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請問大家怎樣看待她的感情?

時間 2021-05-10 01:36:27

1樓:降雨機率

高票回答裡大部分都說跟邱秒津感同身受。我自己的話,這書的每一書都看不太下去,勉強看完一半就不想看了...文筆是好,但所傳達的感情讓一部分人可能很難接受,甚至產生厭惡的感情。

我上一段戀愛就很類似,不過我的身份是"絮"。真的很害怕再遇到這種打著愛的名義糾纏不休偏執甚至恐嚇的戀人...

2樓:何晚晚

高票回答裡大部分都說跟邱秒津感同身受。我自己的話,這書的每一書都看不太下去,勉強看完一半就不想看了...文筆是好,但所傳達的感情讓一部分人可能很難接受,甚至產生反感。

我上一段戀愛就很類似,不過我的身份是"絮"。真的很害怕再遇到這種打著愛的名義糾纏不休偏執甚至恐嚇的戀人...

3樓:「已登出」

她天真得可憐偏執得可悲

她用藤蔓去索求心愛之人,卻忘記了自己就是藤蔓。太柔弱太易毀的存在。

所以她自毀了。

我也經歷過一場類似的感情,不過我的身份是絮。借她吉言,「絮」會活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完整。

4樓:乙個兒童

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四年前。對的,四年前。

那會兒對於愛和恨沒有任何認識。當時看完之後並沒有排斥,或是贊同,只是深刻的理解這種愛的心情。也隨之影響了自己後來的人生軌跡中對於愛、玷汙、死亡這幾者間的相互關係。

奇怪的是,我並沒有成為乙個les。但在後來的一年裡,有乙個因愛而試圖自殺的姑娘缺愛上了我,我缺沒有辦法給予她任何情感上的回覆,只有陪伴。因為我害怕她吃過量的藥,忘吃藥,害怕她又一次自殺。

我的膽怯,以及她身上和我母親曾經一度的患病的相似,讓我感到害怕,不安,甚至吸引著我。對,這吸引著我。我也並非出於同情她而陪伴。

這世間奇怪的事情。

後來她在我這裡失望了,沒有獲得身體上的任何回應的緣故。選擇了分開,沒有什麼聯絡。

不知道是不是這本書的緣故,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四年後再讀這本書,看到了的,是邱妙津的歇斯底里的職責,壓迫,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抑。也有對於邱妙津如此反應的無奈和冷漠。

寫作中的個人體驗感非常的強,讀書也會被不自覺地帶入。但我屬於理性帶入,投入旁觀的那種。所以。就是這樣。

附幾張圖,是讀書時畫下來覺得值得思考的句子。

5樓:lanikai

每次落入最低谷的時候一定會去看,而未至第一章就會淚流滿面使自己陷入更多的自我厭棄之中。

到目前為止,翻閱無數次,前十章充滿了無數閱讀痕跡,而之後幾近嶄新。越到後來越讀不下去,代入感越深,頭疼欲裂。記得上一次,鑽了感情的牛角尖,開始從頭抄,乙個人在寢室哭到接近崩潰。

然後把書藏起來,看別的。

「我疼惜自己能給予別人,給予世界那麼多,卻沒法使自己活的好過一點。」

「過去那個世界或許還是一樣的,從前你期待它不要破碎的地方就是破碎了;但世界並沒有錯,它還是繼續是那個世界,而且繼續破碎;世界並沒有錯,只是我受傷害了…」

我不知道多少人會因為邱妙津來法國留學,算我乙個。記得當時面簽的考官問我,為何選擇到法國讀書。我說,我愛的作者死在了巴黎,因為太多的悲傷而選擇了自殺,我想去看看她生活過的地方…

當然如果我如果一開始知道哥哥在利茲大學讀過,可能選擇會不一樣。

6樓:桑提

我們往往在這本書裡看到為愛而死的感人至深,卻忽視了其中的暴力

因為自己所愛的人不再愛自己——曾經相互坦誠、毫無距離的兩個個體逐漸遠離,最後相聯絡的那一根線也如藕絲一般飄散到空中,成灰了。這時候什麼都抓不住了。你喊,她也不回應。

這是最殘忍的事實:你和她再無瓜葛了

那麼留下你要怎麼重建起跟她的關係呢?兩個選擇——暴力的關係和犧牲的關係。(如果邱是後者的話,顧城就是前者)這其實是一種本質關係的外向和內向的兩面。

另一方被你強迫,承擔起關係的另一面,無論是暴力關係中的「受害者」還是犧牲關係中的「受惠者」。這種承擔迫使她必須對你作出回應,即使是受害者的憎恨。而後者,她雖然可以不對你作出任何反應,但不由得她的,必須因為你承擔上了罪責——將你逼死的罪責。

而觀眾不會給她辯解的機會,因為他們天生站在你這一方。這種道德的壓力,作為一種環境,構成了她的反應。(因為反應本身是在環境裡呈現的,就像陰刻和陽刻的差別。

)於是你有了一種「我跟她重新產生聯絡了"的錯覺。

更甚至,她可以是乙個想象中的人,乙個虛構的人。即使這樣,你也可以在為她(他,它,祂)犧牲的過程中得到一種「終於不再孤獨」的感覺,一種「為了什麼」而犧牲的感覺。試想《蒙馬特遺書》中的絮根本不存在,整本書感人的力量也絲毫不減。

因為在犧牲的關係裡,承受犧牲的那一方毫不重要。她被觀眾略去了。

7樓:

原來真的有這麼真實可愛的人...看《蒙馬特遺書》對我來說比《鱷魚手記》痛苦好多啊,又忍不住讀下去,似乎找到某種安慰。但不是愛的物件上,而是方式。

但獲取慰藉的方式好多,你不必非要讀它。我讀它覺得像毒品,想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是那樣,比如糖、前任之流,那種,給人以歡欣同時暗自以毒浸透接收者的感覺。

而我還從沒確認過心裡的那條線,是冒昧唐突地隔著河觀望而已。這讓我在意,愧疚。隨意就窺看別人內心的感覺。即使河的兩邊只有我,只有她。

也還沒機會去想過那條線之後的事情,所以我所能理解的部分遠遠不能與她承受的全部相比...即使自以為是個沒救的人了。

也反覆感受到感情強烈的人會讓接受的人畏懼這個事實...讀《鱷魚手記》時還覬覦著她的狂熱,而看到《蒙馬特遺書》就開始生出恐慌了。

我總是被說應該留有餘地不要極端。它們卻不去追究原因。

她的感情更強烈好多,我為此著迷又恐懼。想到假如,假如這樣乙份感情落到我頭上,絕對等於宣判死緩。對有些人,愛著就是會痛苦的吧。不過..有痛苦才美啊...

她知道的,自己太過狂熱炙烈。她有多愛絮就有多矛盾痛苦。可是她有什麼錯,世界造就了這個她,為什麼還要狠下心去怪她。

她只是保持著高度的真誠啊。就這一點,是我正在犧牲身邊事物想要去獲得的。快放棄的時候,讓我看到有所可能....

心裡期待著,畢竟一直認為美的東西都有其悲劇性,我真愛死它了!

但忍著不去找任何潛在的共通點以免打草驚蛇。我容易在某個特定的點就狂熱的愛上他人,腦袋裡每天都是ta但不能做任何行動。因為對我來說那是未知的,也從沒有設想的。

要說根本沒想到過,不如說是預見其悲哀的本質想逃開。

但我太容易妥協,心裡掙扎著往往會今天和明天做出相反的舉動。我知道逃離不了痛苦(而某種程度上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於是心裡勸自己說把現有的東西都搞砸也沒關係,用更大的痛苦換取一點可能性,反正我也需要這種痛苦。

說起來不太喜歡我拿的這兩本書腰上反覆反覆反覆出現的「女同」字眼,怎麼想也是為了當作賣點。也許是我敏感了...

昨天上午在教室看完了《鱷魚手記》,同桌好奇地拿過書隨便翻看,嘴一張一合:「這個封面好叼啊。」我差點要奪回書來。

比起看其他書,看她的我要耗費更多時間和想象。我想通過那些字盡力構建與她想要傳達的東西相似程度高的世界。

儘管如此還是有種真切的歉意,覺得自己冒失。於是飛快把書藏好了,不要別人再隨意翻看。

深夜看完《蒙馬特遺書》,雖然前一本也充斥了矛盾和痛苦...但就是覺得反差好大。也許是絮的緣故吧...理想毀滅掉了。

心裡偷偷想,真嚮往啊,真美啊...這樣乾淨(我找不到詞去形容了!)的感情,然後這樣用力的死掉...

8樓:林嘉木

共鳴產生的的不可名狀,用「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形容有點過分,最重要的兩個人感情的摩擦偏離了原來計畫的軌道,不是說不可以有火花,火花也可大也可小,只是一旦偏離就難以挽回,絮的離開離開,「我」的被需要得不到滿足,只怪在這場感情中沒能及時成熟,沒能將Positive(陽)—Passive(陰)的搭配好。

性與愛可以分開,就像靈與肉的分離一樣,兩者不是不可共存,但意識到其分離性是必要的,尋歡作樂不能證明你不能在感情中專注。就像文中提到的【絮,愛不只是情感,情緒,熱情,愛其實真正是一種「意志」】,而【「性慾」,或說是「性慾」的發展,在愛情關係裡佔著很神秘很關鍵的位置】。

何為真愛——【「真愛」不只是針對特殊物件,更重要的是一種能力,是乙個人本身必須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格啊!】

那熱情又為何物——【熱情所指的不是性慾的表現、不是短暫的激烈情慾。熱情,是一種人格樣態,是乙個人全面熱愛他的生命所展現的人格力量。】

那生死呢——【只要我在此世總結是愛人愛夠,愛生命愛夠了,我才會真正隱沒進「無」裡,如果在這個節點,我必須以死亡的方式來表達我對生命的熱愛,那麼我還是愛不夠她,愛不夠生命的,那之後,我必然還會回到某種形式之中與她相愛,與生命相關所以肉體的死亡一點也不代表什麼,一點也結束不了什麼的。】

最後,我們卻是不得不愛,別無選擇——【人性有致命的弱點,而「愛」也正是在跟整個人性相愛,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美麗的悲慘的,「愛」要經驗的是全部的人性資料,或隨機的部分資料,包括自身及對方生命裡的人性資料,我們別無選擇,除非不要愛】。

9樓: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也不明白後來的絮是否仍然愛著邱妙津。但後來的我在乙個人身上體會到了邱妙津愛乙個人的感覺。在乙個人身上燃燒,只有在她身上我是完整的,我才是自己。

即使這令我離不開她,我卻因此覺得自由,似乎我最該做的事就是愛她更愛她。最近我發現我也對我的她說過類似於「你只不過還沒想清楚而已」「但我已經明白了」「所以我還在堅持愛你」。所以我又開始回顧這本書。

我看到其他人說邱妙津失控了,失控即失敗。嗯也許他是對的,但我想再加個詞。她終於失控了。

她終於痛苦到想要逃避一切,她終於痛苦到只想讓自己解脫。她在其他人身上控制了自己,卻依舊敗在了絮這裡。這本書讓我越來越不懂愛,令我越來越看不清那是什麼,為了什麼。

讓人歇斯底里追逐的不是愛,是慾望,是憧憬,是自己的盲目,是對現實的逃避以及自己的軟弱。至於愛,我想,它應該至少,不是乙個給人帶來痛苦的東西。

10樓:蠍子阿卟鹿

我看這本書一度感到自己就是邱妙津,很多想法和感受和我的相似。那種深刻、徹底、純粹,靈魂感的、忘我的、一絲不苟的愛。

我現在漸漸的和以前不太一樣了,因為遇到了乙個人,這個人對我的意義就像絮對她的,但我遇到後,變的更輕鬆和幽默的對待生活,她好像Sunny一樣照進我的生命,揭開我塵封已久的部分,觸及我的靈魂,又給我無窮力量,使我更好,像書裡說的,是個里程碑,無論在不在一起,都逃不出我的生命了,因為已經參與了,這是命運。

但我看到一半這個書,那種深深的壓抑感就讓我不得不找一些「刺激」,「浮誇」,「high」的東西調節一下,立馬換了首動感的歌。

以前聽過說有些人自帶自殺因子,我覺得如果真的是,那邱妙津身上有,而這種敏感、深刻、細膩、完整的愛和情緒,一旦植入誰身上,那很可能就植入了這種自殺因子,會覺得死亡有時候是昇華和成全,死沒什麼。可在我看來,無論是否凡俗,都不太Sunny,不Sunny的東西不一定是壞的,但會影響你整個做人基調,會影響你的磁場和你的命運。

如果邱妙津不是這樣一種性格的人,她的感情和生活,也許完全不同,她讓我想到阮玲玉,很難說真的是注定的命運,還是性格影響行為影響生活。

文學、文筆和藝術上的評價再高,那也只是作品,不是她的人格。

最近有什麼好的電影看?

檸檬芯 最近的熱門電影 不謝 真心半解 8.1 驚天營救 7.1 列夫 朗道 諾拉與母親 6.9 起跑線2 6.6 奪命公寓 6.1 利刃出鞘 8.2 雙魚隕石 6.8 天氣之子 7.1 誤殺 7.7 悲慘世界 8.1 紳士們 8.3 com subject 30257175 tag E7 83 A...

最近英雄100經常莫名其妙的漏墨,是什麼情況呢?

墨竹劍客666 你家是不是最近下雨了?溫度氣壓變化比較大。鋼筆的儲墨方式決定了,熱脹冷縮和氣壓變化會導致漏墨。如果想要預防,可以試試白金鋼筆的那種密封設計的,旋轉筆帽的鋼筆。 一心向錢夢想搞廢 上墨後毛細裡墨太多。前端上墨的筆幾乎都有這毛病。每次上墨後擠出幾滴再上擰到最高位置,或者吸一半就提起來擰到...

怎麼看《歡樂頌》裡曲筱綃幫邱瑩瑩試探白主管的行為?

郭帥 這就好比曲跟趙醫生好了,這時候,安迪突然對趙醫生表白,你猜趙醫生會怎麼選?他不選哥大這種top 10 的,會選擇曲這個火奴魯魯野雞大學top 10畢業的?歡樂頌三觀不正,傳達的就是 我有錢漂亮有能力,所以我怎麼都對。要知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sekiwei 像曲這種愛玩愛鬧的富二代,什麼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