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明與侯耀文誰實力更強?

時間 2021-05-07 05:29:30

1樓:鄭捕頭

馬志明和侯耀文,都是具有相當知名度的相聲演員,而且兩人都是名門之後。馬志明是相聲泰斗馬三立之子,侯耀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都有著一定的家學淵源。

儘管兩人只差三歲,但馬志明的輩分比侯耀文高一輩。馬志明與侯寶林同輩屬於寶字輩演員,而侯耀文屬於文字輩。

受到家庭影響,兩人都有一定的相聲功底,也都表演過眾多經典相聲作品。不過兩人的相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異,總體上看,儘管馬志明沒有登過春晚在一定程度上不如侯耀文出名,知名作品也沒有侯耀文多,但他的相聲水平在侯耀文之上。

馬志明功底打得牢侯耀文小時候是沒有太學過相聲的,儘管身邊有侯寶林這樣的大師。侯寶林反對孩子學習相聲,因此侯耀文那時候沒有辦法從父親那裡討教相聲表演的學問,只能自己偷偷學。後來考上中國鐵路文工團正式說相聲,也是揹著侯寶林。

而且即使成為一名相聲演員,侯寶林對他也並不支援和認可,直到多年之後才慢慢予以肯定。

馬志明則不是如此,儘管他小時候經歷的時代也不讓說相聲,但馬三立對他的相聲學習還是給予不少幫助。尤其馬志明小時候就對傳統藝術感興趣,十幾歲就考入天津戲校學武花臉,這也為他多年後在台上仿學京劇,打下良好的基礎。

馬志明知名度一度不如侯耀文進入八十年代,相聲經歷了一段中興時期。借助電視和春晚,侯耀文變得越來越知名,《火熱的心》、《糖醋活魚》等作品家喻戶曉。

從作品主題來看,侯耀文的相聲偏於新時代主題,擅長對新事物和怪現象進行反映或者諷刺,傳統相聲涉及極少,只有《口吐蓮花》等幾個作品。馬志明儘管也說過《糾紛》、《夜來麻將聲》等新作品,當更多時候的表演還是以傳統相聲為主,比如《大保鏢》和《報菜名》。

從兩人的表演來看,馬志明也是偏於傳統,講究說出相聲味兒,並不急於求新,並注重相聲基本功,尤其在仿學京劇和曲藝方面具有獨到的本事。侯耀文也比較喜歡演唱,包括京劇和歌曲,但從嗓音條件來看,尤其唱京劇比馬志明還差了韻味,嗓子過於沙啞低沉。

當然這並不是說侯耀文的相聲過於平庸,恰恰相反,侯耀文極其擅長反映後進青年的形象,《失物招領》、《轎伕新傳》等作品都名噪一時。侯耀文非常善於使相兒,對人物的模仿誇張而準確,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論相聲水平馬志明超過侯耀文馬志明和侯耀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相聲人才,他們具有相聲表演的天分,又出生在相聲世家,沒有浪費這樣的機會,又經過後天努力得到觀眾的普遍認可。

不過如果將兩人進行比較,在知名度上馬志明一度曾不如總在電視上露面的侯耀文,但如果論相聲功底和表演水平,馬志明是在侯耀文之上的。

當然侯耀文也很是難得的相聲奇才,然而不到60歲就英年早逝,令人感到惋惜。

2樓:李林

一句話,侯爺的相聲少馬爺全能說(技術上沒任何難度,只是風格,節奏和韻味上不同),但少馬爺的有些活是侯爺萬萬來不了的(比如那麼多精湛的貫口,經過少馬爺改編的堪稱教科書的很多傳統相聲,《大保鏢》中的武功,比專業演員學得還好的整段整段的白派京韻大鼓,單弦,王派快板,少馬爺開過曲藝演唱會,。。。等等)。

3樓:

傳統功力,馬志明更勝一籌,但論影響力,侯耀文要強一些。原因無他,侯耀文在舞台上立得住的抗鼎之作太多了,而少馬要遜色一些。尤其和黃搭檔之後,幾乎不再有像樣的新作品了。

4樓:平沙生

文無第一啊...水平相近且風格大不相同,不太好比,也沒必要分個高下。

說起來倒是我因為在天津,小時候都偏愛馬氏相聲,覺得比北京的高得多。大了才知道自己狹隘。所以大家一定多聽,侯耀文真是太狗了!

5樓:假行家

要是沒有馬志明,就沒有《糾紛》、《夜來麻將聲》。馬志明其他活有馬三立的錄音,比他還好聽。

要是沒有侯耀文,就沒有《財迷丈人》《見義勇為》《不自量力》《糖醋活魚》《認親》《樓上樓下》《轎伕新傳》......侯耀文的活和他爸爸侯寶林基本沒重複吧,這倆人互相不可替代。

所以我覺得侯耀文更強。

6樓:Andy Lau

現在網上很多都是捧馬志明捧成聖人一樣,我不是特欣賞馬志明侯耀文先生的傳統功底非常好,風格大氣

馬志明的五味俱全,就因為馬志明說馬三立老先生誇讚過,就一窩蜂的將這個段子捧成蓋世神作?侯耀文先生的轎伕新傳,認親,侯扶導,失物招領等佳作都非常經典,有的比五味俱全要好

馬志明五味俱全沒能獲得很理想的成績就埋怨大賽有問題,要是獲一等獎了就沒事兒了?與馬志明五味俱全同一場的就有武松打虎,而且馬志明接的李金斗的場,五味俱全只能說是不錯的作品而已

侯耀文先生藝術水平比馬志明高,當然了仁者見仁

7樓:朱哈哈

真不知道很多人聽沒聽過相聲,還學人家學術界非弄乙個評價譜系,硬把一些祖師爺不賞飯的人往裡面擠,莫名其妙的給了乙個冠冕堂堂的稱呼,您當這是上墳不成?讓我說,這個世界相當荒謬,絕大部分觀眾沒有鑑賞能力,你給他們什麼他們就吃什麼,所以說少馬爺屈居天津想弄,所以說侯家子弟廟堂飛舞——天津人留(想罵罵我麻煩別扯上天津)

8樓:郝淳節

這些玩意都被行內人神秘化了,學藝過程誇大的無比艱難,比實力如果是比基本功那就好說了,論演出效果都比郭德綱及以後的演員差很多,當然時代也不同。

9樓:立黨

大家說得都對。兩個人完全兩種風格,但都算是當代相聲豪傑,都能獨當一面。

然而在網上,馬志明往往被高估,而侯耀文往往被低估。

10樓:樂平遠

都是很讓人尊敬的演員,都是大師。但是個人感覺,如果單從個人藝術成就上說,侯耀文略勝一籌,畢竟馬志明叫少馬,而侯耀文不叫少侯

11樓:綱條子

12樓:張羸

瀉藥。你們說,八卦掌跟太極拳誰更厲害呢?

用馬志明跟侯耀文比不合適。就好像沒有用馬三立比侯寶林一樣。

話說當初侯寶林跟馬三立關係好的時候,在馬三立家包餃子,那會兒馬志明還小,那時候說閒話就定了侯寶林帶拉馬志明。但是馬志明一身的能耐是文革下放,跟憋的不行不行的馬三立學的。說馬志明逃不出馬三立的影子貼切但是不全面。

他逃不出去不是能耐不濟。實在因為陰影面積太大。包括侯耀文,其實也沒有逃出侯寶林的影子(侯耀文能出來,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像侯寶林。

)那麼這點上兩個人是一樣的。

再說兩個人的創新。馬偏向說口,侯偏向唱功,這是必然的。相聲演員能唱的絕對不說,這是必然。某位一收徒弟就是七個的老先生當初還跟我說「我年輕時嗓子就很好,後來生病嗓子毀了」醬…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個人來說更喜歡馬志明一些,因為他那個程度啊,努個大力出奇蹟,沒準兒能趕上,侯耀文的藝術(好嗓子)啊,此生無緣了…

誰的實力強呢?八卦掌跟太極拳,哪個更厲害呢?

13樓:暢安

2015.8.15更新

@侯爺我要沒看見也就算了。

龐先生、大民真是多餘理您!擠兌我非說不可了~

原本您起首一句,就是實名反對我。才有了之後的一系列,我有責任啊!我要躲了也說不過去。

您的回答,我逐字逐句仔細看的,您說的「比喻太情緒化」,那意思我捧侯耀文,嫌酸!可以。第二天我就刪了。

您可能沒有注意到,至今您的答案還保留著這條反對意見!

您的優越感、正義感太強,網路平台誰也不要妄想立規矩!還「社群風氣」…

這麼說吧,首先您不是那500,您驕傲!那500怎麼了?人家糊塗、活該?

5500裡無論知識還是道德,您也準是上風上水!好吧!

這鍋腥了,您可以自己挪動挪動,再支一口鍋!

這是平等。我對您,對那500,對上風上水的5500都是這個態度!

目的就是不矯情,少抬槓。公共的網路平台,只能是有緣來相會!

您實名反對「暢安」,我認可,我能夠理解您。至於您的態度,口氣,我也沒說什麼,只是有人說了!您的文字明顯大民不愛瞧,龐先生也不愛瞧,當然文字是二次的表情達意,讀者領會的,帶有主觀色彩,您可以否認領會錯了!

起初您的答案有打動我的地方,現在找不到了!

我當時理解有層「智者無言」,「雲淡風輕」的意思,人應該不斷豐富自己。

我印象中您說的是,「希望這是自己近期回答的最後一題,踏踏實實讀讀書」。

這個沒錯兒!應該這樣。乙個人不斷的闡述,這是輸出,長此以往入不敷出…

不過在這之後您也沒少在知乎活躍,包括這次「更新」,您還是在爭,想贏!

我現在也算吧!

我倒是乙個禮拜沒答題,但也沒看書,忙的……

您是出差都沒耽誤了

您確實沒有最狂,只有更狂!

就您這說話還直截了當哪!

直截了當就一句:你們都差遠了,都不成,就完了!這也是我的性情。您可能是說理性強的那種人!

狂您就狂您的,別遮;本不想遮,又遮。

總想說漂亮話,帶出來那麼無懈可擊,那就剩討厭了。

之前我還想著龐先生怎麼就翻兒了,這裡沒怹什麼事啊!

不過您2015.8.10這更新吧,確實夠討厭的!

乙個人的性格、脾氣,不因為什麼讓人不愛瞧、不愛看,都很正常;乙個人說的話、觀點,有不同意見太正常了!

您在了解龐先生的真實情況下,繼續言論,鬥氣兒,矯情的厲害。就是不服啊!

您服於丹、李幼萌,可以啊!您還是繼續「拴對兒」!

看來這是您慣性的行為,本質就是「抱團」,本主認可您抱您抱;不認可,就是假借,助威啊!

您要就是個普通觀眾,旁觀者,能撇的乾乾淨淨,那您隨便說,誰好誰不好,這是權力。可您這麼內行,不止於此吧!

抱團兒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意氣相投,觀點相近,還是私交,崇拜聲望……

網路交流有弊端,容易鬧誤會。您無妨露露名姓,出身,跟誰相好、過得著,哪兒玩的,哪兒學的,跟哪兒位前輩先生不錯的……

朋友的朋友還是朋友,咱甭抬槓,很容易就了了!不建立這種寬容和信任,就不愉快!

龐先生跟您衝突,那是怹的性情!您在性情言語裡摘毛,本身就是矯情,您可以不理他,您的鬥爭性還是很強的!當然他傷害您了,也是您前邊兒的文字招來的!

您覺著沒問題,很多人覺著有問題,我們大致是一「團」。從結果上看您的行為不是息事的,說白了,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既然如此,就不要妄談中正平和,如何嚴謹、如何客觀、如何正確……

龐先生在這「團」裡,沒人動怹,我們服!您說了,服他?!這樣兒人不配跟我聊天!

那咱就作罷!您高明!

您算哪「團」都不要緊,也大可不必討伐、論戰……

我也好話不好說吧!

明告訴您,您高不到哪兒去!人敬人高,得過且過,您才能爭取到,多聽一句、多看一眼,多學一手的機會。

既要好,先做小。別充大個兒。他不成,全不成嗎?誰敢說?

這就是我滿口的「倫理」,在傳統框架下,不談倫理,還有什麼可談的……

您就不反思反思,在現在知乎的「社群風氣」下,有多少人實名支援您?

當然真理可以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您是救「社群」的主,您去發現更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吧!

話不投機半句多,看不對眼,沒嘛可互相學習的!

龐先生那黃鶴樓差遠了!不叫玩意!這都我說的!我負責任!您別過意。您去聽馬三立、馬志明的,比他高多了!這都沒槓抬!

您可說他幹什麼!

玩兒嘛!

我想實力是綜合的,藝術實力也只是一方面,聰明人都懂得揚長避短~

馬志明再了不起,也走不出爸爸的影子,逃不出地域性、受眾的侷限,這是怹自己都承認的。到頭了成為一位唱曲藝、說相聲、翻跟頭,多才多藝的偽「老藝人」~

作為新中國開始從藝的一代,已經非常非常了不起了!

侯耀文是跨時代的「藝術明星」,當團長,搞業務,繼往開來,八面威風~

這就是旗手,是行業的「面子」!

而更可貴的是,侯耀文的「裡子」也是很好的!

新作品當中,馬志明的糾紛是佳作。讓我想侯耀文拿過來就能演,也會是不錯的!可侯耀文那糖醋活魚,您要讓馬志明演,要了命也不成~當然這都是無端假設,誰也不會這麼做。

我心目中《五味俱全》是馬志明的巔峰!

傳統節目,乍看似乎一定是馬志明上風,演出作品也多。侯耀文也沒少演,口吐蓮花、學聾啞、八扇屏、扒馬褂、數來寶......

從質量上看,侯耀文早年《戲曲漫談》,穿一咖啡色大褂上春晚那《戲迷》,《打岔》。可以說侯耀文之於侯寶林,與馬志明之於馬三立相比,那種踏實的繼承,虔誠的膜拜,是毫不遜色的!

怹們這樣層次的演員,一定不僅僅是模仿、模擬。心思、細節是一定有的。

給人感受,「是你爸爸那路子」,「挺像」,像就對了,這為好!切莫盲談活學活用,突破發展...

整體風貌上,馬志明給人以年代感;侯耀文給人以時代感。

後期的侯耀文,就是自己了,沒有爸爸的痕跡。可他曾經「有」,我是不是就能認為侯具備「有」的水平。

馬志明終其一生,到「藝海神遊」,他就是馬三立的兒子,錯不了!這也為好,很好很好的!我非常佩服,篤信虔心,馬志明自己也說,「這都老掉牙的東西,大夥兒耐著性子聽,我就老爺子那點兒學過來,接著演...

」,聽著這樣的話,我很受感動,太可愛了!

馬志明有自己的東西,無論表演上、技巧上、風格上,這是共識,不展開了。

馬志明還有乙個了不起並且聰明的地方,自知之明,知進退!馬三立的東西,拿不動的他不拿!《十點鐘開始》,《似曾相識的人》都來不了,包括馬志明自己常提的《吃元宵》......

馬志明沒怹老爺子那天馬行空,童趣,這是文言。或者說台上灑不開,灑不自如,顯著小,侷促。亦或不敢灑,因為沒有乙個功力悉敵,穩妥可靠的搭檔......

馬志明的舞台形象,給人的感覺總是有底線的~

我所說的這些,前提是全面認定馬志明已經非常非常好了!

在補一條吧,侯耀文大開山門,良莠不齊,無疑是缺點!馬志明嚴守門戶,於情於理,古風淳淳,令人欽佩!

一方諸侯 侯耀文

李奧 菸草普通職工,三班倒10多年,04年本科畢業進入菸廠車間工作,從事電氣維修工作,也算是專業對口,當時就被三班倒的強度嚇到了,還別說經常週末加班之類的,同時進廠的很多畢業生都找關係託人情紛紛脫離車間進入各個職能部門,當時年輕,覺得靠自己的能力能慢慢脫離這個環境進入乙個好的部門。過了幾年,競爭班組...

如何評價馬志明的藝術地位?

dalou 想說不敢說,看著心癢癢。我覺得啊老馬泰斗說過的傳統活,比如拴娃娃,開粥廠,文章會,賣掛票等,少馬爺說不過怹。說小段兒,比如槽子糕對比做衛生,那種感覺,少馬爺也說不過怹父親。八十一層樓,多晚聽都愛聽。這麼說吧,少馬爺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怹父親。 我還只是個孩子啊 既有能耐又有地位,卻只想著明...

劉耀文和朱志鑫到底熟麼?

木木木木 不熟?先表明粉籍 大本命劉耀文,二本命朱志鑫 我覺得兩人有點沾普通朋友的意思,但仔細想來好像就是同個屋簷底下的同事關係。他倆乍一看性格很像,但實際毫不沾邊,朱志鑫情商較高,平常物料裡從沒有口不擇言,在二代師兄面前可能出於不想搶風頭或者被anti太多謹慎了,和師兄說話像是和老闆說話一樣一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