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西電八個一工程?

時間 2021-05-06 01:25:00

1樓:李尼克

強制去做這些沒有任何價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喜歡讀書的,可能覺得300本都不成問題,喜歡社交的,可能會加入3個社團或交300個朋友,學校只能提倡,給每個學生去選擇,行政命令沒有任何價值!

2樓:張寧祥

對待八個一工程,大家已經冷靜一些了吧。我來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停留在情緒層面,只吐槽和憤怒對我們一點提公升都沒有,讓我們用思辯的邏輯來考慮一下前後。

首先擺明立場。利益相關也不相關

相關在於我就是海棠九號書院大一輔導員,不相關在於這並不是我的工作內容。

讀書、交友啊等事的記錄方式形式主義,差評。

覺得八個一是學校行政強壓下的任務,差評。

會占用很多很多時間,差評。

發展不自由,差評。

反正就是西電行政辣雞,差差差評。

其實剔除數字規定,讀書、交友、聽報告、撰寫學術報告、認識老師、結實朋友、踐行實踐、參加活動,這八件事都是對學生有好處的事情啊,那矛盾到底在哪兒呢?最根本的矛盾還是大家覺得會占用過多的時間,還要多此一舉得去認證

我想我們應該回歸問題本源,到底為什麼要做八個一工程

八個一工程的正式名稱為素質能力拓展計畫,是在全國提倡開展第二課堂、第二張成績單的大前提提出的。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素質能力?如何培養素質能力?如何量化考核?

我認為:

九大核心素養:身心素質與自我管理、分析問題與系統思考、規劃執行與邏輯思辨、工具使用與溝通表達、創新實踐與科技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家國情懷、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校園中除了學業之外的事:讀書、交友、聽報告、撰寫學術報告、認識老師、結實朋友、踐行實踐、參加活動。

綜合素質量化:為每一項活動賦上對應能力的值,預設你只要讀了這本書、參加了這個活動,就會獲得相應能力的提公升。然後學校提供記錄和認證的平台

畢業時獲得九項素質能力的評分,也就是第二張成績單。

這麼多個100項是不是太過分了!??

認證過程是不是太形式化,我還要跟老師合照!?

憑啥讓我們看啥就看啥,聽啥就聽啥啊!?

哪有那麼多時間啊!!!

我認為:是否讀書、認識學生、認識老師的認證方式確實有些尷尬啊,不過既要有證明的可信度又要便捷容易,確實不容易找到平衡點。更好的方式應該是什麼呢?

目前我也想不出來啊。

不管是讀書還是講座、活動,都應該留出自由申報的途徑,比如活動據我所知各個支部都有自己的管理賬號,可以申報啊。

講座也分線上線下呀,反正四年的時間呢,慢慢來啊,通過這麼多活動,把自己的給你也評估一下這九項能力。

朋友們,是不是能理解一些了?

想到著,問題又又來了。

綜合素質能力到底能不能量化

通過讀書、聽報告等活動來賦值記錄的形式來量化是否是科學的?其他學校是怎麼做的?

我認為

現有的邏輯是先假設綜合素質能力能量化,再用八個一工程實踐去驗證到底能不能。

這也是嘗試過程的一步。

其他學校我了解的不多,但是咱們西電這也算是在綜合素質能力量化培養體系的一種新嘗試吧。

只是目前整個學校的資訊化水平還做不到自動獲取所有資料,所以才需要咱們學生手動去申報、認證,最理想的狀態是資訊化系統會自動記錄你的大學生活,通過大資料分析給學生乙個綜合素質能力評分,學生再根據評分去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我想最終形態學生應該完全是被服務的狀態

西電學子在整個IT行業裡的印象,一直都是悶頭幹活的老黃牛,很少有能早早站出來獨當一面的全才,其實就是巨集觀上整個學校的都比較缺乏綜合素質能力教育的體現。而且大家可能對於大多數人的主動性和惰性並沒有乙個清晰的認識,從宿舍裡打遊戲的情況以及去大金碗上院士課時大家聽課的情況就能有所體現了吧。

我就不相信會有人只想在及格線上徘徊著

我認為現在這種形式確實會打擊一部分積極參加活動、自己就能主動開啟新世界的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也能敦促更多更多宅在宿舍只想著把分數考高一點的學生們走出舒適區做更多提公升綜合素質能力的事。

面對改革,希望大家多給學校一點時間,多寬容一些來看待,相信隨著實踐經驗的不斷反饋,會有V2.0、V3.0版本上線的。

咱們都是西電的乙份子,希望我電越來越好啊。

我一人之言,僅做參考。

3樓:

走形式的工程,毛用沒有。有時間好好發展校友會,和用人單位搞好關係,多跑跑教育部教育廳,拉專案拉經費。一天天的淨整些沒本事的人才搞的內耗責任令。

4樓:

我覺得都是團的事,沒有八個一,共青團也會讓你們做其他事情,我認為共青團應該改革,不要搞那麼多面子工程,自下而上的把共青團改革一遍,讓團更適合大學生,更適合社會主義。

5樓:秦昭

只看部分要求,粗略計算:

本科生3萬-1萬=2萬人,大一學生2000/4=5000人,老師1900-?=?人。

每位大一學生認識100個老師,那就是50000人次。科研教學崗的老師們辛苦了!!

另,每位大一學生結交100個朋友,如果認識老師然後稱為朋友,是不是兩個一起完成了就?

6樓:不會拓撲的數學汪

額,,懷疑是因為學校不想讓你們亂跑,老老實實的待著,哪個學校都有的通病,有的學校的會其實遠遠不如你們。。

大二就少一些了,或者說不慫,我就不去

7樓:

作為同城高校,深刻體會到了一位校長對學校發展的推動作用

西電本來就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現在看來估計更難得好轉了

對比下隔壁成都某校的校長汪和李,一言難盡啊

8樓:cmm0

每天外面零下在宿舍凍的不行學校還要告訴我們要每天晚上停暖氣節源這樣的學校幹不出什麼正常的事情吧……

9樓:

說實話,不要打上西電的標籤,不允許黑我電。

因為這就是剛上任的楊宗凱楊校長搞出來的么蛾子。

拜託您嘞,趕緊走吧楊校長,別瞎幾把搞了好嗎?我電已經衰落的夠厲害了,給我電留條活路不行嗎??

懷念上任校長。

10樓:hyl

13級畢業生,一些拙見:

1. 少搞形式主義,面子工程。如何從愛與責任出發,發揮引領作用,才是乙個「善良、正直」的團組織負責人應該思考的事情。

2. 政績應該是因為做好了引領工作,而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刻意追求做出來的。一切以政績為出發點制定的一條規則,真正有利於學生的可能性都很低。

3. 祝願母校的優良學術傳統和科研精神能在日漸功利浮躁的活動氛圍中得以傳承,未來誕生出更多的工程師、科研工作者、企業家和創業者。

最後,00後加油。

11樓:Cheerup

八個一,八十個一,八百個一~~~~對於提公升學生綜合素質都沒有毛用!!!當把個人發展完善作為強制性事件時,所有的都失去了意義!!

12樓:

八個一立場是好的,三個活動起點也是好的,可是三個活動都算八個一然後強制參加還放在一天就變了味(其實要是放在周一也比佔週末為數不多的梳理一周知識點的時間好)

13樓:我看著你完蛋

聽聞母校又做妖了,唉這個行政真的是服氣。

插句題外話,實名diss輔樓負責充電費的那個大媽,乙個來自地獄的使者,每次不耐煩的態度和語氣都暗示她著急回去!

14樓:

西電本碩七年通訊狗,現在某廠演算法打雜。我們進學校那會,都是自身自滅。這件事固然偏激。

但是,我想說一下,我有很多本科同學,到大學畢業,也就認識寢室的人加幾個老鄉。在知乎發言很溜的人,我覺得你們肯定是不屬於這種型別的。此外,有多少學生,高考壓力大,一出來大一沒人管,徹底墮落了。

最後,走出寢室的影響,班上有的寢室全是學霸,有的全是掛科的天天的打遊戲的學渣,寢室風格很影響人,大學四年很重要。

很多人是缺乏自制力的。

我自己當年上學,有學長和我說,這個課不重要,工作用不上,要麼說,用了再學。現在看來,我很後悔,大學是系統性的學習的過程,從基礎打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很多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何不走現在最優的路。

15樓:樺eva

形式主義炒作的嫌疑太大! !作為西電老學姐要說的就是好好上課,好好學習,沒有什麼是比這更重要的,另外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16樓:

public class 八個一:面子工程private int 朋友,老師,書,路,聽報告,寫報告,一千里路,社團;

public void 交朋友()

public void 結交老師()

public void 聽報告()

Sleep(2*3600*1000);

public void 看書()

public void 參加社團()

public void 走路()

//點不進去

public void 寫學術報告()同上

17樓:

作為西電的大一新生,不請自來答一下,一覺起來聽說上知乎熱榜了,真是喪(gan)心(de)病(piao)狂(liang)(ò ó)

今年剛入西電的時候,就聽說了我電行政效率之慢,上層管理之亂,入學三個多月了,我也加入了幾個組織,直接參與了八號九號這兩天的各類八個一活動,作為工作人員,我在星火杯那天被下的命令是等著領導來,我們再開幕,甚至曾經要求門口檢票的同學報告領導動向,領導一來開始搖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現場好多來的觀眾之所以來,只是想給自己八個一加積分,好多人連是幹啥的都不知道,請問各位看官,這樣的活動參加起來有意義嗎?

現在學生之中,一到組織開會,社團活動,好多人都直接開始互相「八個一」,結實一百個朋友,認識一百個老師,聆聽一百場報告,參加一百次活動,這都成了硬性指標,成了學業之外的新的壓力,本來這周個人打算好好複習一下C語言和高數,直接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早上七點半來參加素拓發布會,然而來的人寥寥無幾,準時來的人反而無所事事

真的是服氣。。。。。。

人慫,以後還得在組織裡混,所以匿了

18樓:

一百本書、一百場報告如果真的完成了,收穫肯定會很大,至少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而且應該不難完成…其他的就有些扯淡了,這是要干涉學生社交的趕腳,有的人就是不喜歡交朋友或者就是很害羞,這麼做就是強人所難……

19樓:

8個一內容上挺好的,強制可能不太合適;將其與學生繫結,進行有效評價是也是可以的。

8個1是4年又不是1年一學期。

另外還有可能設計上是好的,但被實施的人曲解了,用了一種錯誤的開啟方式。

如果有人需要,我可以慢慢談談我的想法。

20樓:三觀不正的半宅

還好我已經是研究生還在外面實習不用收這罪了.西電很多東西都是出發點好的但是做的時候拍腦門來定的。為了充場面叫我們去聽一堆不對口講座的事情已經不想吐槽了。

西電的講座很多都是不做這個的聽不太明白做這個的感覺你講的太基礎沒收穫。不過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就不多吐槽。。。還是替學弟默哀吧

如何評價(西電學子)吐槽西電的情況? 西電利弊,客觀全面

我只知道我們專業240人,60 以上畢業去了top15的985上研究生,其中7個人去了清華,乙個去了麻省理工,還有更多都去了上海交大 浙大 復旦,去東南的基本都算墊底了,身邊的基本都出國或者讀研了。至於畢業薪資,不跟你說,你猜。 會飛的小樓 最難受的是學校不允許實習,學校給了,院裡不給,院裡給了,實...

如何評價靠譜電競柴西?

汪汪汪030 第一次看靠譜電競的節目是去年洲際賽那期各位可以去看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還清晰的記得那句話希望lpl還能保持頑強的生命力我們這群吃瓜群眾可以看每一場有廠長的比賽刷777 看兩百斤的漫天飛羽當時聽到這些覺得好感動 那個時候做的還是一些 有笑點和淚點的小事 還是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剪輯這些也做...

曾祖輩的八個長輩都如何稱呼?

Joey 儘管粵閩 客家等地方言的文化和稱謂會有顯著不同,但那個n階外祖父的回答泥垢了 要先說明的是,題主所言的五世稱謂實際意義有限。因為即便人均壽命大幅延長的今天,能五世同堂的家庭也只居少數。且在實際生活中,書面場合較為罕見,而口語應用則體現出明顯的地方差異,甚至有些地區只以老太爺 老太奶稱呼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