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對的嗎?

時間 2021-05-29 23:38:28

1樓:lantutu

「你知道應該在什麼場合承認自己的渺小?在智慧型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是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

——契科夫

同理可得。

2樓:

我的回答可能略微偏題。

我和父母的相處一直處於這種迴圈:(3-14歲)感覺他們說的做的都對,都聽他們的;(14-24)感覺也就那個樣吧,說的做的也沒那麼好,我得有自己更正確的做法;(24-現在的25)他們做的好像還真對.......

我有預感這種狀態會繼續迴圈下去。求解~

3樓:姚二郎

父母也是常人,我只不過有了個頭銜。如果父母的權威心態能低一些,那麼孩子的自我空間就會大一些,錯都會範,但是小朋友更有可能做自己。

所以感恩我的父母在生活那麼難的時光裡對我的包容。

目前我父母對我的決定是對的,但是我比較叛逆,所以三十歲前都是笑笑避開,堅持自我。如今我覺得他們是對的,我也依然可以笑笑面對,還有時間我並不害怕。

所以,我覺得父母不需要總是做對,也不可能總是對的。但是一定要能包容孩子的錯,能接受孩子的自我。體驗錯誤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子女。

4樓:斯內普愛莉莉

之前覺得煩,父母總用自己的人生道理去規劃我的未來。慢慢在一次次成長中才發現,人和人沒什麼本質上的差距,一生經歷的事情大抵都是一樣的。父母也是在一次次的跌跌撞撞中總結出這樣那樣的人生規律,說給你也只是怕你撞疼了。

但大部分人啊,總是不聽勸的,明知道你們說的都對,可我還是要撞破了南牆血流成河才能改變。

5樓:草堂春

燒腦的思辨,我喜歡!

西方的理論是有適用範圍的,適用範圍是客觀條件。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沒必要搞那麼複雜,於是慣性的忘了這麼回事;

東方的智慧型是有禁忌事項的,禁忌事項是時機對不對。只不過大多數人不告訴你。

不是不想告訴你,而是要自己去經歷。解門開,悟門塞。不栽跟頭不長記性!

西方的實用,東方的通用。一字之差!!!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明中,是非對錯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心中要有是非對錯,但不能把是非對錯絕對化。

簡單比方,每個物種都有適應性和競爭性,去適應的時候對的,不一定競爭的時候也對。反之亦然。

人到陌生環境應該少說話,這是適應的智慧型,這是對的;但不代表少說話是對的。競爭的時候,大膽表現自己是對的,但不代表時時刻刻大膽表現自己是對的。

百年前的偉大發現,到今時今日不一定就是對的。十年前的先進教育方法,但今時今日不一定是對的。

世界從未停止變遷,人的基因從未停止進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從未停止改造。為什麼我們的思想要固定在乙個統一的標準,分出絕對的對錯?

父母覺得對的,是他們經歷歲月、適應時代的心語心願。對與錯,得放到他們的酸甜苦辣之中去看。

但父母的適應智慧型和競爭經驗,與我們自己的適應環境和競爭機制並不一定相同,甚至相差甚遠。

然而,父母的話不能跟子女說,那得跟誰去說?他們為了這個家庭付出過的汗水與淚水,在子女面前感嘆一下怎麼那麼難呢?

大人可以對小孩子的童言無忌一笑了之,孩子為什麼要對父母的是非對錯較真?

父母的話用心在講,那麼應該用心去聽;

父母的話用情緒在講,那麼應該心平氣和的去聽!

但路在自己腳下,我們是跟著父母走過來的,也應該為了能帶著父母走一走,而越走越穩!

6樓:歡貝果果

不是。生而為人,一定不會有永遠不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是。

如果我們認為父母總是對的,是不是把父母」推上「了乙個神壇,認為父母就不應該犯錯呢?應該不是這樣的。每個人在成為很多角色之前,首先都是人,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會犯錯。

我們經常會把」父母是不是對的「來作為」要不要聽他們的話「作為依據,的確在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父母是對的就要聽,那如果父母是不對的呢,還要不要聽,這取決於自己本身有沒有乙個成熟的價值觀體系,每個人的處理方式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聽不聽父母的話,不是做決定的唯一標準。

7樓:瑾瑾慢吞吞

父母不總是對的,但他們希望你照他們說的去做。重點不是他們對錯,是你聽不聽他們的。家長都有掌控孩子人生的慾望。

他們給出的答案你照做了,無論對錯,他們都是滿意的,你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想的執行,他們多半是不高興的。

8樓:東方樹葉

她們聽父母的話成不了我們的父母,我們聽他們的話以後怎麼成為父母呢 。

父母不會永遠都對,聖人也不會永遠都對,有些你覺得永遠都對的東西可能一剎那也開始懷疑對不對,父母只是為了我們路好走,我們祖先只是為了宗族延續所以一直要強大,國家也是,所以一切根源都是為了活著,那麼看你怎麼活 ,活得輕鬆也好,個性也好,頹廢也好,我們可能就是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就像那些不被想起來的太爺爺,爺爺的太爺爺,但他們就是存在過

9樓:布拉布拉

10樓:子由

這個其實完全可以通過說服家長或者舉辦一場workshop就能解決家長們的無知反對,他們看到的是孩子摔倒沒人扶起來和安撫的事實,事實和理解乃至分析乃至實施還有三步的距離

11樓:轉山

這個問題質量真真不高,一刀切的東西絲毫沒有考慮的價值,用高大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回答,變化是絕對的,單純的對或不對都不對

12樓:

先說不是…

沒有誰的建議、勸告與決策永遠是對的,但也沒有人會比你父母更無條件的愛你,你好友可能會背叛你,你兄弟也會明算賬,只有父母,你跟他們提什麼都會滿足你,至少在心裡滿足你。即使這只是乙份為了買幾個橘子的父愛,和乙份給你穿外套你不肯,因你的逆反被氣哭而得眼翳病的母愛。

13樓:小兔膏兒

父母在他們曾經錯誤或者不圓滿的事情上是對的吧,畢竟有些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沒有對錯之分了,就在於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了。

14樓:張愛愛愛愛愛慕

怎麼講呢……我並不覺得我的父母都是對的,但是特別幸運的是在我三觀建立的時候給了我正常的引導與榜樣樹立。為人父母來說他們是對的,但我們都是大千世界的平凡人,都有糊塗犯錯腦子懵逼的時候…當我小時候錯的時候,有親愛的父母指正,而現在,他們錯的時候,我可以加以勸導,我覺得so good

15樓:鄧老師

很明顯不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或多或少有侷限性,所站角度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生活體驗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這往往是依據個人的標準。所以,對於父母的做法我們需要有自主意識,學會辨別。

當然,假如父母錯了,我們也要給予理解,並恰當的溝通。

16樓:

一直聽,一直順從,但是自己最終變成了窩囊廢。

我父母一直是負能量很重的農民,母親每天在家抱怨,經常無緣無故地罵我怎麼怎麼。

就是我明明做了所有家務活,她依然罵我在家什麼都不幹。他們因為見識不多,文化不高,所以一直用他們的想法控制我,不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什麼都按照他們的想法來。

對他們順從,是因為他們是我父母,別人孩子初中輟學打工了,他們還會辛辛苦苦供我上學。

後來,我發現我無法融入社會了。他們的想法只適合他們的年代,我一直無法融入同齡人的世界,比如,我會想理髮時不理成平頭就是小混混,可是大學裡好像人人都打扮。

我的性格一直對他們順從,由此我也變得,,,,,怎麼說呢,我心裡想的就是不喜歡和別人鬧矛盾,但是這種不喜歡和別人鬧矛盾的心理被別人理解為沒用的窩囊廢。

反觀村里那些從小敢不停爸媽話的孩子,雖然他們調皮,都沒上高中,但是,現在他們活的都不差。而我儘管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但我並不是靠聽父母話考上的,而是:二十年的家庭暴力和校園暴力,我唯一的夥伴只有書,也喜歡看科普節目,全世界包括家人,他們在我眼裡都是外人,整個世界只有我自己。

到了大學,發現其實同學們雖然都很孝順,但知道該小小不順從一下的時候還是應該抗爭。他們都過的很好。

只有我,在孝順和遠離的矛盾中終日掙扎,每天抱怨,負能量不斷,也毀了學業。

17樓:Themisy

題主沒有明確這個題目中對和不對的區別以及判斷的界限,就通常理解的話,父母萬萬不可能總是對的,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是人。

這道問題就像老師總是對的嗎,老闆總是對的嗎,老年人總是對的嗎一樣一句話就可以講完。

父母只是比孩子早來到世間,多一點經驗罷了,而經驗本身也不總是對的。

如何看待總是對孩子有完美期望的父母?

肥波壓殺 從回答看知乎少年還是挺多的,感覺都深受其害。看待這類父母分兩種情況 1 啥都不懂型。2 人生二周目型。啥都不懂型其實挺好理解的,你們作為少年肯定也不知道你們一歲時把屎噴到你爹媽臉上的時候他們有多想把你扔出去,這一幕可能作為心理陰影一直陪伴他們十幾年,知道你長到可以到知乎上回答問題的年齡。對...

父母總是否定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第一,孩子會抗拒與父母溝通。因為不願意得到否定,往往什麼事情會自己考慮自己處理自己決定,而這種情況是十分危險的,我很慶幸這十幾年我活過來了。第二,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孩子也會不知覺的習慣否定別人。同樣的,也一定會受到朋友們的冷眼與厭惡。第三,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是錯的,從而極大可能演變為 既然我做什麼都...

對動物的保護總是合理的嗎?

暗月 辰星 對本土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的保護是合理的。當然並不是指越多越好。保護野生動物本質上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是為了長遠利益,野生動物生活在棲息地中這件事本身就能給全人類帶來遠大於一點作物的利益。不過這是集體利益,作物是個人利益。但為了人類種族的延續,個人利益應順應集體利益。這種衝突其實規定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