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的孩子看到一次(母親和別人)打架場景,會對性格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6-10 01:56:40

1樓:Xin

看完這敘述,主要有3個問題:

1. 孩子在此事件中,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如果有,該這麼規避?

孩子目睹母親與人爭吵,並遭受到暴力,孩子內心是十分恐懼的,所以他會用復演這個事件的過程來排解自己內心的恐懼與焦慮。他潛意識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好,使得母親遭受這樣的痛苦。

所以母親可以正式地跟孩子談談當時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寶寶,在打架的遊樂場,你看見了媽媽跟乙個叔叔吵架,並且受傷,我想你當時很害怕吧?你擔心媽媽,心疼媽媽?

雖然事情過去很久了,但我仍然想跟你說說我當時的感受:

當時你跟小朋友搶玩具,媽媽想著不能讓你受欺負了,結果跟那個叔叔吵起來了,媽媽因此還受了傷,很疼。當時,我就想著要保護你,所以不害怕。現在想想,也許有更好的辦法可以解決的,這樣我不會受傷,你也不會害怕了。

對不起!是我沒有做好。

另外,我發現你會忍不住打媽媽,你打我的時候,我會很疼,並且很不高興。我想知道,是感覺到害怕還是覺得有趣的時候會打媽媽?如果是害怕,那以後你害怕的時候可以抱住我,我也會緊緊得抱住你,可以嗎?

如果你覺得有趣,那可以告訴我,我們可以玩「枕頭大戰」,這樣我也不會覺得生氣,我們可以玩得更高興。你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寶貝,我一定會好好保護你的,爸爸也會保護我們。我們都是安全的。

2. 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母親該怎麼做?

今後再遇見類似的情況,需要跟孩子強調的仍然是規則:公共場所的物品輪流使用,先到先得。

3. 母親與孩子的界限問題

在敘述中,可以看見母親對孩子是有比較深的愧疚感的,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吃虧了,不公平了。這是母親對於自己的經歷的一種投射。不要預設到孩子也會有與你類似的經歷,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行為示範來學習與人相處的,父母覺得「自己慫」,孩子也只能學會「自己認慫」。

當你清楚吃虧、不公平是你自己過往的經歷或與人相處的模式帶給你的負面感受,再從這負面感受中看到自己希望強大有力的需求,你就會認知到這些需求跟感受是你自己的,不是孩子的。孩子自己當時的需求是繼續玩那個喜歡的玩具。那麼滿足孩子繼續玩喜歡的玩具的方法有很多:

延長玩同乙個玩具的時間、或轉移注意力,玩另乙個專案。那麼「慫」與「不慫」的內心戲就不會上演。

2樓:冰雪聰明容嬤嬤

真是善人被人欺,我看著都好生氣,你是乙個好媽媽。

不過不用太擔心,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表現,在某個年齡階段,會喜歡用打來表達,但是再大一點,階段過去了,會懂得分辨和控制。最主要的還是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親潤式成型,我感覺在你這種溫和連續方式下,小孩不會暴力到哪去。

共勉吧。

3樓:愛吃乳酪的士多啤梨醬

我多半不會記得小的時候的事,就算記得也很模糊,在這之後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主動打人的變化,如果有適當的干預引導,應該對孩子是沒有多大影響的,不過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言一行都是很重要的,言傳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不到一歲的貓多久做一次驅蟲?

貓咪在滿乙個月後要進行第一次體內驅蟲,六個月以前每個月進行一次體內驅蟲,之後每三個月進行體內驅蟲。寵物主人除了要了解貓咪驅蟲的時間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幫助貓咪驅蟲時的注意事項。1 驅蟲前注意事項 進行體內驅蟲前的貓咪身體必須是健康的,有貧血 瘦弱 營養不良 生病等,要身體恢復健康之後再進行驅蟲,...

你的父親和母親第一次知道你喝酒或者抽菸的時候作何反應?

985362 喝酒不知道,抽菸是媽媽先看到的,就對我說了一堆狠話,說不再給我一分錢balabala的。不知道我爸知不知道。害 其實抽菸是在高三集訓的時候,有一次模考考崩了,自己買了煙抽的。其實我自己也知道自己就不是乙個好女孩,只是父母之前不太知道而已,可能就是絕對我這人皮了點,但沒覺得我會去抽菸喝酒...

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走路,正常嗎?

小A媽 平均來說,嬰兒約在一歲左右會開始學習走路,有些等不及要開始探索世界的寶寶,可能早在九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練習了,而有些寶寶則是會到16 個月才開始學習。因為每個小孩的發展和表現因人而異,若發現家中的小孩,比其他同齡孩子稍晚才開始走路,大人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當寶寶準備好的時候,便自然會開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