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不與別人對視 是不正常的表現嗎?

時間 2021-06-02 22:10:01

1樓:王大妮子

我家閨女三歲,最近發現她不跟別人對視,媽媽也不行。如果好好的跟她說看爸爸媽媽的眼睛,她堅持不了三秒鐘,或者一邊做鬼臉一邊對視。————說實話,現在很少有孩子願意和父母對視的,包括我們自己也不願意和咱們的父母對視吧?

先接納吧,雖然是問題,但是當下來說,算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其他不正常表現是三歲了分不清你我的稱呼,也沒可以矯正她怕她越弄越混。————還有很多孩子五六歲才學會說話呢,每個孩子的成長不一樣,耐心點,早晚就好了。

除了分不清你我之外語言能力很強,會背很多詩包括春江花月夜這種長的,口齒特別清晰,也不怕生,去哪都不認生,早教班表演可以大大方方的去完成。喜歡重複話來回說,但不僅是重複,自己也會說許多搞笑的話,能說長句子。————看起來你家孩子很聰明很正常呀!

不太喜歡和同齡孩子玩,但是喜歡和大兩歲的孩子玩,語言交流不多但是喜歡和他們在一起。————孩子普遍喜歡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因為花樣多呀!

上早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老師老把我們轟出去,只喜歡做遊戲環節,聽故事環節就自顧自的滾來滾去。不過課後問她講的什麼也能說出來。————除了不太守課堂紀律,腦子很好使嘛!

三歲的孩子本來就願意動來動去,就不適合上早教課。

還有就是非常倔,也就是死板不會變通,舉個例子奶瓶必須爸爸給他,如果媽媽給她就哭鬧。————安全感不足,內心有恐懼,這個也不算難做到的事,就堅持去滿足孩子吧,也算補安全感了。

——————沒覺出孩子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倒是感覺你挺焦慮的,你希望孩子是你希望的樣子才正常,超出了你的標準就不太正常了。

2樓:echo

我不知道不與人對視是不是很正常,但是我覺得小朋友很少正經和誰說話認真看對方臉的。

另外那個固執的問題,我可以負責人告訴你,那是孩子非常正常的符合年齡的發展,但凡看點兒童教育的書都知道,小朋友兩三歲有的四五歲都有一段時間渴望或者說認定事情發展一定有規律絕對不能錯,錯了就亂了心裡的秩序感,很痛苦。

比如我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乙個孩子,哭哭啼啼說今天走的路和以前不一樣,一定要重新回去走。還有小朋友電梯不是他按的也會哭,要重新來。開啟門的方式不一樣也會哭著重新來。

有的小朋友橡皮泥搓的太長了也會哭,為什麼是瘦長的和昨天的不一樣。哈哈,很痛苦的年齡。家長要多會包容他,能滿足盡量滿足他的要求,發展好了這個階段,對於小朋友的尊規守禮會更好。

3樓:沁甜

只是不與人對視嗎?會不會主動和別人交流?平時叫他他會搭理嗎?

這種情況還是要注意哦,要觀察孩子是不是性格內向,如果只是性格內向的話家長要多多引導,多讓他跟別人接觸,三歲的小朋友除了需要親子關係還需要玩伴關係,多帶孩子出去交朋友。如果是不單純是性格原因,那要警惕是不是自閉症之類的,爸爸媽媽還是要多操心操心,平時多陪陪孩子。還是建議你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這樣大人也好放心,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早發現早解決。

4樓:馬皇后的黑馬國王

我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孩子和大人對視三秒以上?

另外3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會持續很久,能有10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想訓練專注力可以循序漸進,挑選合適的早教班,被老師轟出來的就別上了,打擊孩子興趣。

最後,孩子非要爸爸遞奶瓶,這是在她現階段裡的「秩序」,因為孩子現在正處於秩序敏感期,過了這一陣就好了,有可能乙個月,有可能半年,也有可能一年,大人給點耐心配合。我兒子三歲大的時候,他坐電梯下樓非得自己親自按「1」那個數字,而我們家住中間樓層,崩潰不?但是等到電梯來了發現裡面有人已經按了「1」,我還不是得默默退出來等下一趟。

我覺得你孩子挺好的。

是我的三觀不正常還是我父母

工業黨徒 瀉藥?安慰一下題主,為你攤上這麼一對父母感到不幸,從你的描述來看 你的父母是那種養女兒當交易的父母,隨著社會發展,老一輩這麼對待子女的真不多了。恕我直言 有件事你可能不好意思說。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父母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重男輕女的一面。 月落姑蘇 看過歡樂頌沒,你想想你跟樊勝美有多大的區...

被別人說常聽異性的歌是不正常的,該怎麼辦?

Lydia 我覺得在 非常規 的人眼裡,覺得這樣聽歌是不正常的。在 常規 的人眼裡覺得這樣聽歌是正常的。當然這只是我的主觀想法,不代表對錯哦。 hong狸狸 異性相吸不是沒有道理的,我也喜歡異性的歌。喜歡自己愛豆有什麼不好,請回答那位 別人 你不喜歡不代表別人不正常,不要試圖把自己的觀念加在別人身上...

三歲孩子要做英語啟蒙了,費用高昂的培訓班是否能帶來學習效果?家長英語不好該怎麼教孩子?

3腳貓 四五線小城市,集團做高階課外輔導的,其中就有英語,借用送孩子奶奶的話說。在家也是玩在這玩多好 好吧 這事真是看家庭條件了 魚sir 重要的事情先說 不要盲目報班!不要跟風買課!不要只信機構!在從事孩子教育研究的這些年,我接觸過很多很多家長。小到孩子剛剛啟蒙,大到孩子已經讀了初中 高中,無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