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國外工作,六歲孩子可能要離開父母回國讀書,對孩子會有影響嗎?

時間 2021-05-08 17:06:29

1樓:寶貝鞋

會。非常深刻的影響,勸您還是慎重考慮。孩子還是留在身邊最好。因為我就是從小不在父母親身邊長大的。父母就是在國外工作的。

上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都長期都在國外,我是姑姑姑丈帶大的。期間爸爸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因為爺爺過世回來一次,之後一直到我十六歲我媽媽才回國一次。再後來十八歲,我就出來讀書,回到他們身邊了。

可是,中間錯過,經歷,都無法再彌補。不管是不是可以每年能見面,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對孩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我反而覺得壞處更多吧。

青春期,開始懂事了,那時候就變得特別早熟、敏感。經常胡思亂想,然後抱著枕頭偷偷哭。早戀、叛逆,缺乏安全感。

要說的話能說更多呢。我感謝至少姑姑姑父還是對我疼愛的,還有我總是能在朋友身上找到安慰,快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還是健康地成長了。那個時候對我來說,父母的愛特別重要,但父母就是父母,誰都沒有辦法代替。

囉嗦這麼多,只是希望這個孩子不要有我一樣的經歷。至少如果是我一定一定不會重蹈覆轍,不論有多艱難,我都會把孩子留在身邊。

2樓:巴拉丁

關鍵看外婆的水平,外婆厲害,孩子的成長就沒問題。你能出國,說明外婆教育水平是沒問題的。

一旦老人自己水平不行,那帶出來的孩子真的是慘不忍睹。

3樓:輕語晨曦

孩子留守對孩子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遠離父母的教育,親子的呵護,孩子對孩子心理會有一定的不好的方面。

雖然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豐厚的精神文化,高品質的教育,但是還是彌補不了親子共同陪伴與成長。

我從小就是留守的,我心理有很大問題,這一路走來,很痛苦,留守的孩子一定程度上缺愛,這樣缺愛會容易導致很多的心理問題。

對於愛的渴望更強烈,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對於愛的剝奪大過於一切。

這樣不太有利於健康的婚姻關係,以及社會交往關係。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懷與呵護,只要父母在身邊,孩子就會很有安全感,哪怕物質生活不是那麼富裕,心理的安全感足矣讓他們應對以後生活中的紛紛擾擾。

要不然心理容易停留在乙個比較不成熟的階段,做事容易退縮,遇事處理事也不夠冷靜成熟。

4樓:happy11daddy

看完題主的問題,也非常理解題主的難點:是的,生活中出現這種趨避衝突時,作為父母的確非常難以選擇。而且父母也非常擔心孩子離開自己身邊後會有一些不好的變化。

寒竹哥以前回答過乙個問題:為什麼說有條件的話,孩子一定得自己帶?,題主可以參考下:

首先,從法律層面:父母是有撫養孩子的義務的。這本來就是父母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然要自己帶。

如果自己不履行撫養義務,這是違法的。當然大多數的父母並沒有做到「不履行義務」這一點,至少是會提供撫養費。而許多父母正是因為沒有自己帶孩子,而只能在經濟上面給予大力支援,對於孩子的要求全都滿足,甚至用一種「補償」的心態來做這件事,反而造就了許多被溺愛和索取無有底線的「熊孩子」。

其次,從孩子自身成長來看,孩子的成長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需求的是一是從外界學習知識和技能,二是從內在樹立自己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質,能夠快樂的生活。而這些是需要有人陪伴,同時進行言傳和身教的。

孩子學習什麼樣的技能和知識,需求父母給予協助和引導,要不然孩子很容易就跟其他人學會許多家長想象不到的東西。

另外,孩子要建立自己完整和健康的人格,更需要來自父母直接的關愛和陪伴。特別是在孩子的口慾期、肛欲期、俄底蒲斯期,這三個關鍵時期,如果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陪伴,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影響。比如缺乏自信、膽小怕事、無目的性、缺乏意志力、不能面對挫折等等,如果不能從小培養出自信、自主、自強、堅韌等積極的品格,那麼成年後再修復這些問題將會走很長的彎路。

孩子7-8歲以後進入潛伏期,然後是青春期,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潛伏期是孩子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交往開始沉澱的時期,許多習慣就是這個時期養成的,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良習慣,都會在這個時期慢慢抬頭。當孩子們各種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到了青春期時爆發時,可能就會有更複雜的狀況出現。

最後,從替父母帶孩子的人的角度來看,一般替父母帶孩子的都是家裡的老人。題主問題中提到的就是由外婆代為照看。而老人的觀念是比較傳統的,方法也比較傳統,並且隔代親的現象,更容易讓孩子進入溺愛的危險區域。

如果孩子出現偏差,老人們一般是不會糾正,如果糾正,可能也是採取傳統的「棍棒教育」,而這又可能進入另乙個極端。或是說,有些老人只保證讓孩子有吃有喝,其他一概不管,完全放養。這樣只會讓孩子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上困難重重,甚至無法樹立正確的三觀,他們會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

總之,如果想要孩子擁有乙個完整、快樂的童年,有乙個豐富飽滿的成長過程,如果真地想讓孩子能有乙個快樂成功的生活,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5樓:開睿媽媽

兩句話。

最好的老師是父母。

最好的學區房就是你的家。

補充:父母兩個人中中國人,孩子中文還能差?

從題主描述,題主夫妻都在不怎麼發達的國家。估計孩子以後要參加國內高考的,還是希望在國內打好基礎。

賺還多的錢也彌補不了孩子的童年,孩子12歲前堅決反對離開父母。李玫瑾教授甚至反對寄宿制,直到高中。

六歲的孩子怎麼進行體育鍛煉?

阿布 1 報哪一種體育班,我個人的經驗遵循的第一條規則就是訓練場地的位置,最好是在學校和家的半途中。體育鍛練一般的規律是訓練一天休息一天,甚至天天練習的效果更好!2 孩子們選擇的體育班,都是非專業性訓練,所以家長也不用擔心運動員的職業病。因訓練時間和強度也在合適範圍,大家也盡量不要考慮體能恢復情況。...

教六歲的孩子洗襪子,錯了嗎?

傾涵 六歲孩子教他洗襪子洗手絹都可以了,孩子小手的靈活度通過這個鍛鍊了,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至於洗不洗的乾淨倒是次要的,一回生兩回熟嘛,慢慢來,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呀!孩子有興趣就順便教他,沒興趣可以慢慢培養不急於強求就是了。至於婆婆的意見,最好是先把孩子爸爸策反了,讓爸爸能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 ...

六歲孩子放屁特別臭,怎麼回事

孩子出現屁很臭的現象,主要是與孩子喝水少,進食蔬菜水果類食物不足以及進食過量的高蛋白食物有關係還有就是是腸道菌群失調或功能紊亂有關。先觀察,要鼓勵孩子多喝水,多進食蔬菜類食物增強腸胃蠕動,並服用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相,調理腸胃功能,促進孩子排便,便可減少臭屁的排放。需要關注下孩子的飲食結構和消化問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