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事再玩。還是先玩再做。一樣的結果,又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6-09 13:55:46

1樓:哈哈

看來大家都覺得先做再玩比較輕鬆,怪不得我一直這麼不放鬆,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看來以後可以先做完了再玩。儘管現在差的很多,要把之前的幾年事情都搞完。。。

2樓:絲泉

先做再玩,玩的時候才能玩得盡興和沒有壓力,乙個有責任感的人應當如此

先玩再做,玩的不開心,做的時候也做不好,還給自己落了個不靠譜的名聲,豈不吃虧?

3樓:小白白白白白白塗

先做事再玩,說明做事主動,做的舒坦,玩的盡興。先玩再做,玩的提心吊膽,做的時候是被動,時間不夠,馬馬虎虎,糟心,效果不佳。

4樓:

體驗感不同以及兩個選擇承擔的風險/最終的走向結果不同。先玩,也有可能不一定能完成後續「任務」;先做事,也有可能因為感到疲憊或其他,最終不一定有意向去玩。

5樓:佳醬

這就類似於「吃飯的時候你會把最喜歡吃的的先吃掉還是留在最後吃」這樣的問題。

先吃的善於滿足自己,先吃掉喜歡的,不喜歡的哪怕吃不完也無所謂;把喜歡的留在最後吃的人更懂得珍惜,先苦後樂,保留一點期望到最後,會支援你吃完所有的食物。

這兩種都可以,看個人習慣和自制力。我本人更喜歡先做事再玩,因為先做完事再玩的話心裡會踏實很多,一旦事情出現差錯還有時間補救,哪怕犧牲玩的時間能做好事情也算不錯。

6樓:Detain

雖然我會告訴你想怎樣怎樣,你舒服就好。

但我爸從小教育我的時候,其實是這樣講的:

人生中每個階段做不同的事兒會有不同的成本,一定要在成本最低的時候做最適合的事兒。

換句話說,你五歲以下該玩的時候可以玩,因為那時候你也沒啥別的事兒需要去做,沒必要天天學電腦上英語四級去彈鋼琴。

上學的時候自然就應該去上學,因為這時候你玩就真的成本很大,耽誤事兒。20以後你在學,真的能力跟不上的。

30歲之前沒生孩子,35以後精力跟不上。

35歲前沒有把事業搞好,50歲在努力不是不可能,而是成本很高。需要付出正確時間所付出的更高的代價。

所以聰明/智慧型的人一輩子永遠是在用最低的成本做最有效益的事兒。這句話說起來簡單,貌似也好理解但是每個人落實的確很難。畢竟每個人能力的培養和天賦都不一樣。

回到你的問題上,如果你生活沒壓力、一切都順利,孩子懂事兒媳婦沒說兒的。那就去玩吧。如果需要做的事兒現在不做,以後做會有其他潛在成本的提公升,那你趕快麻利兒去做事兒吧。

要是能一輩子都比別人用更低的成本做同樣效益的事兒、你肯定是人生贏家。

不管怎樣,希望你做決定時能考慮到你所面臨的真實成本以及收益,權衡考慮。

7樓:聰明的水母

本人選擇先做事再玩,畢竟玩過之後就不想做事了,比較懈怠,並且如果時間緊迫,做事的效果也沒有那麼好。先把事情做完再去玩豈不是美滋滋,沒有一點負擔。

8樓:想吃葡萄的蝸牛

很多人回覆了先做再玩,我也這麼認為。在其他人回覆基礎上補充2條原因:

1、留有變化的餘地,有新任務的時候可以頂上去,領導喜歡這種關鍵時候幫領導解決問題的人。

2、先做事時間會更充裕,盡可能把工作質量再提公升一些,先玩再工作的,幾乎是為了任務而已,高質量的工作成果,也是領導喜歡的。

3、無論是工作量少,還是你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節省的時間不能都在玩上,在做事、玩之間加上學習會更好,五年後的你會感謝現在的你沒有貪玩而沒有採取上進的措施。

你們覺得是先學習再玩耍好,還是先玩一會再學習好呢?

沅汐 學一會兒玩一會兒吧。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都是15分鐘,每到15分鐘可以小憩2分鐘,每45分鐘休息10 20分鐘,每90分鐘休息半小時。這個兩個來回,要學的東西基本都學完了,而且效率高還不累。 落花生 個人認為還是先學習再玩耍好一些 一般來說,只有先付出,才會有收穫 如果說玩耍是對自己的獎勵的...

黑魂先玩一還是三好?

salem 建議先玩三,劇情是2周目考慮的事情,新手建議玩三代。三代設計是線性的,一代是環形高低的,先玩三,這樣不至於過早遇到高階怪,從而不用去看攻略或者被勸退。黑魂一看攻略是我最後悔的事情。宮崎老賊的遊戲,不管黑魂還是血源,精華在於探索步步為營,驚心膽顫的克蘇魯式代入感,看完攻略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一樣的預算下 女生應該先買包還是先買鞋

茉茉的世界 哪個急需一點就先買哪個咯 而且這兩者不一定是對立的 可以這個月買最想要的 鞋子或包包 下個月,或存個幾個月,再買另一種就好啦。人生本就不易,何必為難自己做選擇。換個思維方式咩 淺笙 我覺得是先買鞋子吧,畢竟鞋子是必需品,女人的包還是要追求品質,給自己一雙還算可以的鞋子,努力工作,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