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外出工作,又想在家帶孩子,想法每天在兩者之間掙扎,很崩潰,請問心理學的朋友,是什麼情況?

時間 2021-06-12 01:49:52

1樓:美美旭

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就為此糾結了。建議評估一下做每件事的利弊,以及可行性,把你擔心的事具體羅列,像理順亂麻一樣,過程中相信會有所收穫,做出乙個平衡的最適合的選擇。

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身心反應,比如睡眠,飲食,情緒,記憶力注意力等等,有的話就是壓力太大了,這個事和糾結的點突破了,壓力沒了就好了。

開始行動,進而減壓,進而更能夠面對困難。相信你!

2樓:名曰木易

這很正常,畢竟孩子必須要有人照顧,錢也得有人掙。

有條件的話可以跟父母溝通一下,半天上班放在父母那邊,晚上回來再接回來。

或者找一些在家就能做的兼職,或者是像托兒所阿姨之類的能跟孩子在一起的工作。

3樓:杜華松

之前答了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問題。轉貼過來參考:

我是全職媽媽,想上班但是沒人帶娃,幼兒園1500的工資勉強可以跟孩子上下學時間同步,我該怎麼辦?

4樓:左右

這顯然就是一種心裡衝突,就是一方面想去工作,另一方面,又想在家帶孩子。

我想參加工作,一定是有你想要的東西,比如工作可以給你帶來收入,工作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成就感,工作可以讓你逃離每天在家的瑣碎。而在家帶孩子也一定是有你想去做的事情,比如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比如不放心孩子等等。

有句諺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心理衝突的產生,正是既想要魚又想要熊掌,二者都不想放棄時產生的衝突。

解決的辦法就是把你想要去工作,為什麼想要去工作?和你想留在家裡照看孩子,為什麼想留在家裡照看孩子?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一一羅列,然後找出這些答案中哪些是必須要做的,哪些是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解決的?

比如,答案一,你要在家照顧孩子,因為沒有乙個合適的人幫你照看孩子,孩子留在家裡,你不放心,。而同時你又因為不去工作收入減少,給你帶來了經濟的壓力,這個時候我覺得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想一下有沒有二者兼顧的方法?比如說一邊在家照顧孩子,同時找一些可以在家裡做的工作。

答案二,家裡有老人幫你照看孩子,孩子照看的也挺好,但你仍放不下孩子。而你想去工作,可能無外乎,想增加收入,或者是想發展自己的事業,或者是擔心長期在家,自己無法再次步入職場。如果是這種情況,那我覺得你還是可以去評估一下,陪伴一定要全天24小時的嗎?

在你工作結束後,回家高質量的陪伴是不是也是同樣可以達到陪伴的效果呢?

以上兩個例子,也許不夠準確,並沒有完全描述出你此刻心理衝突真正的原因,但處理心理衝突的辦法,就如我上面所說的,很簡單,就是把你想要做的事情的答案梳理清楚,然後根據重要性和必要性做乙個排序,相信當這個排序出來的時候,你自己就會有乙個答案了。

作為乙個媽媽到底是應該外出工作還是在家陪伴孩子成長呢,我好迷茫,不知道如何選擇好?

說一下我的經歷吧!我現在是全職媽媽,女兒一歲七個月,在我生產之前,一直都在上班,幼兒園老師。在我懷孕四個月後,疫情來了,停課在家養胎,復課後,我上班半個月就生產了,其實一直打算回去上班的,後來覺得不放心把孩子給家裡的老人帶,乾脆就辭職了。其實我的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加上她爸公司疫情後裁員降薪,真的是雪...

不想上班想在家自己帶孩子怎麼辦?

橙子 非也,護崽行為每個人都有,有的輕微,沒有那麼大的牴觸,有的嚴重,幾乎連碰都不讓碰。過段時間就好了,剛開始我也是這樣,現在娃一歲多了沒那麼牴觸了娃也還是自己帶。 有問題的女青年 慢慢的你會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到的,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獨處空間,小的時候喜歡媽媽,大了以後會有興趣愛好,會有自己的朋友,親...

該不該辭去穩定的工作在家帶孩子?

自然 看情況,有合適的人幫忙帶,就一定不能丟工作,除非孩子沒人關愛,工作是為了自己,除了家庭 孩子,自己還是永遠留有一角落在心底,打破平衡的一家,遲早要分開的,只是思想上和實踐派的區別,所以不要放棄自己的存在感 孤自蓬萊 先想好經濟問題和家人老公的態度問題還有孩子的撫養問題上學問題什麼的再辭職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