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峰綺禮是個怎樣的人 他所探尋的東西是什麼?有答案嗎?

時間 2021-05-10 05:26:39

1樓:

同是老虛筆下的角色,言峰綺禮其實很像沙耶之歌的男主角鬱紀,鬱紀看到的現實世界是扭曲變形,唯一讓能夠看到的美好的事物——美少女沙耶——實際上是腐爛的肉塊;相似的境遇,言峰綺禮因為他人的痛苦而感到愉悅,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本性,而這份本性卻又違揹他長久以來建立的普世道德觀念,這就是言峰綺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痛苦迷茫和自我質疑的原因。

我覺得言峰綺禮其實是有Daddy Issue的,他的父親被殺死後,他知道自己理應為父親的死感到憤怒和悲傷,但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建立這種感情,這也是言峰綺禮長久苦苦維持的符合俗世道德的假面破碎的契機。言峰綺禮的父親言峰璃正老年得子,為兒子起名為綺禮就包含著「清澈而美麗」的期許,他寵愛言峰綺禮也為自己的兒子自豪,至死都堅信兒子是聖人,其實這份信任和期待壓抑和折磨著言峰綺禮的內心,所以言峰綺禮對他的父親感情是很複雜的。

FZ動畫裡有兩個情節。

其一是人生導師金閃閃在言峰璃正被害後點破言峰綺禮不是為父親被害而遺憾,而是為了沒能親手弒父而遺憾。

其二是言峰綺禮在沐浴黑泥後癲狂大笑道,「為什麼這樣扭曲?為什麼這樣汙穢?我真的是言峰璃正的後代?

哈哈哈哈,不可能! 這不可能!這算什麼!?

難道說我的父親居然能生出一條狗嗎!?」

所以說我覺得言峰綺禮對父親的感情是複雜的,他承認自己的父親在道德上是乙個正派的人(雖然和時臣合謀作弊)所以他對正派的父親竟誕下邪道的血緣(自己)感到懷疑和痛苦,他渴望釋放自己不符合俗世價值觀的天性,但是父親的期望和信任逼著他壓抑著自己的內心,維持虛偽的神父表象,這份壓抑和不甘最終造就了言峰綺禮的弒父情節;而且,很有趣的一點在於言峰綺禮似乎從來沒有提及過自己母親的存在,母親的角色貌似在言峰綺禮的人生中是缺失的。

此後言峰綺禮背刺時臣的情節實際上有他對自己沒能親手弒父的補償心理,時臣是長期以來信任自己教導自己的老師,所以殺死時臣對於言峰綺禮而言是乙個替代性的「弒父」行為,他是在滿足自己沒能親手弒父的遺憾。

我覺得言峰綺禮這條線是FZ最有意思的一條線,或者說去掉聖杯戰爭的元素,言峰綺禮線仍是頗具深意的一條線。愉悅教父金先生在FZ中最深刻的特點就是他極其強烈的自我主張,他並不在意俗世的道德準則和普世價值觀,哪怕自己的觀點與全世界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的價值觀相悖,他也能絲毫不懷疑自己,將自己的本心凌駕於萬物之上,聖杯和他談人性本惡,金先生答那又如何我來揹負一切,這種所謂絕對的自我也是他能通過聖杯的試煉的原因,所以我覺得金閃閃可能認為自己是在認同,允許和包容言峰綺禮的「性本惡」吧,客觀角度來看他在引導言峰綺禮墮落,從兩人的主觀角度而言可能覺得金閃閃這算行善積德普渡世人讓綺禮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吧,所以說這個故事真的很有沙耶之歌的味道。

2樓:弗蘭切斯卡

他心中的問題其實是自己這樣本性的人究竟能否放任本性?換句話說即是自己這樣本性的人究竟能否自我接受?

如果這世上真的有合理的讓自己可以感到愉悅的方法,那麼自己內心中的愉悅就是錯的。他行動的根本目標不是尋找愉悅,而是否認本性。言峰綺禮實際上並沒有領會到。

他只是用教義中的「苦修」麻痺自己,並且披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一層外皮而已。

在尋找的過程中,他無數次失望,他無數次將失敗歸結於考驗。直到他的手上出現了令咒。

聖杯乃是萬能的許願機,那麼聖杯一定可以解答自己的答案。言峰綺禮也許是這麼想的,這就彷彿是一根救命稻草,足夠讓綺禮抓住,死不放手。

而在資料的蒐集中,更讓綺禮興奮的事出現了。那個名叫衛宮切嗣的男人,前半生一直穿梭在各大戰場,彷彿在找尋什麼。綺禮將這解讀為「尋求遺失答案的巡禮」,並且敏銳注意到最終他的行為停止了——他找到了答案。

在言峰綺禮眼中,衛宮切嗣的身影與自己逐漸重合。既然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麼相近的自己也許可以從他身上找到答案。雖然我們不知道綺禮真正的想法,只是知道了他「無比期待與這個男人的見面」,但是在言峰綺禮的心中,這可能就是神蹟也說不定。

他越來越堅信自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過程我們都知道了。吉爾伽美什看穿了綺禮的本質,並且開始勸導他無需壓抑本性,本性自然會帶你找到答案。璃正的死令綺禮失卻了一層保險。

得知自己有可能被踢出聖杯戰爭時,綺禮為了抓緊這根救命稻草又殺死了自己的老師。他開始自我接受,不再被教條束縛。

與愛麗絲菲爾的談話令綺禮知道,衛宮切嗣和自己完全是兩類人。綺禮從未有過,因此不斷追尋。切嗣則是不斷推開已有的去追尋新的。

這兩者徒有相同的表象,但是卻有完全相反的本質。

最後的高潮是綺禮發現自己與吉爾伽美什才是最後的存活者。綺禮這個時候才真正直面自己的本性——這就是聖杯給出的答案。在他看來聖杯實現了自己的心願,這樣的扭曲與痛苦正是自己一直以來壓抑的追求的。

聖杯認為他無需壓抑,可以自我接受,這就是他理解的結果。但是這種行為是否是噁才是論證的過程。所以綺禮認為這種行為不過是直接給出了答案。

綺禮之後的行為一直在尋求這個過程。在HF線裡不惜讓世間一切的惡誕生,也只是為了確認它究竟是否能自我接受。值得一提的是衛宮士郎,與切嗣不同,衛宮士郎行善的根本原因也是空虛感。

實際上士郎與綺禮兩者有完全相反的表象,卻有著相同的本質。

言峰綺禮的前半生在尋找對自己本性的認同。後半生則在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只是乙個求道者,即使路與任何人都不同。

「我的生涯一切的煩悶。

我的懊悔一切的仇敵。

我的期望一切的解答。

―――在此,所有結局都宣告了終結。」

3樓:東方衍

剛剛有個腦洞,如果以型月世界觀來看,綺禮可能「性本惡」。

型月裡有起源的說法,這點可以看空境裡的白純,本來只是個普通學生,被某個無良僧人覺醒起源後就開始殺人吃人和舔式姐(羨慕)。

綺禮的起源可能就是某種惡劣的存在—比如「偷稅」,而且出生時這個起源就已經開始覺醒了。但是一來年幼不理解,二來有老爹教育能壓制住。

但後來閃閃看出來他的本性—也許就是起源(以閃閃的能力能做到也不奇怪),於是綺禮就被教壞了。

所以綺禮會有一種割裂感,因為之前的他是在教育下的言峰綺禮,但是他的起源—也就是肉體人格會影響他,之後的他是肉體人格作主。白純以前不受起源影響,所以白純裡緒的人格偶爾可以上浮,但綺禮以前深受影響,所以他發自內心的認可了這就是自己。言峰綺禮與自身起源完全融合,所以再也不變。

當然,按照蘑菇的設定,不參加聖杯戰爭綺禮不會覺醒,而參戰的綺禮活不過五戰。我們對死者應該寬慰些。願天堂沒有閃閃,沒有狗哥,沒有對師寶具,沒有士郎也沒有麻婆豆腐(狗頭)

以上純屬腦洞,沒有依據,完全是瞎想。你們要是認為哪有錯,我認輸,你說的都對。

4樓:尼糯公尺

其實比起切嗣,感覺和綺禮相似又相反的是士郎以下完全個人理解

言峰綺禮是個壞掉的人,他所追尋的是自身「本我」,我認為他是找到了他說想要的,或者說答案他是知道的,不過閃閃讓他接受了這個答案

言峰綺禮是個壞掉的人,不知是不是大腦的結構與常人不同,他沒辦法感受到快樂,對別人的快樂也無法身同感受,所以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空虛,他為了弄清自己的內在不停地著各種修煉,甚至與自己愛的女子結婚生子,但也無法對自身產生認識或者說認識到了不願意承認(畢竟綺禮是有懂得社會道德準則的)在四戰閃閃的誘導下,認識到自己只能從他人的痛苦中獲得快樂,於是朝著所謂愉悅的道路一去不復返啦。

英魂之刃WE宋杭峰是乙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性格怎樣?

呦呦呦丶 不能指他,我說一說像他這樣的一類人吧。對遊戲理解極深,熱衷於發現遊戲Bug,應該參與了遊戲機制的平衡性問題,算是個官方人員吧。之前會經常看他的直播,這B除了口頭禪有點煩人,之前一直在說 鹹魚 也就這一點給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操作方面其實這 一類人 對細節的把控會極為細膩,從算傷害到計算技能...

張國榮是乙個什麼樣的人?他所塑造的不同角色又是什麼樣的人?

偏偏喜歡你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句話用在哥哥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剛開始了解哥哥是從 霸王別姬 這部電影開始的,看完以後才明白這世間真的有芳華絕代的人,然後就一口氣刷了好幾部哥哥的電影,他是 倩女幽魂 裡面的文弱書生,是 槍王 裡面的絕情殺手,是 胭脂扣 裡面風流倜儻的十二少,是 東邪西毒 裡面瀟...

如何從乙個作家的作品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好呀 我覺得作品可以體現乙個作家的內心世界的渴望,就像村上春樹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 中反覆被提到的 什麼 寫文的時候作者也想說點什麼,只是我們看的時候不一定會明白 選擇行業 嗯 多少能看出來一點點,但也沒法當標準,畢竟雙標這種事是人性,沒法控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關乎這個共情問題,只能說看得出來作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