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

時間 2021-06-02 06:16:40

1樓:劉璞

加強家長教育是實現家園教育同步最有效的方式,優質的家庭教育講座可以提公升園所專業度,增加家園共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拉近家園合作關係,實現家園教育同步,有效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建議如下:

1、提公升家長意識:通過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檔案與家長分享園所開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

2、豐富開課形式:根據園所的情況可設定線上和線上開課形式,滿足不同家長的家庭教育學習需求,並提前通知開課時間,讓在外務工的家長能夠提前安排時間收聽。

3、課程切合需求:對園所孩子的成長情況及家長反饋的育兒問題進行整理收集,作為每次家庭教育課程講座主題內容,真正做到家園教育同步,有效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

2樓:幼師口袋

一、教師在家園共育中扮演的角色

對於教師來說,家園共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白: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平等地位。教師不可以認為自己才是教育的主導者,家長只起到輔助作用。

只有明確這一點,才能順利展開家園合作,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教師在家園共育中扮演的角色有:

1.合作者——合作進行教育

可以說,合作者的角色是教師在家園共育中扮演的最直接、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和家長緊密合作,共同營造適合幼兒成長的教育環境,是幼兒教師的神聖職責。

2.保護者——保護幼兒家庭隱私

老師到明明家家訪,發現經濟條件並不好的明明家,卻在書架上放置了許多精裝書籍,可當老師想要伸手去翻閱時,明明卻說:「不能拿,這些都是空的,裝樣子的!」弄得明明的父親很是尷尬。

老師卻說:「爸爸是還沒來得及去買書,等有空,明明和爸爸一起去挑選喜歡的書,好嗎?」

家長會上,老師也向家長們說:「有的家長已經購置了書架,準備帶孩子們一起去挑選圖書,值得學習。」

出於教育的需要,幼師不可避免地會了解到幼兒家庭的一些隱私,如家長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居住條件、極端的經濟條件、較差的就業狀況、不妥的興趣愛好(如打麻將)、殘缺的婚姻狀態、敵對的家庭關係、消極的生活方式等。

幼師應該替家長守護這些隱私,更不能當眾揭露家長的短處,這是和家庭之間建立信任的關鍵一步,也是家園共育能順利開展的基礎。

3.傾聽者——傾聽家長的心聲

紅紅的家長向老師反映,女兒在幼兒園被別的男孩子起了綽號,教師核實情況後,不僅為自己的疏忽道歉,還向家長能及時反映以便處理表達了感謝。

之後,紅紅的家長不僅會反映女兒的問題,還會把聽到的其他家長的想法告訴老師,傳遞了許多教師難以收到的資訊。

家長並非專業的教育者,面對教育問題他們難免會有疑惑,總有一肚子話想對教師說。而教師要做的,是要學會去傾聽家長的這些心聲,如在入園離園的過程中聊上一會兒。

教師的耐心傾聽能給予家長信任感,是了解家長的重要一步,也是讓家長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打通家庭與幼兒園之間資訊交流通道的重要一步。

4.接納者——接納家長的意見

安迪的爸爸向老師抱怨,兒子回來說自己在幼兒園裡總是被其他孩子排擠、欺負,希望老師能多表揚他,幫助他提高在集體中的地位。教師第一時間向安迪爸爸全面介紹了班級的狀況,幫助他清楚這只是偶爾的現象,並對他的建議表示感謝。

之後,這位父親經常從家長的角度提出建議,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活動。

由於教育環境和專業背景的不同,家長和教師在教育方式上有時會產生分歧。對此,教師應該做的是合理分析問題,適當接受家長意見,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此舉不僅能提高家長對你的信任度,更能有效提高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5.指導者——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那麼相對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無疑是教育的主導者。但前文中也提到,家長並非專業的教育者,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科學、不專業的地方。因此,教師作為指導者的作用就尤為凸顯。

教師需要運用自己所學的最新教育理念對家長進行指導,包括:

1)能根據家長的學習型別予以指導提高家長的學習效果。

2)根據家長的學習興趣予以指導,滿足家長的合理需求。

3)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予以指導,促進孩子更好地發展。

在教師專業知識的指引下,相信家庭教育一定也能對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

家訪是對家長進行教育指導的方式之一,這篇《都是套路!家訪5分鐘,幼師就能摸清乙個家庭的「底細》推薦各位老師閱讀哦!

6.研究者——研究指導家庭教育的方法

緊接著上乙個角色,教師還應該是研究指導家庭教育的方法的研究者。教師是專業的教育者,但教師的專業性更多地體現在進行學前教育活動上。因此,不斷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改進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方法,也是幼兒園教師在家園共育工作中需要進行的工作。

有沒有發現,這些角色都對幼師的專業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僅僅在家園共育這乙個環節中,就要在具備本身的專業素養的同時,學會用合適的方法與家長相處,並通過研究不斷提公升。因此,我們絕不可輕易懈怠。

二、家長在家園共育中扮演的角色

說完了教師,再讓我們來看看家長在家園共育中又該扮演什麼角色:

1.觀察者——觀察幼兒園的教育

這是家園共育中,家長無意中負擔的一種角色。家長觀察幼兒園的教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家長在接送孩子時,應該注意觀察保教人員的工作狀況。

2)觀察幼兒園的特殊活動:幼兒園時常會舉辦親子活動,家長走進幼兒園,可別光顧著孩子,這也是近距離觀察教師與幼兒互動情況的好機會。

3) 觀察幼兒園的教育環境:除了觀察工作人員,家長也要仔細觀察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如教室、大廳、走廊等,其中就有許多諸如「家園聯絡欄」的專門針對家長的布置。

通過觀察幼兒園,家長不僅能了解到孩子實際的發展水平,更能對幼兒園近期的教育目標、教育計畫有所了解。資訊互通是家園共育能做好的重要基礎。

2.學習者——學習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絕大多數家長並不具備專業的教育知識與技能,因此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不斷學習。

一方面,家長應該學習育兒知識。家長既可以多參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在如今獲取資訊如此便捷的時代,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自主學習,當然家長也應該聽從專業人士的指導對內容進行甄別。

另一方面,家長要學會利用個別化方法尋找機會向教師討教,如家訪、家園聯絡冊、即時通訊軟體等,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知識,還了解孩子,一定能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3.支持者——支援幼兒園開展的活動

幼兒園開展的許多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援,如外出活動時,幼兒園人手不足,需要家長志願者協助維持秩序;又如進行某個教學活動時,無法收集到大量的廢舊物品,需要家長各自去收集......

也許有的家長覺得,這是幼兒園在給家長「添麻煩」,但實際上,幼兒園這樣做也是出於給予家長更多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機會,更是對於家長充分信任的表現。試想一下,你的孩子驕傲地說:「那個志願者是我媽媽!

」,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場面呀。

幼兒園不是託管所,想要合理開展教學活動,離不開家長的支援。

4.教育者——教育孩子

這是家長的天職,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事,對孩子進行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是每個家長不可逃避的神聖職責。

家長這一教育者的角色,不僅體現在家庭教育中,也體現在幼兒園的教育中,不少幼兒園就會請來家長擔任「老師」,介紹自己的職業,開拓幼兒的視野;還體現在社群教育中,家長要多帶幼兒出去走走,參觀展覽、遊覽名勝,這些對幼兒都有獨特珍貴的教育作用。

有沒有發現,家長和教師扮演的角色,其實是有對應關係的。

家長要教育孩子,而教師傾聽家長心聲、接納家長意見、為家長的教育提供指導;教師為了孩子開展各式活動,而家長為其提供合理的支援......

這才是家園共育該有的樣子啊!最近,幼兒園再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家園關係似乎看上去又變得緊張起來。其實,請廣大家長放心,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是全心全意為了孩子的,而想要孩子真正得到發展,離不開家長的信任和支援。

如何做好幼兒園招生工作?幼兒園園長助理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

都市流星 小孩應該入幼兒園,我家在農村,我弟的3歲小孩很喜歡吵鬧,但每天去幼兒園就特別高興,好早就起床,然後早早的等校車,每天回家後也不那麼吵鬧了。為我媽減輕去多負擔,雖然鄉村幼兒園很簡陋,但至少她有小朋友一起玩,收穫許多快樂。 Song Song 孩子在幼兒園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更為重要...

鄉鎮幼兒園該如何發展,保持競爭力。?

愛吃龍眼的芒果 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提高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素質!方法就是定期安排教師去好的幼兒園進行長期的學習!學習是永恆的話題,不僅老師,園長和教學主任也應該學習如果的如何管理幼兒園! Vicky Zhao 注重一下老師的培養 國內現在開幼兒園都比較注重硬體,忽略了教師的重要性。好的老師會設計優秀...

家長該如何幫助小孩接受在幼兒園上廁所?

老鐵雙擊666 這位媽媽,我女兒一開始也是跟你家的很像,也是乙個對聲音比較敏感的小朋友,而且有一點潔癖,也是去到外面的公共廁所,寧願憋著也不上廁所。經過幾個月慢慢的去引導她,現在就適應了上廁所。首先,讓他先熟悉一下馬桶,可以在家裡買乙個他專屬的小馬桶,讓他參與挑選。如果他不用就暫時放著。然後,可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