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第一次接觸到鏡子的)人是怎麼意識到鏡子裡的那個人是自己的?

時間 2021-06-09 04:18:24

1樓:Kajfaljon

人第一次照鏡子不會知道鏡子中的形象就是自身外表的映象,反而會認為該形象是其他的人,因為他此時還不懂鏡子的工作原理,也還不知道自身外在形象大概是長什麼樣子,直到他有天發現到鏡子會反映出其它東西的樣貌在左右對稱的關係之中,而且鏡子中的影像還會模仿他的一舉一動,因此,透過,舉例來說,觀察鏡子內外的手部形狀、紋路與肢體動作、穿著的衣服的顏色與樣式的相似性等等,從而認知與理解到,這個被人稱之為鏡子的東西能夠反映出物體的形象在左右相反的方式之中,因此,透過個人記憶中的經驗與知識,如果我現在站在鏡子前面,我能夠知道,鏡子中的那個人類形象反映出的就是我這個人的外在樣貌的映象,不過,那個映象肯定不是我自己,就像其它物體的映象也不是該物體本身一樣,而僅只光學原理導致的反射影像而已~~~

2樓:趙春輝

假如你前方就有一面鏡子,你能從各個角度看這面鏡子,你會有不同的視覺影象。

誰敢保證你第一次看到的就一定是自己?

誰敢保證你覺得直視的是你自己,但鏡子本身有沒有凹凸,擺放就一定是你想象的正?

我之無形而生你之有形。

我家小狗第一次照鏡子,對著鏡子裡的小狗不停的叫,撲騰上去的時候,總是無法觸及到對方。也許小狗在想,鏡子裡的是敵人,實則是自己內心敵意幻化而來。

3樓:邏各斯

嚴格意義上,這屬於自身意識。

人有意識,就是有了自身意識。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意識意識到意識;而自身意識,是意識意識到意識的存在(身體)。

4樓:fengxxc

這個涉及到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隸屬於發展心理學領域。

最著名的實驗莫過於「紅點實驗」(也叫「點紅實驗」、「鼻點實驗」、「紅鼻點實驗」……)

我不是專業噠~只做專業的搬運工(~ ̄▽ ̄)~

自我意識,從對自己長相體態的認識,到興趣性格的認識,再到與他人關係的認識。不管在哪一層面,自我意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的,它完全通過後天的培養而形成。

心理學上人們常常會做這樣乙個實驗:在嬰兒未察覺的情況下(例如熟睡時),往嬰兒鼻子上抹上胭脂,觀察他們照鏡子時的情形。結果發現:

十個月左右的嬰兒基本無視鏡中的自己,而更大一點的嬰兒,例如十四五個月的嬰兒,他們有些會看著鏡子,甚至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這就是著名的紅點實驗。這項實驗現已被廣泛應用於界定嬰兒有無出現自我意識。

當我們還是嬰兒時,我們從鏡子中認識自我。那麼我們長大後又是從什麼地方認識更深層的自我,獲得更深層的自我意識呢?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里提出「映象自我」理論,他認為,乙個人對自我的認識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乙個人的自我觀念是他人關於自己看法的反映。

也就是說,人際交往中的他人作為鏡子,與人的交往就像照鏡子的過程,而我們得出的所有關於自我的結論就是那個紅點。這種理論不無道理,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看法很容易影響到自我意識,特別是在成長時期。處於心智不完全成熟時期的我們,無法對自己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往往會根據生活中的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來做出自我認識。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形成被矮化的「映象自我」,家長和老師做好準備去當那面積極的鏡子了嗎?以上內容來自豆瓣【我是心理生(一)】紅點實驗與自我意識,侵立刪。

你是幾歲第一次接觸到電腦遊戲的?

吃芋頭要燒排骨 大概一二年級吧,07還是08年,爹的電腦上有紅警2,以前是用光碟裝的。光碟在家鄉某地下遊戲城買的,居然還是正版 有過場CG的那種 直到五年級才敢打冷酷,初中逐漸開始打聯機,一直玩到現在。唉,現在這個比較老的遊戲都有相容問題,正版更是找不到了,放假回去想回憶一波只能在乙個老掉牙的筆記本...

你們第一次接觸到異性的手是什麼感覺?

我給他個東西,小小的不好接還是啥,俺倆手就一直繞來繞去,碰來碰去,好暖和想一直拉著嘿嘿,不過俺不喜歡他,好想拉喜歡的人的手啊 甄悲巨 小學一年級放學,和我們班上乙個皮神拉手手。我到現在還記得他手汗特別多,濕濕黏黏的。他以前特別喜歡玩那種無聊的甩手遊戲,就是那樣前後甩來甩去,每次下樓梯還會故意把我拉摔...

你的第一次是怎麼開始的?

某一天突然想學籃球,就讓我男友教我,他也果斷的答應了。那天傍晚他就在球場手把手教我,從後面抓著我的手,教我運球什麼的。然而可能我自己都沒注意,後面他跟我說的,我屁股老往後頂,他乙個血氣方剛的壯漢,自然而然就有反應了,我就感覺到後面有東西。雖然當時天色有點黑了,視線不太好,我轉過頭一看,還是很清晰的就...