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伏地魔的最後一戰是否打得不夠精彩,為什麼?

時間 2021-05-07 16:58:59

1樓:康殼

沒得法子,大結局將近了,總得想想辦法寫死伏地魔吧。那不能死的太隨意吧,總不能騎掃帚的時候意外跌落摔死吧,得想想辦法找個人打死他。那好像沒什麼人選了,只能哈利上了,伏地魔戰鬥力設定太強了,要說哈利剛正面把他剛死了恐怕難以服眾,要是說後面有個人陰他一手好像也很窩囊。

既然正面打不過,那咱就給伏地魔貼點debuff,於是乎乙個最大的的buff出現了,伏地魔這個憨憨居然拿了別人的魔杖打別人,這說起來挺搞笑的。一開始設定老魔杖是要通過殺戮來改換主人的,後來馬爾福繳械了一下老魔杖就認他我也就忍了,後來哈利搶奪了馬爾福的魔杖,此時躺在棺材裡面的老魔杖居然知道沒碰過自己魔杖的主人有根棍棍被另乙個人搶走了,哇我要效忠那個人。還不如說老魔杖在對上哈利之後被他感動了叛變了伏地魔算了!

太強行了,加上巫師之間對決確實也沒有什麼技巧可言,就對對波平a平a,不像復聯那種酷炫科技,各種異能,講道理隨便你魔杖裡冒出什麼顏色的光只要打中就贏,蠻單調的。

2樓:王小龍

事實上從原著來看,最後的霍格沃茨大戰是很精彩的,層次鮮明,參戰勢力眾多,人魚,馬人和家養小精靈的參戰更是讓人血脈賁張,然而電影裡拍的感覺非常敷衍。

單看兩人單挑,確實很水,沒啥可說的。

3樓:不懂女人的豬哥哥

因為哈利波特單論技術和魔法水平肛不過伏地魔啊……哈利波特的實戰水平也就是赫敏與羅恩這一級別的,甚至死聖中赫敏的表現更出彩一些。並且,你當伏地魔這麼多年的鹽是白吃的啊……而且伏地魔還有製作魂器帶來的魔法加成與研究黑魔法的加成。大戰三百回合就太假了。

關於第二個問題,因為伏地魔手上的長老魔杖的主人是哈利波特……所以電影裡的對波(我記得是)被壓回來了。

4樓:十一維

其實,哈利波特系列創造了乙個魔法宇宙,但是他本身是不嚴謹的,有很多的bug,這就導致書籍有很多地方時沒辦法自圓其說的。雖然羅琳已經寫的很好了,但是創造乙個能夠邏輯上能夠自洽的世界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這個世界又要和真正的世界掛鉤,而且這個系列剛開始是作為乙個童話寫的。

為了讓主角能夠作為乙個救世主正面打死伏地魔,羅琳給哈利開了太多的掛,可是即便如此,大決戰仍然比較扯,即便原著也是如此。

我寧願看到這樣的結局:鐵三角三人組憑藉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毀掉了伏地魔的全部魂器。決戰時哈利向所有人宣布伏地魔不是不可戰勝的,他振臂一呼,千萬道咒語射向伏地魔,伏地魔當場被打成篩子,在場所有人都戰勝了對伏地魔的恐懼的心魔,完結撒花~

5樓:科科森

到最後誰生誰死誰輸誰贏和法力的高低根本無關,不用說伏地魔了,鳳凰社哪個大人不比哈利厲害?麥格,斯拉格霍恩、金斯萊三個人合力都沒法解決伏地魔,單憑年僅十七歲的哈利的法力更不可能。

關鍵在於,哈利和伏地魔的關係,他們魔杖之間的聯絡,他們靈魂的相互作用,用鄧布利多的話來說,涉及了「迄今無人知曉、無人涉足的魔法領域。」這裡面不僅僅是誰能把魔杖耍得更歡的問題,它更關乎古老的魔法,純潔靈魂的力量和人的意志與選擇。其實題主去看書就能明白,哈利和伏地魔最後一次面對面的決鬥根本就不是最關鍵的。

先前的一切艱難痛苦的領悟和成長歷程,以及不僅限於巫師群體的所有生命的抗爭和憤怒,才是最為重要的。而哈利和伏地魔的最後一戰,只是乙個平靜的、從容的、水到渠成的終結罷了。

6樓:知北

什麼看電影看原著的,都已經很幸福了好嗎!聽有聲書的才叫崩潰,正聽得熱血沸騰突然來了一句:伏地魔死了。

我不得不調回去重聽了一遍確定我沒有落下什麼。

7樓:團毛毛

啊我是原著黨,雖然不噴電影黨但是還是真心推薦讀讀原著………羅琳阿姨喜愛七本書中很少有寫道哈利一人大戰伏地魔,基本都是有夥伴的幫助協作,羅琳阿姨在這裡估計就是想傳達一種無論自己有多麼強大都要懂得團隊協作的思維【這樣表述好掉價別噴】最後一戰不一定是咒語亂飛五光十色的才精彩,那些由失望到希望,悔恨與改變,迷茫到釋然的每一步,早就比那場關鍵的戰爭精彩很多倍,這是電影難以傳達的

我愛哈利我愛原著我愛羅琳嬸

8樓:楊曉斌

很可惜,電影第七部上下集加起來都不能讓我重新體會讀原著時的感受。

小時候讀的感受:那段真實卻只是發生在腦子裡的描寫,就是哈利勝出的最後一戰。

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理清對鄧布利多和斯內普的複雜情感,知道了鄧多年的布局讓自己成為最後乙個魂器,哈利做出了決定:完成自己的使命去送死,拯救自己和朋友們。

這些內容在電影內太平淡了,

電影什麼鬼,

花錢看特技,

特技特技,伏地魔沒有頭髮,

我沒有頭髮,

我沒有頭髮,

一開始哈利是拒絕的,

後來加了很多特技,

很光,很亮,

擦,一定要先給我試一下,

結果電影出來觀眾一定會罵我,

加了很多特技,

很光,很亮

duangduangduang

9樓:萬俟褚

挺精彩的呀,那麼多轉折點呢,一會兒哈利扭轉乾坤,一會兒伏大大略占上風,題主覺得不精彩的是電影吧( )最後變成紙片什麼的簡直太詭異了,導演你出來做個解釋 ( _)

10樓:酸奶是最愛

哈利一直不是一流巫師啦,赫敏比較近一流;最後一戰在我的認知中是整個霍格沃茲的一戰,非常燃,非常虐,哭慘了真是;作者更為想要突出的不是誰更強大,是愛和勇氣吧

11樓:

哈利波特里一直在說的道理就是魔法實力並不是最重要的,你要求最後一戰以魔法實力為基礎,情何以堪。

其實那根本就不是一戰,一切的明線暗線在那個時候匯聚到一起,水到渠成,就算哈利波特魔杖的頭上吐出一捧玫瑰,伏地魔還是死。

12樓:

就原著而言。羅琳不是托爾金。她可能不擅長寫打鬥場面,而且HP的亮點不在打鬥,而在於講好了乙個英國才有的狄更斯風格的故事。

13樓:Ding Dou

因為本來就精彩不起來。

能夠有資格和伏地魔火星撞地球的,全書中只有鄧布利多乙個人(第五部的魔法部之戰還是很精彩的)。哈利直到最後,法力都只算是中庸。能力上伏地魔碾壓性的優勢。

但是客觀條件上,Elder wand這時候屬於哈利,所以伏地魔拿那根魔杖和哈利決鬥本來就贏不了。

這時候伏地魔的所有魂器都被消滅掉了,所以這時候伏地魔死了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復活了。

書中這場決鬥為了彌補physical的不足,讓哈利廢話了半天。也算是讓伏地魔嚐嚐在決鬥之前被別人廢話半天的滋味是什麼樣的吧。

電影中大概是覺得拍了8部,最後必須來個視覺上比較過癮的打鬥才行。不過他們拍得太爛了... 如果是像老鄧的決鬥那樣也還過得去,哈利和伏地魔幾乎是肉搏的... 對此我也無話可說。

電影《哈利 波特與死亡聖器(下)》裡哈利在與伏地魔決戰前明明把復活石扔掉了為什麼最後又活了?

Future 在書裡不是說了嗎?就是伏地魔復活時用了哈利的血,且在殺死哈利父母的那一晚把一塊靈魂碎片打進了哈利體內,所以伏地魔殺不死哈利,哈利不需要復活石。 大明子 因為他已經清楚老魔杖的主人是自己,擁有老魔杖的人是不可能在決鬥中被打敗的。復活石的作用是讓主人看到自己心中的死人,沒有讓主人不死的功效...

《哈利波特與密室》中如果伏地魔借助日記本復活,能不能重獲英俊臉龐?

剪故事的晨曦 看哪個靈魂是主魂了。也就是說看哪個靈魂強大就吞噬另外乙個靈魂,如果是那個老面龐的靈魂強大啊 不過這個是沒有可能的,看後面那麼沙雕的伏地魔就知道了。不過前面的也很蠢,自己暴露目標,最後讓哈利波特殺了他。但是長得好看就不蠢啊 有一點不政治正確了 森山君堯踏步走 用日記本復活這個操作在理論上...

哈利波特最後為什麼沒有被伏地魔殺死?

丁賤賤 反對下列所有答案!所謂看過原著的人都是些什麼鬼解讀?又是魔杖又是死亡聖器的。當然是因為伏地魔體內流淌著莉莉的血呀 歐洲國家的血統觀念也我也是很迷 所以在哈利必須死的特定條件下,鄧布利多強調必須是伏地魔親手殺了哈利,因為這樣死的只會是哈利體內的伏地魔靈魂。火焰杯原著裡鄧布利多聽哈利講完伏地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