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孩子來說,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及家庭環境才更利於其成長?評定標準有哪些?

時間 2021-05-08 00:35:49

1樓:天寶媽

真實,或者說真誠。

要說評定標準,這只是我的個人感悟而已。因為工作是早教培訓,所以見過很多不同的家庭環境、見過各樣的為孩子成長而努力的父母。但是環境的「好」永無封頂,對孩子的「利」言之不盡。

但,有多少是父母通過自身努力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實現的呢?從這個點來說,所謂的「好環境」有時候只會讓人徒增焦慮而已。

所以從這個點來說,我個人認為,倒不如營造乙個真實的環境、讓孩子看到真實的父母,即「雖然我們家庭環境就這樣,但是爸爸媽媽一直在努力,並且,我們並不以此為羞」。兒童成長,最重要的莫過於心理健康—積極、樂觀、自信、Sunny。看到身邊的人熱愛學習上進努力,他知道什麼是積極;看到身邊的人遇事不氣餒想法化解處理,他清楚何謂樂觀;看到身邊的人有底氣不狂妄,他學會自我接納與欣賞。

好的親子關係,莫過於,父母對孩子一直都有積極的影響力

2樓:apple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個問題需要清晰,那就是要讓孩子成長成什麼樣,也就是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什麼樣的目的需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和家庭環境與之配套。

我們認為家庭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和家庭未來的幸福,是一項滲透在家庭每乙個細節的長期工程。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乙個家庭成員身心健康、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創造價值、綻放生命。由此倒推,孩子未來要能生存和發展,他們需要的能力是什麼樣的,那就更清晰我們在親子關係中要播種什麼能力的種子、怎樣播種?

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培養重心是不一樣的,家長們相應的親子關係處理也不一樣,比如0~2歲的孩子需要安全保障、情感培養和語言能力培養,大量成年人的沒有安全感的原因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但很多孩子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父母往往會認為孩子只需要吃喝拉撒的照顧,所以交給老人和保姆就行了,誰知卻錯過了孩子安全保障和情感鏈結,長大了出問題了都不知道從何下手,缺乏安全感、不願成家,等等,這些問題是病也不是病,你還不知道從何下手來解決。2~6歲呢?

小學時期呢?中學時期呢?大學時期呢?

出社會以後呢?

所以,需要有愛的、和諧的、上進的家庭環境以外,家長還需要關注到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機體特徵,把握培養重心的細節,培養孩子優勢品格(八大優勢品格:角色力、責任力、合作力、審美力、情緒力、抗挫力、目標力、願景力)和能力,為孩子長大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取得人生圓滿。

3樓:lisa

作為新晉父母,我也沒啥經驗。但我覺得以下幾點非常重要:1.

父母自己要做到相處融洽、互相尊重,給孩子營造一種有愛的家庭氛圍。2.在孩子小時候適當管教,立好規矩,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碰都不能碰。

3.等長大了家長就要抓緊轉換角色,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對待,家裡的任何決定都盡量讓孩子參與進來,一定讓他了解自己是被尊重和被無條件信任的,他的家庭地位很重要、他的想法父母很看重,父母也是自己最可以信得過的人和最強的後盾。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

灝子子子 和諧的關係,就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孩子的自由翱翔插上翅膀,讓孩子自己的飛翔,尊重孩子的決定,理解孩子的行為 了解自己的孩子,關注孩子的興趣,關注孩子的心情,關注孩子的交往,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依戀和信任 父母與孩子應該互相理解和尊重,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如果在雙親這裡都沒...

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英語真的那麼重要嗎?

章麗瓊 不管以後走公立還是私立,英語都逃不開的,而且在全球化時代,英語這個語言工具也是很有用的。娃3歲以前,反正也要聽歌 看繪本,那倒不如聽一些英文兒歌,看一些英文繪本,至少3歲以後不會排斥學英語。3歲以後可以根據不同人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英語學習道路。 外教steven 當然,現在的孩子學的東西越...

對於乙個5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什麼樣的課外活動是理想的?

梁小東 5歲這個時期,可以參加的課外活動太多了,也是乙個很好的培養興趣愛好的時期。文的 各種外語,建議報班,有真人互動有面對面交流比較好。武的 各種體育運動,游泳 球類等等。還有武術,中外都可。藝的 不用多說了吧。技的 現在流行的各種程式設計 小機械人那一類。還有可以時不時參觀科學館 天文館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