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

時間 2021-05-10 09:36:06

1樓:

我看著那些有了娃兒還要生

出血10000毫公升的

我就生氣

50個人獻血

就是為了你活著

你卻用命去生兒子???

你對得起獻血的陌生人嗎?

你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你父母生你養你容易嗎?

你對得起你的大女兒,二女兒嗎?

2樓:空之樹

高三時我在宿舍裡藏在被窩裡用iPad看人間世,總是哭得不能自已。人間世傳達給我的是掙扎和無奈。有不甘中的掙扎,有人難勝天的無奈。

但是確又充滿希望,無論是醫護還是病患在黑暗中盡力捕捉光芒。

3樓:

馬原課上看完女博士抗癌的那期我跟朋友說的第一句話是要是真的在美國治成功了大概也不會播了

看了這麼多回答忽然開始想自己可真是個冷漠的人

4樓:什麼七七

這個畫面一下子戳中了我,她也只是個25歲的女孩,也許和我一樣倔強總是不聽爸媽的話。但是這一次真的不一樣啊,不評價她的做法值不值得只是心疼她和她的家人。

是啊,我們都是從這裡出發,從媽媽的子宮裡最安全的地方出發面對這個世界。從出生開始就被貼上腕帶,這是我們的第乙個標籤叫做xx之子/女。被做各種檢查,這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步,沒有人問過我們的意願,就像長大後發生的一樣。

沒有人問過我們願不願意來到這裡。如果我有自己的孩子的話我希望他能「輕如羽毛」,不希望他承載「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重量,不希望成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家長。希望他能盡量的自由,儘管自由很難。

甚至不希望他能回報我什麼,因為我真的很抱歉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帶來這裡。

5樓:心晴

有時候會壓力好大,感覺迷茫,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又有時會很委屈,但無處訴說,想要從高樓一躍而下,一了百了,讓對方後悔。可是,看到這些病人的經歷,或許才懂得珍惜,生命或許就是,活著就已經很好。

6樓:pinky勺

我因為恐懼不敢學習醫術。

因為害怕出血、害怕死亡、害怕那些悲傷和疼痛的面孔。

《人間世》撕開了這些恐懼,把真相赤裸裸地擺在大家面前。當乙個人罹患疾病,真正讓人悲傷、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對自己生命把握無能的無力感。

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紀錄片整個人都是震撼的,並且難免心酸甚至哭得不能自已,但是還是會一遍一遍地回過去再看一遍。

這部紀錄片與我而言,或許是記錄,更多是思考。人生而為人,總有一天我、我的親人、我周圍的朋友也會死去,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生活,是哀怨還是樂觀,是苦苦挽留還是坦然告別。

最後一集《暴風雪》裡有這麼一句話:「暴風雪終將結束,經歷過的人們可能不會記得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他們甚至都不確定暴風雪是不是真的結束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當他們穿過暴風雪後,就不再是之前的那個人了。

」或許,這就是生活吧。

7樓: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一集不落的看完,有的還反覆刷,對於生命教育和調節醫患關係來說,《人間世》系列做的真的很棒。推薦身邊的小夥伴們去看,有一次還帶著我的學生們看。

但是只有褒獎沒有質疑與批評,絕不是對一部作品最好的評析。

1,作品中對於醫院的選取,基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只選取了三甲大醫院,多數是國內頂級的存在,如果想通過此片窺探整個「人間」的醫療現狀,會不會有些不具代表性?有條件的話,是不是也可以拍一片存在於廣大鄉鎮和縣城的醫療狀況。

2,對醫生的刻畫真的都是正面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存在職業素質不夠的醫生和一些醫療亂象。如果能對這方面也進行一些描述,會不會對醫療行業的呈現更加全面一些。當然這有可能會與調節醫患關係的初衷相違背。

正因為超級喜歡這部作品,才會去細思不足之處。但整體來看,《人間世》系列依然是神作。

8樓:浩帆

沒有生病的人或者身邊家人沒有生病的人,或許無法感受到,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給人帶來的身體的心裡的各種打擊~

其實,生命裡,健康的活著已經是最大的贏家了。

不是嘛?

9樓:Mr.Zhang

我覺得這種紀實的節目形式特別好,它不是虛構的劇情,而是把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醫生和患者本就不該是對立者,疾病才是醫患共同的敵人。我覺得醫患矛盾更多的是交流不暢,或者心存芥蒂,這個節目把醫生和患者以及家屬的想法、心態都比較清晰的表現出來了,不僅是當事人,也包括我們這些所謂的旁觀者(因為誰都不能保證永遠不生病,不管疾病大小,可能現在是旁觀者,曾經或將來可能就是當事人),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也就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生老病死,也少了很多的矛盾。

10樓:煙籠寒水

生日那集,真心搞不懂拼死生孩子的女人怎麼想的!如果因為生孩子把自己命送掉了,娃一生下來就沒有媽媽,這對孩子多麼不公平!孩子可能一輩子都在「我的出生害死了自己媽媽」的自責中,年輕的丈夫99%會再娶,有了後媽,親爸也會變成後爸!

他們會有自己的孩子,而前妻拼死生下的孩子很大概率會生活的不太好,有的還會受到虐待!孩子的外公外婆,他們失去了心愛的女兒,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很多根本活不到孩子成年,沒有外公外婆,再娶妻的生父,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死去的偉大產婦們如果在天有靈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一意孤行?

或許有那麼1%的男人會一直忘不了為他生孩子而丟命的妻子,不再娶妻,自己辛苦拉扯孩子長大,可是誰能保證自己的丈夫就是那1%?如果不幸死在產床上,最傷心的就是自己父母!

11樓:一方潔立

這期人間世我看哭了,病人可憐,家屬也不容易。阿茲海默症和別的病好像有點不同,它像乙個巨大的泥沼,踩進去只會往下陷,始終沒辦法往前走。花了大量精力時間,但親人的認知能力就是很難一天比一天好,甚至連停留在原地可能都難以維持,「乙個個家屬都是筋疲力盡的,十六年了,如果我家寶寶我帶十六年,他都讀高中了,好大乙個男子漢了,他這個十六年,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

」世界上每3秒鐘,就會有乙個人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除了陰陽兩界,還有乙個世界,是他們的世界。

12樓:fjord

追完第一季追第二季,向死而生,自己曾經是立志做醫生,但是卻倒在了爸媽的反對之下的。如果當年要是在高考之前看了這個紀錄片,估計一定會不顧爸媽反對去學醫或者醫學的。一直覺得,對於全人類,真正可怕的倒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經歷了人世間美好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你心裡會有希望、夢想,但是突然被看不見的病魔奪走了。

能和病魔做鬥爭,哪怕是徒勞的,也是英雄。感謝所有的在醫學道路上鬥爭的人。

醫療紀錄片總是催淚的,生命總是短暫和脆弱的,但是可貴的是,就是我們每個人能在自己的短暫的人生里程裡面,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哪怕是微小的努力也要付出全力,是為了自己的人生,也是為了家人,為了這個社會,也為了我們人這個物種。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像科幻故事裡一樣,有著永生的肉體和無盡的時間時,我們人類的故事,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微小但是燦爛美麗?如果說那個時候,我們是不是真的也不算做是人類了。

秦博在分享的時候說,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所以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自己的當下,磨練自己,自強不息、止於至善。黑色給我了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來追求光明。

13樓:

看了兩季,覺得更加珍惜身邊的人,覺得即使以後有一千次想自殺的時候,也會想起這個節目,想起有的人想活也活不下去,就不會想自殺了

14樓:雷雪

沒有後代並不可恥!

我是從人間世第二季第二集看起的,旁白裡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在這裡(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冒險生子的母親,很難去說她們是母性的偉大,還是生命的賭博。」

這位媽媽的眼裡滿是被生育要挾的恐懼,即使國家規定女性享有生育選擇權,又有幾個人能承受不老老實實繁衍後代的後果呢?

也許在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永遠都不是在和危重病做鬥爭,而是和千百年的封建陋習作鬥爭,和在娘家在婆家挺起腰桿站直說話的砝碼作鬥爭。

15樓:越王勾踐

真的後悔無意間點開東方衛視第二季《人間世:籠中鳥》

第一季看完真的讓人很喪很壓抑,第二季也沒讓觀眾「失望」......

節目組所拍攝的這所精神病院,所有的病人都知道自己得了精神病,都知道自己要配合醫生,甚至正常的不像精神病人。他們當中有中學的叛逆兒童,大學生,無業的遊民,被家人遺忘的親人,科學家,博士,藝術家等等,在這間小小的精神病院,幾乎充滿了各個職業上的病人,甚至在看完節目後我沒能太分清他們是正常人還是精神病人,當主持人問他們一些關於哲學邏輯的問題,他們能清晰的回答,有正確的三觀,對人生和精神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我也是認同他們的觀點,他們相信人生有意義,精神追求大於物質......甚至他們作詩談戀愛等等,我看不出與常人有異。

他們自稱為籠中鳥,沒有自由,面對一些我覺得沒有問題或者性格其實還好的人,醫生的回答讓我感到一些恐懼:病人不會那麼容易好,性格問題不是一時養成的,也不會一時解決。醫生從來沒相信過這些所謂的病人會痊癒,除非他們聽從醫生的命令......

珍惜眼前吧,陪伴真的很重要。

人間,在人之間才是人間。

16樓:半域風

姐姐推薦看的,看了一集實在受不了了,要哭死了嗚嗚嗚,尤其了解到紀錄片的真實度後,真的,,,唉,活著真好,這世上有太多無奈了

17樓:

剛剛看到第二季五期-抗癌之路。

第二季和第一季的整體風格有比較大的區別。

第一季是先蒐集素材,然後把一類人放一起,提煉出主題。第二季則是先有了拍這類人的想法,才去拍的素材。

第一季中間有醫院的許多瑣碎的細節,第二季刪繁就簡,非常精煉。

第一季像實時記錄,第二季更像是連續劇一樣,插入了很多表現技巧。

這兩種拍法各有千秋,重點不在這裡。

18樓:

既然是關注身體健康的醫療紀實片。

為什麼更新時段要安排到半夜這個時間。

對你的粉絲怎麼交代?不知道這麼多人半夜熬夜追劇嗎?

放出片源的時間定位在這個時候,與該片倡導的理念,不是很諷刺嗎???

19樓:蘇木木的倉鼠

人世間2,這部紀錄片簡直不要太寫實。每集都很催淚。從第一集,那些患有癌症的兒童。

第二集,Labor & Delivery,媽媽的偉大跟生產時的痛苦。第三集,職業病帶來的塵肺病,十年如一日不能自由的呼吸,痛苦至極。第四集,醫患關係,可以感動到落淚,也可以生氣到不行,不懂怎麼會有人那麼無知,無賴,無道德。

如果還生活在中國,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做醫療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行業。又可能真的喜歡上醫學,努力成為一名醫生。

因為,我相信這份工作帶來的喜悅,終會多過痛苦。

如何評價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

lucygray 暑期剛去了陝歷博,在珍寶館裡被各種藏品打動,欲哭欲笑,如痴如醉,欲罷不能意猶未盡。離開西安數月欣遇此片,讓人忍不住大口吞嚥,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螺旋真理 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我想把這些話放到播完了之後 第二季相對第一季,使用了很多更 昂貴 的技術,文案撰寫也更加講究文學性 我一直在思...

如何評價《風味人間》第二季

KIM ANDREW 這次要講的東西有點散,淺嘗輒止。不聚焦。故而意思就差了點。但是畫面還是非常美的。第一。沒有什麼讓人記得住的特色美食,美味,或者感覺傳遞美味不是要義。舉個例子,哪怕尼泊爾高山蜂蜜這樣獨特的東西,他的味道很好?比其他蜂蜜有什麼獨特香氣麼?那些多見的食物,比如鹹蛋,全中國人民都吃過。...

如何評價《人間世》第二季第三集 呼吸 ?

狗尾巴 那些在崗位上付出努力,竭盡全力的人呀 那些心懷善意,感恩坦蕩,果敢柔情的人呀 那些樂觀向上,容顏雖老卻仍赤子之心的人呀,與星空一樣美麗與震撼。 Chigh 人世間第二季的素材是在讓我驚訝 第三集的素材,是父與子,其實不僅人世間,急診室故事,生門等等等等的醫療紀錄片,題材是夫妻,母親與孩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