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為什麼沒當上太子?

時間 2021-05-09 05:06:05

1樓:Joker

老八最後也悟出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就是被乙個「賢」字所誤。他機關算盡,拉攏百官,卻沒悟出來真正決定皇權歸屬的只有康熙乙個人。他得到天下人心又怎樣,康熙認為他其心可誅,他就沒戲。

反之老四一路都以孤臣自居,得罪了所有人,但事事都為他康熙擦屁股,最後上位順理成章。所以這部劇開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是最大的諷刺。至於什麼雍正是改革派,這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以老八的聰明,真的上位了還用裝賢王嗎?該怎麼整頓吏治他乙個管戶部的能不清楚?只能說得康熙之心者得天下啊

2樓:小草

就劇中說,康熙認為老八水平太臭,被文官玩了,老八當皇帝遍地袁世凱,弄老八也洩了康熙的底牌,老頭子預感很不好,很多不好的人等他嚥氣,就任由下面胡鬧,等鬧夠了發動一波群眾全給你狗日的砍了,所以需要能憋,下手又重的繼任者。

3樓:初夏

電視劇集中老十三提到了,大概是,對說這樣的太子值得保嗎,老四說還有老八,人稱賢王,我稱冷麵王,十三說,我就是不喜歡他的虛偽,大概是這樣的台詞

4樓:Entropyy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一段時間,到我刷了好幾次這雍正王朝的時候,似乎明白了一點。

鄔先生說過,查清刑部冤案這件事,如果派太子自己去辦就是保太子派其他皇子就是倒太子。誰倒了太子,也必將為朝廷所不容。也就是說到了太子基本上,自己也就當不上太子了。

結果老四和老八請命去查案,康熙本想讓老四去查案。這也讓鄔先生感到老四不聽他的計謀,但老四也知道其中厲害,來了一出苦肉計,詐病,最後差事落到老八身上。

老八辦案的時候,使出了一招就是利用肖國興,密奏倒太子。從後來來看康熙又復立了太子,康熙其實是沒有下定倒太子的決心,我想康熙這個時候已經看穿了老八的小心思,他召圖里琛去找肖國興,圖里琛說肖國興一直叫屈,說自己招供了皇上就放了他。康熙說了兩句,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可能說的就是老八,這裡其實康熙開始討厭老八了。

到後來,太子被廢,康熙還是希望皇子大臣們替太子求情,結果只有老四十三求情,對老八可能更加的反感了。

再到後來,推薦太子,大臣們全都是推薦老八,這裡康熙擔心的是結黨的問題,這事也使得康熙最終否了老八的太子前途。

5樓:飛刀又見飛叨

不是啊!老八那一套就是官場上的啊,當權臣都智商欠費。

當皇帝?算了吧,麻哥又不瞎。

況且一開始麻哥讓他辦事就沒想好好培養他啊。

路線不對,還蠢。

6樓:

很簡單,康熙早早地立皇后所生的二阿哥為太子,就是因為他內心深處對漢族的禮法制度還是認可的,要不然不可能如此寵愛太子。既然有這個前提,那就有兩點推論:第一,不要妄圖挑戰太子的名位,這一點大阿哥帶頭違反了,直接出局,八阿哥後來也沒做好;第二,哪怕太子被廢,再立乙個太子,也會一定程度上參考禮法,老大已經違反了第一點,老三的心思不太在這上面,接著就是能力、人品都還不錯的老四,而且老四還是孝懿皇后的養子,算是半個嫡子,更是順理成章了。

八阿哥不但第一點有虧,排行也不佔優勢,生母的名分和出身又非常底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功了。

7樓:

就電視劇集中康熙在和雍正談話的時候是有評價的康熙:朕原寄希望於廢太子胤礽

可是他根本就不是仁君之選

八阿哥胤祀處處學朕

可他處處學得不像

朕是以寬仁治國

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

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

他卻比朕則還要放縱

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

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十四阿哥這些年鎮兵經武很見成效

可是他膽子過大而胸襟狹小

用於治兵尚需謹慎得當

用於治國則必然壞事

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

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義

可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

朕圈禁了他十年

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

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

那怎麼收拾啊

有了這十年的教訓

想他也會成熟起來

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

8樓:北極的暖光

在康熙47年一廢太子前,你能從清朝官方史書上找出康熙帝玄燁這樣公開表達對皇太子胤礽能力不滿的言語麼?

乙個皇太子的能力怎樣,皇帝最有發言權,因為只有皇帝最關心自己的江山能否一世二世乃至萬世的存續下去。而官僚們,不管嘴裡說著多麼冠冕堂皇的道理,他們在乎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9樓:

「八阿哥胤祀,處處學朕,可處處學得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人,而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而他卻比朕還要放縱。

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將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雍正王朝》

10樓:

考慮考慮現實

立太子一般要按照年齡開始順序考慮的,剔除掉地位低賤的,剔除掉作死的,然後就是答案。

道理也不複雜,最起碼雍正排行靠前,同時出身也不差,能力也強。自然就輪到他了。

為啥要按照年齡順序來找。不說未成年的了,就說成年的,18歲的能鎮得住30歲的嗎?

如果立十四阿哥,上面的十多號兄弟,全部都是潛在的不滿者與可能的造反者,有啥本事能讓他們服氣呢?

11樓:烽煙

中國的政治邏輯是非常特殊的,一言以蔽之,是參考群眾基礎的領導決定制。

老八做的不對嗎?廣結善緣,網開一面,上下打點,精明幹練,哪一點做錯了?

論群眾基礎,老八不比對人嚴苛的老四強得多?要是憑投票決定,二次推選太子的時候,老八就該直接上位,可實際呢?這反倒成為了康熙不信任老八的開始。

要論領導決定,那就因人而異了,如果說康熙喜歡老四還是老八尚能商榷,各自有理,那麼道光選擇老四而不是老六又是什麼道理呢?

所以中國的政治邏輯是很有意思的,人緣嘛,要。上意嘛,也要。兩者兼得那是最好,要是衝突了,就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

12樓:幸運草

老四安于田園(不管是做給康熙看的還是真的),種花種菜,遠離爭權奪利;大是大非面前一點也不含糊,堅守原則,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審時度勢,膽識、聰慧過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那份堅忍是無人能比的。

反觀老八,用人不賢,結交黨羽,管不好手下,沒有原則,參與權力爭鬥,急躁、耐不住性子,觸犯康熙的底線,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讓康熙動怒。

康熙作為一代明君,選擇怎麼樣的人成為太子再清楚不過了。太子意味著儲君,是未來的皇上,是乙個未來統治乙個國家的人,他必須得有過人的才識和品質才能擔當得起此重任。

假如沒有雍正,哪來的康乾盛世?

歷史證明,老四當太子是正確的。

13樓:會唱歌的咖啡磨

前邊有人歷數了老八的種種不是,比如國庫虧空,比如結黨營私什麼的,但我看還缺一點吧。

也是電視劇集的劇情,西北傳二蛋八萬兵馬全軍覆沒,因為忙著找敵軍決戰,為啥忙著找敵軍決戰呢?因為老八的戶部不發糧餉,逼沒招了。

這話雖然是鄔思道說的,難道康熙就看不出來?

國家邊境用兵是多危險多重要的事情,老八居然敢在這種事情上耍手腕。耍的還不怎麼高明,無非突出乙個不要臉。

為了讓自己一派掌握兵權,不惜葬送八萬軍隊,這種人,你是康熙你敢用他嗎?這種以賢良形象示人,背地裡不擇手段的人,我特麼兜裡有超過50塊錢都不願意站他身邊。康熙要是拿他當了太子,還真是瞎了狗眼了吧。。

14樓:舞石

電視劇集裡康熙在死的時候對四爺說,「八阿哥處處學朕,可又處處學不像。朕是以仁義治天下,他卻以仁義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是寬容過度,他卻比朕還要縱容。

」當爹的,兒子想啥早就看清楚了。

康熙的遺願就是整頓吏治,眾皇子中只有四阿哥有這個能力,敢於擔當得罪人的差事,也歷練出來了。所以之後才能頂住群臣壓力推行新政,實現卓越的政改: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

(康熙也知道,如果八王爺肯定堅持不了推行新政。)雍正提拔任用的人才(田文鏡,李衛,劉墨林,孫嘉誠……),這些能夠以身家性命效忠朝廷推行新政的人在八爺眼裡本來就是無用之人。

還有乙個原因是康熙喜歡小乾隆,這在電視劇集裡有。史書也記載弘曆自幼聰明伶俐,所有的皇孫裡最討康熙喜歡。所以有學者認為康熙傳位雍正也是選了再下一代皇帝。可惜乾隆上位後……

15樓:人間吭僕油塔

16樓:芙蓉翩翩公子

不請自來。老八選擇奪嫡個人感覺真是錯誤。歷史線上的老八非常優秀。

但是有兩大不足。他妻族早已敗落,母族地位也低微。清朝在早期是皇帝竭力從八旗親貴手中奪權,直到雍正時期,皇帝才徹底完成集權。

那麼在這個背景下,康熙根本不能選擇老八,在康熙眼裡,群臣萬眾一心,八阿哥眾望所歸,那麼恰恰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至少康熙會認為,好不容易集中的權利,會讓八阿哥又給分散出去。眾大族仗著擁立之功,會以功臣自居,參見真實歷史線上的隆科多,那麼局面也會比當前的局面更複雜。

17樓:左加明王

治國之道,張弛有度。康熙這種人,確定繼承人最大的考慮一定是政治因素。老八人望高,如果在建國初期是好事,但如果在國朝中期就不是好事。

18樓:xx招惹不得

上面回到基本都沒說到點上。

僅就雍正王朝來分析,不參考史實。

在百官推舉太子的時候,康熙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老八坐不上太子的最重要理由。

這句話就是朕還沒死呢。

皇帝是孤家寡人,是全天下最自私的人,是最怕人挑戰他位置的人。老子還在世,你乙個皇子就百官歸心,康熙能立他為太子嗎。

想不明白的可以把自己帶入到皇帝的角色想一想。

《雍正王朝》中的八王議政,老八為什麼會失敗?

信之湯湯 實際上這一段設計是不合常理的,看其他答案說過了,編劇劉和平覺得這段還不錯所以保留了。為什麼不合理呢?因為滿清執行的是降爵繼承制,作為愛新覺羅的鐵帽子王完全沒必要跟你老八來這麼一出,搞不好世襲罔替的富貴說沒就沒了,投入產出比實在太低。就算你老八最後搞贏了,你又能再給這幾個富貴以極的鐵帽子王什...

雍正王朝中康熙在老十四偽造調兵令陷害太子的時候,令眾皇子在外等候,為何要臨時加封大阿哥等幾人為親王呢?

小茹娛 穩定!穩定壓倒一切!這是康熙在聽到太子胤礽調凌普兩千人馬前來熱河 保駕 時的應激之舉。但這種應激狀態下的穩定之舉卻也帶來了後續的一系列的不穩定。電視劇集 雍正王朝 當中,康熙四十七年,在經歷了一系列讓康熙鬧心的事件之後,康熙決定到熱河去打獵,也就是每年必做的功課 木蘭秋獮。康熙此次木蘭秋獮與...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什麼女人得不到,為什麼偏偏喜歡小媽鄭春華?

血小楓 政治化一點,我會覺得這是太子對於康熙的一次權威挑戰,可以說就是恃寵而驕的行為。畢竟太子心中的王位都是自己的了,也不差乙個貴人。不政治化,其實我覺得鄭春華才有可能是不政治化的人,畢竟康熙年老,而太子相對年輕。深宮之中,男的也就那幾個人了 至於太子 名字太麻煩了 不過把鄭春華當作自己對抗權威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