和線下之分?

子寅 線上的節目,綜藝元素佔比較高 線下脫口秀,就是純表演,沒有導師 打分 評比之類的元素。當然線下也會有一些比賽,但目前數量還較少。總體來說,線上偏形式,線下偏內容。 不知為何道友請我作答,但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在我看來,最根本無非受眾不同。線上觀眾更偏向於梗也就是內容本身而非細節化表演 網際...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決賽羅永浩的脫口秀首秀是什麼水平?

刻薄小北 說實話,這個問題對於大部分非行業內的人來說,確實超綱了。所以,你應該問,老羅脫口秀首秀,真的好笑嗎?當然了,我也只是乙個普通聽眾,非業內人士。說仔細點的話,我很認同老羅的某些價值觀,人就應該這樣。我只說我的真實感受,13分鐘的內容裡,我一度哽咽,就是心疼他,總是這麼輕描淡寫地揭開那些傷痛,...

怎樣說好脫口秀?

秦冰 脫口秀首先當然要敢說能說,也就口才和自信。敢說需要你勇於突破自己固有的形象和大眾的固有認知。再說說能說這一條 第一需要肚子裡有貨,也就是有好觀點可以傳達給聽眾 第二需要幽默多變的表現形式,你的表達可直可彎可強柔,讓聽眾加深印象,樂著樂著就把你說的記到心裡了 第三需要好的觀察能力,善於發現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