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班,3歲2個月,回家吃飯哭,睡覺時也哭,孩子說是老師說不吃飯就長不高了,雙方該怎麼正確引導?

時間 2021-05-30 05:00:44

1樓:孫瑞雪教育機構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在這個具體的事件當中有情緒了,這個時候應該要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這樣才能夠將事件的傷害降到最低。

建議題主這樣跟孩子說:「老師這樣說你是不是感到害怕?你是不是害怕自己長不高了?

」這句話明確給孩子釋放了乙個資訊:你的情緒我看見了。情緒只要被看見,就能夠消除一大半。

接著可以跟孩子說「你要是害怕你就哭出來,媽媽陪著你!」這句話給孩子提供了一種調整情緒的方式,孩子會從中獲得經驗,在往後的生活中能夠通過相應的方式來調節自己,而不是一味壓抑自己。

同時,這句話也釋放乙個資訊:媽媽接納你的情緒,媽媽會陪你度過困難。

人,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最親密的人能夠接納和陪伴自己,就不會失去所有的勇氣。這句話可以給到孩子力量。等到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了,題主再嘗試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

可以這樣跟孩子說「我們的身體需要能量,吃飯就是在給身體補充能量。老師這樣說是希望你好好吃飯。」把真實的資訊理性地告訴孩子,就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他所處的世界。

孩子越是理解,對這個世界越是接納。每發生一件事情,就將這個事情給接納了,慢慢地孩子能接納的事情越來越多,心理空間不斷地拉大,人就成長起來了。

就題主所描述的這個具體事件來說,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教育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合作來完成的事情!既然是合作,相互信任就是最基本的。

有的家長心疼孩子,一有問題首先繞過老師,直接投訴到學校領導那裡,希望動用雷霆手段保護孩子,或者直接將問題在班級群裡丟擲來,寄希望於「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樣往往將一些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老師疲於應付,不能將心思放到教育上來,而最終還是孩子在承擔著壓力。

比方說,孩子在學校摔傷了,家長投訴到學校領導那裡,結果很可能是老師以後就只讓孩子呆在教室裡。家長不信任老師,老師也會提防著家長,教育就不會發生。最終的苦果,只能由孩子吃。

所以,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先找老師好好溝通,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一致,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讓教育發生。

2樓:居爾

小班嘛,而且也是年齡偏小的,剛開學,哭很正常。還沒適應幼兒園生活,也沒適應老師。家長應該聯絡班主任了解孩子園內的情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不要糾結孩子說老師說了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轉述是很容易出現誤會的。即使大班,回家說個作業還有一堆人說錯的。

具體問題,除了聽聽老師的看法,也可以找些技巧安撫孩子,比如一些針對性的繪本和相關的動畫片,除了吃飯的科普問題,還包括一些描述幼兒園生活的繪本,鼓勵孩子,語氣也要盡量緩和。特別是家長平時聊天的言語裡不要針對老師和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示範。

本來剛進小班的孩子,很多早上就哭哭啼啼的想往家跑,家長再不鼓勵,孩子適應期就更難了。

當然了,最主要是密切觀察,如果學校的問題,幾個月下來,多少也就心裡有數了,單單目前這個情況,就說老師素質太差,恐怕結論也下的太早了。

而且有時候,責任並不是單方的,學校教育和之前家庭教育方式之間的衝突,對孩子來說,會是一種壓力。這時候需要家長配合學校(因為只要是正規學校,老師也是正規的,教育方式都是比較科學的),而不是一味指責學校沒照顧好孩子。

3樓:卡哇伊

這是恐嚇?這也算恐嚇?不吃飯不會長高高哦,這話隨便一部電視劇集都能聽到啊

為什麼要雙方調解?

遇到這種家長,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學校就不敢大膽站在老師這邊懟回去?

幼兒園的食物沒有味精鹽也少,很多孩子吃不習慣,只能說明家庭飲食原本就有問題,你可以指導,但並不代表自己錯了呀?

太奇怪了

哪怕服務行業,也要講道理的對伐?

更何況教師教書育人啊

4樓:陽光下的影子

對於這種大多數人都會這麼說的話,如果它刺痛了您兒子的神經,麻煩您自己想辦法或者和老師溝通一起想辦法引導一下孩子,讓他能正確的理解。這種話如果不是惡意的反覆的說,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保護孩子去投訴人家。

3歲到十歲到青春期到成年很快的,沒有誰平白無故的慣著您孩子那脆弱的小神經,尤其還是他理解錯誤或者自己玻璃心。

所以為了孩子能適應社會,能和大家愉快交流,能不偏激愛走極端。勸你盡量忍著點吧,該保護的天王老子咱也折騰,但這種跟頭摔了你就只能跟他講下迴護著哪不疼,完全怨不著別人。

5樓:安靈子

三歲的幼兒正在語言能力發展階段,大多數孩子還不能準確轉述和描述遇到的事和他人所說的話。

思維特點是想象力會豐富,會把事實和想象自然的揉雜一起講述。這不是撒謊,而是三到五歲孩子的語言和思維發育發展特點。

根據描述,退一步,假設,即使幼兒園老師言語不當,但能看出一定是出於對孩子飲食的關心,吃飯對孩子身體發育自然是相當重要的。家長換個角度考慮:難道你需要乙個不關心你孩子的老師?

吃不吃吃多吃少隨便,老師反而省心省事兒。

所以,重點不是責備老師,而是面對面和老師友好溝通,告知老師孩子的反應,詢問清楚事情的前因,幫助老師一起回憶當時的語境和實際情況,然後和老師一起找出合適的引導孩子的方法。

6樓:張慧

小朋友能在人生中遇到第一位老師能給予積極鼓勵會受益終生!

孩子哭會有多方面原因,上幼兒園是需要適應,短則乙個星期,長則半學期。

父母可以進行積極引導,從現在多吃飯就能長高高,盡量少指責。

7樓:學攝影的張東公升

我家女寶三歲四個月,也是剛剛入園。其實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我七月份就送她上小托。我就寶寶乙個多月才真的適應入園。半夜驚醒哭很長時間。

我覺得不一定是幼兒園老師說了什麼,有可能是做噩夢或者動畫片。想要孩子順利適應,作為家長要先信任老師,如果你都不信任老師怎麼讓他信任老師。

吃飯長不高不算恐嚇啊!你可以給寶寶講故事的形式告訴他。

比如拿他的玩具,小熊寶寶想長的好高好高他就認真吃飯。就會長高高哦。但是如果寶寶吃飽了,不必強硬吃啊。只要每天快快樂樂的會長高高啊

8樓:明萱

首先,這個家長又指責又投訴的方式真的不好,如果沒有打算換幼兒園,就不要這樣講話,不利於解決問題,還容易讓老師們產生這家人不好溝通,從而孤立孩子(消極處理孩子的問題,使得在園時得不到應受的教育)的情況。

其次,不好好吃飯確實長不高啊,孩子這個年紀還是比較容易引導的,如果孩子存在挑食的情況,首先告訴娃老師說的是對的,問問孩子能不能委屈下吃點挑剔的食物,讓自己「長高」一點點,再給予鼓勵,第二天再多吃一點點,堅持幾天告訴娃好像長個了。健康零食水果正餐之後吃,不健康的零食戒了吧(告訴娃吃了會變矮,願不願意換,正常情況就不要了)。

最後,如果你信任這家幼兒園,就盡量配合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的尊嚴,如果真發現傷害孩子的情況或感覺該園的教育理念與自家不符,那趕緊轉園千萬別等,以後小學初中(高中孩子就有自身判斷力了)也是如此。因為在這種家校掣肘最終傷害的是孩子,老師與家長在這場博弈中都會在孩子眼裡顏面盡失,最終會失去信任無法完成教育目標。

怎麼教育2歲3個月孩子。

大福餅 暴力會衍生暴力,導致孩子的性格往叛逆引導,用關愛,小孩子有的時候需要你編故事或者一些善意的謊言來哄需要一些道理,不必過於焦慮,這是每個孩子成長歷程當中會經歷的。 戰鬥雞奶爸 題主需要具備幾個方面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優秀的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 姑且認為題主是乙個父母,而不是幼教師 首先,掌握這個時期...

孩子2歲3個月,有什麼質感很好,耐摔,外觀審美都不錯的玩具推薦呢?

天生愛游泳 主要也是因為我們家是男寶寶的原因所以小朋友的玩具會比較有侷限化一些。如果是女寶寶的話兩歲多我建議你可以去購買廚房玩具。如果小寶寶的思維能力很棒的話可以購買一些拼圖類的玩具。拼圖類玩具不用選擇片數特別多的但是盡量選擇木質或者是可以有一定吸引力的。像我們家買的這一款就是帶夜光的。片數並不算很...

如何看待孩子爸爸把2歲8個月孩子關小黑屋並拽住門以防孩子開啟,罵孩子再哭就扔進馬桶淹死?

葉子 咳,暫時只是家庭暴力,長大之後有可能演變為社會暴力。所以見到鄰居或陌生人這樣暴力對小孩,一定不能認為跟自己無關,要想辦法勸阻。誰能保證我們自己的孩子將來就不碰上,如果這麼暴戾,對社會危害大啊。所以怎麼看待?這種可以報警了。爸爸以為沒啥,其實在孩子那裡得有多恐懼,而且這種恐懼有可能伴隨他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